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期待在室内、没摸过虫子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4544644117568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长期待在室内、没摸过虫子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果壳·2022-07-27 08:21
你的孩子,有“自然缺失障碍”吗?

孩子放学后,你愿意让ta趴在地上观察毛毛虫,还是让ta在家搭积木?

周末来了,你准备带孩子去山里远足,还是在家和孩子一起读书、画画?

你家孩子,更愿意待在自然环境里,还是待在人工环境里呢?

孩子在室内还是室外玩,看似小事。然而,让孩子长期生活在洁净、有序、智能的人工环境中,或许不是对ta最好的爱。

在搬家、生病、升学、疫情、电子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下,孩子们在自然中的时间急剧减少,进而更容易出现抑郁、注意力缺陷、肥胖等心理与生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自己消失,而是成为“自然缺失障碍”。

长期在室内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我曾在咨询中遇见过一名因远离自然变得郁郁寡欢的少年,这是他的故事。

(注:为保护来访隐私,来访信息与工作内容均已模糊处理,已获得来访及父母授权。)

12岁的小A是被父母推搡着来到咨询室的。

他们来访的理由并不新鲜:读六年级的小A在模拟考中成绩大幅下降,让父母非常焦虑,担心孩子无法升入重点中学。为此,小A的父母为他报名了3个课外“升优班”,还搬到了离学校更近的“老破小”学区房。

可这么一来,小A的成绩不升反降,从班级前10名掉到了中下游。

父母认为,孩子也许能通过心理咨询提高成绩。

在跟小A的沟通中我渐渐了解到,上学前,他老蹲在小区的角落里看蚂蚁搬家;小学时,他常和同学一起去森林公园,看到了蜘蛛织网、甲虫打架、翠凤蝶求偶……

可偶然的一次成绩下降,让小A的父母感到焦虑。父母开始严格限制小A户外玩耍的时间,小A每天的生活变成了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常常盯着窗外发呆、走神

再往后,小A每天的活动也变少了,对吃饭提不起兴趣,也没法好好睡觉,整个人没精打采

遗憾的是,小A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几乎都是对其学习状态与考试成绩的指责。

小A的情况,基本上就属于遭遇了“自然缺失障碍”。

但他绝非个例。

早在2013年,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的一篇报告中就指出,在受调查的1300多名儿童中,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障碍的倾向,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调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等情况存在[1]。

远离自然,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

“自然缺失障碍”这个概念,是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2008年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的。

洛夫在书中强调,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下社会中一种危险的现象[2]

听上去有点虚幻、有点玄乎?自然对人的健康真的有这么明显的影响吗?

是的,已经有不少研究给出了肯定回答。

研究者量化了17名儿童从低质量自然环境搬到高质量自然环境后注意力的变化。

结果显示,搬家后的儿童认知能力大幅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比搬家前增加了19%[3]。

如果直接把孩子的课堂搬到自然环境中呢?

研究者将37名幼儿园儿童分成2组,分别在室内教室和室外自然教室中学习。

6周后,研究者发现,与在室外学习的儿童相比,在室内学习的儿童重新定向的行为要多出33%——这意味着,室内学习的孩子们更难集中注意力、更容易从当下的任务中走神[9]。

v2_df444535121449f58e5129594a802b91_img_000

左侧为室内教室;右侧为室外自然教室,孩子们坐在地毯上,周围被轮胎,盆栽,树桩围起来丨参考文献[8]

接触自然环境,对成年人也有明显的好处。

研究者将112名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在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中参与任务[4]。

研究发现:

· 通过运动使血压升高后,在自然中散步的参与者血压下降更多,而且能看到树木的参与者血压更低——这常常意味着更放松的状态;

· 在自然环境散步的人,比在城市散步的人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并且在散步前后的情绪变化更加显著;

· 在自然保护区散步后,人们的愤怒和攻击性有所下降,但在城市散步后愤怒和攻击性有所增加。

其中原因,也并非玄学。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相比于钢筋水泥城市,人们本能地更亲近茂盛的森林、自然的泥土气息与自然接触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健康的环境暴露,让人感到亲切和放松[5]。

v2_69ff453e223847559d87b941be481465_img_000

在溪流边玩耍的小朋友丨wikimedia commons/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接触自然环境能让我们感受到更少的压力

当我们看到自然环境时,我们大脑中利用率较低的区域被激活,注意力从压力源转移,我们内心的紧迫感就减轻了很多[6,7]——毕竟自然中目之所及之物,少有能让人感到压力山大的,而这就给了大脑“刷新”“升级”的时间。

v2_ffdca77846a84695b9b9926ba5d13f26_img_000

面朝大海,啥也不想丨wikimedia commons/Brookie

谁从孩子那儿夺走了自然?

可现在的孩子在自然中度过的时间太少、太少了!

以当今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为例。在学业压力、疫情影响、电子设备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孩子放学后每天能在小区公园散步跳绳的时间大概为0.5小时;周末在附近公园游玩的时间为1小时到半天不等;暑假可以去北京的怀柔延庆等郊区游玩3天左右。

这几乎是一个10岁学生能与自然接触的全部时间,而且还要建立在双职工父母有空的情况下

是谁、是什么,让孩子的生活中缺少了自然呢?

