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廉价”车成功阻击“蔚小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2-08-05/doc-imizirav6850837.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廉价”车成功阻击“蔚小理”

2022-08-05 10:50:06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零态LT    我有话说(0人参与)

aee9-91098e364b59eff55dbfea40bdce77d5.jpg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来源/零态LT(ID:LingTai_LT)

  2020年,美团创始人王兴曾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他说汽车行业别看现在那么活跃,最终会形成“3+3+3+3的存活模式”,即3家央企、3家地方国企、3家民企、3家造车新势力。对于造车新势力的3家,他说的是理想、蔚来、小鹏。

  但谁料,半路杀出了“两个程咬金”。

  刚刚过去的7月,曾经号称造车新势力三杰的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简称“蔚小理”),意料之外地出现了交付量环比下滑的情况。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一跃而上,分别夺得7月造车新势力的冠、亚军位置。

  一时间,“蔚小理”掉队、“哪吒逆袭”的定调在网上流传。需要注意的是,哪吒与零跑靠的是低价走量的策略,销量好是理所当然。而蔚来、理想、小鹏,虽然在销量排名上不占优,但考虑单车均价更高,月交付量能够维持1万辆以上已经是“奇迹般的存在”。

  01 

  哪吒和零跑 

  为何卖得好 

  如果,你没怎么见过哪吒和零跑的车,只能说明你是大城市的人。

  作为7月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的哪吒汽车,本月共交付约1.4万辆哪吒U和哪吒V,同比增长133.5%,位列当月造车新势力交付第一,也是哪吒汽车首次问鼎榜首。今年1-7月,哪吒汽车累计交付约7.72万辆,同比增长184.6%。

  紧随其后、位列第二的是零跑汽车。7月零跑交付量约1.2万辆,同比增长超177%;6月交付11259辆,环比增长7%。与哪吒一样,零跑在上半年开始销量狂奔,3月交付过万、4月首次站在交付量排行榜第一,5月、6月、7月均实现月销过万。今年1-7月,零跑已累计交付超6.4万辆新车。

  为什么哪吒和零跑这两家,连名字都没怎么听过、路上都没怎么见过的品牌,能够把“蔚小理”从销量榜前三给挤下来?答案就两个字——下沉。

  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宣布开启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e10b-1905bd51eb2d1eb8fb89d039509d9525.jpg

  这其中,参与企业就包括了哪吒和零跑: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哪吒V、哪吒V Pro)、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零跑T03、零跑C11)。在5月那一轮下乡活动之后,这两家品牌都出现了明显的增幅:哪吒6月销量为13133辆,同比增长155.6%。零跑6月销量为11259辆,同比增长186%。

  从主销车型来看,哪吒有占比超过六成交付量来自哪吒V这款车,官方售价为7.99万-12.38万。而哪吒U车型的售价区间为12.38万-20.18万,比哪吒V贵了一个档位,所贡献的销量仅为5070台而已。

  零跑也是如此。2021年,售价7.95万-9.65万元的零跑T03销量为38,463辆,占零跑总销量近九成。今年上半年,零跑T03销量达到33,058 辆,占总销量的86%。此前推出的零跑C11,售价区间攀升至17.98万-22.98万元。但总销量占比上可以看出,C11车型未能扛起销量大旗,零跑依旧是靠低端车走量。

  当然,并不是说低端车型不重要。像宏光MINI EV这类A00级车型的存在,就是对于国民出行结构的根本性改善,它让更多人开得起、更用得起汽车。但如果都涌向低端车市场,只会进一步加固新能源汽车“廉价”的刻板印象。

  02 

  低端车 

  质量如何 

  做一个更直观的价格对比。零跑卖得最好的是T03这款车,售价最贵也才9.65万元。而蔚来单车均价超过40万元,相当于一台蔚来能抵四台零跑。再粗略的对比一下两家的财务数据,零跑在2021年完成总收入31.32亿元,而蔚来2021年全年总收入为361.364亿元人民币。可见,卖低端车的零跑和卖高端车的蔚来,完全不是在一个数量级。

