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手握月流水5000万游戏,团队却不服管理?Playtika裁掉120人工作室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gamelook.com.cn/2022/10/49938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手握月流水5000万游戏,团队却不服管理?Playtika裁掉120人工作室

2022-10-11 • 海外企业新闻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随着越来越多游戏厂商参与到“大鱼吃小鱼”的行业整合潮之中,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除了最明显的反垄断问题,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游戏人们能否在整合后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也成了不少大厂在兼并小厂后最头疼的问题。

最新的一个实例来自以色列的Playtika。据外媒报道,这家休闲游戏巨头已于近期关闭了其位于芬兰的游戏工作室Seriously。该工作室此前因三消游戏《Best Fiends》而闻名,并于2019年被Playtika收入囊中,交易金额未对外公布。

lazy.png

而导致这家拥有120人团队的工作室最终关张大吉的原因,便是Playtika与Seriously之间激烈的理念冲突。

《Best Fiends》实机演示在商言商,Playtika更偏爱摇钱树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游戏公司,Playtika的运作理念自然有着犹太人典型的在商言商的精神。比如这家公司最著名的营销策略之一“交叉推广”就非常具有这种气质。

lazy.png

所谓“交叉推广”,就是在对休闲游戏进行买量时,买量素材的投放集中于自家游戏之间。比如在《Best Fiends》的游戏内广告中,你就能看到Playtika赖以成名的一系列棋牌游戏的推广内容。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商业逻辑看似美好,但对产品本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这些交叉推广的产品自身没有足够的营收能力,很难支撑起作为母公司的Playtika在整体买量上的巨大投入。

lazy.png

正因如此,Playtika迄今为止的商业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其在收购和运作“摇钱树”方面的本事。或者说,比起获得更多优秀人才,Playtika更偏向于获得已经取得成功的产品并继续压榨其商业价值,这当然也包括《Best Fiends》。

最早发布于2014年下半年的《Best Fiends》是一款典型的“芬兰式游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比起更早问世的《智龙迷城》,这款三消RPG要更为清新,也更为轻量级。这款以萌版昆虫为主角的连线消除游戏不仅玩法简单、画风可爱,在题材上也相当贴合欧美玩家的偏好,因此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市场的青睐。

lazy.png

截至目前,这款游戏已经获得了超过4.27亿美元的IAP(应用内购买)收入,累计下载量也已接近9000万次。但Playtika在2019年的收购,也成为了这款产品在营收和下载量上的一个分水岭。

数据显示,在Playtika收购之后,这款游戏的下载量就一直在下降,但IAP收入却在稳步上升。在过去六个月中,《Best Fiends》的平均收入约为每月750万美元,而在收购之前的六个月中,这一数字则为630万美元。

显然,《Best Fiends》在收购后的走向很符合Playtika的既定策略,也即买下一棵已经初具规模的摇钱树,然后让它继续茁壮成长。但在Seriously的领导和员工看来,加入Playtika的本意却是希望培育更多小树苗。

理想照不进现实,关门乃是意料之中

2020年,芬兰的游戏业产值达到了29亿欧元(约合200亿人民币),但芬兰的游戏业总雇员数却仅有3600人,这意味着每位芬兰游戏人的平均年创收能力达到了惊人的80万欧元。对此,GameLook此前也报道过,芬兰游戏行业远比亚洲同行扁平的工作室结构功不可没。

简单来说,芬兰的游戏公司领袖高度信任自己员工的能力与创造力,因此他们扮演的并非发号施令的独裁者,而是推动团队协作的协调者。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员工们自然不会将商业利益作为优先考虑事项,取而代之的是“梦想优先”的游戏人思维。

lazy.png

2018年的Seriously团队

这也正是坐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Seriously工作室的企业精神。在接受采访时,这家工作室的前员工就对公司的两位联合创始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甚至在其中一位创始人不在办公室里,在其门上用便利贴贴满了他们对这位创始人乃至整个工作室的感激之情。

但他们也明确表示,Playtika 的领导层是“无情”和“不耐烦”的。自从收购之后,母公司给Seriously发来的指令就是不断提高《Best Fiends》的营收能力,同时也不想提供任何经费支持Seriously的后续新品研发。

在此之前,GameLook就曾关注过《Best Fiends》IP续作表现不佳的情况。事实上,在经费相当有限的情况下,这家工作室还是推出过四款IP衍生游戏,表现最好的《Best Fiends Stars》在2019年推出后获得了530万次下载量和1240万美元的IAP收入。另一款放置点击手游《Best Fiends Forever》则在2016年推出至今,取得了1470万次下载量和超过400万美元的IAP收入。

lazy.png

《Best Fiends Forever》

显然,与《Best Fiends》相比,这些游戏的营收可谓微不足道,这样的营收水平显然无法满足Playtika执行交叉推广等整体产品战略的要求。尽管不排除经费不足和理念冲突对这些续作研发的影响,但在GameLook此前的分析中也曾提过,这种用休闲游戏来做休闲游戏IP衍生的方式成功率确实不高,往中重度方向发展才更符合IP长线运营的规律。

因此,面对在新品研发上一意孤行而不愿意继续提升《Best Fiends》付费深度的Seriously团队,在商言商的Playtika自然也只能选择用裁员这个终极手段来“长痛不如短痛”了。

无惧遣散危机,Seriously员工想浴火重生

对于芬兰游戏人年创收80万元的惊人数据,除了职场文化带来的加成,从业者基数只有3600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也因此,在社会富裕、全国人口仅550余万人的芬兰,被遣散的Seriously员工们丝毫不用担心没有下家。

事实上,在确定遣散工作室后,Seriously的人力资源和招聘团队就一直在积极努力地帮助员工们寻找新的职位。而从结果来看,大多数同事们都在其他工作室找到了薪酬丰厚的新工作,继续自己的游戏梦。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人选择了重拾创业精神、东山再起,据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至少会有三个新的工作室将“从Seriously的灰烬中崛起”。

不过,还是有一群特殊的员工会为Seriously的关闭而感到艰难。因为他们是刚刚从Playtika在基辅、文尼察和第聂伯罗的办公室搬到赫尔辛基的乌克兰员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他们就被重新安置到了这里。

lazy.png

根据Playtika方面的表示,在关闭这家赫尔辛基的运营站点后,《Best Fiends》游戏的运营管理工作将合并到其位于以色列和波兰的办事处。而在此之前,Playtika已经率先关闭了Seriously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办事处。

仅从商业角度而言,无论是Playtika的“以色列模式”还是Seriously的“芬兰模式”都不乏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也因此,对于这种理念分歧,很难分辨孰是孰非。但至少Playtika最终与Seriously的分道扬镳,还是给更多厂商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并购这件事,除了商业和法律层面的考量,企业文化、员工契合度这样的“软指标”同样值得多多考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2/10/499388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