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种方法,避开心智游移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zhichang/563477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3种方法,避开心智游移

2022-10-08
1 评论 2019 浏览 3 收藏 20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当处于空闲状态,甚至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我们的意识总会不自觉地转移到与当前无关的一些思维、想象或体验中去,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心智游移”造成的“无意识思索效应”。如果经常游移,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那么,如何避开“心智游移”呢?本文作者提出了3种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e1paNRFaH8U3qqBqIG0B.png

跟随我来:

你正在看一本正念的书,书中讲到正念的脑神经机制,自己看到几个,并不是很熟的脑解刨名词,还有英文,你眉头一皱,这些单词看起来好奇怪,想拼读一下都叫不准发音。

英语真是难学的语言,上学时勉强过六级,好多年不用都还给了老师,当年,老师教的真不错,起码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趣。

有时间,再去买本专业词汇书籍补补课,不过,心理学的研究和结论太多太复杂了,为几个单词买本书的确浪费,好像任何学科都这样…..哎?刚才我看到哪了。

终于下班,坐上地铁,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霓虹灯广告,又看看车厢内设施,不仅感叹来到外地工作几年,科技之发达,埃隆·马斯克(Elon Reeve Musk)都在造火箭、百度都开始推崇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满地是。

几百年后,电影科幻是不是也会变成现实?

哎,关于科技,作为普通人真的无法预测,有太多发明,创造者在实验室里等待被检验和应用;如果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用上钢铁侠般的人工智能来对抗工作,可能什么都可以应对了。

尤其是那个3D虚拟操作台,用手触控,拿来分析各种电子器件,直接随意组合,说不定还能打造出一套智能设备,到时候融资,我也可以上市;哎呀,坐过了两站。

没错,上述情况多半人都经历过,也太正常不过,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造成的“无意识思索效应”。

它到底是什么?

简单而言,当处于空闲状态,甚至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我们的意识,常常会不自觉地转移到与当前环境,或任务无关的一些内部思维、想象或者体验中去,最后发现「开小差」啦。

通常具备三个阶段特征:

  1. 胡思联想,你的大脑,在没有任何任务或思考时,出现漫无目游动状态,这些想法几乎毫无关联性。
  2. 走神或分心,大脑聚焦在某个任务时,但经过其他事物干扰,想法会出现关联性思考。
  3. 会出现“白日梦”,你的游移由现实因素引发,并由此展开联想,具有一定情节性或情绪卷入。

就像开会时,老板说“小张,下个月升职你为部门领导”,这时,老板下面的话你根本没听进去,硬是愣了几秒钟,幻想当领导后的状态。

所以,不管哪种场景,心智神游都是想法一个接一个出现,下个出现的内容,完全无法预测,并且内容特征更新频繁;好比,胡乱堆砌的积木没有成型的样子,也没有结构和情节。

3种方法,避开心智游移

研究者Jonathan Schooler,曾让被试者花45分钟时间来进行阅读,并在过程中,测试他们游移的次数,结果发现,被试者平均游移次数达到了6.6次。

我们知道需要专心致志地参与研究情况下,游移次数还如此之多,更别提当私下里做一件事,或阅读一本书了。

一项研究中更是指出,个体平均有30%的意识体验可以归入到游移范围内,高达96%的人群中,每天都有白日梦的体验。

总之,无论是在有目标、受控的任务场景、还是静息状态下,心智游移都可能闯入你的意识中去,同时它还能随着任务进行加工,成为意识流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一方面在于本能的「避险」。

根据学术研究,目前还未发现其他动物,是否有心智游移的情况,但,之所以是人类本能,是因大脑的进化,在履行残酷自然界中的生存功能。

可以想象下,一个在牙齿、肌肉、眼神都没有优势的古代,想要生存下来,大脑首先就要发挥它的警觉作用。

这种警觉有什么用呢?

其一,对当下危险保持时刻清醒。也就是,关注周围环境是否有危险,生存是否受到威胁。

其二,对可能得危险保持警觉。这就需要大脑时不时将经验,发送到意识层,提醒个体留意这些信息,从而将它们作为判断危险的依据。

这种“推送”,才能使得个体能够不断整合信息,进行假设和推理,避开不必要情况发生,提高生存率,久而久之,该功能就被保存在基因中,成为人类避险的本能之一。

另一方面,和「大脑活动机制有关」。

一直以来,大脑被看做随时待命的计算机,我们需要随时启动,以保证完成任务;然而,大脑待机时是种什么状态呢?