  所以,“蔚小理”的销量表现不如哪吒和零跑,这是情有可原的。但相反,我们在强调销量数据增长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质量的增长。

  需要认清现实,低端电动车现阶段很难保证高质量。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山本真义,曾拆解了一辆3.88万元的顶配宏光MINI EV电动车。根据估算,这台车的总计成本约2.69万元,利润只有1.19万元。

  而且,在拆解过程中,山本真义还发现宏光MINI EV简化了部分设备,比如能量回收部分,电机水冷改成了空气冷却。在一些零部件方面没有采用车规级产品,而是采用了普通商用产品,比如说充电器、逆变器、芯片、轴承。

  在车质网上,能够搜到大量关于宏光MINI EV的质量问题反馈。甚至于今年刚上市的2022款 GAMEBOY车型,就出现了“轮胎开裂”、“充电时间与宣传不符”、“雨刮故障”等等的问题反馈。

34ca-9ebab152031d5f804df54aff36eceb7a.jpg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了零跑的身上。

  在2022重庆车展的零跑汽车展台上,一位零跑女车主手举“零跑新车当天黑屏、维修半个月、换两大部件、承诺退车又反悔”标语现场维权,引发众人集体围观。

  虽然维权事件发生后,零跑汽车相关人士给出回复:“经核查,该客户车辆所述问题已解决。”但主打中低端车市场的零跑,始终被质量问题缠身。

  从车质网上可以查到,有大量用户晒出了零跑T03车型的故障问题,可谓是一件比一件离谱。比如,有零跑T03车主在提车当天,就出现了空调无法制冷的情况。还有车主在购车的第二天,就发现刹车异响,提车两个月后出现驱动电机故障。

8821-d1f820fe930cf895d91dc017a66858e1.jpg

  究其根本,现在的电动车的成本大头,都铺到动力电池上,这会进而压缩其他部分的成本投入。一辆纯电动车,通常三电系统占到总成本的50%,而动力电池的成本在三电系统中占比最大。这两年,电池原材料的上涨,又对车企的成本控制提出更高的挑战。

  对于规模较小的造车新势力而言,要么就从别的地方抠成本,要么就直接向用户提出涨价的要求。

  今年3月,零跑汽车曾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为由,调整了零跑T03补贴后指导价,调整后售价为7.39万~8.99万元,涨幅为5000元~7000元。7月31日,零跑汽车再涨价,涨价幅度在5600元~6600元。

  在汽车电子资深工程师朱玉龙看来,“2022年电池普涨50%,对新势力来说确实特别难过,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寻求上市——销量增长是刚性的,但是电池成本在当前的车里面可能真的占50%以上,这个就难办了。”

  换句话说,零跑和哪吒在当下这个阶段,更迫切地需要用低价来换取市场规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稳握IPO的入场券。

  今年3月,零跑汽车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和招股书。而哪吒汽车,在7月21日,刚刚宣布D3轮融资已关闭,本轮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赴港IPO箭在弦上。

  03 

  造车 

  下山容易上山难 

  相比哪吒、零跑的“自下而上”不同,蔚小理玩的是“高举低打”的策略。

  据杰兰路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蔚来以41.38万元的单车均价数据,稳拿“最贵国产车”称号。其次是理想汽车的33.36万元均价,仅次于沃尔沃汽车。小鹏虽然产品线中包含多款中低端车型,但依旧达到了23.69万元的单车均价,仅次于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

  实际上,高举低打的策略是特斯拉先跑通的。

  2014年,特斯拉刚进入中国的时候,Model S的起售价要64.8万元,后来2016年推出的Model X售价突破百万,也直接将特斯拉送进“豪华品牌”的行列。但到了2021年之后,Model 3和Model Y的销量占比高达96%,Model 3的价格持续下探至25万的底线。

51b2-661dbdb4253219a8d3f534e5e501323d.png

  特斯拉的高举低打主要靠的是两点:首先,特斯拉用最超前的技术和功能,引领电动车的变革。比如在Model S Plaid版上用到的极为科幻的yoke方向盘,如今正在被其他品牌所相仿;其次,是自上而下的营销策略。最早进入中国时,特斯拉车主都是像李想和俞永福这样互联网行业精英,为其特斯拉品牌构建了一个“非富即贵”的早期用户画像。

