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信对谈的力量,一些播客小心得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594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相信对谈的力量,一些播客小心得 - 少数派

1
相信对谈的力量,一些播客小心得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首先,非常开心少数派上婉莹和甜食大大的播客制作栏目《100 小时后请叫我播客主理人》终于上线了,两位都是我很尊敬的播客制作者,之前也和两位有过关于播客和其他领域(比如音乐收藏和泉州故事)的交流,相信这个栏目一定会给到各位对于播客有兴趣的朋友很多帮助。

关于如何制作播客的相关教程,互联网上已经不少了,我自己之前也和生产力维基的白宦成合作过一期简单教学版本《小白和大耳的播客入门指南》,私下里我也在深圳线下做过几次关于制作播客的心得分享。很多教程和指南往往会集中在技术,设备,内容策划和运营等等方面,是一种「法」或者「术」层面上的描述,对于大多数的个人播客制作者,尤其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制作者来说,往往看了一些指南以后,就「一时兴起」录制并上传了自己的第一期节目,然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方兴未艾」后,在某个时间突然因为繁忙的工作打断了「周更」的节奏,于是「戛然而止」。我自己的节目《对讲鸡 RadioChicken》也经历过几次这样的过程,曾经我也对诸如断更和订阅数减少(即使现在小宇宙的订阅只有 300 多个,最近几十个还都是各种社交 app 认识的)感到失落甚至焦虑,但经历了一些列佛系的思考后,我发现制作播客对我自己的意义,完全不在于「向外展示性表达」,更多的喜悦和快乐,反而在于「向内探索性成长」。

所以今天我想就此分享一些关于「向内探索性成长」的心得,希望对于各位对于播客有兴趣,甚至已经开始制作播客的朋友有所启发。

我给新人播客制作者的第一个建议,是做好「降低期待,甚至不要有期待」的心理建设。我相信可能会有部分朋友开始做播客的原因是「简单」,现在一些热门播客,尤其是泛文化领域的,其内容价值和密度并不高,很多朋友听了以后,会被那种闲谈的氛围和缓慢的节奏所误导,先入为主地建立「做播客是很简单的」或者「我上我也行」这样的认知,于是拿起 iPhone 开始录下第一段和朋友的闲聊以后,就开始期待自己的节目被更多人听到。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听众都停留在制作者的私域流量,也就是微信朋友圈的范围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两位数播放量的节目后,大概在 10 期以内就放弃了更新。

1

小宇宙:编辑精选

究其原因,播客的生态本身就不会给素人播客太多机会,与抖音等等平台相比,从流量和推荐算法上,目前的主流播客平台都是完完全全无法匹敌的。以小宇宙为例,流量的获取更加依赖于编辑推荐和主播的个人流量,一个新的节目不被陌生人听到是大概率事件。

在这种大环境下,与其期待自己的节目被更多人听到,不如预设一个「我的节目不会有人听」的假设,在这种期待下,往往一些意外地惊喜反而会带给你极大的愉悦。

我现在都还记得,在停更了自己的节目很久以后,看到一些新的听众留言,告诉我希望听到后续的故事和节目,带给我的激励感。现代的互联网社会的言论体系充斥着负面情绪,每天看到微博热搜上各种明星道歉、社会事件频发的新闻,都让我感到疲惫。点开留言之后,疲惫感愈演愈烈,各种口诛笔伐、唇枪舌战,充满了焦躁和仇恨,而且负面言论还有虹吸效应,让你目不转睛,恨不得立刻和敌对者大战三百回合。

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往往忽略了那些友爱的只言片语。我记得某些人说过,人生在世,朋友不在多,有三两至交好友足矣,我想听众和主播的关系也是这样的,有知心人相伴足矣,

因为对谈会让人改变

稍微调整下自己的期待和认知后,第二件让我觉得可以给到新人的意见是,坚持做下去。

对于我来说「播客」是坚持做下去,即使很少人听也很重要的实践。

在聊「对谈」之前,我想先提一嘴「表达」。

1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作为科班商科出身的领导力业余研究者,我同时也在国际演讲俱乐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的演讲培训体系下锻炼了 6 年,在经历了一些非盈利性组织和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发展和管理经验后,我对于领导力的技能认知会格外强调「表达」和「对谈」。

「表达」是让别人理解你,「对谈」(或者说交流)是你去理解别人,这两者相结合,构造了「领导力」的基本能力脉络。绝大多数优秀的领导者,本身都是非常出色的「说书人」。

而「表达」能力的锻炼是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以演讲作为核心,发展出了一套有迹可循的培训体系,这部分在之后的 Newsletter 我会做分享,但在系统性介绍之前,我可以首先介绍两个要点,即「练习」和「反馈」。