世界著名脑成像专家MarcusE.Raichle教授2001年提出大脑两种网络模式,即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与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

前者,人在安静休息,没有执行任务状态(有别与睡眠)下,自发运作;后者,人处于意识和注意力集中状态,负责高认知任务,就像,要做份会议纪要,明显无法开小差。

研究认为默认网络下,外界任务需求降低时,我们的脑区反而更活跃,依然在加工着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在需要执行重要任务时,就会被抑制,这和心智游移活动相似,因为两者被自然联系在一起。

对此,Buckner 等人用脑电设备对成分进行研究,在其综述中做出很好的总结,即:

心智游移发生前,P300 的幅值减小,被动呈现听觉oddball范式时,心智游移发生时得到的失匹配负波幅值减小,而P2 波的幅值却增大。

这些结果说明,游移发生时个体对外界“警觉程度”和“感觉加工”都减弱了。

总的来说,鉴于先天性警觉性,加上日常疲惫,大脑不同神经网络之间出现碰撞,我们的思想,就可能会在“浩瀚未知”领地,不按照既定的方向随机游走。那么,这种跌宕的随机性,真的不好吗?

未必,它也许能让你思考得更长远。

相关研究表明,游移时间越长,人们看问题角度可能越长远。延迟折扣(Delay Discounting)的概念被广泛用在心理学、市场营销学中,代表了「奖励的价值」会随着时间大打折扣的程度。

如果让一个人,在一个短期可获得小奖励,与一个需要花多的时间获得大奖励,中间做出选择,绝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而延迟折扣更偏向于前者,由此,这意味着,我们更愿意牺牲长远目标获得短期奖励。

德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斯默伍德(JonathanSmallwood)研究了游移和折扣的关系,在2013年的一篇报告中,它再度测试人们的延迟程度。

结果发现,如果现在马上得到500元,一周后得到800元,人们更愿意花更长的时间等待未来更大的奖赏。

3种方法,避开心智游移

不过话说回来,心安理得游移会就算了。

日常中,长期经常游移可不是一件好事,浅层次来说,影响生活中各种行为绩效,造成拖延症出现,深层次来看,它会严重耗费执行资源,使得自己下次很难进入心流(flow)状态。

众所周知,信息时代,谁抢到大家的注意力,谁就是赢家,反过来理解,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弹窗、一则八卦而打断自己的专注力。

那么,该如何有效训练自己的「中央执行网络」,不被各种干扰打败呢?这三方面或许能够有效改善。

1)聚焦式警觉训练

1984年,俄罗斯人发现,那些奥运选手们,通过在大脑中不断重复想象,和练习运动项目,可以对真实运动表现带来积极影响,从此,他们开始对可视化(visualization)虚拟训练,展开更深层次研究。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Alan Richardson,在针对篮球罚球练习的视觉运动中,将受试者分为A、B、C三组。

其中A组每天练习20分钟真实罚球,B组,每天做20分钟可视化虚拟罚球训练,C组,作为对照组,保持原状态。

结果发现,B组仅通过视觉化练习,投篮命中率20天内提高了23%,与A组相比,他们命中率仅仅落后1%。

这件事说明,聚精会神的警觉训练,能够让人专心致志,大脑皮层会留下深刻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

我在工作劳累时,会习惯跟朋友一起“打羽毛球”,或者做30秒睁闭眼的训练,除此外还有很多,凡事需要高度集中和反应能力提升的活动,都有利于训练专注能力,防止游移产生。

2)禅定式正念练习

正念源于东方禅修文化,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它是一种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一种非判断性地,观察个体内外部所出现刺激的心理过程,也是与自我调节、元认知和接纳相关的心理过程。

学术研究表明,它与心智游移之间存在很强的显著关系,两者之间研究路线有着很大重合,它们可以被合理地认为,两者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呈相互作用。

那么,彼此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首先正念过程中,有利于提高个体元意识能力,从而减少心智游移的一些负面影响,在冥想练习中,心智游移和元意识可以共同出现,这时,完全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手段,控制它的出现。

我晚上睡觉时经常“冥想10分钟”,按照标准可能还算不上冥想,但是,那种闭上眼,远离嘈杂环境时,你就能明显感觉到大脑在各种乱想。

此时,就会有意识把它拉回来,从而聚焦思考重要的事情,比如,“我今天都干了些什么,见了谁,明天有哪些工作要做”等等。

再者,研究中指出,工作记忆容量,对于心智游移有巨大影响,正念训练作为心理治疗领域的一种新型疗法,可以提高工作记忆容量、个人认知能力。

什么是工作记忆容量?

