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年的四驱车大赛,现在被玩成什么样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ystv.cn/p/894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童年的四驱车大赛,现在被玩成什么样了?

趣闻 3天前
趣闻 > 童年的四驱车大赛,现在被玩成什么样了?

四驱车只是个契机,把相同爱好的朋友凑在一起才是最关键的。

马达、导轮,还有最经典的“龙头凤尾”,这些能勾起8090后回忆的名词同属于一种玩具——四驱车。

2000年前后,借着国内引进的多部四驱题材动画以及“奥迪双钻”的大力宣传,“四驱车”摇身一变,从简单的玩具转变为了一项流行于中小学生间的“国民级运动”。

在那个网络尚不发达,信息交流较为闭塞的年代里,你几乎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省份的少年宫活动室里,都摆放着四驱车赛道:

也正是因为四驱车的耳濡目染,那个年代的孩子虽然对机械传动原理一窍不通,却也能一本正经地分析马达、齿轮还有轴承的品质好坏。

可惜时代总是在变,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新奇的游戏和娱乐项目出现,四驱车最终也逐渐消失在了孩子们的社交圈中。

但被多数人忽略的是,能够自由拆卸、更换零部件的四驱车,其实是一项需要玩家具备改装、材料以及机械传动知识的复杂运动,在逐渐退出大众视线后,它没有就此消失,在专业车手的改装和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四驱车正在朝着“更高、更快、更稳”的方向前进。

1

四驱车最早是由日本田宫模型公司生产的1:32比例的可动赛车模型,这些车以电池为动力源,借助导轮和墙壁在赛道上行驶,在传动齿轮的帮助下能够实现四轮驱动,所以也被叫做“迷你四驱车”。无论是动画作品还是现实,出场率最高的都是这种形式的四驱车。

但随着装备和玩法的演变,四驱车除了传统的竞速形式外,也在后续衍生出了“无限制竞速”、“街头野跑”等几大分支。

所谓“无限制竞速”顾名思义,就是以“速度”作为最终目标,一切车辆的改装都是为了能让四驱车跑出更快的速度。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符合参赛条件的赛车往往都会被改装的面目全非,和传统四驱车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为了减轻车辆负重,赛手往往会将无用的车壳去掉,甚至连固定电池的方式都从塑料卡扣变成了胶带,只为在该模式的“军备竞赛”中得到一点微弱优势。

2014全国轨道车无限制公开赛的参赛车辆

在这种追求极致速度的模式中,无限制四驱车的有效速度记录已经达到了116公里每小时,而瞬时速度更是已经超过了118公里每小时。在这样的速度状态下,人眼基本只能看到四驱车的一点“残影”:

这张动图里的四驱车已经跑完了至少两圈

如果用现实中的另一项赛事类比的话,无限制竞速就像“F1方程式赛车”,使用最好的引擎在赛道上跑出最快的速度。

和F1相同,这种追求极致的玩法也会带来极高的门槛。参加无限制赛的玩家不仅需要有基础的四驱车知识,还需要掌握设计车身和零部件的能力,因为选手需要自己画图设计比赛车辆,赛车使用的零部件材质也必须根据赛道情况进行调整。

在这样的条件下,四驱车往往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一是因为超高速度会对赛车造成严重的负荷与磨损;二来这些赛车通常是根据赛道“量身定制”,比赛结束后,赛车自然也没有继续使用的必要。

而另一种四驱车分支——“街头野跑”相对来说就亲民一点。

“街头野跑”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赛道,选手需要通过一根特制的导向杆调整赛车方向,相对的,车辆的速度也调整到了人类可以追得上的范围内。

由于野跑没有专门的地形要求,因此赛车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才是选手最看重的参数,参加街头野跑的四驱车往往会使用大口径轮胎,并通过增加轮胎间距以提升稳定性。

这种“街头版”的四驱车最早在90年代的意大利出现,近几年逐渐传播到了全世界。早年在动画《四驱小子》中,就曾出现过类似野跑的四驱车玩法:

和无限制赛不同的是,“街头野跑”需要使用日本田宫生产的四驱车及零部件,也没有对场地有过多限制,因此在国外更流行。

2021年在意大利举办的官方野跑赛

相比于无限制竞速和街头野跑,中国玩家在过去、现在最流行的比赛模式一直是传统的四驱车模式——参赛者将调整完毕的车辆放进特制赛道中跑圈竞速,这样的比赛也被称为“田宫例”。

2

UP主“不飞车的贺儿”就是一位主攻田宫例规则的四驱老玩家。2019年,贺儿一段介绍四驱车赛制和策略的视频成功出圈,在b站上突破了两百万播放。

点进来的多半是童年时玩过四驱车的老观众,但多数人对它的印象依旧停留在动画《四驱兄弟》中——一辆能声控、变形,甚至随时飞起来的神奇玩具。

虽然没有动画中那么夸张,但随着赛道和比赛规则的发展,相比20年前,如今的四驱车同样经历了非常大的改变。

一款田宫新推出的四驱车

和过去相比,四驱车最大的转变要属从单纯求快,逐渐演变成了“稳中求快”。

传统的四驱车玩法之所以被称作“田宫例”,是因为它参照的是发明四驱车的模型厂商田宫所定下规则——使用电池驱动的模型赛车在特殊赛道上竞速,无论是车还是改装的零部件,都必须使用田宫出厂的产品。

正是有了“田宫例”的规则,四驱车的门槛被大大降低,选手因为只允许采购田宫生产的零件,所以不会出现对车辆疯狂魔改的“军备竞赛”出现,而田宫生产的零件价格也相对亲民,因此也不会出现 “Pay to win”的情况。

在限制了马达规格和零件的情况下,如何让比赛更精彩,且拥有更高的技术含量?

