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工艺美术运动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uisdc.com/the-arts-and-crafts-movemen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上一回我们谈过了现代设计诞生的社会与文化条件,而第一个被视为有现代设计特征的运动是 19 世纪下半叶在英国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Movement)。

在这个运动的演进过程中,有个基本的“3+4”框架,分别指待了三位人物与四个组织。

三个人物分别是奥古斯都·普金(AugustusPugin)、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及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工艺美术运动三位大神

本次史太浓将带领大家从人物角度去看这一场重要的设计运动。

从时间的纵向角度看,三个人形成层层递进式的链接关系,从横向角度看,他们各自在自身圈子里发挥了不容忽视并独当一面的影响,通过他们与其他人的合作,重要的四个组织也因此相继出现。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室内与家具

四个组织分别是世纪行会(CenturyGuild)、艺术工作者行会(Art Workers Guild)、手工艺行会(Guild of Handicraft)及艺术和手工艺展览协会(Arts and CraftsExhibition Society), “工艺美术运动”一词就是从第四个组织的名称变化而来。

首当其冲要了解的是奥古斯都·普金。

奥古斯都·普金

普金出生于 1812 年,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法国建筑师,名为查尔斯·奥古斯都(Augustus Charles Pugin )法国大革命之后才到英国谋生,普金从小受到父亲影响而热爱绘画艺术,少年时期曾经跟随父亲学画,后来到一所公立学校学习建筑。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普金的父亲查尔斯

毕业后在父亲工作室从事助理工作,19 岁时候居然就结婚了,一生当中曾经有三位妻子,因为前两任妻子都比较早去世,但具体原因不详。

1834 的时候,22 岁的普金皈依了罗马天主教,然后开始主攻教堂建筑方面的设计工作,而且他一生当中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是教堂,也许是受父亲那一代的绘图风格影响,普金在设计中偏爱哥特风格(详见「风格列传」)。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典型的哥特建筑

哥特风格跟教堂建筑有天然的吻合感,在早期设计工作中普金就已出现相对现代的设计观念,他认为优秀的建筑应该包括两个原则:第一是功能要好,第二是装饰应该跟功能吻合。

在运用哥特风格进行设计时,普金认为自己并没有形式倾向,而是认为哥特对于严肃的建筑而言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是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比方高耸与庄严符合教堂建筑的需求,而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就是从哥特形式改良而来的。

普金的巅峰作品是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宫(Palaceof Westminster),这个建筑也是英国的国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大笨钟属于其结构一部分。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威斯敏斯特宫

普金设计的主要部分是在室内,因为建筑群外观部分其实是由当时的查尔斯巴里爵士(Sir Charles Barry)所负责。

普金的建筑理论由“功能主义”与“材料理性主义”两大部分构成,这样的理论产生于他对乔治时期(1714 年—1830年)那种流于形式过度装饰的设计方法的质疑 。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威斯敏斯特宫内部

普金的“功能主义”可以理解为设计的出发点是基于使用情况来考虑的,而“材料理性主义”则要求建筑师尊重材料的物理特性,挖掘材料的在建筑表达中的潜力。

普金的建筑理论诞生之后逐渐随着作品在英国土壤中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的评判视角,终结了英国乔治时代的新古典主义对新奇形式效果的追求,将英国建筑引上了以哥特复兴为基础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轨道。

通俗一点理解就是普金希望在建筑中简化一些不必要的装饰。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普金为自己设计的住宅

他建筑实践的突破性创新一部分表现在住宅设计领域,他自己设计的私人独栋住宅就被认为是建筑史上一种独立建筑类型,比如外墙使用不加掩饰的裸露材料,关键是这个设计其实启发了后来的威廉·莫里斯,此为后话,先按下不表。

而在功能开拓上,普金将已经消失数百年的英格兰中世纪庄园住宅设计中的的“大厅”再次引入他的设计,创立了中产阶级独立住宅的新类型,成为 19 世纪中叶英国住宅的潮流。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普金的建筑设计作品

