1

01 时间管理之难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720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01 时间管理之难

付费栏目文章试读

心流管理魔方》将以六篇的文章,用作者多年的时间管理经验、简单有效的实践技巧告诉你,用心流提升效率需要具备什么、该如何快速进入心流,又应该如何完成「酝酿 > 启动 > 保持 > 再续」的循环。

🎁 点击 链接 即可免费领取。


大家好,我是《死磕拖延症》播客主理人潇潇。我曾在喜马拉雅连麦 400 余场,为上百位听友提供过一对一的拖延干预服务。

从 2012 年开始,我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时间管理方法,实践了各种方法,却发现自己还是无法管好自己的时间,知行分离成为了长期困扰我的问题。

如何成为一个即知即行的人?我把探索的触角进一步伸向了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等领域。跟随阳志平老师学习的经历启发了我,让我看清了那些时间管理方法对我不起作用的原因,也找到了更有效的自我管理之道 —— 心流管理

在这个系列中,我将带大家学习心流管理,同时探索可以帮你辅助心流产生的工具, 分享我这些年的实践和经验:

  • 了解时间管理:深入了解各个流派,直面「时间管理」难题。
  • 开始酝酿心流:掌握多个心流关键变量,教你如何创造心流环境。
  • 如何启动心流:将「执行意图」与「WOOP 模型」当作武器,用「仪式感」成为心流触发器。
  • 持续保持心流:从心理、生理基础出发,教会你如何保持心流、自然地脱离心流。

我发现很多介绍时间管理的书籍,没有充分考虑「人」这个关键因素。所以,本篇作为《心流管理》的第一篇,会先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解读主流时间管理方法适合的人群,帮助大家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具。

时间管理难在哪里

总的来说,时间管理之难,在于两点:

  • 因为我们是理性的人,我们会不自觉地计算成本和收益是否平衡。
  • 因为我们不是理性的人,方法和个性之间的冲突,造成了知易行难这个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我把常见的时间管理方法分为 3 大派别:时间记录派、GTD / 清单派、目标管理派。在反复尝试过这些方法后,我对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都有所了解,在此总结了一个简单的表格,供你参考:

 时间记录派任务管理派目标管理派
流行程度中高
上手难度
时间成本较高

每一个方法都有其精妙之处,也都有其适用性。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人格特质,选到最适合的方法才能帮我们更好地提高效率。接下来,我将对这些派别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领你完成一次有益的探讨。

时间记录派

时间记录派的做法是,详细记录每天的时间开支,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用来指导行为改变。这个流派的标志性人物是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1890-1972)。柳比歇夫因其 56 年不间断的时间记录,时至今日,依然深受时间管理爱好者的热爱。

这是一个上班族的简化版时间记录:

  • 08:00 - 09:00 通勤
  • 09:00 - 12:00 工作
  • 12:00 - 13:00 午休
  • 13:00 - 13:30 午睡
  • 13:30 - 17:00 工作

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将任务转换作为分界线,把时间切分得更细,如:

  • 09:15 - 09:30 准备会议资料
  • 09:30 - 10:35 开会,讨论新项目
  • 10:35 - 10:45 休息一下

你可以使用 aTimeLogger 一类的 app 进行记录:每进行一次任务切换,就在 app 里操作一次。借助它的统计汇总功能,按照事务类别生成时间报告,让我们看到过去一周/月/年的时间使用情况。

时间记录的优点,是规则简单、极易上手,它还可以帮助我们:

  • 建立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
  • 让时间支出可视化;
  • 发现每天的高效率时间段,用来做重要的事情;
  • 发现时间黑洞,及时调整。

做时间记录时,我们会有意识地回顾自己刚才做了什么,确实有助于增强自我觉察。但做时间记录并不是一件容易坚持下来的事。因为越是严格的记录方法, 往往越是容易中途放弃。使用 app 进行 7*24 小时记录的朋友,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被束缚,记录变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反而很容易放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使用纸笔或者笔记软件随手记录,只记录部分工作、学习时间的人,会坚持更长的时间。但是后者的记录,无法方便地进行数据统计,一般停留在记录本身。

成本 VS 收益

但凡有管理动作,必然有管理成本。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做一件事时,很容易看到现在的成本,却很难看到将来的成本,很容易看到可见的成本——时间,却很难看到隐性的成本——认知资源和心理资本。阳志平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你一天花费在时间管理上的时间超过 25 分钟,那么意味着你生活的复杂度太高了。」严格的时间记录,不仅会消耗时间,还会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接下来我们就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时间记录的难点。

完美的记录

时间记录工具往往要求用户预先设置分类才能记录。但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多且繁杂,这些事情非常自然地交织在一起,这就大大影响了记录的准确性。比如你记录了 2 个小时的工作,其中有 30 分钟在摸鱼玩手机。这种时候,要么记录得非常细,要么只能忍受模糊、不准确的记录。

