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更有趣的现实 - 五分钟带你了解AR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beforweb.com/node/90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更有趣的现实 - 五分钟带你了解AR

​炎热的夏季就开始这样崭露头角了?一年又一年,时间的脚步毫不放慢,奈何,除了迫使自己的双脚也不要停歇。

但想想看,每年都会有些新东西来探索和学习的状况还是蛮棒的;新领域,新技术,一些让人浅尝辄止,一些容你深入探寻并看到全新天地;机遇总是越多越好,成事在己,seize the moment恩?

上周汇总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ARKit demo视频,权且作为AR话题的硬着陆。本周开始正式起步,从简明的科普文章开始由浅入深的探索新领域,争取保持每周两篇更新的频率,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跟进啊。当然demo视频仍然会继续保持跟进,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些词来形容当前这个阶段一点都不过分。

下面进入译文,“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R in 5 Minutes”。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是转折点。

有研究人员预测,到2020年,AR将发展成为1500亿级别的产业;媒体动辄叫嚣“手机将亡”;就连苹果也入了局。

AR同时打破了桌面与移动计算这两大领域的格局,一旦发展成熟,这个世界看上去将大有不同。

本文旨在帮助各位对AR进行全方位的快速了解。

从2D到3D计算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机互动历史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变迁 - 微软升级了Hololens,Facebook发布了特效工作室,AI图像识别技术 Google Lens问世,苹果更是推出了ARKit。

近年来,VR技术的发展已经将人机互动,特别是电影、视频游戏等领域向3D方向进行了长足的推动,很快,AR也将在更多的日常场景中改变我们与计算设备的互动方式。

VR与AR之所以能对当今的计算设备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质在于这些技术能够帮助人们以更自然的方式与计算设备进行互动,包括视线、手势、肢体动作、语音等等,而无需使用非自然的、额外的交互介质,譬如鼠标、键盘、触屏

AR简明史

1968年,Ivan Sutherland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头戴式显示系统,当时只是用来向观众们展示一些简单的线框图形。

那之后,创新不断,但真正形成影响效应的还是45年后,即2013年Google Glass的探索性问世。

作为一款消费领域的产品,Google Glass不幸失败,影响因素包括过高的售价、有限的功能性以及尴尬怪异的样式等等。

2015年9月,Snapchat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Lenses的眼镜,将AR带入了主流消费群。透过Lenses,你可以看到人们口吐彩虹或是变成小狗 - 自此,面部产生的各种增强效应令很多人乐此不疲。

然而,有着个性化外观的Lenses虽然被很多人所接纳,但人们不会将Snapchat本身看作一款AR产品。直到2016年Pokemon Go的横空出世,AR app才第一次站到了舞台中央。Pokemon Go在推出后的首周就成为了下载量最大的app,用户数接近千万;在一个月内,全世界范围内的下载量便超过了一亿。

移动设备并非用于承载AR的最佳平台,其运用方式的价值仍然有待观望,然而透过移动AR的起步,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那些最有实力的科技公司正在致力于AR技术的推动,而基础性、系统性的开发生态环境一旦形成,基于眼镜一类自然载体的AR运用形式便指日可待了。

AR领域内最新的、最为重要的进展,便是苹果所推出的ARKit,开发者们从此可以使用相关工具面向数亿消费者轻松打造AR app了。此外,这项技术也为苹果开拓了轻量级AR眼镜的需求 - 借助iPhone的计算能力,这类眼镜可以成为苹果相关设备最为便捷的信息界面。

而Facebook推出AR特效的目的也是类似,即帮助开发者基于手机摄像头创造出更具魅力的AR体验,使超过20亿的用户更紧密的团结在其生态系统当中,包括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等等。

Google Lens很快也将为开发者们提供类似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Google为我们带来了另外一个相当有趣的创新点 - 不仅是我们通过摄像头来观察和理解AR成像,摄像头本身同样可以拥有智能,并能帮助我们分析眼前的所见,将我们与信息更密切的连接起来。

镜片AR(HUD抬头显示)

隐形眼镜势必是AR的长远进化方向,而在那之前,普通样式的眼镜将是更贴近现实的载体。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微软Hololens这样的设备。这款售价约3K美金的开发者套件目前主要针对的还是工程、设计等行业运用领域。

此外,一直以来被大肆宣传却迟迟未来的Magic Leap也仍是值得期待的,毕竟这家公司在尚未发布真正的消费产品之前就已经拿到过巨额投资了。

各路AR公司

AR生态系统正在被一点点的建立起来,你可以参考Super Ventures提供的这份清单(Google Drive)来了解更加详细的信息。

其中一些知名厂商包括Nvidia(GPU)、Leap Motion(手势追踪)、Blippar(出版)、Meta(HUD)、Doppler(智能耳机)、Eyefluence(眼球追踪,已被Google收购)等等。

在开发方面,不妨试着接触Unity(主流游戏开发工具,AR/VR开发工具)、Vuforia(便捷的AR开发平台),当然,还包括苹果的ARKit。

对于设计师来说,Blender(3D建模)和Turbosquid(3D模型库)都是需要了解的重要工具。

需要获取投资?(国外)看看Rothenberg Ventures、Boost VC、The Venture Reality Fund、Presence Capital、Colopl、Intel Capital和Super Ventures,另外这里还有一份更完整的清单: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