而这两点,恰恰是播客制作带给你的。语言表达也是熟能生巧的,想想我们小时候在义务教育阶段经历的早读,从背诵开始,就是在不断强化我们的语言掌控能力。我在做了很多期播客以后,在「练习」和「反馈」的链路中,也感受到了自己流畅程度的提升。

大多数时候,我们剪辑节目,都至少会听两次自己的「表达」,这就是一个「自我反馈」机制,之前在上朋友的播客《小房间》聊《在大湾区做播客有多难?广深播客人的苦水》时,两位粤语主播就有提到,在做了好多期普通话播客的后,明显感受到了自己「普通话语言水平」的提高。

分享完「表达」对于个人制作者的意义,再进一步讲讲「对谈」。

1

Podfest China 2021:对话复兴

去年参加 Podfest China 的时候,我尚且还没有深刻地思考关于「对话」和「苏格拉底」的深刻联系,直到今年,我虽然播客制作的频率降低了很多,但更多的「对话」,却让我越发感受到其中的价值。

关联收听:一派·Podcast | 听杨一聊播客

甚至,我会把「对话」拔高到「智慧的传递」这一层面上。我记得有一些文章有提到过每个人学习方式和效率的不同,有的人看书摄入知识快,有的人更习惯看视频,而有的人则是以听为主。但我自己的一个认知是,有别与其他的输入,「对话」同时输入和输出的形式,是其中的效率之最。

想象一下,你和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针对他的专业领域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谈,再比如我的一个实际例子,我的一位演讲教练(国际即兴演讲比赛的冠军教练)的单次培训费用是 RMB 1500 左右每小时,而我在后来找他录播客的过程中,近两个小时的交流是免费的。一对一的交流总是最奢侈的,而这种形式的产出也是值得的。

这一点价值交换我也曾在某次播客中提到过,作为播客制作者,不妨转换一下思路,暂时性忘记被更多人听到带来的收益,单纯想一想,你找到的嘉宾,与他们对话的价值。直到现在,我依然对我做过的所有播客都印象深刻,他们无疑改变了我,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当然以上的描述是非常功利性的,至今为止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三期播客:

是另一个层面「对话」带来的力量,这就是平等的交流,而这,是网上交流所无法替代的宝贵。

这三期节目,是我之前极少数有机会好好和一些女性主义朋友就「30 岁焦虑」和「男女平等」两个议题展开的交流,对我个人来说,其更多的是疗愈和打开新思路的作用。

对于微信、BBS 或者微博这些目前流行或者老派互联网信息沟通工具的诟病,我想很多读者都会有过一定的思考,过去我也曾批判过诸如微博等产品设计对于言论极端化的负面影响(比如点赞置顶),但现在我的一个感知是,相比于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互联网使用者的物理状态就是隔绝在自己的场域中的,而且大多数时候他(或者她)只会禁锢在自己的情绪中无法解脱。但线下交流的信息素,语言只占了一小部分,包括表情,情绪,肢体等等其他信息素可以给到你更多理解的空间,网上交流的问题是容易在误解上钻牛角尖,但是线下的「对话」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主动寻找共识。

截止到现在,我已经累计制作了超过 80 期播客,播客带给我的以上两方面的提升,准确来说并没有在我的播客事业上有所呈现,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能力和技巧成了我在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基石。

营造对谈的场域

前面两部分,我的分享更加集中在个人的改变层面上,第三部分,我想就「对谈」的场域方面做一些系统性地分享,当然这些框架是我自己思考和总结的,不一定完全准确,也有待更好地打磨。不过,这部分内容,将极大帮助制作者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更有效率地输出,以及挖掘更好的内容。

目前我制作播客的时间,每期大概 8 个小时左右,抛开录制的 1 小时,我的剪辑时间一般只有录制时间的 1⁠–2倍,大多数时候在 1.5 倍的样子。我在很多分享中都强调过,前期准备远大于后期制作,而前期准备的核心就是「营造对谈的场域」。

我相信很多有过经验的制作者都会遇到一个问题,「精彩的部分都在录制之外」,这是一种令人懊恼和焦躁的「测不准定律」,因为诸多因素,平时侃侃而谈的被访者,一面对麦克风,仿佛就被诅咒了一般,换了一个「被采访人格」与你对话,这种微妙的心理转变也是我曾经甚至是现在还时常遇到的窘境。

对此,我总结了几个关键因素,帮助「对谈」尽可能规避「测不准定律」的影响,具体如下:

信任与尊重

信任和尊重是所有对话的基石,是垫在最下面支撑对话进行和建设的地基。

信任是指双方都需要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建立信任的关系,尊重是指对于对方的表达,要以友好的态度接纳。

这也是我在预采访阶段最关注的两件事,预采访一般是指和被采访对象初步沟通议题的范围和边界,以及初步了解对方的一些基本信息,很多采访对象的作品可以在网上找到,我一般都会提前做研究作为基础。