「现在做的这件事情,应该放到哪个分类?」看似容易回答,却会给我们平添很多不必要的纠结。有的人还会掉入完美主义的深坑,无法忍受模棱两可的记录,就会花更多时间、精力去维护这个系统,却忘了出发点是为了高效利用时间。

别忘了记录

要做好时间记录,你就必须提醒自己在每件事开始时去软件上点击记录。「一定要记录」这个念头,会在启动任务时占用大脑线程,影响思考效率。更糟糕的是,它还是个常驻后台的程序,每天持续地占用我们有限的认知带宽。

没有结束时间

时间记录有个隐含假设:一旦开始时间记录,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大脑更喜欢有明确终点的任务,再困难的事情,总会有完成的那一天。就像马拉松,跑完 42 公里也就解脱了,这种信念支撑着我们坚持到终点。而「时间记录要一直进行下去,永远不能停」这个假设,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导致自我批评

大脑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如果一个事情让它感觉不舒服,那么它就更倾向于逃避,选择性忽略或者遗忘。因为遗忘、拖延导致记录中断,我们就习惯性地责备自己,一个向下的螺旋就出现了,我们的心理能量在自我批评中掉进了谷底。

时间记录 VS 人格特质

除了书上的柳比歇夫,我身边确实有好几位做了多年时间记录,一天不拉、每周稳定产出时间报告的朋友。他们的共同点是做事情特别认真负责,对应到大五人格模型1中的尽责性2,得分特别高。

他们也能够有效抵御新鲜事物的诱惑,并不会因为新工具的出现而停止时间记录,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时间记录对他们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不需要花费额外的力气。

而像我这样和时间记录纠缠多年,屡战屡败的人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高尽责性在人群中的占比极低。所以我的尽责性能够让我做好老板交代的任务,较好地融入社会,但不足以支持我完成严格的时间记录这种高难度任务。人格特质在短期内几乎无法改变,与其跟自己的短板死磕,不如发挥自己的优势。

但我们仍然可以更加人性化地使用这个工具。

更好地利用时间记录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丝不苟的时间记录或许属于成本高、低收益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把时间记录利用起来。

  • 提升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确实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只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时间记录,比如备考、冲刺重要项目时,可以利用时间记录对注意力进行有效的约束,提高效率,增加产出。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参考邹鑫在《小强升职记》中提出的时间记录法。
  • 时间记录也可以作为我们找到自己的高效时间的工具,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但我还是推荐大家采取早起早睡的生活习惯,在早上创造一个不被干扰的专注时间,把晨间的脑力高峰用到极致,相关原因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说明。
  • 抛下完美记录的包袱。时间记录里被我们斥之为时间黑洞的活动,也未必全部有害。适当的休闲娱乐,能够让你恢复心理资本,用更好的状态,迎接复原后的精力高峰。
  • 比起主动的时间记录日志,你也可以使用 Timing / Rescuetime 这类被动记录工具。设定好规则之后,它们就会在后台默默地记录。需要的时候,查看一下过去一段时间内各种 app 的使用时长和占比,反思一下之前的效率,再做进一步优化。

无法坚持时间记录,并不意味着自我管理的失败。在需要的时候使用时间记录,不仅可行,也许还是更明智的做法。

任务管理派

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任务,清单作为「外脑」,承担了记录和保存的责任,让我们不必浪费宝贵的认知资源,去记住要做的事情。任务管理这一派中最成熟的方法论是 GTD(Getting Thing Done),它是由戴维・艾伦在 2001 年提出的一套完整的事务处理流程,按照收集、整理、组织、执行、归档等步骤,对日常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

1

它也是时间管理领域中第一个系统、完整的解决方案,具有划时代意义。不受设备限制,不管是艾伦当年的 PDA、纸张,还是我们现在的电脑、智能手机都可以使用。但 GTD 仍旧会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

  • 收集完的任务没有及时处理掉,越积越多;
  • 遵照 2 分钟原则对任务进行处理(2 分钟能做完的马上做,做不完的先放到收集箱里),本来可以马上做掉的事情,放到稍后处理的清单里以后却造成了拖延,任务管理好像起到了反效果。
  • 按照 GTD 的流程用好了「收集」,后面的组织、整理却无从下手。

这些问题能否解决,该如何解决?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它们背后的原因。

无尽的清单

收集待办事项是GTD的第一步,用艾伦的话来说,它能帮我们「清空大脑」「无压工作」。把所有的待办事项都放入收集篮(Inbox),清空的大脑像平静的水面一样,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但事实却不尽如此:

