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继GameFi之后,SocialFi是如何完成价值发现和捕获的?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huoxing24.com/202109011643091790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继GameFi之后,SocialFi是如何完成价值发现和捕获的?

Cointelegraph中文2021-09-02热度: 27114
SocialFi 其实就是 Social 和 Finance 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社交影响力的金融化、通证化获得更多的收益。
00:0010:27

在 DeFi Summer 之后,加密行业又涌现出 NFT、GameFi 以及元宇宙等诸多市场热点,而没有成功把握热点的人们便期待自己能够提前布局下一个市场热点。而 SocialFi 便是很多人看好的一个未来方向——社交是Web3.0的强需求。

了解 SocialFi

SocialFi 其实就是 Social 和 Finance 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社交影响力的金融化、通证化获得更多的收益。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不妨先来看看 GameFi,GameFi 是将 DeFi 玩法引入到了区块链游戏中的一种全新的玩法,在其中玩家可以通过游玩游戏来获取收益。而这也就是 GameFi 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Play to Earn(边玩边赚)”。其中最著名的链游当属 Axie Infinity,日收入甚至超过了知名手游王者荣耀。

DeFi 为链游构建了一个完善自洽的经济系统,玩家可以和开发者共享生态发展所带来的利润。而 SocialFi 同样如此,SocialFi 本质上是个人价值的彰显。

SocialFi 为用户们构建了一个完善自洽的经济系统,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彰显自己的价值获得收益。

其实 SocialFi 项目在 2017 年便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当时市场的关注方向以及技术的不完善,很多项目都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的人们对于 DeFi 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所以也就无法关注到 SocialFi 的价值潜力。

随着 DeFi 的发展,更多市场热点被发掘,加密行业用户对于 Web3.0 和去中心化理念的理解越发清晰和深刻,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用更丰富的视角去看待 SocialFi 的发展方向,并构建出更多具有想象力的协议。

如何捕获 SocialFi 的生态价值?

GameFi 的价值发现由“Play to Earn”模式完成,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玩家可以通过游玩游戏的方式创造价值和捕获价值。

而 SocialFi 之中所蕴含的价值隐藏在一次次的交互中,我们需要通过内容创作者个人价值的彰显才能够捕获到来自 SocialFi 的价值。

Elon Musk 曾经就通过自己个人的社交影响力在传统社交平台上影响狗狗币(DOGE)和柴犬币(SHIB)的价格。但他的影响是由外到内的,这只是几次粗浅的个人价值彰显——当然这几次的喊单已经成功为Elon Musk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 SocialFi 的一次体现,也可以认为这其实是拥有巨大社交影响力的人对于价值捕获的垄断。

而 SocialFi 正是希望将通过将自身社交影响力通证化,形成一个自洽的经济系统,以帮助更多的、拥有不同等级的社交影响力的人获得与其社交影响力对应的收益。

SocialFi 要解决的是两种垄断,一种是传统社交平台巨头对于内容创作者的垄断——内容创作者只能获得很少一部分的经济收益,另一种便是上文提及的巨大社交影响力的人对于普通内容创作者的垄断。

因此,SocialFi 价值捕获的能力取决于其颗粒度的大小——SocialFi所彰显的是个人价值的展现,只有赋能单个人所产出的创作内容和社交影响力,更多个体才能在创作者经济体系中获得利益,SocialFi的价值生态才能够得以发展、扩张。

值得肯定的是,SocialFi 还有巨大的价值潜力等待我们去发掘。

接下来,我们不妨以生态多个角度(平台、工具、NFT 市场、开发者社区)出发,了解 SocialFi 赛道的协议们:

