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实现一个计算器 :: labuladong的算法小抄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labuladong.github.io/algo/4/31/12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如何实现一个计算器

souyisou1.png

通知: 持续更新中, 开始报名, 开始预约。

读完本文,你不仅学会了算法套路,还可以顺便解决如下题目:

牛客 LeetCode 力扣 难度
- 🔴
- 🟠
-

🔒

🔒

🔴

———–

我们最终要实现的计算器功能如下:

1、输入一个字符串,可以包含 + - * /、数字、括号以及空格,你的算法返回运算结果。

2、要符合运算法则,括号的优先级最高,先乘除后加减。

3、除号是整数除法,无论正负都向 0 取整(5/2=2,-5/2=-2)。

4、可以假定输入的算式一定合法,且计算过程不会出现整型溢出,不会出现除数为 0 的意外情况。

比如输入如下字符串,算法会返回 9:

  3 * (2 - 6 / (3 - 7))
= 3 * (2 - 6 / (-4))
= 3 * (2 - (-1))
= 9

可以看到,这就已经非常接近我们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计算器了,虽然我们以前肯定都用过计算器,但是如果简单思考一下其算法实现,就会大惊失色:

1、按照常理处理括号,要先计算最内层的括号,然后向外慢慢化简。这个过程我们手算都容易出错,何况写成算法呢!

2、要做到先乘除,后加减,这一点教会小朋友还不算难,但教给计算机恐怕有点困难。

3、要处理空格。我们为了美观,习惯性在数字和运算符之间打个空格,但是计算之中得想办法忽略这些空格。

我记得很多大学数据结构的教材上,在讲栈这种数据结构的时候,应该都会用计算器举例,但是有一说一,讲的真的垃圾,不知道多少未来的计算机科学家就被这种简单的数据结构劝退了。

那么本文就来聊聊怎么实现上述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器功能,关键在于层层拆解问题,化整为零,逐个击破,几条简单的算法规则就可以处理极其复杂的运算,相信这种思维方式能帮大家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下面就来拆解,从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开始。

一、字符串转整数

是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首先告诉我,怎么把一个字符串形式的整数,转化成 int 型?

string s = "458";

int n = 0;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char c = s[i];
    n = 10 * n + (c - '0');
}
// n 现在就等于 458

这个还是很简单的吧,老套路了。但是即便这么简单,依然有坑:(c - '0') 的这个括号不能省略,否则可能造成整型溢出

因为变量 c 是一个 ASCII 码,如果不加括号就会先加后减,想象一下 s 如果接近 INT_MAX,就会溢出。所以用括号保证先减后加才行。

二、处理加减法

现在进一步,如果输入的这个算式只包含加减法,而且不存在空格,你怎么计算结果?我们拿字符串算式 1-12+3 为例,来说一个很简单的思路:

1、先给第一个数字加一个默认符号 +,变成 +1-12+3

2、把一个运算符和数字组合成一对儿,也就是三对儿 +1-12+3,把它们转化成数字,然后放到一个栈中。

3、将栈中所有的数字求和,就是原算式的结果。

我们直接看代码,结合一张图就看明白了:

int calculate(string s) {
    stack<int> stk;
    // 记录算式中的数字
    int num = 0;
    // 记录 num 前的符号,初始化为 +
    char sign = '+';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char c = s[i];
        // 如果是数字,连续读取到 num
        if (isdigit(c)) 
            num = 10 * num + (c - '0');
        // 如果不是数字,就是遇到了下一个符号,
        // 之前的数字和符号就要存进栈中
        if (!isdigit(c) || i == s.size() - 1) {
            switch (sign) {
                case '+':
                    stk.push(num); break;
                case '-':
                    stk.push(-num); break;
            }
            // 更新符号为当前符号,数字清零
            sign = c;
            num = 0;
        }
    }
    // 将栈中所有结果求和就是答案
    int res = 0;
    while (!stk.empty()) {
        res += stk.top();
        stk.pop();
    }
    return res;
}

我估计就是中间带 switch 语句的部分有点不好理解吧,i 就是从左到右扫描,signnum 跟在它身后。当 s[i] 遇到一个运算符时,情况是这样的:

1.jpg

所以说,此时要根据 sign 的 case 不同选择 nums 的正负号,存入栈中,然后更新 sign 并清零 nums 记录下一对儿符合和数字的组合。

另外注意,不只是遇到新的符号会触发入栈,当 i 走到了算式的尽头(i == s.size() - 1 ),也应该将前面的数字入栈,方便后续计算最终结果。

2.jpg

至此,仅处理紧凑加减法字符串的算法就完成了,请确保理解以上内容,后续的内容就基于这个框架修修改改就完事儿了。

三、处理乘除法

其实思路跟仅处理加减法没啥区别,拿字符串 2-3*4+5 举例,核心思路依然是把字符串分解成符号和数字的组合。

比如上述例子就可以分解为 +2-3*4+5 几对儿,我们刚才不是没有处理乘除号吗,很简单,其他部分都不用变,在 switch 部分加上对应的 case 就行了: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
    char c = s[i];
    if (isdigit(c)) 
        num = 10 * num + (c - '0');

    if (!isdigit(c) || i == s.size() - 1) {
        switch (sign) {
            int pre;
            case '+':
                stk.push(num); break;
            case '-':
                stk.push(-num); break;
            // 只要拿出前一个数字做对应运算即可
            case '*':
                pre = stk.top();
                stk.pop();
                stk.push(pre * num);
                break;
            case '/':
                pre = stk.top();
                stk.pop();
                stk.push(pre / num);
                break;
        }
        // 更新符号为当前符号,数字清零
        sign = c;
        num = 0;
    }
}

3.jpg

乘除法优先于加减法体现在,乘除法可以和栈顶的数结合,而加减法只能把自己放入栈

现在我们思考一下如何处理字符串中可能出现的空格字符。其实也非常简单,想想空格字符的出现,会影响我们现有代码的哪一部分?