要做的事情太多,可用的时间太少,清单上的任务永远也做不完。更何况,很多任务无法直接执行,太大、太难的任务,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拉封丹的驴子面对的仅仅是 2 堆稻草(最后它因为无法抉择,饿死了),我们面对的是数十、上百个选项。在纠结的过程中,时间无情地溜走了。不知道如何抉择、倍感焦虑的我们经常会忍不住刷起社交媒体,结果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任务管理派遇到了一生之敌——拖延症。

拖延症也就是把事情非理性地拖延到未来,在明知会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拖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可以叫做时间管理。如果你和 10 年前的我一样,想用 GTD 来解决拖延问题,大概率会失望。在深度研究了行动科学的相关原理之后,我们发现,那些想要使用 GTD 拯救自己的人,却往往是最不适合使用 GTD 的那一类人。

GTD VS 人格特质

艾伦在书中提到,最早高度认同并采纳 GTD 方法的人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程序员,因为 GTD 跟电脑很像:输入 → 处理 → 输出,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像机器一样高效运行。关于 GTD 的书里较少讨论拖延症,也许是因为 GTD 的用户根本没有拖延问题。

从人格特质来看,能用好 GTD 的人,除了像柳比歇夫一样拥有高尽责性,还需要有不那么高的开放性3。他们需要严格地执行每一个日程,每天坚持完成工作任务,能够忍受重复和单调,在同一个领域持续深耕。比如,艾伦创办的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为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层提供 GTD 培训。

大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具备这些特征:

  • 名校毕业,有不错的智商和认知能力。
  • 在公司担任管理层,有直接汇报给他们的下属。相比亲自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管理和领导。
  • 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工作中获得较多正反馈,有很强的内驱力,职业前途光明。
  • 他们的理想工作环境,通常是 500 强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数十年积累形成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相比之下,普通人的尽责性没那么高,很多人都是一线工作者,不担任管理职责,工作中受到的激励比较少,还经常会遇到各种无形的障碍(比如拖延),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生、基层员工、自由职业者、创意人士,还有我们这些爱拖拉的人,都不是 GTD 的理想用户。难以用好 GTD,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好地利用 GTD

如何解决普通人在使用 GTD 和任务管理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呢?有两个建议:

  • 对于清单太长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约束清单上「值得做」的事情的数量。清空大脑只是第一步,我们必须对收集到的任务进行处理,删除和舍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 面对拖延症,我们需要增强动力,减少阻力,快速行动,在行动中找到答案、拿到结果。这是整个课程会向你交付的内容,我们会在后面展开说明。

目标管理派

目标管理来源于企业管理,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

我们之所以把目标管理也放在时间管理的类别之中,是因为时间管理做到一定程度,势必要回答这个关键问题:我们做时间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真正想要达成的,是什么目标?

目标管理派并不像时间记录或者 GTD 一样有标志性人物,因此也没有通用的做法,从时间角度,可以分为短、中、长期目标,从领域维度,则可以分成工作、生活、学习等不同领域的目标。我们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间周期设定不同的目标。

把 OKR 用于自我管理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工作中用的 OKR、KPI 等考核方法,应用到个人目标管理中。我们不仅在职场中制定年度目标,接受年终考核,在非工作领域,也会给自己设定年度目标,希望能在目标的指引下,有效地自我管理。 

事实上,KPI 和 OKR 都是为公司的目标服务,公司用胡萝卜和大棒驱使你履行职责,自下而上地完成公司的目标。公司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一般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因此大部分人在岗位上的输出是可控的。 

但在个人层面,因为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很容易出现个人目标脱靶的情况。而且目标对应的周期越长,脱靶程度越严重。因为短期目标可以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冲刺达成,长期目标则对于执行力、目标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标管理 VS 人格特质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达成目标?较高的尽责性依然是一个关键变量,尽责性的 3 个典型特征是:有条理、富有生产力、有责任心。这使得他们能够围绕着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从而顺利达成目标,过上满意度更高的生活。

对于普通人来说,目标管理出问题常见的原因是同时追逐多个目标,以及在过程中忘记了目标是什么。

更好地利用目标管理

只有良好的意图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搭建起目标和现实之间的桥梁。从实践来看,最容易规划的是 2 个月的 OKR 目标,最容易落实执行的则需要小到一周,甚至只是明天的工作任务安排。把重要目标的总数约束到 4-5 个以内。精简后的目标也更符合人类认知天性,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它们。

我们还可以通过合适的工具,比如 Notion、Timestrips,对目标进行记录和追踪。也可以把目标打印出来,贴在书桌前、笔记本封面上,通过可视化提醒确保自己牢记目标。还可以考虑仿照公司制度,为自己设立监督人和奖励机制等。

我们在创造心流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目标的作用,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进一步讲解。

总结一下:

  1. 时间记录之难,在于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严格的时间记录会变成自我束缚,适得其反。
  2. GTD 之难,在于大部分人不是它的理想用户,它不能解决时间少、任务多、动机不足的问题。
  3. 目标管理之难,在于我们定下的目标无法有效地指导行动,以至于目标年年定,却很少能达成。

