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碳中和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inote.xyz/9fe26b1fc35d48ad89bf5afca469b0e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碳中和
Search
碳中和
Apr 5, 2021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制定目标容易,实现过程却非常艰难,汽车每燃烧1升燃料排放2.5公斤二氧化碳,成人每天排放1.4公斤二氧化碳,电脑一年间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
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从2005年巴黎气候协定开始,全球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的努力是失败的。各国每年需要将减排量提升至7.6%才有可能保证到2030年全球升温不超过1.5度,但是,全球没有一个制定的减排目标高于7.6%。
notion image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就是要在40年间使我国的净排放从100亿吨变为0亿吨。
可以将“碳中和”路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I(2020年-2030年)。主要目标为碳排放达峰。在2030年达峰目标的基本任务下,主要任务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煤炭消费,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继续推进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倡导节能(提高工业和居民的能源使用效率)和引导消费者行为。
阶段II(2030年-2045年)。主要目标为快速降低碳排放。而达峰后的主要减排途径转为可再生能源为主,大面积完成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同时完成第一产业的减排改造,以CCUS等技术为辅的过程。
在阶段III(2045年-2060年)。主要目标为深度脱碳,参与碳汇,完成“碳中和”目标。深度脱碳到完成“碳中和”目标期间,工业、发电端、交通和居民侧的高效、清洁利用潜力基本开发完毕,此时应当考虑碳汇技术,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等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负排放技术为主。
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会带来就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将迎来巨大的挑战。无法否认的是,随着“碳中和”目标的设定,在阶段I和阶段II时期内,大部分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与节能行业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对这些行业进行投资或许都将有长期收益,包括节能技术、节能设备、新能源车产业链、光伏/风电产业链等。2019年,非化石能源(水电+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比达到42.0%,发电量占比达到32.7%。2019年各种能源的装机容量增长率分别为:水电1.5%、火电4.%、核电9.1%、风电和太阳能分别是13.5%和17.1%。在“碳中和”目标提出之后,新能源的发展需要提速。
阶段III期间,届时正在进行深度脱碳的过程,各类负排放技术才正式大量启用,CCUS产业链可能要到10年后才能迎来增长的爆发期,但是依旧会带来充足的就业以及周边产业链。其他如造林,农林废弃物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也会迎来增长。
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立法和政策的形式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如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作为四个最大排放国家中,中国是第一个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无疑会对其他碳排放大国带来压力,加快全球的减排进程。在我们不断向”碳中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将有机会增进与其他国家(欧洲国家可能会更有意愿)的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在中国领先的减排领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展开经济技术合作,还能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如果要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出台与执行是保证“碳中和”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将”碳中和”目标列入未来四十年发展目标中,使中国”碳中和”的承诺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从“十四五”规划开始,在未来四十年的各个五年规划中开始布局,提出阶段性的减排目标,并配以相应的减排政策支持。
但是,基于以往的碳减排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我们认为40年内达到“碳中和”对中国经济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总体发展态势并没有受到影响。由于新能源起步较晚而存在后发优势,随着深度减排的到来,不少领域中国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碳中和经过第一波操作,当前处于回调阶段,随着政策密集发布,还会经过一波接一波的炒作,碳中和是比千年大计还要重要的投资主题。
周期:2021-03-29———2021-04-04
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齐涨,基本可以确定是反弹而不是阶段性反抽。wind 行业涨幅前三为半导体、酒类、水务;跌幅前三为林木、环保、文化传媒。wind 概念半导体封装、半导体和国家大基金指数;跌幅前三为美丽中国、PM2.5、电梯指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