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出天际!中考成绩逼近满分才有高中读?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emodui.com/N/13263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高出天际!中考成绩逼近满分才有高中读?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 2022-07-08 14:30

1653534633516332.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双减”后的第一个中考落下帷幕。近日,多地陆续公布中考成绩,不少家长及考生发现,各地高分考生纷纷井喷。中考成绩“水涨船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今日(7月5日),2022年北京市中招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出炉。总分660分,655分以上(含加分)学生中,海淀区最多,为517人,其次为朝阳区127人。此外,西城区61人,东城区55人,丰台区33人,石景山区12人。

相对去年,北京今年的中考成绩全线上涨,估计涨幅超出不少人的想象。业内人士分析,中考成绩的变化一定程度和中考试题难易程度有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考成绩全面上涨,今年各校录取分数线也将水涨船高。

中考分数“高出天际”,不少人不禁要问:“今年中考题到底有多简单?”

6d0ccafa8f05254d2b7efb05431bfced.png

今年中考的“严峻情况”并非只有北京。

7月4日,合肥市在召开的2022年中考成绩发布媒体通气会上公布,2022年合肥市市区中考报名人数为42808人。总分750分,700分以上的考生2008人,650分以上16118人,600分以上26343人。

如果是高考750的总分,700分以上极大可能已在全省名列前茅,而合肥中考的700分,则在全市排到了2000多名。

65f4b7a420ca060c89786bc705643a5e.jpg

石家庄的分数也高得超乎想象。虽然对今年题简单,分数水涨船高已经有了预期,但是当一分一档线出来的那一刻,还是令人“叹为观止”!满分640分,600分以上的竟然有3253人。

93e8c29bb0b694db2be6eeb1021aa29d.jpg

此外,据官方发布的分数显示,如无锡,今年720总分,竟然考600都可能没高中读;成都710满分,去年考上600的有3900多个,今年却有7000多个……家长、学生们苦不堪言,明明考了很高分,看起来平均分成绩都不错,可居然都没有高中读。

都是高分考生,分数的筛选价值越来越微弱,也不断加剧着分数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分分计较,甚至是零点几分的计较。这样的“高分通胀”,对于很多优秀的孩子,最后拼的是极其微小的差距,实在是太“难”了!

试题容易,不是减负,而是增加负担

在众多讨论声中,不少人提出质疑,中考试题是否出得太简单了?

214e5278c27842f0490660b92651de77.jpg
f2ce4587f65673dc3812a64e50949528.jpg

中考试题越来越简单,人人都是高分,人人一朵大红花。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没有区分度的中考,弊远远大于利。试卷简单,判卷就严,使得学生们拼的是熟练度,而尖子生的智商,综合能力却运用不上,被迫为了几分格式分一直刷题。

63a19b4c922850e742e0743049021032.png

在以前的中高考中,满分是极其稀缺的,能有一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已经了不起了。但现在,想当第一名,恨不得要求你门门是满分或者逼近满分。

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大体有五方面的原因。

第一,把考试难度与负担强行挂钩,一直试图通过降低考试难度来减负。

第二,求稳成为各地中高考的核心政治诉求,民意诉求,导致中高考考试不断模式化,考试内容与题型甚至大面积固化。

第三,与招生改革的指导思想有关,相关部门一直希望以水平测试替代选拔性考试,破解应试教育,破解对分数的追求。

第四,家长对学生教育投入的重视,应试教育发达,客观上也导致水平也在提高。

第五,随着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普及,中高考不得不承担更多的水平测试的职能,不得不部分水平化。

陈志文强调,近年来各类升学考试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其背后无非是一个荒唐的逻辑:试题难度与学生负担成正比,为降低负担而不断降低难度。

其实,考试的难度与负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是一个浅显的基本逻辑,基本道理。如果谈到负担,其实只与你考试的期望值相关联。再简单的考试,想考第一都是比较难的,再难的考试,想考零分都是很容易的,而非试题的难度。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把这个逻辑颠倒了。

现实中,家长的反馈也很有参考意义。中考越来越简单,考生的成绩越来越高,很多家长却更焦虑了。

中考没了区分度,岂不知害苦了教育

陈志文曾撰文表示,考试简单化、水平化、模式化,大大降低了考试的区分度,完全破坏了选拔人才的功能,带来了更激烈的分分计较。

我们虽然不断推进招生改革,包括综合素质评价,但因为诚信等种种现实困难原因,在公平强大的诉求下,综合素质评价只能是“一参考”,最后升学考试多数还是要回到分数这把刚性的尺子上来。这时,分数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已经不再是分分计较,而是零点几分的计较。1分2分有区别吗?当然没有。破解分分计较的办法,带来的却是更残酷的零点几分的计较。

更糟糕的是,考试越来越水平化,甚至固化,分数越来越高,区分度越来越低的分数,对于人才选拔的意义越来越小,尤其是对拔尖人才,甚至起反作用,选拔出的更多可能是中间人才,未必是顶尖人才。

这种升学考试,最后褒奖的不全是最优秀的人,多数是最擅长刷题的人。对于极其优秀的学生,反而增加了大量无效负担,为了几分的区别,很多孩子不得不花上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重复训练,才能确保进入一个理想的学校。从这个角度上看,这种考试,恰恰是对优秀学生增加了无效负担。

其次,与各级考试难度下降,考试模式化、固化相伴,在应试教育的现实状况下,各地也出现了学生学业水平下降的新问题。

功利文化是弥漫性的,一旦考试这个指挥棒简单了,学的就必然少了,从这个角度说,从为国家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我们需要高度警惕,中高考考试水平化,简单化,是否会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普遍下降?

最后,如果说区分度降低,难以选拔出优秀人才还可忍受的话,那么选拔性考试简单化、水平化、模式化,则直接强化推动了应试教育的发展,这是我们坚决不能接受的。

中考的试题过于简单,改卷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阅卷老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细节,比如学生的做题过程以及标点符号、书写等都是重要的内容,所以学生们只要重复刷题,掌握熟练程度,可以拿高分。这种应试化的重复训练,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摒弃的。

警惕教育“剧场效应”的加剧

中高考分数全面上涨虚高,表面上皆大欢喜,大家都收获满满成就感、获得感,但也误导了很多的家长与学生,人是有区别的,尤其是中考虚高,导致很多家长与考生对自己做出误判,无意间推升了教育的期望值。

中考分数几乎没有区分度的情况下,人大附中与其他中学的录取分数几乎没有区别,于是让很多家长误以为自己孩子很优秀,一不留神没准就能上北大清华,于是拼命上补习班,希望把最后一公里补上来,客观上反而加剧了家长的期望,进而推动了教育的剧场效应。

因此,中高考难度加大,拉开差距后,一个积极的意义就是让一部分家长与考生有清醒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拼命补习、训练,全部追名校。

在教育的指挥棒下,升学考试这种选拔性考试简单化、水平化,对中国教育是弊大还是利大?答案是明确的。考试要打破水平化,简单化,甚至固化的倾向,加强区分度,你同意吗?

*部分数据来自于各省市教育考试院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在线”(ID:eoleoleol),作者唐亚华,编辑沐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教育在线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芥末堆商务合作:010-5726 9867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