要解决时间管理的难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

  • 方法与人的匹配度
  • 做事的动机

如果你也经历过上述「时间管理之难」,我们更推荐你进行心流管理

我们都曾有过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浑然忘我的体验。它之所以被称为最优体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体会到了注意力高度集中、行动与意识完美结合的巅峰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心流。

心流(Flow,也被翻译成福流,化境,出神等)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2021)于 1975 年提出。它指人们在专注进行某个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项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伴随着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被称为人类最美妙的体验。我们为心流总结了如下几个心理特征:

  • 注意力高度集中:注意力会像激光一样聚焦在手头的工作上,心无旁骛。
  • 忘我和自主:我们不再自我苛责和自我评价,一切技能都是自然而然地「流」到指尖。
  • 忘记时间流逝:自然而然地专注,几个小时过去但是感觉就像几分钟一样。
  • 联想丰富,感觉文思泉涌:创造性表现大多发生在吸收了足够地信息然后放松地时候,这时各个原本相隔很远地信息也会自然而然地链接。
  • 强烈而弥漫的愉悦感:这让心流本身就是激励源。

把心流作为时间管理之难的解决方案,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蕴藏在心流之中的可能性:更高的产出、更好的体验、更多的成果,他们共同构成了充实人生的基础。

为什么心流能够解决时间管理中遇到的这些难题,帮助我们真正实现人生目标?有三个主要的理由:

心流可以提供行动力

行动力跟动机相关,我们做事情的动机可以来自于事情的结果,也可以来自做事情的过程。在追求心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平平无奇、甚至令人烦闷的工作变成一项令人心动的好工作。

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4团队的研究显示,普通美国人平均每个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时间仅为 1 个多小时。人们之所以会变得如此拖沓,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无法感受到有效的激励。解决了激励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成倍地提高自己的工作产出。心流就是最好的激励手段。

心流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处理待办事项

我们提到过,日常人们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任务太多,总也做不完;明明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却又习惯性拖延。我们的生产力太低,跟过重的任务、过高的目标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持续地消耗着我们的心理能量。

心流状态下,我们的行动力会显著提高,在心流中完成任务,就变成了消消乐一样的享受。虽然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但专心工作时,我们每天能够完成的任务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高质量的时间

相比完美地记录时间,高质量时间的有效累积更能帮助我们提高收益。将创造心流的这套全新方法论,作为你的生产力基础。每天你都可以创造更多高效时间,创造更多价值。

心流 VS 人格特质

那么心流理论,对人格特质有要求吗?

答案是没有。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可以使用心流理论。 因为科学家已经对心流理论的适用性在全球范围进行了广泛研究,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乃至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获得心流体验。相比时间管理的方法论,心流不仅具有更加普适的优点,而且你还可以更加信赖它,因为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成千上万篇论文支持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结论。

在带领大家一起创造心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关注人格特质这个重要变量,为大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心流管理是否需要工具?需要哪些工具?

首先,心流管理因为到了分钟级别的精细操作程度,超出了人的感知能力,而且人在进入心流后很难觉察时间的流逝,确实需要工具。

工具上我们推荐任何带有倒计时的时间管理 app,例如 Forest、番茄土豆、滴答清单等。如果怕手机本身作为干扰源,各种消息打扰到心流,也推荐计时器。「Cubi 时间管理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有配套「好柿工作法」,倒计时结束后不会像普通计时器一样粗暴打断心流,可以视为支持心流的循环计时法。

!200x200r
Cubi 时间管理器
锁住专注力、点亮时间观念、碾压拖延症
¥129.00 ¥139.00

在我们创造心流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心流」。而现在已经你知道了。欢迎跟我们一起踏上创造心流的奇迹之旅。

要进一步了解心流理论,你还可以阅读这两本书: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本书是契克森米哈赖的原著,直到 2012 年才被翻译成简体中文版,阳志平老师为本书撰写了推荐序《胜利者一无所获》。在本书中,契克森米哈赖正本清源,以原创者身份回答了心流是什么,心流有什么意义,如何获得心流等。这是了解心流、揭秘最优体验和幸福人生的必读之书。

1

《跨越不可能》

本书作者史蒂芬・科特勒认为心流是人类跨越不可能、实现伟大目标的终极武器,为了更好地研究心流,他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世界各地的大学合作,共同研究心流,推动心流的发展。这本书里面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亲身实践,以及他收集的大量资料和证据,在 2021 年出版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剖析了时间管理三大派别:时间记录、任务管理、目标管理在实际执行遇到的困难,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心流,为什么你应该把「创造心流」作为解决方案。

下一篇,我们会带着你了解心流的核心模型和关键变量,在进一步了解心流的基础上,手把手教你创造心流四步法的第一步:酝酿心流。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