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Y0NjEzNg%3D%3D&%3Bmid=2247486647&%3Bidx=1&%3Bsn=a9d142aadd23d40216d7efdd1d54e72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你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

Original Lachel L先生说 2021-11-18 13:29
640?wx_fmt=jpeg

图片作者:Supriya Bhonsle

本文共有 54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我发现,许多人总会有这么一种思维模式:容易把许多事情,都当成一种「任务」。

什么意思呢?他们会有一个默认的生活模式,几点起床,几点上班,在公司做些什么,然后下班,到家,陪一下家人,自己看会剧、打会游戏,可能再看会书,睡觉,迎来新的一天 —— 这是一个「日常」的状态。

而一旦需要打破这种日常的状态,比如,突然想学一门课程,往往就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给自己这么一个心理暗示:这是一项新的任务,我不能用日常生活的状态去处理,我需要好好准备一下,才能去行动。

这就会导向什么呢?拖延。往往你准备着准备着,几年时间就过去了,但你还没准备好,回过头一看,才发现好像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其实日常生活有那么忙,忙到没有办法去行动吗?好像也没有,每天依然还是有不少时间休息、追剧、刷手机 —— 但就是从心里感到:这是一件非日常的「任务」,我得转变一下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去攻克它。

但究竟要做什么准备呢?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好呢?不知道。

第二种则好一些:做好准备了,也开始行动了,但往往会给它赋予很强的意义和仪式感,一门心思向着「完成任务」的方向冲刺。

  • 设定一个量化的目标,告诉自己,我必须在多少天之内,做出多少成果,才算是完成了这项任务;

  • 把目标分解到每一天,进行跟踪打卡,要求每天都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事项,如果没有达到,就要复盘、反思,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 为了更好地达成任务,让自己进入「战备」状态,把日常生活中一些非必须的事情都给暂停,一切为这项任务开道……

这种情况呢,稍微好一点,至少有所行动,也有结果了。但同样很容易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在这个冲刺的过程中,你很难体验到幸福感和成就感。因为你很容易只盯着最终的目标,你每天计算的都是「我有没有做完今天的目标」「我离最终目标还有多远」,你的所有快乐,都只有在达成目标的那一刻才能享受到。除此之外,你能感受到的大多只有压力。

为什么呢?因为你会很容易把「达成每天的目标」当成及格线。那么,当目标达成时,你不会特别开心,因为这是「必须做到的」;但当目标没有达成的,你会感到焦虑,因为你离最终目标的距离又被拉长了。

这一点,其实跟之前讲到的「延迟满足」是相似的:我们总是给未来过高的期待,甚至牺牲掉「当下」去追逐「未来」。但这种牺牲,真的值得吗?

第二,在这种漫长的期待和压力之下,你很容易怎么样呢?半途而废。

最常见的情况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坚持」的能力。一开始兴致勃勃,坚持了几天之后,终于有一天因为种种原因没做完,于是,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告诉自己:

反正也没办法完美了,进度赶不上了,算了吧。

想一想,有多少次你定下了计划,但因为没能达到心目中完美的标准,在中间就放弃了?

久而久之,一旦这种情形出现太多次,就很容易给自己打上这样的标签:「我果然不适合做这一行」「我太没有耐性了」「我一点都不自律」「我真是三分钟热度」……

从而,你会更加倾向于用负面、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看待自己,更容易导向自我怀疑。下一次产生类似的热情和计划时,可能都会在心里犹豫一下:过去那么多次都失败了,还行吗?

但你却很少真正去思考:其实你也许未必是能力不行,而是做事情的方式不对。

640?wx_fmt=png

我把这种做事情的心态,称为「任务心态」。

很多时候,你未必是能力不行,也未必真的是三分钟热度,可能只是「任务心态」在作祟,不断地向你施压,为你带来阻力而已。

为什么人会有「任务心态」呢?其实很好理解。

我们知道,大脑是天生向往稳定的。它希望每天的生活方式都是可预测的,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是熟悉的,尽量避免陌生的挑战,因为那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此,当出现任何打破这种稳定的事物时,大脑就会倾向于把它跟日常的生活区分开,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例外,它并不是常态,我们的生活仍然是稳定的,我只是需要把这个不安定因素给解决掉,然后一切马上就会恢复原状。

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在「救火」:我们热衷于捍卫和保护自己的日常生活,把一切超脱于日常生活的事情,都看作是对日常生活发出挑战的敌人。而把这个敌人歼灭、攻克,就是我们需要去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们要么就是回避这些任务,让自己继续沉浸在日常生活之中;要么就是进入战备状态,全力以赴,争取用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去把它给干掉。

但问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值得我们去捍卫和保护吗?

