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价反内卷,快递业复活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060454599567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涨价反内卷,快递业复活

读数一帜·2022-06-29 12:24
此轮行情恢复中,虽然申通、圆通、韵达和顺丰等多家快递单价同比均有所增长,但相对于疫情前仍有较大差距

自2011年11月以来,单票收入(价格)同比上涨,成为快递行业常态。2022年4月至5月,多家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同比增速在提升。其中,申通快递(002468.SZ)快递服务单票收入同比增幅超20%,相对于前三月不足15%的增速,有明显提升。韵达股份(002120.SZ)快递服务单票收入数据,亦有同样变化

一年前,中国快递价格战正在上演。受疫情期间快递停摆、东南亚头部快递公司极兔“低价倾销”搅局等因素影响,快递价格战从2020年下半年持续到2021年上半年。期间,快递单价最低一度达到1元/件以下发全国,低于1.3元左右/件的成本线,超越正常经营性价格竞争的范畴,成为对各方资本储备的比拼。

“三通一达”均被卷入价格战之中,受伤颇深。2020年,三家上市快递企业扣非后净利润同比跌幅均超20%。2021年上半年,“三通一达”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全面下滑,顺丰控股(002352.SZ)该数据同比下滑113.85%,申通快递亏损金额超亿元。

随着相关行业政策的出台,2021年下半年价格战有所好转,自当年11月起,各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同比开始小幅提升。2022年二季度开始,单票价格同比增速有所提升。

虽然行业竞争日趋良性化,但多家公司单票收入相对于疫情前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快递价格能否持续提升,仍受市场关注。

圆通速递(600233.SH)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预计未来整体单票价格将保持相对平稳,但快递行业单票价格系动态数据,部分区域或月份可能会受个别因素的影响出现少许波动

“低价竞争已逐渐不能适应目前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公司通过调整定价策略调优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高毛利产品以及优质客户占比提升。”顺丰控股告诉《财经》记者,公司战略更加聚焦于核心物流业务,不再以牺牲利润换取规模的扩张。

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魏建辉告诉《财经》记者,后续快递单价可能还要一定程度的回升,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整体上看,消费者的消费预期下降,电商平台订单量有所下降,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快递单价的上涨。”

单价涨幅提升

进入2022年,单票收入同比上涨,是快递行业主旋律。

韵达股份5月经营指标显示,当月公司快递服务单票收入同比增长23.27%至2.49元。同期,申通快递、圆通速递快递产品单票收入分别为2.55元、2.51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19%、23.24%。

作为快递行业龙头的顺丰控股,其5月速运物流业务单票收入同比增长3.55%至15.45元。

从5月单票价格来看,虽然顺丰该数据同比增幅不如“两通一达”(圆通、申通、韵达,下同),但其超15元的单价,仍远高于三家公司。

2022年1月至3月,快递行业单价持续同比上调。期间,韵达股份快递服务单票收入同比增长8.33%至18.26%,顺丰控股速运单票收入同比增长2.24%至5.46%。

中通快递(2057.HK)亦是如此。中通快递集团首席财务官颜惠萍在2022年一季报中表示,公司快递业务单票价格上涨8.5%。

此轮快递行业竞争环境向好,始于2021下半年。“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及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快递行业监管政策和指导意见,保障快递员权益,规范非理性竞争行为,价格竞争态势明显放缓。”圆通速递对《财经》记者表示。

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快递行业正在经受价格战。因早在2020年之前小规模快递公司不断退出,导致在上述价格战中,大企业直接“交锋”,降价动作此起彼伏

2020年三季度,韵达快递服务单票收入同比跌幅超30%,顺丰控股当年5月至8月速运单票收入同比跌幅超20%。

东兴证券将价格战原因归结如下:疫情期间快递停摆,行业平衡的打破为价格战火上浇油;极兔背靠拼多多支持,利用高额补贴打法杀入行业,行业同质化竞争导致其他公司被迫跟进。

此轮价格战杀伤力极大,不仅导快递派单费一降再降、损害一线快递员收入,也让快递行业上市公司盈利下滑。有券商指出,2019年主要快递公司还能维持件均0.3元以上的毛利,但在2020年下半年,除中通外件均毛利已降至0.2元以下。

恶性竞争,引发监管关注。2021年4月,义乌邮政管理局向百世快递和极兔速递发出警示函,原因是“低价倾销”。随后,相关政策出台,要求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监管部门明确表态,反对“内卷,防范不正当竞争”。

