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数字藏品行业洗牌将至,「千藏大战」谁将出局?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cvalue.cn/article/140149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数字藏品行业洗牌将至,「千藏大战」谁将出局?

 •  12 小时前
下半场将迎来新一波领头羊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叶露

“上线即售罄”神话已成过去时,平台开始“过冬”,下半场将迎来新一波领头羊

2bbeec87a14d0399d3652c88f3ecece3.jpg
a77e552b922bf89f15a529c0a19d366d.jpg

近日,中国邮政、中国电信等“国字号”机构先后搭上数字藏品列车,而国内数藏平台数量从今年1月的100家左右增长到超过700家。此外,上海在7月中旬发布的《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里“强调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通证)交易平台建设”等表述也给数藏市场点了一把火。

或许是受到各类利好消息的影响,资本在数藏领域的动作十分频繁。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7日,已有23家数藏相关公司获得融资。然而,与上述“热潮”形成对比的是,数字藏品平台创始人却纷纷感叹迎来“寒潮”。今年5月中旬以来,数字藏品的流转或者寄售价格动荡,“腰斩”成常态。伴随着暴跌一同而来的除了价格破发之外,一级发行市场上“上线即售罄”的销售神话也成为过去时。有些平台还暂停业务,尤其是7月20日,腾讯被传计划裁撤幻核业务,震动了数藏行业,毕竟幻核是国内最大的数字藏品平台之一。

到底哪个才是真相?“外热内冷”,多位业内人士给出了一致的答案。而对于下半年数藏行业的走向,“千藏大战”成为共识,由于数字藏品仍在早期发展阶段,究竟是万马归一还是百花齐放还未有结论,至于谁会领跑则观点不一:底层设施完善、资金IP资源多、运营能力强、抢先构建应用场景等,“反正透支未来、给用户画饼的平台不会”。

半年超20家数藏平台获投资

数字藏品的热度突然来到了投融资领域。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仅最近的一个多月,就发生了13起融资事件,约为去年全年融资数量的两倍。

近的一轮融资花落此前爆火的数字藏品平台“HOTDOG”,投资方为紫竹创投,并未披露融资金额。本月初,数字藏品电商平台“福建天琛优藏”获得了百万级投资。再往前,光子艺术、曌镜科技等平台均在6月获得千万级投资。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最近半年获得融资的数字藏品相关公司达到23家,主要由二季度贡献。不过,观察这些拿到融资的数字藏品公司不难发现,他们的投资方基本没有互联网大厂或者元宇宙活跃投资机构,公司本身也没有雄厚的背景。目前这些平台融资均为天使轮或A轮,融资金额最低为数百万元人民币,最高也未超过千万美元。

在一众获投资的数藏平台中,南都记者注意到,“唯一艺术”连续两次获得国有资本共计数千万注资。据资料显示,今年7月,国资上市公司浙版传媒公告称,其参与设立的投资基金投资了“唯一艺术”,基金持有其5.72%的股份。

此外,文旅企业也是“买家”之一。资料显示,松鼠数藏6月获得主板上市文旅公司1000万A轮投资,不过,其并未对外公示具体投资方。

对于6月份以来的融资小高潮,“灵境藏品”负责人陈昌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数藏平台的商业模式很清晰,投资机构一看平台三个月的流水就知道财务状况如何”。此外,他表示,对于战略投资机构而言,更注重的是其背后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特别是一些传统企业,想转型、去连接更年轻的客户,需要新式的营销”。

以文旅企业为例,无论是景区还是博物馆,很多都是数藏平台的IP来源,它们通过授权,借助数字藏品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打造文创IP变现,另一方面也能招揽更多的游客。

从主营业务上看,除了数藏平台外,数藏生态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也受到了资本的青睐。今年1月份完成首轮融资的数盒科技,其主要为有数字IP开发及技术需求的平台和机构提供全链路服务,挖掘数字IP的价值。从涉足的市场上来看,获得融资的仅小部分平台开放了或准备开放寄售市场,大部分平台只开放了转赠业务。

此外,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近期还将有数藏平台获得融资。“互联网系基金会进来”,一位数藏平台创始人告诉南都记者。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对南都记者表示,数字藏品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前沿数字技术与新锐IP文创融合的新业态,为数字文化IP实现资产化提供保障,推动新时代下数字文化实现主流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发布,预示着数字藏品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期即将来临。未来全国各省市对于元宇宙、数字藏品及NFT的相关政策或许如雨后春笋快速出现。在各地政策的推动下,该领域相关投资和创新资源将快速集聚,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投资火热平台却“过冬”