答案是:坡道。

2000年前,日本的比赛多以平缓直道为主,虽然存在大角度的弯道,但是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四驱车并没有垂直方向的爬升需要。

1999年日本JCUP赛事现场照

由于没有坡道,因此四驱车可以在更高的速度下过弯,因此当时比赛更看重马达与传动系统的性能。

在这样的赛道下,选手只需要考虑如何让自己的车更快,而无需担心车辆的平衡性问题,导致比赛车辆和改装形式较为单一,也失去了一定的观赏性。

正因为如此,在2012年后举行的四驱赛事上,主办方对赛道做出了一定调整,而其中重要的一项变动,就是频繁加入“马鞍道”这种使车辆纵向移动的地形。

此外,在水平方向上,也加入了更多可能造成车辆飞出跑道的难点,比如下面这种带有棱角的U型弯:

在一些花样更多的赛道中,还会出现便称为“神之手”的弹性拨片,如果四驱车不针对地形改装的话,稍有不慎便会失去平衡飞出赛道:

随着四驱比赛从快到稳的转变,也致使四驱车的改装方向和外形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底盘从原先的整体结构变成了可拆卸的三段式,通过加装弹簧增强车辆的减震性能。

而最直观的改动,要属四驱车的外壳从原先的固定式,变成了可移动的“提壳”:

现代四驱车往往只会将外壳的前端固定在底盘上,尾端则可自由摆动,在起伏不平的赛道上,能够摆动的外壳起到了维持车辆平衡的作用,车手只需根据需要在提壳上加装配重,便可使车辆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可以说,在现代的四驱车比赛中,考验的就是选手们观察赛道,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车辆的能力。因此比赛的变迁最终会引领导致四驱车的革新方向;而代表四驱车运动最高水平的,则是由日本田宫主办的“Mini 4WD Japan Cup”。

3

“Mini 4WD Japan Cup”(简称JCup)是1988年由四驱车制造商田宫创办的大型赛事,如今已有超过100万四驱车爱好者参赛。作为四驱车最高规格的世界赛事,JCup也很好地体现出了四驱车玩法的核心——改装。

JCup在2012年恢复比赛后,增加了一个名为“惊喜赛道”的新规则,一部分赛道会被事先隐藏,直到正式比赛开始才完整公开,而这段被隐藏的赛道,往往就参杂了包括“马鞍跳台”在内的多个难点。

2021年JCup的比赛赛道,红圈标示的为“惊喜赛道”

因此,在世界级的大赛中,除了对车辆的改装外,选手的临场应变,以及对新赛道的理解能力同样重要。而在如此难度的比赛中,来自中国的四驱车手“茄子”,就在2014年成功从日本选手中抢到了一个冠军头衔。

过去,日本选手对这项赛事保有绝对的统治力,除了本土作战、四驱文化更浓厚外,赛制安排往往也会对他们略微有利,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国选手能够最终夺冠就显得尤为难得。

4

不过相比专业车手,四驱车这项运动占大头的,依旧是像UP主贺儿这样的爱好者。从2016年入坑开始,他已经研究改装了6年的四驱车,也因为四驱车结识了当地不少同好。不过,他并没有通过四驱车得到太多实质上的荣誉和回报。

国内如果想入坑四驱车或者组织相关比赛,需要购买相应的零件和车外,场地和赛道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入坑四驱车后,贺儿和当地的几位爱好者一起租了一间车场,偶尔也会组织小规模的比赛。

每当下班时,将自己调试完成的四驱车放入赛道,也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贺儿和他们车队使用的赛道

贺儿觉得自己坚持到现在纯属“用爱发电”,基于目前四驱车在国内的受众规模,他们确实很难从中获得回报。

2019年,贺儿在b站上介绍四驱车的视频火出圈后,前来咨询问题的观众很多,但他自己觉得那期视频“挺水的”。相反,后来贺儿一些干货更多,甚至因为透露“机密”而导致同伴抗议的内容,反而没有太大关注度。

而在贺儿那期科普视频中,同样也有很多被标题吸引进来的观众发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比四驱车不过是“比马达,比转速”——这也是四驱车,乃至更多小众爱好所面临的的共同难题。

一方面,圈内人费尽心思想让这些冷门运动拥有更高知名度,因此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词语概括某些内容,但真正当它火出圈后,又会面临人们很轻率地将它归结为“这不就是XXX”、“不过是XXX”的论调。

但贺儿本人对于能否通过四驱车得到实质回报倒也不是很在意,他始终觉得四驱车玩到最后,玩的还是“人”,四驱车只是个契机,把相同爱好的朋友凑在一起才是最关键的。

这就像二十年前,无论是邻居家的小伙伴还是隔壁班的同学,都能借着四驱车聊上几句,没准还能交到新朋友。

在这一点上,四驱车一直没有改变过。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