自2021年11月起,各快递公司开始陆续上调单票价格,这一趋势已延续至2022年5月。

“从行业来看,2021年起国家对行业价格战管控见到成效,行业整体的单票价格均有所增长。”顺丰控股对《财经》记者表示。

魏建辉向《财经》记者分析,快递单价持续回暖,除受上述监管利好,疫情期间运力成本提升等因素,也促使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价。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2年4月,快递单价同比增速虽然有明显上升,但价格并仍未达到疫情前水平

申通快递2022年5月快递服务单票收入虽同比增长23.19%至2.55元,但距离2019年5月的3.03元,仍有较大差距。圆通、韵达、顺丰也存在同样情况。

v2_317a954b321b48e89a6ebd065c162f22_img_000

数据来源:《财经》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注:顺丰控股数据为速运物流业务。

上轮价格战过于激烈,是快递行业单票收入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魏建辉看来,近期极兔网点讨薪事件,或许也是价格战的“后遗症”。

收入呈现分化

尽管单票价格上涨是2022年以来的快递行业的常态,但各公司快递完成业务量在不同月份却出现不同的变化。

1月至3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是“两通一达”的共性,而顺丰该数据除1月有所增长,其余两个月同比都有所下降。

4月,上海、吉林、福建及山东等地陆续出现多点散发疫情,对快递行业产生较大冲击,行业整体业务量同比下降近12%。当月,“两通一达”和顺丰业务量同比均出现下滑,韵达业务量同比跌幅近20%。

5月,申通、圆通、顺丰业务量同比都有所增长,而韵达股份当月该数据同比依然下降

“由于疫情影响,公司转运中心及干线运输受到限制,快递件量同比下滑。”申通快递管理层在5月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对加盟网点而言,由于人员管控和运营限制,网点揽派能力下降,日常经营压力增加。

虽然业务量月度呈现波动,但因单票价格上调,以电商平台为主的申通、圆通、韵达,2022年1月至5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2月“两通一达”完成业务量大幅增长,助力各公司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均超70%。

4月,虽然“两通一达”快递业务收入同比仍保持增长,但增速相对于前三个月已有明显下滑。当月,韵达股份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降至0.03%。

受业务量下滑影响,顺丰控股2月和3月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同比跌幅均超3%,4月公司该业务收入同比降幅扩大到8.47%。

进入5月,随着行业好转,“两通一达”和顺丰快递收入同比增速均有所提升

v2_6099b0863adb46f9a560041446de2745_img_000

数据来源:《财经》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注:顺丰控股数据为速运物流业务。

在单价回暖的同时,各快递公司亦通过各种措施拓展收入。如圆通2021年年底逐步完成客户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申通2022年将加强与广大传统电商及新兴社交电商平台的合作,韵达则提升乡镇服务网络覆盖率。

圆通速递对《财经》记者表示,在加强对快件全程时长、投诉率、遗失破损等各项指标精准管控的基础上,公司分析不同客户的利润贡献,对部分客户实行精准定位和调控,实现客户结构优化

与电商系快递公司业务收入同比持续增长不同的是,定位高端产品的顺丰控股,因单票收入增幅不高、业务量下滑,导致该公司2月至4月速运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均出现下滑。

“公司自2021年下半年起主动调优产品结构,低毛利产品件量同比减少。”顺丰控股总结道,国内部分城市因疫情实施封控,公司业务量出现波动。

顺丰控股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自2021年下半年主动调优产品结构,调优电商业务,特惠专配产品已逐步下线,电商产品升级为电商标快。“同时,在供应链及国际业务中,公司也在减少低毛利产品件量,把业务重心往高毛利件方向转移。”

因合并嘉里物流相关业务等因素影响,2022年1月至4月,顺丰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均超3倍

进入5月,顺丰和“两通一达”的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均呈现增长。

“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针对业务增收计划,公司目前正在构建一张网络,两类货物包括大件和小件,三个产品包括特快、标快和经济件。”顺丰控股称,在产品里做组合,同时配合消费趋势和经济发展特性延展新的业务场景。

快递公司业务新的增长要从进厂、进村、出海三方面入手在魏建辉看来,进厂就是与厂商、品牌商合作,通过仓库与分拣一体化的模式,减少成本。走进农村市场是快递公司普遍在做的事情,但由于农产品非标、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因素制约,导致农产品的货物损害率较高

其表示,东南亚是国内快递公司主要拓展的海外市场。整体来看,顺丰、菜鸟等海外市场布局相对较强,尤其东南亚市场,更是吸引了更多国内快递企业布局当地物流产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数一帜”(ID:dushuyizhi007),作者:张建锋,编辑:王立峰 陆玲,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