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收费上涨股价向下 怪兽充电为何陷入困境?|怪兽充电|共享充电宝|收费_新浪科技_新浪网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2-09-30/doc-imqqsmrp1010450.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收费上涨股价向下 怪兽充电为何陷入困境?

广告

  本报记者 许 洁

  从每小时收费1元,到如今的每小时收费10元,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一路向上,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的股价却一路向下。9月28日,怪兽充电宣布,董事会授权将其现有股份回购计划延长12个月至2023年9月27日。

  近日,共享充电宝还被冠上了“价格刺客”的名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用户端涨价,共享充电宝企业还在全国广招代理。“免代理费”“分润高达90%”的字眼充斥在加盟广告中。那么,倘若共享充电宝企业都无法盈利,加盟商还能赚到钱吗?

  商业模式遭质疑

  2014年,在共享经济风口之下,共享自行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经过数年发展,2021年4月份,怪兽充电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市场格局也已初定,行业头部位置被怪兽充电、竹芒科技以及小电科技所占据。

  虽然市占率已经很高,但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以已上市的怪兽充电为例,其2022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6.905亿元,同比下滑29%;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净利润亏损1.845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20万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亏损为1.775亿元,而去年同期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720万元。

  2022年3月份,曾欲冲刺港股上市的小电科技被曝裁员约2000人,“半个公司都没了”。其他头部企业也纷纷选择收缩规模,暂缓扩张计划。而怪兽充电也经历了市值的大幅缩水。怪兽充电发行价为8.5美元,按照怪兽充电9月28日收盘价0.75美元计算,市值已经缩水超90%。

  去年9月28日,怪兽充电董事会批准了公司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司可在2022年9月27日前回购高达5000万美元的股份。但截至2022年9月26日,公司只累计回购了37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9月28日,怪兽充电宣布,董事会授权将其现有股份回购计划延长12个月至2023年9月27日。为何延长股份回购计划?截至记者发稿,怪兽充电方面未给予回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现存的各种“共享经济”项目与“共享经济”在创建伊始时的定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和差异。自摩拜、OFO等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项目后,街电、小电、怪兽充电等共享充电宝项目,以及共享雨伞、共享纸巾、共享轮椅等项目都更偏向于“分时租赁”。同时,在“营收核心”押金(也就是资金沉淀)的方式被否定后,这些 “共享经济”项目的生存空间就更窄了。在其看来,“共享充电宝”就不是一个理想的商业模式。

  加盟商回本最短3.7个月?

  与企业收入下降相对的是成本的增加。为了减轻自身的运营压力,包括怪兽充电在内的各大品牌都在积极推广代理模式。

  《证券日报》记者从怪兽充电一位负责招商的人士处获得了一份关于运营商加盟政策以及盈利的方案。方案中显示,如果投入10万元,回本周期最短只需3.7个月,最长为7.3个月。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投资回报这类数据,需要真实案例作为依据,如果不到4个月就能回本的话,那么加盟商应该都踩破门槛了,企业的经营数据也会非常好,但事实是怎样的?

  怪兽充电的加盟商吴先生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方案中这么说,但实际如果自己的‘点位’资源不够好,一年也回不了本。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点位’很重要。” 该加盟商表示,看重怪兽充电是上市公司的背景,其投入了10万元,但4个月过去了,都没能赚到钱。

  “共享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效应、长尾效应。只有规模上来才能实现成本的下降,才有人愿意付费使用。同时像互联网企业一样,规模足够大、成为现象级事件,短时间积累庞大的流量,才会有广告商找上门。低成本、高回报、容易复制,是共享充电宝迅速扩张的因素。”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秦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前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招商加盟的潜台词就是把风险分摊给合作伙伴。所以一旦说什么零成本,不需要加盟费,短期内可以回本。越这么讲,越说明品牌方过得很难,需要合作伙伴共担风险。”

  价格究竟由谁说了算?

  事实上,加盟商以及企业能不能赚到钱,除了抢夺优质“点位”,很大程度上也受价格的影响。当下,商圈和医院等特殊点位动辄每小时3元至4元,酒吧夜店等每小时则可以高达10元。除此之外,封顶价格也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元到40元,总封顶价99元,也就是说充电十次的价格可以买一个充电宝。

广告

  为了规范价格,2021年6月份,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怪兽充电、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共享充电宝企业们被要求通过官网公示、移动客户端显示、机柜标示等方式分别标价。

  但从记者近日走访的情况来看,明码标价的要求并没有被很好执行,这也是导致充电宝被冠上“价格刺客”的原因。

  上述怪兽充电加盟商对记者表示:“价格这块我们加盟商就可以定,我们的定价依据主要是看周围‘点位’竞品的价格,要涨价也是大家一起涨。”

  对此,丁道师表示:“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了,监管很难形成有效的震慑力。目前国家对充电宝这块的管理更多还是从安全底线考虑,比如坐飞机不能超过多少毫安,关于价格是不是合理,应该怎么分成,还没有那么多的规定,所以说后续法律法规需要强化,一方面平台商家要进行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消费者进行监督,这样才能更好让这个行业发展下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