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疯狂的预制菜:谁在买?哪些火?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csj/2022-10-19/doc-imqmmthc1392422.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疯狂的预制菜:谁在买?哪些火?

2022-10-19 11:59:1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DT财经    我有话说(0人参与)

e8fd-d2d5e11897c82d1ccf5b6d437b8e08fe.jpg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来源:DT财经(ID:DTcaijing)

  2022年,预制菜是个热闹的话题。#年夜饭预制菜消费7成是年轻人#、#95后偷懒式下厨带火预制菜#等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9月14日,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说“预制菜是猪狗食”后,引起舆论哗然,话题#专家称预制菜如同猪狗食#阅读量破亿。

  相关微博的评论中,有网友觉得“专家说了良心话”,也有网友为预制菜正名,认为“预制菜比外卖干净,比自己做的好吃”。

  被视为“风口”的预制菜有多火?什么样的预制菜受欢迎?大家对预制菜又有怎样的看法?

  热闹的预制菜行业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并且预计在2026年突破万亿。

  庞大的市场潜力引来创业者和资本的关注。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备受争议的罗敏,都高调入局预制菜。年初,陆正耀投资的预制菜品牌舌尖工坊(现已改名“舌尖英雄”)高频出现在高铁、电梯;前阵子,罗敏的趣店“1分钱吃酸菜鱼”直播活动吸引8000万人在线观看。

  资本对预制菜同样青睐有加。2021年,作为“预制菜第一股”的知味香上市,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累计有20次预制菜品牌投融事件,不少新品牌涌现。

59cf-c939551cbf5c0a94827af57072fa6b6b.jpg

  17起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中,过半融资超千万,味知香、舌尖英雄和利和味道更是拿到上亿融资。

  看到“风口”的还有各个城市,山东诸城、广东肇庆、湛江、重庆梁平,都喊出打造“预制菜之都”的口号,试图抓住行业机遇。

  预制菜并不是新鲜事物

  根据天猫发布的《2022中国预制菜数字消费报告》,2021年的预制菜市场中,B端市场占8成。这意味着,在餐饮行业,预制菜已经占据相当分量。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目前国内超过74%的连锁品牌有自建中央厨房。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研则表明,头部连锁餐饮企业的预制菜占比极高,真功夫、吉野家这样的品牌预制餐食比例达到100%,西贝筱面村、小南国也达到85%以上。

  对于这些标准化的连锁品牌,在中央厨房预制菜品,再用冷链分发至各门店,店员只需要完成相对简化的烹饪程序就能让菜上桌。既可以节省门店的菜品制作时间,也可以保证菜品口味的统一,无疑是更经济的选择。

  连锁饭店如此,外卖也一样。中金公司测算过。一家普通规格的外卖店,使用预制菜之后,食材成本占比会从30%提升至36%,但预制菜对厨房空间、厨师技能要求低,摊算下来,利润率反而能从2.7%增加到3.1%。

dcdc-c1adf18bc0e0dce1744419cacc5cd73c.jpg

  出于效率和利润的考量,饭店、外卖的预制菜变得越来越普遍。菜品味道变得千篇一律,食客们多少怀念起路边摊、街头小饭馆的“烟火气”、“锅气”。

  食客缅怀“锅气”的同时,那些原来供给连锁餐厅、外卖店家的半成品预制菜,也正在进入我们家里的厨房。家里的味道,似乎要变得和饭店外卖一般无趣了。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早就出现了预制菜的身影。各式各样常见的罐头、速冻食品,都属于广义上的预制菜。

  天猫发布的《2022中国预制菜数字消费报告》显示,2021年消费者最多的预制菜是方便速食(包括火腿肠、酱菜、卤蛋等),销售额占比接近60%,其次则是冷冻火锅食材(火锅肉片、丸类)和冷冻面点(速冻饺子、速冻馒头)。

fddf-cd4b9a8f95e9b28f40a40fc8dc806f02.jpg

  经过调味等处理后的半成品预制菜,在整体预制菜消费中占比较低,虽然消费额不高,但2021年同比增速超过30%。

  36氪发布的《2022年低温预制食品行业研究报告》中,2019-2021年,盒马即烹、即热、即食预制食品销售额实现了150%的销售额增长。叮咚买菜预计,在2022年的国庆假期里,预制菜整体销量同比增长50~60%。

  种种迹象都表明,普通消费者正在越来越多购买半成品预制菜。

  大家在买什么预制菜?

  越来越多的人在买预制菜,到底什么菜更受欢迎?