这其实就是许多人陷入的误区:

一方面,我们许多时候的日常生活,其实多少有点空虚、无聊、低价值,我们只是在完成身边的人希望我们去做的事情,用这些事情来填充每天时间的空隙。抑或是跟随大脑对即时反馈和碎片信息的本能渴求,不断地给大脑喂养「糖分」。

另一方面,我们又同时向往着自我提升,渴望着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能力,而自我提升的方式,往往又会被我们下意识地当成「任务」,当成对日常生活的挑战,从而,被这种「任务心态」紧紧地束缚住,举步维艰……

这就导致了一个怪圈:停下来,很舒服,但是不满足;往前走,能满足,但是不舒服。而徘徊在中间呢,既不舒服,也不满足,久而久之,还会慢慢觉得自己「不够好」。

很多人对生活的挣扎和失望,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源于这一点。

其实,如果我们跳出这套「任务心态」的禁锢,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模式,就会发现,我们改变生活的尝试之所以会失败,究其原因,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不应该把「自我提升」看作是一种任务,把它跟日常生活区分开,而应该把它理解为就是日常生活本身。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要想真正做成一件事情、学会一样东西、获得自我提升,更好的方式,不是把它当成一个非日常的、亟待去解决的任务,而是把它化入你的日常生活本身,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呢?很简单。任何一样东西,你需要真正做出成果,都是需要长期的践行才可以。但当你把它当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隐含了一个假设:

我只要把这项任务做完,就完事了,我就可以掌握/学会/做成它了。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去制定一个计划,设立一个目标,再兴致勃勃地去冲刺、打卡,其实更多地是像一个游戏:

我们只是沉浸在「付出了努力」「忍受了煎熬」「捱到了结果」本身的体验中,感动了自己而已。

这种体验最大的效果,可能就是让我们自己确认到:「喔,我是很棒的,我成功地坚持了下来,达成了自己设立的目标,棒棒哒!」从而给自己的评级调高一颗星。

但我们真正从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成长了什么呢?也许就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640?wx_fmt=png

因此,一个更好的思考方式是什么呢?是用「优化心态」,替代「任务心态」:

具体来说,我把做成一件事情,大致分成三步:

1)意愿。

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无论是学习一门技能,还是做出一个成果,你首先必须有非常强烈的意愿,想要改变现状才行。

说实话,这一点其实就已经是一个足够高的门槛,足以劝退很多人了。很多人的真实感受其实是这样的:我对现状不够满意,但似乎好像也没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感觉可以试试看,如果太麻烦的话就算了吧……

因此,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会感到「坚持不下去」,其实未必是你没有耐性,很可能是因为你缺乏足够的意愿而已。

2)习惯。

有了意愿之后,要怎么做呢?定目标,列计划,排除万难,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吗?

不是的,我一直都不提倡这么做。实际上,你把一件事情看得越重、越严肃,你真正能够做成它的几率其实反而是不高的。为什么?因为你很容易患得患失,很容易为了它而牺牲掉其他「次要的」事情,让它在你的心智中占据过高的比重,从而把遭遇到的一切失败、挫折、压力都无限放大。

真正要做成一件事情,更好的做法,是把它简化成最简单的步骤,然后融入到每天的日常生活里面,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代替掉自己的旧习惯。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一天天去践行它,让时间来酝酿、发酵。

它不应该是一种需要去严肃对待的任务,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期地持续下去。

改变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产生质变。

3)反馈。

为什么我不提倡「任务心态」和「延迟满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馈的路径太长了。

你需要把一件事情彻底做完,才能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回报和幸福感。但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无法获得足够的反馈的。这就导致了:除非你的意愿足够强,强得可以令你冲破种种阻碍,否则你是很难真正「坚持」下去的。

所以,更好的模式是什么?是从你去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去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依靠这些反馈来支撑你不断前行。

也就是说:当你去行动的时候,要关注行动本身,享受行动的过程,而不是只盯着行动能够带来的结果。

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够真正地把这件事情长期地「持续」做下来。

以上这三点,共同组合起来,其实就构成了什么呢?对原有的、旧的「日常生活」的一个「优化」过程。

就像一台机器一样。你觉得它工作得不够顺畅,于是找到零件里面老化比较厉害的地方,用新的、更先进的零件去替换它,让它跑一跑,再把下一个零件换下来,换上新的零件,再跑一跑……

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更新」「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得它离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更近一步。

这才是真正能够长期持续做成一件事的模式。

640?wx_fmt=png

举几个例子:

我跟每一位学员都讲过:任何一门课程,都只能在短时间内教给你一些思考方式,绝不可能真正改变你的行为模式。一定不要认为学完了就完事了,就把学到的内容抛诸脑后、去学新的东西了,这样是不可能有成长的。

要想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用,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留意那些能够跟课程内容对应的场景,然后让自己停一下,先别用习惯的旧模式,而是用课程教给你的新方法,试着去践行一下,代替自己的旧模式,再去观察和思考,看看这个新方法手感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效果怎么样……

不要贪多、求快,哪怕一周只能尝试两三次,一个新方法要磨合一个月,也是可以的。不断地践行它,直到它逐渐被内化、吸收,完全成为下意识的本能了,再去尝试下一个新方法,以此类推。

同样,每当有学员问:「老师,我想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怎么做?是不是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练习多少字之类?」时,我都会回答:

要去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舒适的、能够长期持续下去的方式,把它变成习惯。不需要追求量,甚至每天两三百字都行,但一定要让自己感觉足够舒适,能够每天都写一写,不需要付出太多额外的努力,这样才能奏效。

很多人常犯的毛病就是: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冲刺突击,希望通过高密度的努力来尽可能缩短时间,但这其实是很难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要改变的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你整个生活和思考方式。

再比如,前阵子有读者问我,每天花多长时间学习,我回答他大约3-4个小时。他很惊讶,问:是不是因为现在不用上班,才能有这么多时间去学习?

