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酝酿10余年、试验近半年:梁建章详解“每周2天居家办公”背后原因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awtmt.com/articles/365200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酝酿10余年、试验近半年:梁建章详解“每周2天居家办公”背后原因

张超 发表于 2022年02月15日 14:40
摘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出现了,下一个还会远吗?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张超  编辑|罗丽娟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加速了传统企业数字化升级,也引发了全球办公模式变革。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新春复工期间,中国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了线上远程办公模式,共计超过3亿用户使用远程办公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超过五成的受访用户表示适应远程办公模式。

6739e8c4-ecfa-4536-94de-c0eb416e48de.png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远程办公已经成为新时代潮流工作方式之一。甚至在中国疫情控制良好的今天,它都被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模式以制度方式推行开来。

2月14日,在线旅游公司携程宣布将在全公司推行混合办公制度:自3月1日起,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实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办公,即每周有1-2天,符合条件的员工可自行选择办公地点,既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咖啡厅或者度假酒店等。

与此同时,携程还发布了与之匹配的员工申请和管理流程、设备支持等政策,这意味着携程成为国内首家率先实际推行混合办公制度的公司。

这并非携程随便一拍脑袋做出的决定,而是在内部小规模试验了十余年,又大规模试行了近半年,最终才做出的重要改变。

据携程方面透露,早在2010年,公司就曾启动针对客服人员的混合办公试验,结果显示“在家办公”提高了员工13%的绩效,员工具有更高的满意度,离职率下降了50%。

近两年,携程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访问了多家欧美兄弟企业和高科技公司后,发现混合办公模式有利于社会、企业和个人发展,就试图学习推广这一模式。

在他看来,该制度不仅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提升了员工满意度,还有利于减少交通堵塞、环境保护;缓解高房价和地区间差异;另外有利于家庭和谐、女性职业发展和提高生育率。

2021年8月,携程开启了超1600人参加的混合办公试验,结果显示,经过近半年的试验,员工参与意愿上升至近六成,在绩效无明显影响的情况下,离职率下降约三分之一。这样的试验给了梁建章和携程董事会极大信心,最终决定在全公司范围(除试用期和特殊工种员工)推行混合办公模式。

67d5f8ba-7162-4754-8738-d0629c387136.png

携程2021混合办公试验报告

不过,也有声音质疑,携程此举存在缩减办公成本之疑。毕竟全球旅游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携程也不例外,海外业务受阻、全球化步伐放缓。

梁建章坦言,混合办公制度除了能提升公司招聘时的吸引力,确实对于旅游业有一定拉动作用,能让员工时间安排更灵活,更利于假期出行;即便疫情之后,公司也将坚定地长期实行混合办公制度。

他还希望,混合办公制度未来在更多主流中国企业被推广,这将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关于携程为何推行“3+2混合办公制”?该制度对员工、企业和社会有怎样的影响?2月15日,梁建章专门举行媒体沟通会回答了这些疑问。

以下为对话主要内容(经全天候科技编辑整理):

混合办公对携程的影响

问:你如何说服董事会和管理层其他同事接受混合办公制度?

梁建章:一开始是有很多顾虑,半年前我们要尝试做这件事时大家抱着观望态度。

我过去一段时间出访了欧美许多兄弟公司和高科技公司,他们被迫采取混合办公模式,这两年下来已经逐步习惯了;而且他们觉得工作效率并没有下降,员工也不肯回公司办公,员工对于实行混合办公模式要求非常强烈,公司几乎被迫继续这个制度。

这让我感觉到混合办公确实是特别好,只是大家过去习惯了这种模式,使得大家不敢尝试;一旦被迫尝试了,比如欧美企业,他们确实觉得该模式完全优于原来的办公模式。当然,他们还没有考虑到很好的社会效益,仅从公司、员工角度考虑,都是很好的事情。

中国因为疫情管控得好,大家很快就回公司办公了,没有机会尝试混合办公。我觉得携程至少应该尝试一下,在我的推动下,公司做了六个月试验我们做了非常严谨的试验,试验结果非常令人信服,效率、员工满意度、流失率、员工行为变化、管理人员观念变化等都非常正面,这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经过这段时间尝试,大家基本达成共识——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而且携程确实应该率先尝试给社会做一个示范。我们相信携程是第一家,但不会仅仅是唯一一家,未来很多公司应该可以尝试混合办公模式。

问:混合办公模式施行后,绩效管理与完全办公室制时是否存在差异?