  除了去超市、菜市场购买,生鲜电商、直播也成为人们下单的聚集地。我们扒了扒各平台热门预制菜,试图找到预制菜吸引消费者的卖点。

637f-ef268f9178cab7063f6615f722c591ad.jpg

  不难看出,近期销量高的预制菜主要是“大菜”的半成品和预制食材。价格跨度极大,最便宜的小葱香菜双拼2.8元,川味馋嘴牛蛙单价超过100元。

  如果说买葱花、蒜末等预制食材是图方便,那年轻人买半成品菜,除了方便,更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餐桌。

  想在家吃上手抓扇子骨、糯米笋、梅菜扣肉、酸菜鱼这样的大菜,自己做起来既麻烦又容易翻车,半成品预制菜则提供了便利。

  上海的90后关瑟(化名),是预制菜的老顾客,并且从疫情开始陆续接触了各种半成品预制菜:“疫情之前自己吃早餐会煮速冻的饺子、包子、饼,疫情期间在家发现叮咚、山姆都有很多预制菜,在抢菜和团购的时候开始尝试买直接加热可以吃的预制菜,有些味道蛮好的。”

  疫情缓和之后,关瑟依然会购买半成品预制菜,“有时候自己做几个菜,复杂一点的就用预制菜补上,加热一下就好了,摆上桌感觉会一桌子菜很丰富”。手撕鸡、水煮鱼这样的预制菜,是她和未婚夫周末餐桌上的常客。

  重庆的栗子(化名)和公公婆婆、老公孩子一起生活,偶尔也会买梅菜扣肉、辣子鸡。她买预制菜则是为了尝到新的口味:“平时吃的预制菜是各地的美食,比如老家的辣子鸡,再比如朋友带来的特产,主要是想尝到一些新的口味。”

  免去制作的繁琐流程,天南海北的大菜也能直接上桌,对想吃点好的又厨艺有限的年轻人来说,预制菜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关瑟和栗子都认为目前的价格可以接受。“出去吃可能要二三百块,在家自己热一热可能也就一半不到的价格,蛮划算的。去店里吃可能也是预制菜,花钱买店里的氛围、服务,对我来说不太必要。”95后JOJO(化名)表示,净菜价格虽然比食材高,也心甘情愿买单,“毕竟是偷懒”。

  对预制菜的种种担忧

  预制菜蒸蒸日上,为大家的餐桌增色不少,但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并不是单一的认可。

  在一个1.9万人参与的“你怎么看预制菜?”微博调查中,仅有不到4000人认为预制菜挺好的,近1万人则认为要“尽量少吃”。不难看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戒备心。

6be0-e37d15122ba92356fd4b8ffb13510c05.jpg

  这样的戒备心来自哪里?我们搜罗了种草平台小红书上大家对预制菜的关注点及评价,有几点发现。

  首先,消费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味道”。评价也主要围绕味道来说,既有“好吃”“诱人”的好评,也出现简单直接的“难吃”。

475b-5470b6b3b914634c4196cbe331c5c4e7.jpg

  JOJO就有半成品菜滑铁卢的经历,“之前买到过处理过的蒜末,结果是酸的,毁了我上好的牛肋排,还吃到过很难吃的鳗鱼,油得没法吃”。在她看来,能接受预制菜稍高一些的定价,但吃到不满意的口味,就是亏。

  其次被关注的是“品牌”,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良莠不齐,有美味,也有不少雷品。

  关瑟和已经是妈妈的栗子在挑选预制菜时,就都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

  关瑟曾经买过一个不知名品牌的韩料牛肉锅,“肉很少,只有几片,味道也很一般”,“我现在买就会挑几个自己固定的品牌。如果看到我没看过的新品,我就会很关注好评率,叮咚上好评超过99.5%的那种,我就愿意试试看”。

  栗子给自己买速食早餐时,同样也会选择固定品牌的预制菜,“一般就买安井的德国香肠,吃过觉得挺好的,就一直买这个了”。

  菜品是否够“新鲜”,也被消费者所关注。栗子虽然自己每天吃着速食早餐、偶尔点点外卖,但是尽量避免孩子吃到预制菜。

  “还是担心食材不新鲜的”,栗子对预制菜新鲜与否的担心,其实不在于运输保存的时间更长,“平时给孩子做辅食,做完会马上保存好,就比较放心。预制菜的保存、运输时间长,包括有一定的添加剂,都可以理解,但我也不知道厂家制作时候食材是什么情况,还是比较担心处理的时候食材质量不好,就尽量不让孩子吃”。

  总地来说,预制菜已是大势,但消费者依然在“轻松做菜”和“安心吃饭”之间纠结。有人抗拒预制菜,买预制菜的消费者,也对预制菜的品质感到担忧。

  半成品预制菜最终也会成为一个日常的消费选择,选择的人多不多,取决于各路品牌能否让消费者相信,这一顿让人安心的美餐。

  (题图来源:@36氪官方微博)

  1.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2022

  2. 天猫,《2022中国预制菜数字消费报告》,2022

  3. 36氪研究院,《2022年低温预制食品研究报告》,2022

  4.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2022

1.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