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能源虽火,但比亚迪净利润下滑57%,还被多名股东减持138亿丨焦点分析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68562849485632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新能源虽火,但比亚迪净利润下滑57%,还被多名股东减持138亿丨焦点分析

周有辉·22小时前
失守2021

文 | 周有辉

编辑 | 彭孝秋

最近一周的比亚迪(002594.SZ),动作格外多。

先是披露了2021年年报,后是宣布自 2022 年 3 月起,停产燃油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的汽车业务。

过去一年,比亚迪股价涨17.91%,利润下滑57%,多位股东减持138亿元。同时,其在还有 40 万台车未交付情况下,宣布进入电子烟领域。

此次停售燃油车,看得出比亚迪“梭哈”新能源决心。

虽然“停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禁燃”,比亚迪之外也还有特斯拉、“蔚小理”等一众没有历史包袱的纯电车企,但是作为有传统车企基因的比亚迪,率先在行业内做出“停售”决定,其象征意义已经足够强烈。起码在已经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主流的趋势下,抢跑了老牌车企。

这在另一方面更是比亚迪对自身混动技术的足够自信。比亚迪的插混技术源自 2008 年,曾量产世界首个双模车型 F3DM,在经过数度技术迭代后,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基本追平了主要竞争车型性能,加速能力强且油耗水平低。

v2_6bfc538c875b414ab510a035923dbd87_img_000

比亚迪混动车型与竞品车型的比较

事实上,自 2003 年买下秦池汽车开始,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就一直在描绘着新能源汽车的构想,甚至在数年时间里让盈利的电池业务输血前途不明的汽车业务。时至今日,比亚迪占一半营收的汽车业务已经贡献了超 70%利润。 

整体来看,比亚迪在 2021 年营收达到了 2162 亿元,同比增长 38.02%,毛利率为 13.02%,归母净利润为 30.45 亿元。

回溯其发展历史,不论是做电池,到造汽车,还是搅局富士康主占的代工业务,一旦自身发展速度进入加速期,并认定外部市场环境利好,比亚迪对重点推动的业务就会不遗余力。这一次,王传福的底牌是什么?除了汽车之外,年报还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

一、放弃燃油车市场,比亚迪在赌什么?

比亚迪突然放弃燃油车市场,全面“豪赌”新能源汽车,与其 DM-i 混动技术得到市场印证有着密切关系。因为混动汽车既可以电驱也可以油驱,用户选择不再是二选一,而是“全都要”,这变相降低了新能源汽车获得纯燃油车市场的难度。

不同于其他传统国产车企的混动技术路线,比亚迪的技术目标在2018年转向了降低成本,希望能与燃油车型平价。比如吉利只为补齐混动车产品线,长城想将混动技术应用到中高端产品上。

换句话说,在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尚不足4%的过渡阶段下,比亚迪希望通过一款性价比高的混动车型先行撬动并占领市场。而在此前的 DM1.0、DM2.0 和 DM3.0 技术阶段,比亚迪一直未能平衡成本和性能的问题。

直到 2020 年推出新一代的 DM-i 技术,比亚迪实现了在保证发动机高效率运转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已有的垂直整合供应链优势,降低了电池和电机的整体成本。

尤其是在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后。因为刀片电池不仅能量密度与三元锂持平,还有很高的原材料成本优势,所以吸引了众多电池厂商跟进,三元锂的市场份额由此被反超。

v2_1e0e3d4f716f4ed59099364821fb8df1_img_000

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各自占比

如上图所示,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在2021年4月开始迅速上升,随后在6月中旬超过了三元锂电池。事实上,比亚迪 2021 年的业绩也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这波反超后的红利释放。

技术优势反映在具体销量上,搭载了 DM-i 技术的王朝系列车型,如秦 Plus、宋 Pro、宋 Plus 及唐让比亚迪在 2021 年一举夺得了插电混动市场的头把交椅,市占率从年初的不到 10%攀升到了 70%。

据乘联会测算,2021 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体业务中,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的具体销量分别为 32 万辆和 27 万辆,同比增长了 231.6%,这一数字在去年总计仅为 18 万辆。

v2_2aa4cfc645214062932904ec39405d77_img_000

比亚迪混动车销量及市占率

因此,在技术路线领先和市场乐观判断下,比亚迪将2022年的销量目标提高到了 200 万辆。而目前来看,这一目标达成的最大障碍在于产能问题。 

2021 年 Q1 之后,销量暴增使得比亚迪产能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去年 5 月被曝出的昆仑战役也一度让企业口碑尽失。2021年5月,产能不足的比亚迪决定只在重庆、天津、湖南、江苏、广西等五个省市最大程度保证 DM-i 新车型供应,其他省市消费者不免积怨颇多。在黑猫平台关于比亚迪昆仑战役的投诉就达到了 118 条。

