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6 个月内做了 15 场公开技术分享,我的 2021 是这样过的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4120690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文参与了 SegmentFault 思否征文「2021 总结」,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大家好,我是张晋涛。

一眨眼 2021 年就要结束了,我每年都会惯例的做个小回顾。2021 年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值得记录一下。

生活与换工作

这两年的疫情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而言也是一样。更多的可能是一些想法和心态上的变化。

我在 2020 年的回顾文章 《新晋程序员奶爸的云原生之路》 中有聊过,我和小可爱的宝宝在 2020 年出生了。

相比于去年的各种手忙脚乱,以及学习和探索,今年整体来说已经轻松了很多。半夜已经基本上不需要再起来哄他或者冲奶了,也增加了很多互动,变得更加有趣了。

我也更多的意识到对家人的陪伴是很关键的,之前总是在各种忙,在家人的陪伴方面是少了很多。

得益于今年换了工作,现在在 API7.AI 是远程工作,全职做开源,工作之余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换工作期间有两个有趣的插曲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爆火的离职消息

加了我微信或者关注了我其他社交媒体账号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我更新还是比较频繁的。

在我从前司离职当天,我惯例的发了条 "江湖再会" 的消息,然后我就跟小可爱约会去了。

结果很意外的,这条消息得到了很多关注。

朋友圈自不必说,还有很多小伙伴给我发消息询问情况的。

在推上有 3w 的展示和 1w 多的互动。在脉脉上甚至给我送上了脉脉周榜的前 100 名,感谢大家的关注。

其实我本来想要早点交接完在离职后休息一段时间的,不过老板让我多待了段时间,所以恰好周五是 last day。

经过了两天和平时差不多一样的周末后,我就直接入职 API7.AI 飞去珠海跟团队小伙伴团建去了。

基本上算是无缝衔接了,也就是正常的过了个周末罢了。这敬业程度,评个劳模不过分吧?(哈哈哈

远程工作的那些事

再就是来聊聊我现在的工作,前面提到了,我现在是在 API7.AI 远程全职做开源。

熟悉我的小伙伴可能知道,我一直都在参与开源项目和开源社区,只不过之前都是靠爱发电,现在全职做开源,还可以有一个公司给我支付薪水,还是很不错的。

关于开源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我之前做过一次线下分享,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下分享内容的总结: 开源浪潮下程序员的职业规划和成长

作为一家 Global 的开源商业化公司 API7.AI 为我提供的是一份远程的工作,并不限制我的办工地点,所以刚入职后我选择了在家办公。

不过那一周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下不了班。

因为我工作时间在做开源,但是我下班时间其实还是在做开源(这是我的兴趣,也是一个习惯),而且由于在家办公,少了一些边界,就更加感觉是一直在工作。

不过第二周我就调整好了,我在外面租了办公点,开始让工作和生活有了一定的边界,或者说有了点仪式感,这就有下班的感觉了。(虽然从结果上其实还是没有变化,仍然是工作时间在做开源,休息时间还在做开源 2333)

再之后节奏就都调整好了,不再会有之前的那种感觉了,也不会再去在意那种所谓的"仪式感"了,也知道什么时候该休息一下了。

有些小伙伴说远程工作可能会有孤独感,但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相反的,我觉得目前的状态特别好。

之前在参与开源社区和活动的时候,大家基本也都是文字交流,甚至聊个几年都没有真的见过一次面的。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了 Python Tornado 框架的作者 Ben Darnell,2016 年我把他邀请到了杭州在 PyCon China 2016 做分享,但我当时还在北京上班过不去。实话说,我俩聊了这么多年,还真的没有线下见过面,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扯远了)

至于工作内容的话,主要是在做基于 Apache APISIX 的 Kubernetes Ingress Controller 和 Service Mesh ,跟我个人的兴趣方向也是一致的,所以也比较开心。有朋友说我是把兴趣做成了工作,我觉得也基本上是的,毕竟即使没有这份工作,我也还是会持续的做开源。

个人学习和成长

今年的研究方向主要在 Kubernetes 和 Service Mesh 等云原生技术和方案上,另外就是对于 Apache APISIX 更加的熟悉。

和去年一样,在 Kubernetes 上面的多数时间花在了理清某些功能的设计和演进过程方面,奇奇怪怪的知识增加了更多。成为了 Kubernetes ingress-nginx 项目的 reviewer ,维护这么活跃的开源项目还是很辛苦的。

在 Docker 项目主仓库的贡献者排行榜上排名第 66 ,没有明显的进步。

其他方面的话,在 Cilium 和 eBPF 上花了一些时间,后续可能会分享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记得我去年的年终总结在思否社区得了个凡尔赛奖 (广告费记得结一下),这次也例行的做个总结和回顾。

我在 2021 年一共做了 19 场公开的技术分享

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我在 6 个月做了 15 场技术分享

最忙碌的是在 7 月和 11 月,每月有 4 场。最轻松的是 8 月份,没有安排任何活动。(其实 8 月份本来也有安排的,由于疫情延期/取消了)。

比较特殊的一个是在 7 月份海外 DoK 社区做了一场全英文的分享,由于时差的原因,那天是在 0 点做的分享,完事后已经凌晨 1 点了。打车回家的路上司机师傅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然后说你们做程序员的就是加班太严重,哈哈哈。

另一个也是 7 月份,在上海的 GOTC 大会,我当时分享中聊到了供应链攻击和 SBOM。实话说,在那之前我在国内会议中确实没发现有人提 SBOM 这个概念。但是从 8 月份开始,这个概念就好像多起来了。另外就是在这次也面基了很多小伙伴,特别开心。

这些技术分享中可公开的 PPT 我全都上传到了 https://github.com/tao1234566...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取。

没记错的话,今年有两次专访。

今年我写了 40 篇文章,相比去年的 57 篇明显的要少了很多。其中 『K8s生态周报』也断更了几篇,明年要争取保持更新不断更!

以下是一些反馈较好的文章:

『彻底搞懂』系列

『K8s生态周报』系列 中大家比较关注的可能还是新版本的特性:

其他一些:

最后惯例的贴一张图:

2022 年的小目标仍然不写了。愿:平安喜乐!

还有文章前的你,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我们能各有收获!


欢迎订阅我的文章公众号【MoeLove】

TheMoeLov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