梁建章:现在看来,绩效考评没有什么差异,以后会议可能有差异。

因为有些会议可能远程比较高效,有些可能面对面更有效率;从学术角度来讲,我们也有很多这类研究,哪些沟通面对面好,哪些沟通远程效率不差甚至效率更高。

我觉得最适合面对面进行的会议可能是一对一年度考评,我们留了三天时间在公司办公,应该有充足机会安排这类会议。有些小范围创新头脑风暴或是复杂问题需要激烈讨论的会议,可能也是面对面进行比较好。

但是这种面对面会议可能也是十人参会九个在现场,还有一个在家里。现在全球化公司很普遍,可能有几个员工从世界其他地方接入会议,因为他们可能有特殊原因或是在隔离。

也不是每个会都如此,有一些会就是沟通,可能就100%远程,(还有会需要)100%现场,可能一种混合的(办公)模式,我认为是更加灵活的模式。

所以我觉得,整个协调和会议制度会有些调整,但总的来说,对现行管理模式没有太大改变,而且总体效率应该会有提升。

问:混合办公模式对携程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公司会不会缩减办公位、控制成本,对保证数据安全等方面是否有相应考虑?

梁建章:我们在很多年前就投入了信息安全(管理),在IT支持方面为混合办公做了很好的准备。这次做试验或者全面推广,这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这方面非常值得投入,投入也不大,可能需要每个员工有一套设备,在家里做好信息安全,家庭网络做到像内网一样的保护措施。因为带来的收益和员工的满意度等各方面都在提升,(所以投入)都是非常值得

问:除了信息安全方面,如何应对可能造成的管理效率下降?

梁建章:当然会持续观察。我们现在看,管理效率应该没有太大影响;有些部门会逐步推广,比如对外酒店采购经理,他本身就是每天都在外面,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

问:混合办公制度一直推行下去,你觉得会给携程员工和整个公司带来什么综合性结果?

梁建章:携程公司对于现有员工和未来潜在想到携程工作的员工,都会大幅度提升吸引力

因为实实在在帮助员工省了很多时间和钱,非常值得。当然,我希望不光携程一家公司做这件事,还希望更多公司能够效仿,(让混合办公模式)成为标配;成为标配以后,虽说携程相对吸引力可能与其他公司一样,但对整体社会是一件好事。

对于员工的影响,当然也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影响。员工可能不需要住得太市中心,因为市中心房价特别高,他可以住得稍微远点、稍微宽敞点,购房压力也会降低。比如,可以住在上海的卫星城、奉贤等。如果员工每天要来回可能非常辛苦,但是那边(卫星城)房价可能只有市区一小半或者三分之一,甚至通过高铁(携程上海总部离高铁站非常近),能够住在高铁沿线城市,就更便宜。我觉得未来员工在住房压力、购房压力方面,也可能有所降低,长期来是非常好的。

问:混合办公模式虽然减少了员工通勤时间,但也许生活和工作的区分会弱一些,反而增加了工作时间。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梁建章:携程大部分都是产品和研发人员,所以很难测量他们的实际工作时间,只能从结果、考评看,我觉得没有什么差异。

从我们之前对呼叫中心的人员了解,他省下一个半小时,是会将省下的时间放在工作中,但不完全放在工作里。我们估计,比如省下一个半小时,可能放20分钟、半个小时在工作里。当然,如果呼叫中心人员把更多时间投入工作,也有收入的提高,因为很多是计件工资。

从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来看,至少员工自愿多工作一些时间;但这不是很主要的,因为大部分时间省下来还是留给他自己的家庭或者其他休闲旅游,所以员工总体满意度是提高的。

还有一部分变化,可能员工在公司会更多跟同事有社交,并不一定聊工作,可能聊家常或者谈天说地;如果在家里,这些时间就会减少。这些时间不是完全没有用,跟同事搞好关系也有用,但总体这部分时间减少,也会转换成实际的工作时间,从效率上是提高的。所以,混合办公模式可能最适合,因为他可以在公司的三天里进行社交,建设感情。        

混合办公的社会效益

问:你认为混合办公制度的实施更多是考虑社会效益很大,能不能简要分析?