供应端和营销端的“双输”暴露出亚迪产能短板,在不久前的投资者推介会上,比亚迪管理层就表示直到 2022 年 3 月仍然有 40 万台车未交付。

王传福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很直线,也很具有比亚迪惯常行事风格——2021年8月开始,比亚迪就在各地新建大型生产基地保证产能供应。据雪球用户“痛快舒畅”统计,比亚迪到2023年,将形成9大整车基地,基地选址覆盖深圳、西安、长沙、常州、济南、合肥等地,规划产能将达到365万辆。

v2_0dcb4755ea37448e939b81231ee4b770_img_000

2021年比亚迪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产能统计,图源:雪球用户@痛快舒畅

产能投入在年报数据上更有直观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2021 年比亚迪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达到了 373.44 亿元,远高于 2020 年的 117.74 亿元。全面停售燃油车的 B 面也隐含着将产能支援给新能源车的考量。

跳出比亚迪的单一视角,看向新能源汽车行业,比亚迪爆款迭出和行业整体向上也不无关系。2021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 330 万辆,纯电动车 291 万辆,插电式混动车 60 万辆。

所以,比亚迪大举扩充产能在于其对市场将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判断,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最重要的价格优势将慢慢褪去。

2022 年开始,补贴退坡、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的提价潮已经箭在弦上。

2021 年 12 月 31 日,相关政策就提出,2022 年将保持限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和门槛不变,补贴标准则在今年基础上退坡 30%。4 月以来,多家新能源车企已涨价三次,比亚迪不同车型的累计涨价在 0.5 万元-1.3 万元之间。

v2_b2d8c6779ab7439a845c1c8ac725d2ce_img_000

电车车企涨价情况梳理

1500 亿元,这是过去 12 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全部补贴。政府培育角色退出后,比亚迪作为市场力量是否能够突围,在这场事先张扬的告别背后,长达数月的产能暴涨才将是其未来业绩预期的关键锚点。

二、遭多名股东减持,电子烟或成输血业务的新增长点?

一年布局多个产能基地的另一面意味着汽车业务在短期内将投入大规模资金,盈利周期也相对拉长。叠加去年一年大宗商品普遍上涨的影响,比亚迪已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年报显示,比亚迪 2021 年总营收达到了 2162 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为30.45亿元,同比下降了 28.08%,这其中还算入了政府 23 亿元补贴。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降至 12.55 亿元,同比下降 57.53%。

而 2021 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的牛市行情下,比亚迪港股和A股的股价走势甚至跑赢了特斯拉和新势力。因此,比亚迪也遭到了多位股东高位减持套现,选择落袋为安。粗略估算,比亚迪遭减持套现的涉及金额达到了 138 亿元。

从公开信息来看,2021 年 1 月,公司高管李柯减持 100 万股,套现 2 亿元,持股从 0.417%下降至 0.382%;

2021 年 2 月,融捷投资实控人吕向阳夫妇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 753.2 万股,总计套现约 10 亿元。年报显示,吕向阳直接持股比亚迪8.22%,通过融捷投资间接控股5.33%,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2021 年 7 月,港交所显示,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李录连续两日分别减持了 714.4万、362.75万比亚迪股份H股,两次共计套现 24.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20.32亿元。

2021 年 9 月,据三星电子披露的监管文件显示,截至 2021 年 3 月底,三星电子持有 0.3%的比亚迪股权,价值 2216 亿韩元。对比 2020 年 12 月底的数据,三星减持了比亚迪 1.6%的股权,套现 1.47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82 亿元)。

同月,比亚迪董事夏佐全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抛售减持 964.78 万股,套现 24 亿元。

对于比亚迪而言,显然在接下来一年急需另一项新兴业务来支援密集的扩产动作。比亚迪另外两块业务板块——代工和电池在2021年的表现相对平滑。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去年对电子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2021 年,比亚迪电子正式推出陶瓷雾化芯(陶瓷芯)技术品牌标识“BEEM CORE”,雾化烟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陶瓷芯是电子烟的核心部件,陶瓷芯决定了烟油雾化的细腻程度以及真实的口感还原度,所以也是影响产品体验的核心因子。

2019、2020 年的陶瓷芯市场,思摩尔全球市占率分别达 16.5%、18.9%,超过了市场第二到第五名的总和。陶瓷芯也带动了思摩尔整体毛利率从 2019 年的 34.7%跃升到了 2020 年的 52.9%,足见这一市场利润之丰厚。

曾经从富士康嘴里抢过肉吃,并把代工业务做成第二大支柱的比亚迪,丰富的制造业经验和自动化产线,无疑放大了其在电子烟市场的想象空间。

相关调研资料显示,比亚迪对于未来规划是希望能够做到行业 30%以上的份额。在雾化烟专利突破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包括陶瓷芯、工艺、自动化等环节,并希望发挥出模具、塑胶件、硅胶件、化学、自动化的优势。

8 月 25 日,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正式加入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担任委员会常务理事职务。截至 2021 年末,比亚迪已经与蓝沛、暴雪 ICE、唯臻、Airnow 空气实验和 Maxfel 极感等五个电子烟品牌达成深度合作。

本文由「周有辉」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本文图片来自:IC photo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