其实不是的。多年前我还在上班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节奏。通勤,吃饭,下班回家到临睡前,都可以拿来学习,实在不行还可以摸鱼嘛。没有这个习惯的人可能会觉得这很厉害,但其实对于我,这就是一个稀松平常的习惯而已。

当然,不是让大家每天都要花3-4个小时去学习,这个可能不现实,重点是:

一旦你把一件事情变成每天的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那么你就不会感到它有多困难、多复杂。

日积月累,你就能够不断从中获益,而无需刻意去思考「如何自我提升」。

所以,重点是设计好自己「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

不妨试着按这个步骤来操作:

1)把自己每一天的时间耗费记录下来,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复盘一下,看看其中有哪些时间段是可以优化利用的。

2)想一想你想做些什么、学些什么,然后列出一个简单的规划表,找出一些简单的行为,安排到每天里面。一开始可以尽量简单一些,时长在半小时以内即可,一定要足够简单,可以立刻行动,无需心理负担。

3)试行一段时间,如果感到吃力,就试着调整其他的活动来配合它;如果还是不行,就把时间再缩短一点。一定要找到一个令自己感到舒适的节奏。

4)等到完全适应了这个习惯,每天不做点什么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完成了。这时,就可以瞄准下一个行动,继续安排到每天的惯例里面。

以此类推,不断循环。

这就是一个不断设计、调整和优化「日常生活」,让自己朝着想要的方向行进的过程。

640?wx_fmt=png

最后,分享几个小技巧,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优化」。

1. 挖掘意愿

前面讲过,劝退许多人的,可能就是第一步:意愿。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意愿和动力呢?

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拓展你的生活圈子,去接触更多的人和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逐渐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之前一直讲:弄清「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但这个问题,绝不是你拘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空想,就能想出来的。你必须先走出去,打破日常生活,去跟更多的新鲜事物碰撞,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培养起足够强烈的意愿,一切才有改变的可能。

2. 替代旧习惯

有了充足的意愿,一个最容易碰到的障碍,可能就是遇到对应场景的时候,想不起要用新的习惯去替代旧习惯了。

这一点,我自己的做法是想办法去提醒自己。比如用便利贴,把需要采取的行动记下来,贴在对应的场景,让自己看到就能够立刻唤醒意识。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

另一个做法,就是把新习惯放在一个根深蒂固的旧习惯后面,用旧习惯作为触发点 —— 也就是我常用的「一……就……」方法。

举个例子:我写作时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于是就告诉自己:「一起来喝完水,就运动一会儿」。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偶尔起来活动的时候,能抓住碎片时间运动一下。

这也是一开始建议只培养一个新习惯的原因。如果你想培养的习惯太多,那么很容易占据太多的认知空间,让你感到要记住太多东西,从而疲惫不堪。慢慢来,不要急。

3. 寻找获得感

如何让自己在尝试新习惯的时候能获得反馈呢?一个小技巧就是:从自己的好奇心和实际需求出发。

我在之前的文章 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 中讲过: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你必须先充分去拥抱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不够满足的需求,或是存在好奇和疑惑、想要解开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需求和问题去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举个例子:学一个领域,你辛辛苦苦坚持背书、做题、整理框架、梳理笔记,很勤奋,很卖力,但这个过程有效吗?可能不那么有效。你很容易半途而废,即使坚持了下来,学到的东西多半也会在以后忘掉。

另一种方式:你先找到感兴趣的问题,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个不断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每一天的学习就是一个对思维的整理、对答案的更新。那么,你可能压根不需要「坚持」,它对你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愉悦,压根不需要你去「努力」。

这可能才是更好的方式。

忘了在哪里听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棒,也分享给大家:

你如何度过每一天,也就如何度过这一生。

不要忘记,组成我们生命的最重要部分,永远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愿每个人都能善待好自己的每一天。

640?wx_fmt=png

——  闲聊时刻  ——

1)智识营马上就要跟大家见面了,下周会推送预告,请大家留意公众号的推送哈。

2)你想把什么新的习惯,安排到自己的日常生活里面呢?

不妨在评论区跟大家分享一下。: )

640?wx_fmt=jpeg
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文章:
如何摆脱精神内耗?害怕社交?你需要这篇文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疲惫和心累?
我们需要延迟满足吗?
为什么有些人优秀却又脆弱?


THE END
640?wx_fmt=jpe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