普金在工艺美术运动发生前做出了诸多可供后来者借鉴的哥特风格作品,而且他的作品并非一味复古,而是一种对哥特符合当前需求的改良应用,让后来威廉莫里斯等人可以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历史上对其的记录在国内资料是比较少的。

约翰拉斯金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在现代设计史中是一个特别而重要的存在,他本身喜欢绘画,也曾动手做一些设计,但本质上是一名作家、思想家及设计评论家。

他的设计主张主导了工艺美术运动思想,并首先提出“设计”应该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所以属于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领袖与理论指导者。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年轻时候的约翰·拉斯金[/caption]

约翰拉斯金 1819 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酒商家庭,父亲喜欢文学,所以经常会跟他一起阅读及讨论拜伦、莎士比亚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还经常带他四处旅游。

所以拉斯金从小看到欧洲很多不同风貌的建筑与田园风光,那时候就养成了喜欢记录笔记及绘制速写的习惯。

阅读与行走无疑是让一个人最有效积累知识的方式,但离不开家庭经济殷实的条件,所以成年后的拉斯金学识广博,喜欢并善于写作,内容涉及自然、历史、植物学、地质学、建筑学、文学及经济学等。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拉斯金的绘画习作

1843 年 24 岁的他出版了第一本书籍《现代画家》,里面谈及:伟大的作品都必须能与自然沟通,能够理解与赞赏自然。

书籍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因为那时候出版一本书比现在拍了一套电影还要厉害,他再接再厉在 1859 年写出真正的成名作《建筑的七盏明灯》。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建筑的七盏明灯》

这本书谈及的主体是后来工艺美术运动推崇的哥特建筑,他提出了优秀建筑的七大原则:献身、诚实、力量、美丽、活力、记忆、忠实。

并且明确阐述了功能主义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这本书如今在豆瓣上还能看到书评,所以拉斯金在其后来抨击“水晶宫”(Crystal Palace)时就已经是成名作家。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会场

1851 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著名的水晶宫中举办,在现场参与的拉斯金感觉极度失望,他认为水晶宫虽然庞大无比,但意义只是表明人类当前可以制造出巨大的温室而已,展出的产品存在严重装饰过度、功能与形式完全脱离等问题。

因为这个博览会触发了拉斯金立志形成一套新的设计理论体系,随后几年他都致力于完成这个工作,主要形式是著书与演讲,首当其冲是出版了他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理论著作《威尼斯的石头》(The Stones of Venice)。

通过3位顶级大神,带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史

《威尼斯的石头》

此书有三卷,分别是《基础》、《海的故事》与《落幕》,分了三年陆续出版,这本书的内容是拉斯金以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技术为主题,讨论与之相关更加广泛的文化历史,全面阐述他对当时英国建筑的看法。

他对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哥特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强调手工艺传统的理论立场,因为对比当时的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团结、合作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都缺乏的。

旅行中的拉斯金

但拉斯金的理论其实也存在明显缺陷,比方他一边强调手工艺但另一边却积极支持工业化,又比方他站在了资本阶级的立场去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等等,显得很矛盾。

但摈除这些,拉斯金有很多观念属于重大突破,史太浓整理了一下他几个关键并且进步的设计思想:

  1. 强调设计的重要性,认为设计虽然与艺术相关,但设计自身的特性是美术无法取代的,他首先提出了“大艺术与小艺术”概念,绘画与雕塑一类造型艺术称之为大艺术,而设计是小艺术,伦敦博览会暴露的问题就是大小设计没分清楚。
  2. 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问题,认为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并非只为社会精英群体服务,可见包豪斯的思想也从此处可找到渊源。
  3. 提倡从自然形式中发展装饰,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寻求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大家会慢慢发现,现代设计的大部分理论其实都离不开他这些基本思想。

威廉莫里斯

关于威廉莫里斯的的详细故事已经收录在史太浓《设计大师启示录》系列中,这里我们会简述他对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作用。

年轻的莫里斯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里有一句话叫“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用作强调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江湖地位,这里拿来改一改,变为:“设计不识莫里斯,敢称资深也枉然”,用作强调威廉莫里斯在现代设计中的江湖地位。