// 如果 c 非数字
if (!isdigit(c) || i == s.size() - 1) {
    switch (c) {...}
    sign = c;
    num = 0;
}

显然空格会进入这个 if 语句,但是我们并不想让空格的情况进入这个 if,因为这里会更新 sign 并清零 nums,空格根本就不是运算符,应该被忽略。

那么只要多加一个条件即可:

if ((!isdigit(c) && c != ' ') || i == s.size() - 1) {
    ...
}

好了,现在我们的算法已经可以按照正确的法则计算加减乘除,并且自动忽略空格符,剩下的就是如何让算法正确识别括号了。

四、处理括号

处理算式中的括号看起来应该是最难的,但真没有看起来那么难。

为了规避编程语言的繁琐细节,我把前面解法的代码翻译成 Python 版本:

def calculate(s: str) -> int:
        
    def helper(s: List) -> int:
        stack = []
        sign = '+'
        num = 0

        while len(s) > 0:
            c = s.pop(0)
            if c.isdigit():
                num = 10 * num + int(c)

            if (not c.isdigit() and c != ' ') or len(s) == 0:
                if sign == '+':
                    stack.append(num)
                elif sign == '-':
                    stack.append(-num)
                elif sign == '*':
                    stack[-1] = stack[-1] * num
                elif sign == '/':
                    # python 除法向 0 取整的写法
                    stack[-1] = int(stack[-1] / float(num))                    
                num = 0
                sign = c

        return sum(stack)
    # 需要把字符串转成双端队列方便操作
    return helper(collections.deque(s))

这段代码跟刚才 C++ 代码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不是从左到右遍历字符串,而是不断从左边 pop 出字符,本质还是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说处理括号没有看起来那么难呢,因为括号具有递归性质。我们拿字符串 3*(4-5/2)-6 举例:

calculate(3 * (4 - 5/2) - 6)
= 3 * calculate(4 - 5/2) - 6
= 3 * 2 - 6
= 0

可以脑补一下,无论多少层括号嵌套,通过 calculate 函数递归调用自己,都可以将括号中的算式化简成一个数字。换句话说,括号包含的算式,我们直接视为一个数字就行了

现在的问题是,递归的开始条件和结束条件是什么?遇到 ( 开始递归,遇到 ) 结束递归

def calculate(s: str) -> int:
        
    def helper(s: List) -> int:
        stack = []
        sign = '+'
        num = 0

        while len(s) > 0:
            c = s.popleft()
            if c.isdigit():
                num = 10 * num + int(c)
            # 遇到左括号开始递归计算 num
            if c == '(':
                num = helper(s)

            if (not c.isdigit() and c != ' ') or len(s) == 0:
                if sign == '+':
                    stack.append(num)
                elif sign == '-':
                    stack.append(-num)
                elif sign == '*':
                    stack[-1] = stack[-1] * num
                elif sign == '/':
                    # python 除法向 0 取整的写法
                    stack[-1] = int(stack[-1] / float(num))       
                num = 0
                sign = c
            # 遇到右括号返回递归结果
            if c == ')': break
        return sum(stack)

    return helper(collections.deque(s))

4.jpg

5.jpg

6.jpg

你看,加了两三行代码,就可以处理括号了,这就是递归的魅力。至此,计算器的全部功能就实现了,通过对问题的层层拆解化整为零,再回头看,这个问题似乎也没那么复杂嘛。

五、最后总结

本文借实现计算器的问题,主要想表达的是一种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

我们首先从字符串转数字这个简单问题开始,进而处理只包含加减法的算式,进而处理包含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算式,进而处理空格字符,进而处理包含括号的算式。

可见,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其解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步步推进,螺旋上升的。如果一开始给你原题,你不会做,甚至看不懂答案,都很正常,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如何简化问题,如何以退为进。

退而求其次是一种很聪明策略。你想想啊,假设这是一道考试题,你不会实现这个计算器,但是你写了字符串转整数的算法并指出了容易溢出的陷阱,那起码可以得 20 分吧;如果你能够处理加减法,那可以得 40 分吧;如果你能处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那起码够 70 分了;再加上处理空格字符,80 有了吧。我就是不会处理括号,那就算了,80 已经很 OK 了好不好。


引用本文的文章

_____________

《labuladong 的算法小抄》已经出版,关注公众号查看详情;后台回复关键词「进群」可加入算法群;回复「PDF」可获取精华文章 PDF

souyisou2.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