  再看蔚来、小鹏和理想,其实策略上也大抵如此:一方面是在产品层面,找到独特的差异点;另一方面是在营销层面,靠用户口碑和用户画像,来构建品牌护城河。业内流行有一种说法:蔚来的服务、小鹏的智能、理想的产品。

  虽然,“蔚小理”身上,各自都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但去年全年,三家合起来一共卖掉了28万辆车,在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中占到了近10%的份额。而且,还是卖出了如此高的单车均价。

  有趣的是,从去年底开始,哪吒汽车、零跑汽车也盯上了“蔚小理”的中高端市场。零跑推出了C11和C01两款中高端车型,售价区间拉升至27万元。而哪吒则推出了哪吒S车型,最贵的版本售价高达33.88万。

  毕竟,高端车型能够提供更高的整车毛利率,对于车企财务数据的改善立竿见影。但,品牌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远比高举低打要更难。

  此前,哪吒汽车CEO张勇就秀上了订单数据,表示哪吒S耀世版订单已达683台,哪吒S·耀其它车型订单4533台,同时指出“哪吒S是100万以内最好的轿跑”。

  但随后有内部人士爆料称,哪吒汽车的订单存在造假嫌疑,采用“先订再退、内部刷单”的方式提升订单数量,而这一任务被压在了哪吒内部员工的头上。即便,这五千多台哪吒S的订单为真,放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里来说,暂时还激不起多大的水花。

88df-95bb6f7686a5672e8adfbd2f1377d04b.png

  举一个曾经的成功逆袭案例,丰田的雷克萨斯。当年,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以抄袭仿制为主,靠销售低价车生存。在1983年,丰田提出冲击高端车市场,启动雷克萨斯车型开发,提出要打造超凡性能的车型,提出的最高时速、油耗、风阻系数、噪声水平等指标,都优于对标的奔驰、宝马当时的车型。

  后来,丰田汽车投入了6年时间,1400名工程师、10亿美元、造出了450辆原型车投入测试。终于在1989年,丰田发布雷克萨斯首款车型。并且,在此后仅三年,雷克萨斯在美国的销量成功超过奔驰和宝马。

  从“廉价”的丰田蜕变为“高端”的雷克萨斯,至少有三点是后者值得学习的——

  第一,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以及不计成本的投入;

  第二,另辟蹊径的技术创新,雷克萨斯很早就用上了混动技术提升燃油经济性、舒适性,跟BBA传统燃油车打了个差异化;

  第三,顺应时代潮流。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燃油经济性突出的日系车大获成功,日本也一跃成为继欧美之后的第三个全球汽车工业中心,这为日本车企进一步走向高端奠定了基础。

  而放眼国内,目前只有比亚迪一家,算是走通了自下而上的道路。

  2021年,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73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59万辆。数量增长的同时,也伴着均价的提升。据统计,2021年比亚迪单车均价已经升至15.32万元,超越了德国的大众汽车。此外,热销的比亚迪汉车型,还是中国品牌首款“均价、销量双25万+”的车型——可以说,比亚迪正在逐渐摆脱“廉价车”的标签。

  而比亚迪逆袭的关键要素,与雷克萨斯当年有些许的类似之处:在技术上坚持投入、在路线上坚定不移、在时代机遇下敢于往前迈出第一步。

  8月3日,比亚迪股份发布公告: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6.25万辆,上年同期50492辆,同比增长221.89%;本年累计销量80.39万辆,同比增长292.00%。可见,把所有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加起来,也抵不过比亚迪一家。

  写在最后 

  与互联网行业类似,造车新势力现在的情况就是:上半场,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下半场,我做你的、你做我的。

  据36氪报道,蔚来正计划推出第三个汽车品牌,用以覆盖2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第三品牌和蔚来、阿尔卑斯一样,都是独立运营,有独立的负责人和研发体系,目前正在招募核心团队。

  如果“蔚小理”打价格战,贴着“廉价标签”的哪吒和零跑,可能真的招架不住。

1.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