跟拉斯金情况雷同,莫里斯也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经商的父亲离世后给他留下丰厚遗产,1834 年出生的莫里斯比拉斯金年轻 15 岁。

1851 年伦敦博览会时候 17 岁的莫里斯也参加了,据说被现场的产品丑哭,我每次看到这一段资料都感觉怪怪的,我认为那个年纪一般是失恋才会哭,所以在博览会哭应该是借题发挥。

水晶宫内部还原图

反正看完展览后他就立志学习设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英国当前这种设计状况产生积极作用,只是后来没想到自己的作用那么大,所以立一个远大志向是成功第一步。

他通过努力首先入读了英国牛津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曾经短暂的在一所专门从事哥特风格的设计事务所工作,这个时候他已经久仰成名的拉斯金及奥古斯都·普金,并且深受他们的理论影响,彼此都认同哥特式的设计才是真正“诚挚”的设计。

并且莫里斯相信只有快乐的工人才能创造美丽的产品,有道德的设计只能出自有道德的社会,唯一不同的是他否定大工业化与批量机械生产。

莫里斯典型的花纹设计作品

莫里斯曾经加入当时著名绘画组织“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这个组织致力于在绘画艺术中复兴中世纪的风格。

所以莫里斯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是全职画家,情况在 1859 年发生了变化,因为 25 岁的莫里斯要跟艺术模特界的大美人简·伯顿(Jane Burden)结婚,艺术模特在当时其实就是绘画模特,两人正是通过绘画结识的,情况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如今的摄影师与平面模特。

莫里斯的漂亮太太简·伯顿

莫里斯在这一场婚姻中亲自动手设计了自己的婚房,房子、家具、壁画、地毯、生活用具都是自己跟兄弟菲利普·韦伯(Philip Webb)一起 DIY 的,DIY 之后不得了,诞生出著名的“红屋”(Red House),这个房子的建筑家具风格后来就成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

红屋突破了当时大家对建筑的固有想象,表面装饰极少,有精简过的哥特建筑特征,全部外墙都使用红砖,自然质朴,而且功能性良好,跟当时流行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形成强烈对比。

莫里斯的婚房“红屋”

而且红屋看上去其实跟普金当时为自己修建的住宅是有一定的相似度的,相信这不会是巧合那么简单。

如此一来自然引发了邻居们的讨论,而且有很多不相干的人慕名而来参观,发现还真的是好,再然后就发展到大家希望向莫里斯免费讨一点设计,可见 100 多年前设计师身边的朋友就是那种德性,认为设计跟剥花生一样那么容易。

Willaim Morris at Bexleyheath

红屋内部家具都是莫里斯与韦伯的设计

但这没难倒世代经商,聪明的莫里斯,他决定在 1861 年成立一间综合设计公司,这样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报价收费了,“综合设计”有别于当时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因为业务范围更加丰富及完整,不局限于建筑,设计范围包括:建筑、家具、首饰、书籍、墙纸、纺织品等。

莫里斯最出色的设计还是墙纸花纹

这所公司刚刚开始跟两个朋友合伙,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综合设计公司,后来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莫里斯直接将两位朋友的股份买下成为独资老板。

莫里斯在商业经营方面天赋异禀,估计是受家庭背景影响,公司发展一直不错,而且从设计跨界到生产,雇佣工人将自己的设计变成产品,1890 年时候他还开了一所出版社,出版过 53 本书籍。

莫里斯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莫里斯的设计范围广泛并且有深度,奠定了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整理下来有以下几大特点:

  1. 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这方面的观念其实是倒退的)
  2. 反装饰,对象主要是当时盛行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简单、朴实、功能良好的设计,倾向借鉴哥特风格,但并非生搬硬套。
  3. 推崇自然主义,学习并吸收来自东方的相关风格。

莫里斯通过思考实践不但开创出新型设计风格,让现代设计探索正式开始启动,并且为设计师如何用设计结合商业做出了良好示范,是当之无愧的“现代设计祖师爷”。

今天的故事讲到这里,感谢各位,下期再会!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设计史太浓」: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