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芯片烧钱有多快?那些你不知道的芯片故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eefocus.com/component/52775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芯片烧钱有多快?那些你不知道的芯片故事-基础器件-与非网

ai.php?filename=970_90@4x-100-1_2.jpg&contenttype=jpeg
e9ea9efff105bf9ce9fe4bcef4dc58b1.png
b2af44563af6f616d366ae92c66cbefc.jpg

6350a5f972b26.png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我之前的公司就是被流片失败搞垮的。”

流片是芯片批量生产前的试生产。每款芯片在流片前,都有一群智慧的大脑怀着期待又担心的复杂心情,默默祈祷流片成功。

毕竟流片是一道对于工程师设计芯片、Foundry加工芯片的重要检验程序。如果问题不大还可以重新投片,如果是大问题就只能是废片了...业内这样的案例也不是不存在。

其实,并不是所有芯片的流片成本都是“千万级乃至上亿”的。更多的是取决于半导体工艺,也就是芯片制程。最便宜的ASIC流片成本需要几十万一次,但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升级,芯片设计和流片费用都要呈指数级增长。

180nm的流片成本大概是50W元,55nm的成本在200W元,16nm成本就飙升到了3000W - 5000W元,到了7nm最低也要过亿。(粗略估算,不考虑MPW or Full mask)

流片失败,有可能是设计出现了问题,没有验证出来,也有可能是布局布线出现了问题,更有可能是制造或者封测环节出现了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盘一下那些导致流片失败的故事和原因。

01一般集成人员会收集两个tag,一个是前端功能验证的tag,一个是给后端的tag,最后时刻集成人员是有责任去检查两个tag的文件需要一模一样。前端验证在最后时刻发现了一个bug,修复上传到验证tag后,集成人员并没有更新到后端tag,结果这个bug就这样跟随去了流片。

来自:面向对象编程的芯

02

foundry没有把IP merge进去。赶上过年,上传完文件,又修改,重新上传。原来跑IP merge脚本的哥们休假过年去了,接手的这位跑完没check report。生产结束了,foundry告知“不好意思啊,这个IP没merge进去…”

来自:鸿鹤

这就属于沟通类的问题了,前端设计人员改了设计,后来部分环节没及时跟进导致的问题出现。这就是我们之前反复强调沟通重要性的原因。

下面就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03

某实验室的视频编解码芯片。

片子回来之后上板子测试,上电后什么信号都测不到,时钟和复位也都没反应。所有人把从代码、版图、PCB都查了一遍,还是毫无所获。某一天,师弟用万用表随便测了芯片的管脚发现VDD和GND是反的,然后我们把所有的电源管脚都测了一遍,之后怀疑是封装有问题。最后我们把芯片缷下来,把新的芯片旋转90度焊上去,一切正常!

来自:Yufeng Bai

04

片子第一次回来是性能bug,改了下访存,变成了功能bug,连续load出错,只能说验证和设计都出了问题。

来自:匿名

05模拟电路那边出现了某种bug,导致高速IO传输的时候,有一个关键信号不稳定,chip没有办法稳定工作,筛片难度也很大,良率低。

来自:龚黎明

接下来还有几个比较离谱的。

06

第一次流MMIC LNA时,没有放晶体管,好在投片前被前辈检查出来了。然后“放晶体管”

就成了组内一条Check list。

来自:Woo 兔儿

07

一次后端sta验证,一个高温的corner没做,结果芯片只能在0度才能正常工作。最后公司只能借了个冷库,在冷库里调试,所有人员都得披个大棉袄。

来自:王再兴

08

公司连芯片都没见到。wafer生产出来,要放在车子上推着走。一次,一个哥们看反正就几米的路,于是捧在手里走了两步,结果就霉运爆棚,绊倒,wafer盒子掉地上了。Wafer,卒。这还是某巨头家的真实事件。

来自:鸿鹤

芯片是集成度和复杂度都极其高的科技产物,任何一个环节的任何一个小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芯片流片失败。

对于企业来说,流片失败意味着时间成本和资金都损失惨重,且下次流片结果依然未知。更严重的是延误产品上市时间,这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就是对企业最致命的打击了。每一次流片失败的时间代价和金钱代价都是巨大的,工艺制程越先进,流片的成本就越大。所以说公司被流片失败搞垮也并不是开玩笑。

所以芯片工程师就非常重要了,尤其是芯片设计端的工程师们,肩负芯片功能、性能、面积、功耗等责任,做的是技术活,亦是良心活。

ICer构建核心竞争力,唯有不断积累技术、精进技术。


版权声明:与非网经原作者授权转载,版权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与非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侵权投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