除了投资热外,数字藏品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布局未来的新风口。

据统计,截至2022年7月,国内已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数字藏品平台,同时这种热度也传导至消费市场。不仅耐克、麦当劳、小鹏、兰蔻等诸多商业品牌营销搭上数字藏品的快车,中国邮政、中国电信等“国字号”也纷纷入局。业内人士称,国内数藏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据研究机构“头豹研究院”测算,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00亿元。

不过,在热潮之下,也有些平台却被传出跑路、清退、裁撤等。6月27日,港股上市企业恒生电子旗下数字藏品平台予藏宣布关停业务并以“原价回购”方式进行清退。其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国内尚未出台数字藏品相关的明确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数字藏品作为新兴领域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值得一提的是,7月20日,有消息称腾讯正计划在本周关闭幻核业务。据悉,幻核是国内最大的数字藏品平台之一,于2021年8月上线,定位为NFT发售平台,首批上线的数字藏品为腾讯新闻旗下知名IP“十三邀”的黑胶唱片NFT,包含多位名人的语录,并支持用户进行“个性化镌刻”,限量300件,每件定价18元,上线不到1秒即售罄。针对幻核被传关闭一事,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7月19日中午就知晓了,腾讯内部也在讨论后续处理”。截至目前,腾讯暂未回应此事。

多家数藏平台创始人却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自己在过冬”。洞壹元典创始人晋佳圆用“大起大落”形容了上半年的数藏行业:“肉还在,因为行业方向是被认可的,但也确实乱象丛生,甚至有些产品方向走向了金融炒作,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平台初始阶段,各大数藏平台“跑马圈地”的手段大同小异——对接IP方,设计出“创世”系列藏品,其中部分用于空投引流,搭建支付通道以及完善平台功能,持续发行新藏品,开放寄售、流转市场,最终在二级市场升值,这也成为藏家“共识”。

不过,此前一段时间存在的定价规则不明、“老鼠仓”、数字藏品版权不清、平台跑路、玩家无处投诉等问题让数藏平台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5月中旬以来,叠加藏品价格暴跌等因素,即使是头部平台的藏品也出现了滞销的问题。

与海量藏品发行量相对的,是国内相对单薄的用户数量。据东吴证券分析,国内现有数字藏品交易用户总量约  为300万人左右,行业规模增速大于新用户增速。

有业内人士表示,数字藏品是一个新概念,是个逐渐破圈的过程,问题在于该行业关注度虽高,但各个平台的用户却严重交叉和重合,“同一批人,哪家平台火了就去哪交易。近段时间行业的赚钱效应削弱,新用户对数字藏品的价值认同度和购买热情都处于下降状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各大平台发行的藏品逐渐出现同质化,而同质化的产品会带来恶性竞争,无法价值闭环早晚造成市场萎缩,“同一个IP,进行微调的二创后先后找五六个平台发行”,业内人士张晨(化名)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

对于只进行发行和转赠的平台而言,失去流转的自由,要想维持数字藏品的受欢迎程度,单靠发行文化IP藏品可能也并不是长久之计。有数藏平台创始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目前持有的数字藏品存在升值空间才是用户购买数字藏品的根本原因,随着大量新兴平台的涌入和二级市场此前的火爆,用户分流严重,像幻核这类无法转赠和交易、只能让用户花钱购买却不能获利的模式会逐渐消磨用户的期待,降低用户活跃度。

“对于一个收入有限且存在政策风险的市场,大厂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试水,建议等到赛道成熟后再通过收购收割,会更安全”,张晨说。他还表示,目前行业会震荡一下,然后继续发展。不过,如果大厂纷纷退出,还是会引起恐慌性问题,从市场的反馈来看,也会有连带效应,用户对仅做一级发行平台的投入会愈发持谨慎和观望的态度,但这种变数也会倒逼发行平台加速数字藏品应用场景的开发。

灵境藏品负责人陈昌称,行业遇冷之后,平台的发售节奏、数量均随之减少,并且只发精品IP,“这也是一种竞争策略,维持稀缺性。另外为了‘过冬’,更多地去投入新事物的研发,比如元宇宙,赋予数字藏品更多的使用场景,探索合规的流转路径等”。同时,陈昌也在思考如何将传统的互联网用户转化过来,让数藏文化渗透到更多的互联网用户中,实现破圈。

数藏中国CEO王鹏飞则认为,寒冬期藏品的发行量可能还会增长,但销售情况则会出现分化,一部分藏品会火爆,一部分藏品会无人理睬,热度会取决于IP、玩法和流转的方式等。