父母的压力传导给孩子

我们回到小A的故事中。

小A的困扰,并非完全是父母的过错。

在与这一家人的沟通中,我强烈感受到了这对年轻父母背后巨大的社会压力。即便父母非常想要孩子快乐无忧地成长,自己身上的压力还是传导到了亲子关系中

父母辛苦多年斥巨资买了学区房,于是对小A的学业期待随之变高;

朋友家孩子都报了七八个兴趣班,我家孩子也不能落下;

望子成龙,父母希望小A能上更好的大学,或许将来生活压力能小一些……

这是很多家庭的缩影。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玩耍游戏、放松取乐是不被鼓励的,亲近自然更是成了奢侈品

自然危险的观念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自然环境越来越被认为是“充满危险的地方”。

有毒生物、地质灾害、湍急水流固然危险,但我们对无毒害的动植物、可以规避危险的地形,似乎也过于警惕了

纪录片《小小少年》中有这样的对话:

“你为什么喜欢虫子呀?”

“因为家人没有吓唬过他。”

孩子主动远离自然

许多孩子自己选择远离自然。

与自然中获得的快乐相比,短视频、游戏带来的快乐更快、更有反馈感。对大部分儿童青少年来说,打通游戏带来的成就感,比观察昆虫等自然活动带来的成就感更多。

v2_1fbd46171f0447fbabb5149b359c5850_img_000

2岁孩子沉迷智能手机,已不是新鲜事了丨wikimedia commons/Andi Graf

现在的父母基本都是双职工,孩子由祖辈带大。老人带孩子,往往用的感情更多、理智更少[7]。如果孩子本来就想宅在家里玩游戏,很多老人也不愿、或难以干预。

疫情中的双职工父母能做什么?

我理解父母的难处: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家,有时周末要加班;基本没有长假可以陪伴孩子;疫情以来,别说周游全国,有时出小区都很困难。

但作为父母,也许可以尝试下面的建议,让孩子与自然建立更好的关系、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与幸福感。

给孩子购买自然类绘本和书籍,比如《黑猩猩的恶作剧》《小长臂猿上幼儿园》《自然之声》系列图鉴。

抓住每一个观察自然的机会,比如小区柳树下的蚂蚁洞、房顶上的鸟窝,这里的精彩不输森林的角落。

和孩子在家打造一个自然角,可以种植家庭盆栽、睡莲、蔬菜,也可以养金鱼、乌龟、蚂蚁等;一些少儿科普书籍、杂志对它们都有介绍,可以带孩子一起阅读。

适当放手,带孩子或让孩子自己参加正规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如森林露营、自然博物馆游览等。

与孩子一同正念练习,感受风吹过的感觉、听叶片摩擦的声音,探索感受周围环境的新方式。

话说到这里,我们的小A同学怎么样了呢?

小A一家都慢慢认识到了接触自然对小A意味着什么。

与父母坦诚讨论后,小A每天有了10分钟去户外玩耍的时间;同时,父母同意小A每天可以用20分钟浏览昆虫和自然环境的相关资料,并使用自然白噪音帮助睡眠。

事情说来神奇,或许也并不神奇。

很快,小A的睡眠出现了改善,课堂上走神也变少了。小A能尝试重新投入到学习中,还收获了来自父母的认可。

小A母亲最近还对小A说:“你可以和我们制定计划,然后按照你的计划去楼下公园玩。”

你把面向自然的窗推开,结或许也就打开了。

v2_dced05cee34e431088f287456e49a1d4_img_000

图丨pixabay

[1]周易,《12.4%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症”倾向》,中国青年报,2013年5月16日06版

[2]Louv, R. (2008). 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 Algonquin books.

[3] Wells, N. M. (2000). At home with nature: Effects of “greenness” on children’s cognitive function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6), 775-795.

[4]Hartig, T., Evans, G. W., Jamner, L. D., Davis, D. S., & Gärling, T. (2003). Tracking restoration in natural and urban field sett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3(2), 109-123.

[5]Buss, D. M. (1995).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 new paradigm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6(1), 1-30.

[6] Frumkin, H. (2001). Beyond toxicity: human health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3), 234-240.

[7]Largo-Wight, E. (2011). Cultivating healthy places and communities: evidenced-based nature contact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1(1), 41-61.

[8]刘铁芳.(2012).自然教育的要义与教育可能性的重建. 当代教育论坛(01),1-11. 

[9]Largo-Wight, E., Guardino, C., Wludyka, P. S., Hall, K. W., Wight, J. T., & Merten, J. W. (2018). Nature contact at school: The impact of an outdoor classroom on children’s well-be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8(6), 653-666.

[10]段飞艳& 李静.(2012).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 上海教育科研(04),13-1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果壳”(ID:Guokr42),作者:郭兰心,编辑:李小葵,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