梁建章:疫情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但工作制度的变化可能是疫情留下比较好的遗产。

大家都习惯了远程办公,远程办公设施也逐步完善,所以,能不能借远程办公的趋势使混合办公模式推广?携程当然想率先做这样的尝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是简单推行,而是花了不少精力做非常严谨的试验。我们不光论证给自己看,给员工、管理层看,整个社会都可以看到居家办公的形式在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方面有很好效果。

这种严谨的试验模式展现给大家前,花了半年多时间准备,目的是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在社会效益上,每个人可能都是员工,(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在家办工,但是广泛程度应该相当大,估计占据一半职位;海外估计一半职位可以实现混合办公模式,中国至少是一小半,对于整个社会就是满意度巨大的提升或者省去巨大通勤成本。

如果实行混合办公模式,一半人的一半时间在家,可能省了20%的通勤,这可以减少社会各方面负担——员工时间节省了、满意度提高了,交通也没有那么拥堵了,环境也会更好,减排也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效率提升、减少通勤浪费,对整个社会可能是10%-20%的影响,算钱的话也是巨大节省。

第二,对于缓解大城市,尤其是年轻人的购房压力可能有一定帮助。

大城市现在房价特别高,而最好的公司、头部公司总部基本都在大城市,在这些公司总部工作的年轻人购房压力非常大。虽说他们收入也不少,但是比起房价,(购房)仍然非常吃力。

如果不需要每天到公司,他们可能住在远的地方,比如:卫星城甚至高铁沿线。这些地方房价相对便宜,他们可以在那里买房。这对于缓解中心城市房价,带动卫星城、周边城市房地产和相关经济,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其实是把大城市的压力缓解到更广范围,带动更广区域的发展

第三,人口方面,中国生育率非常低,年轻人既要兼顾工作又要照顾家庭非常累,如果年轻人能有更多灵活安排的时间,就可以多陪伴家庭、陪伴小孩

女性当然是最大受益者,她们能够有更多时间灵活安排工作,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男性员工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做家务,分担陪伴小孩或是家务的负担,有利于家庭和谐。如果大家都有更多的时间与家庭、小孩在一起,可能对生育率也有帮助

问:混合办公制度对于全球人才市场会有哪些影响?

梁建章:有些公司不只实行3+2,可能要求某些员工一个月来几天或是定期做些团建;很多公司甚至可以异地招员工,员工不需要在总部,可能员工住在另一个省或另一个州或欧洲另一个国家,他们定期有团建就可以,这在特别激进的高科技公司已经比较明显了。

(疫情)那段时间这样没有问题,因为大家都在家办公;现在基本恢复常态,那些公司要求这些员工至少一个星期回总部几天,这没办法实行。很多员工需要跨省甚至跨国家工作,既然如此,那员工就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工作。所以这些公司索性把居家办公推到极致,在全球范围招员工,定期到总部即可。

这对二线城市,或是一些没有太强高科技产业、但有人才的国家,其实非常有帮助。原来这些城市、这些国家最优秀的人才可能都被头部城市吸引走了,现在这些城市的年轻人还可以住在原来的国家为头部公司工作

这些公司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全球的人才资源。有些公司已经尝试、得到好处,如果成为常态的话,特别欧美公司有全球招人才的策略,再加上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他们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人才。

中国公司如果同样这样做,未来也有机会利用全国人才。携程现在有很多员工就是在全球,因为旅游本就是个全球业务。如果携程也能够利用全球人才,也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问:你认为哪些行业适合跟进混合办公制度?远期这会不会成为主流趋势?

梁建章:我觉得几乎所有的在办公室里做的工作都可以考虑在家办工。

办公室和家,现在的通讯手段几乎一样;唯一差别可能就是,面对面交流适合一小部分交流,比如谈心、小团队激烈讨论。这个总量加起来远远没有一半(工作量),大部分交流不需要面对面。所以,我觉得几乎所有工作都可以通过远程、通过在家办公完成。这部分工作在大城市占比相当高,在服务行业或是工厂,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越来越多机器人,能够取代这方面工作。

问:你既是旅游行业企业家,也是人口经济学家。这个政策对你所处的两个领域会有哪些影响?

梁建章:于旅游业有一定拉动作用。

混合办公模式减少了通勤,如果更多公司的雇员不住在中心城区,住在周边城市,对于酒店甚至火车票、飞机票的销售都有帮助。如果周中有一天不回去,住在城市,对酒店也有帮助。

有些公司未来可能采取更加激进的远程办公模式,要求员工更少时间在公司,可能偶尔搞一个团建,员工就有更多旅游、团建需求。

尤其是假期阶段,小孩要旅游的话,员工工作不一定要在周五完成,可以利用周五、周六、周日三天中的任何一天完成周五的工作,那么长假安排就更加灵活,对旅游也有帮助。

0aa7dfd8-7b20-4c78-aa42-f612d805f57d.png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