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扎克伯格热烈拥抱的“元宇宙”,新瓶里装的多是旧酒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813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扎克伯格热烈拥抱的“元宇宙”,新瓶里装的多是旧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刘以秦、郑可书,编辑:谢丽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0月28日,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平台Facebook(脸书)宣布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同时更换了公司的图标。创始人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Metaverse)会是下一个互联网篇章,从现在开始,公司会以元宇宙优先,而不是Facebook。

“元宇宙”概念源自美国作家Neal Stephenson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小说构建了一个真人可于其间生活、社交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共享虚拟世界。

如今,关于“元宇宙”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在一次峰会发言中表示,“元宇宙”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

除了Facebook的高调布局,今年已经发生多起元宇宙相关的融资案。

今年3月,游戏开发平台Roblox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第一天市值超过400亿美元,相比上市前一年的估值上涨10倍,该公司最新市值为476亿美元,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今年4月,AR/VR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完成10亿美元融资。今年4月,字节跳动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该公司拥有与Roblox理念相似的青少年创造社交平台《重启世界》。今年8月,字节跳动以90亿元人民币价格收购VR硬件厂商Pico。

多位行业人士与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这几起案例共同推动了今年元宇宙风口的形成,不少投资机构重新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参与者们也开始重点进行业务宣传。其中一位投资人提到,“很多公司只是沾点边,例如做社交、游戏、视频内容的,最近都在说自己是元宇宙。”

2014年,Facebook收购VR公司Oculus,当时就带动了一波AR/VR的风潮。国内也陆续出现了一大批相关的创业公司,但很快就沉寂了。人们发现体验并不好,画面不稳定,VR头盔太重,此外,没有优质的内容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2020年10月,Facebook推出Oculus Quest 2,称半年内销量超过以往产品的总和。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该产品出货量市场占有率达75%,2020年三季度之前,Oculus的市占率为30%左右。多位体验过这款产品的用户告诉《财经》记者,体验感比几年前进步明显,画面稳定性很高,用久了不会有晕眩感,重量也明显减轻。

扎克伯格提到,为了吸引更多用户,硬件产品会采用成本价或补贴的销售模式,目前Quest 2售价为299美元起。

几年前的VR设备体验不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大数据分析、AI、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屏幕显示技术等共同配合,过去几年,这些新技术都是热门领域,进步明显,共同推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但技术的进步并不足以让一款产品进入爆发期,技术为应用服务,用户需要足够优质、丰富的应用场景。目前看来,包括Facebook等多个公司提出的元宇宙概念,还只是一个概念,甚至其中的很多都不是新概念,而是包装在元宇宙下的“旧酒”。

目前是新瓶装旧酒

从Facebook的布局来看,它所宣称的元宇宙的入口是VR设备。VR设备发展与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几乎一致。硬件厂商提供硬件设备和应用平台,开发者们提供应用和内容。共同形成用苹果的手机,玩腾讯的游戏,刷字节跳动的短视频,在淘宝上购物的场景。

目前VR设备的主要供应链厂商们,也几乎都是主流智能手机的供应链们。

几年前AR/VR产业火热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将AR/VR设备当做“下一代智能硬件”,随后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AR眼镜更偏2B,小范围应用于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VR则几乎是单纯游戏机,且没有足够好玩的游戏。

即使套上了“元宇宙”的包装,也无法改变AR/VR设备“目前不是刚需”的现实。前述用户提到,虽然体验很好,但并没有太多使用场景,只有一些相对简单的游戏和视频内容。而且VR头盔的使用场景有限,只能在室内空间较大的地方使用。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距离“元宇宙”的实现还差得很远,只能说是刚刚起步阶段。同时,他们都提到,现在对于元宇宙的定义都不明确。

许多人认为,元宇宙就是建立一个虚拟世界,类似电影《头号玩家》里描述的画面。除了VR设备,Facebook此前还发布了VR社区Horizon Worlds。佩戴VR设备后,用户可以进入Horizon这一虚拟社区,与其他用户社交、游玩,并自由规划、布置自己的世界——比如,选择一个绿色锥形,放大,置于山坡,它便成了你的世界中的一座小山。目前,该社区还处于测试阶段。

另外,标榜元宇宙的还有一些可以提供虚拟形象的企业,例如有自定义虚拟形象功能的社交App Soul,宣称“打造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今年9月软银投资虚拟化身技术提供商DNA Block,该公司通过AI技术为用户提供虚拟形象,也宣称自己是“元宇宙”;日本游戏社交公司GREE将提升虚拟形象的远程社交体验作为元宇宙项目的第一步。

这些应用、功能、服务并不新鲜,互联网的出现早已经让很多用户体验过“虚拟世界”。一位游戏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提到,最早QQ就已经具备的一定的虚拟体验,有社交、游戏、QQ秀、农场、宠物、QQ空间等,“现在市场上这么多说法,仔细看还不如十几年前的QQ。”

扎克伯格称,元宇宙会让你置身于体验之中,而不仅仅是看着它。例如,你可以像全息图一样瞬间传达到办公室,无需通勤,和朋友一起看音乐会,或者坐在父母的客厅里。

但是,这些功能是否真的有必要还未可知,可以确定的是,这需要大量基础技术的支撑,以及足够庞大的用户体量和生态环境。

概念先行,行业跟进

中国目前对于元宇宙动作最大的是腾讯和字节跳动。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群已开启新的工作室序列“F”,“F”代表“Future”。新近成立的F1工作室负责多款天美原创3A游戏(投入高制作费用、高营销成本)、开放世界游戏项目的研发工作。产品的远期对标方向,是电影《头号玩家》中的虚拟社区“绿洲”(Oasis)。早在2019年5月,腾讯与Roblox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也是股东之一。

除了投资代码乾坤和收购Pico,今年2月,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视觉计算平台摩尔线程,去年7月,该子公司入股3D视觉技术提供商熵智科技。

目前业内对于元宇宙的期待集中在社交与娱乐方向,腾讯和字节也是这两个方向的重要参与者。此外,这两家企业也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以及长期资金投入能力。

对于Facebook来说,过去几年遭遇业务重重挑战,包括数据隐私问题,年轻用户大量流失,新用户增长明显放缓等。选择重金投入元宇宙或许是Facebook的一次新机会。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告诉《财经》记者,Facebook的转型除了“被迫”,也是顺应潮流。现在计算机、手机的改进已经很少了,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内卷”和成熟的阶段,下一波互联网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将会在VR、AR领域展开。

一位长期关注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即使Facebook目前看起来占了先机,也不代表能够有长期竞争优势。如果虚拟现实生态逐步成熟,各家企业会形成各司其职的行业格局,在硬件上,苹果可能更有优势;如果是单纯的游戏设备,索尼的品牌形象更契合;Facebook的社交属性会是其优势之一,但要想实现虚拟社交,对技术的要求会指数级增加。

多位业内人士共同表达了对政策影响的担忧。首先,用户的位置信息属于个人数据,能否被大规模采集、使用需要进一步观察。其次,如果是将现实世界投射到虚拟世界中,会产生更多难以预测的风险,例如,引用真实地图信息,涉及金融相关、加密货币的业务,以及如何保证虚拟世界中相关内容合规合法等。

沈阳还提到,肖像权保护问题,也要进一步来界定,因为元宇宙里面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人机性,包括虚拟人、自然人和机器人的关系。

摆在元宇宙面前的问题远比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更多,设备技术还会不断进步,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是做出有足够有吸引力的应用,如果短期内依然没有“爆款”应用的出现,这一波热潮也会很快冷却。

8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刘以秦、郑可书,编辑:谢丽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