另外一个小 tip 是:获取信任的方法之一是不要吝惜自己的表达,谈话本身也是一种交换信息的过程,如果单方面问问题,倒像是个记者或者狗仔了,很多采访者如果没有相关经验,也会把握不好问题的尺度,而这个时候,适当的自我暴露,其实是给对方了解你的一个窗口,只有双方都有一定的了解,信任才会建立。

而尊重,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播客制作者都是可以做到的,但这里我想提出的一个扩展性问题是,为什么往往是在线下的时候,我们才更容易尊重对方?我曾经试图把线下对话的一些思考在互联网对话中延续,可是偶尔还是会被双方的戾气阻挠,所以我现在也很少在网上和别人争论或者探讨什么了,然而我还是会认为互联网,尤其是中文互联网还是需要一个让不同立场的人有对话空间的公共场域的,即使是奢望,我也时常提醒自己思考,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我失去了对他人的尊重。

环境与声音设备选择

有了基本的「信任与尊重」的态度,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对方作为表达者,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适合表达了。我在自己还是尽可能给到「对谈」一个舒适的空间,舒适并不代表着一定要私密,很多时候在酒桌上或者咖啡厅里的对谈的效果反而超出了我带朋友去一些特定录音室的效果。

这里的部分原因如前文所述,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合格的「表达者」,比如我曾经和一些脱口秀演员的合作,他们在台上台下的状态就差很大,在台上妙语连珠,在台下反而变得正儿八经,正襟危坐起来。

我在脑子里大概会对对谈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做一个简单的打分,包括口癖的使用,语音的连贯性和是否会对麦克风紧张等等,好的表达者基本上可以做到 One Take,无需后期剪辑。

这也是我为什么后来越来越不喜欢做远程的原因,远程录制的信息素丢失,导致对话流畅度的降低和剪辑难度的提升是指数性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选择远程录制。

关于设备的选择,我目前有三套,分别是:

  1. Zoom H5:适合录制环境音和便携的麦克风接入。
  2. Wireless GO II :适合作为隐形的麦克风,减少嘉宾的紧张感,环境适应性很强。
  3. RØDE Caster Pro + PodMic:工作室设备,提供最好的音质和生产力最大化。

目前我的工作流,使用 Wireless GO II 的频率增加了很多,更多的也是因为环境和考虑到对谈者状态的一个综合性考量。

如何提问题:不要害怕犯错

关于对谈中如何提问题,则是另外一个经常令制作者头疼的元命题。

好的问题决定了一个节目的品质,在很早以前,刚开始做播客的时候,我和一位朋友聊过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访谈者以及提问者,当时朋友给我的建议是,不妨看看过去那些做对谈节目的名嘴是怎么做的。

于是,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窦文涛。

我是《锵锵三人行》的老观众了,后来虽然《圆桌派》又做了几季度,但我还是最爱《锵锵三人行》时期的文涛和他的那群老朋友,以文涛作为一个最好的样本,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装疯卖傻式」的提问,好家伙,好些个问题,我想窦文涛提出来之前,心中一定是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答案的,但是妙就妙在他的不耻下问,我把这种提问方式看作是请君入瓮式的表演。

我尝试过类似的套路,但总感觉脚本感太重,所以在反复琢磨后,我还是喜欢在录制的过程中,得到我过去不曾知晓的故事和答案,因为在那样的状态下,我惊讶和惊异的状态也是最自然的。

不同类型的方式,各有取舍,讲究的点,也是在于制作者的初心如何。

所以用我的方式,我不怕犯错,既然「播客」成了我「求道」的方式,那问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用好奇心趋势制作的节目,也许在听众的角度来说尚且需要打磨,但对自己的成长是有所裨益的。

前段时间我听早期我做的节目,还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生涩,但现在显然是熟稔学多了。

结语:创作者和探索者

以上林林总总,算是我对过去播客制作生涯的一个小总结,最近在做一个新的项目,整体节奏上达到了我过去几年来做播客的顶峰,我发现我还是很喜欢制作播客这件事的。

在之前的那期 newsletter 《人类都是踏实的探索者 -「养鹅厂」 Vol. 015》我分享了一些关于探索的故事,去挑战新的领域,去探索未知,是我认为人类基因的本质之一,而成为一个创作者,一个播客制作者,我们的作品就是在探索。

只不过如最初所描述的那样,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向外展示性表达」的同时,也思考思考「向内探索性成长」的价值。有道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再仔细想想当初拿起麦克风的那一刻,也许并没有那么多杂念,想要做出更多人喜爱的作品,而仅仅是因为:

「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我想试试看」。

所以多做几期吧,再坚持久一点吧,慢慢往前走,道路会开拓出来的。

以上,愿诸君共勉。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