“一些平台的玩法说好听叫赋能,但实际上就是在透支未来,击鼓传花的游戏,但用户总会觉得下一个人才会踩雷”,张晨直言,平台的赋能不要只画饼,而是要思考如何把数藏行业的泡沫在实体行业里消化掉。

王鹏飞预测“寒冬期”还有2个月,这期间行业将进入洗牌期。他表示,一方面会有新的平台加入进来,另一方面更多的平台将面临转型或者关闭,将有不少平台离场,部分平台处于停摆状态,不关闭但也不再发新。“如果活跃用户数从两三百万增长到两三千万,行业将迎来转机”。

陈昌表示,第一波数藏的热潮可以看做小的泡沫,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会有另一波数藏平台成为领头羊,去定义下半场的玩法,“但下半场对于平台是有门槛的,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商业模式。”

“千藏大战”,谁能胜出?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初我国数字藏品发行平台的数量超过700家,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平台出现。“现在上线的平台几乎都是两三个月之前就开始准备的。到9月份,平台数量可能会超过千家,‘千藏大战’即将来临”,张晨告诉南都记者,但之后平台增长的速度会放缓。

当数字藏品平台忙着占领C端流量时,不少企服公司也正瞄准这些平台,成为了数字藏品生意的“卖水人”。其中,不少区块链、安全、支付等领域的厂商因数字藏品的火热,在过去半年间收获了不少新客户。

据了解,一些大型的联盟链厂商早期收费方式是藏品发行价格按10%-30%不等的比例抽成,有些则选择固定价格收费,比如一个藏品的创建、发行、转移按照固定单价收取。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已有区块链公司依赖数字藏品客户获得上亿元收入。

在支付领域,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像唯一艺术、ibox等头部拥有寄售市场的数藏平台,均与易宝支付有合作。易宝支付通过寄售钱包管理费、交易手续费等获得收入。比如,钱包管理费,易宝支付按每个身份证号10元/月收取。

对于数藏平台自身的走向,洞壹元典创始人晋佳圆认为会出现两个分歧。首先是平台先后变相试水二级交易市场,虽然行业监管的刀一直悬在头上,但还没有具体的监管政策。另外一个就是走合规路线的平台会更趋向去寻找场景应用,不限于游戏、品牌营销等,将已经发行的数字藏品利用起来,让它们在  场景里发挥价值。“不能一幅画拿过来就跟印钞机似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发行,没有后续落地场景,这对数藏行业没有好处”。

超一千家数藏平台是会像当年千军万马做团购,最后只剩一家,还是会继续百花齐放?

王鹏飞认为,相对于传统行业,数字藏品平台的投入较小,其核心是用户群的获取和维护,平台方可以选择特定的用户群体,比如二次元、军事爱好者等垂直类。另外,数藏平台可能会以插件的方式和其他业务整合,成为元宇宙、其他网站等平台的一个功能模块,所以结局应该不会像团购等行业最后只剩下一两家,而是会有至少20家以上,“活下来的包括综合性平台和垂直类平台”。

在张晨看来,格局或许会像餐饮业一样,会有巨头连锁,但不会有大垄断,会共存但也会淘汰,关键在于平台数字藏品是否有价值支撑,能否吸引更多的用户。

陈昌表示,数藏平台想出圈必须重视两个价值,原生文化价值和权益价值。一方面,在授权IP之外去探索更多的原生IP,“国外加密圈火出圈的基本都是原生IP,最早购买的用户是种子爱好者,能拿到早期权益赋能”;另一方面则是对实体经济的赋能。

晋佳圆则认为,除了在元宇宙里作为经济系统的终极价值外,探索应用场景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是其价值之一,比如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寻找一些接口,比如头像、地图附近的藏品等,“洞壹元典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打通线上线下的场景,让数字藏品发挥更大的价值,带有商业应用场景的原生IP将会是主打。”

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蒋照生表示,数字藏品的未来一定要跳出“藏品”的概念,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和权益的载体。“数字藏品应该被放置于整个数字经济发展的框架之下去探索,赋能各个行业智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不过,在确定了数字藏品在资产确权、品牌营销、社交等方面的价值之外,也有担忧,因为NFT最初的故事在国内并没有讲通,即购买者没有形成对NFT这个数字内容的所有权(版权品除外),“另外,如果平台业务暂停、跑路倒闭,用户购买的相关资产也面临如何处置的问题”,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

数字藏品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前沿数字技术与新锐IP文创融合的新业态,为数字文化IP实现资产化提供保障,推动新时代下数字文化实现主流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

第一波数藏的热潮可以看做小的泡沫,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会有另一波数藏平台成为领头羊,去定义下半场的玩法。——数藏平台“灵境藏品”负责人陈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