它是对“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提供“临时存储”和“处理”的大脑系统;我们每天的工作容量是有限的,达到一定阈值时工作质量、效率就会降低,它对认知表现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所以,正念、工作记忆容量、心智游移三者处于交替作用,我们通过“正念”能够,及时清理大脑繁忙一天带来的各种混乱,消除杂念,还可以消除疲劳下带来的负面情绪。

正念三要素要求觉知、体验当下和接纳,如果觉知到自己对事物的情绪化反应,那么身体将告诉我们,这些情感与我们的关系。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有意识地完全接触到意识底线(Steven C Hayes,2016),但至少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更高层面产生洞见。

3种方法,避开心智游移

3)尝试做新的挑战

大脑作为器官本身没有立场,它只知道按照意识要求去做事,一个习惯养成它就会自动执行。

就像刷牙,上厕所,用脚踩刹车以及转动车钥匙等,这帮助我们节省不少精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

神经元模式很难打破,也就意味着你就会按照「既定路径」做事,我把那些不是太擅长,通过努力还能完成的事情,称为新挑战,好比,用左手拿筷子、写作、深层次阅读等。

为什么要持续,做这些动作呢?

因为,日常当,我们大脑的神经元(neuron)一次次被激活,某些情况下,就会不受控制地通过某件事进行串联,从而通过脑海表征显象出来。

而新挑战本质就是塑造神经元回路,这样有利于产生新突触连接(New Synapses),所以,想改变某些既定现象,就要形成一个新习惯去迭代它。

进一步说,我们在培养习惯(动作)过程中要耗费大量认知资源,结合行为训练才能增加神经元可塑性,过程中就要求必须集中精力。

举个例子:

不怕笑话,我前段时间练习游泳,花费近10天还没学会,直到这两天才知道如何在水里站稳,当感觉要像后倒时,双手往前拨水控制平衡还不能力气太大。

其次,出水时一定要把气吸足,因为人的本能,在水中将气吐尽时会自动张嘴,就会出现呛水情况,该动作需要意识、行为同时控制。

再者换气时,在水里一定要把气呼净,不管什么姿势,都要合理的按照自己节奏解决呼气问题,这样长期训练才能顺其自然。

所以你看,神经元新突触的建立,需要调动身上全部环节,而非单纯的某个动作,无形中也锻炼着集中精力的能力。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神经元可塑性在生病时也有巨大好处,美国纪录片《如何改变你的心智》(How to Change Your Mind(2022),导演在一则片段中,详细介绍致幻蘑菇带来的精神体验。

“致幻蘑菇”,是一种天然植物,其中含有裸盖菇素以及其它可引起致幻成分的物质。

一些晚期癌症病人,有非常强的生存焦虑,他们焦虑来源也是自我意识,当这些病人在合理引导下,服用致幻蘑菇后,他们的自我意识瓦解了。

换句话说,那些维持自我的神经元回路瓦解了,同时由于神经元连接的随机性,再加上合适的引导,能够给这些病人带来一些新的幻象。

这些病人经过这次体验后,也深刻意识到这种意识的可变性,感受到了一种「空」的感觉,之后成功摆脱药物,通过意识控制。

由此,如果你想改变那些游离、不专心、浮躁的行为,不如主动寻找改变,从「聚精会神」的事情下手,同等无形中在训练新的神经元突触。

总体而言:心智游移,是种酝酿效应(Incubation Effect)。

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创造力,促使个人理智决定,提醒着未完成的事,当然,缓过来状态后,也不要一味自责自己。

想要尽可能避免,除上述方法外,平时也要克制大脑对外界刺激信息的贪婪,毕竟,信息接受,是让一个人分心重要因素之一,不是吗?

文献参考:

1.李洁玲,田宝.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 cnki 》 , 2018

2.宋晓兰, 王晓, 唐孝威, SONGXiao-Lan, WANGMao, & TANGXiao-Wei. (2011). 心智游移:现象、机制及意义. 心理科学进展, 19(4), 499-509.

3.正念训练与心智游移的相互影响及其在体育运动领域的研究10.26914/c.cnkihy.2022.009519/2022-03-25

专栏作家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