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平台 BitClout

BitClout 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新型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其架构类似于比特币,只是它可以支持复杂的社交网络数据,比如帖子、个人资料、关注、投机行为及功能等。很多人都将其类比为 Twitter,但不同于 Twitter 的是,BitClout 推出了两种加密货币,平台币 CLOUT 和 Creator Coin(创作者代币)。BitClout 每售出一百万枚 CLOUT 代币,其价格就会增加一倍,最终目的是让代币始终保持稀缺。用户可以使用 CLOUT 代币购买和销售创作者代币 Creator Coin,Creator Coin 的价值取决于用户对于创作者的喜爱程度。

Web3.0 门户工具 Mask Network

Mask Network 是一个帮助用户从 Web2.0 无缝过渡到 Web3.0 的门户。它允许用户在传统社交巨头(Twitter)的平台上,无缝发送加密信息、加密货币,甚至是去中心化应用(比如 DeFi、NFT 和 DAO)。全新代币发行方式 ITO(Initial Twitter Offering)就是由 Mask Network 开创的。

NFT 生态金库 Whale Community

Whale Community 由加密资产市场最大的 NFT 个人买家之一 WhaleShark 创立。WHALE 代币间接由 WhaleShark 的 NFT 资产支持。WhaleShark 给予了其代币很多赋能,比如:

  1. 专门购买 WHALE 合伙人的 NFT 作品(例如艺术家、游戏、藏品等);
  2. WHALE 可用以每分钟 1 个 WHALE 的价格支付换得 WhaleShark 商业咨询等其他服务;
  3. 用以发布提案或在 WHALE DAO 中投票。

Web3.0 开发者基金 Gitcoin

开源软件开发激励平台 Gitcoin ,其愿景是通过区块链支持各类开源项目,促进开源运动的发展。Gitcoin 可以将 Github 上的开源协作机制代币化,激励开发者门可以在自己的兴趣与志愿之外,通过帮助别人解决代码问题获得更多的收益。

此外, Solana基金会也联合Audius、Metaplex共同推出500万美金创造者基金 ,吸引艺术家和音乐家进入加密领域,助力 SocialFi 和 Web3.0 的发展。

可以看到,目前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大部分 SocialFi 协议都在针对不同群体的拥有不同专业能力的用户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

BitClout 针对的是之前已经拥有影响力的 Twitter 大 V,Mask Network 针对的是想要探索 Web3.0 世界的 Web2.0 用户,Whale Community 针对的是 NFT 投资者,而 Gitcoin 针对的是开发者。

内容创作者所产出的内容,比如文字、音乐、视频、图片等等,往往会由 NFT 来确权,而 NFT 市场的此番发展,也为 SocialFi 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石。

而他们所推出的代币,被称为社交代币。社交代币的价值往往具备强社区属性,由个人或者社区发行。在协议发展之初,社交代币往往由代币发行方的自身声誉或者品牌作为支撑,随着创作者与社交成员更多的交互以及价值的流动,社交代币便会拥有更强的价值捕获能力,获得更多的价值。而社区的治理往往会采用 DAO 的形式。

通往 Web3.0 之路

虽然 SocialFi 板块的代币在最近已经发生一轮上涨,像上文提到的 MASK、GITCOIN、WHALE 等代币都有过超过 100%的涨幅,但是 SocialFi 在整个加密市场中的占比依旧很小。

WEB3.0

图源:Coingecko:Social Money 市值最高的协议 Rally 仅排在 318 位

因此,很多人都会忽略 SocialFi 对于整个加密生态发展的重要性。

Web3.0 所彰显的是个人数据主权的价值,这与 SocialFi 的理念不谋而合——SocialFi希望创作个体拥有更多的收益权。因此,我们可以将SocailFi看作是通往Web3.0的一条道路,至少创作者们可以提前看到Web3.0的风景。

而 SocialFi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Web3.0 经济体系的构建。

Web3.0 想要发展,需要更多 Web2.0 的用户进入 Web3.0 网络,而全新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将会成为 Web3.0 发展的驱动力,推动 Web3.0 的大规模应用。

或者我们也可以更短视一些。行业需要热点来接棒市场,在元宇宙、GameFi 和 NFT 之后,SocialFi 或许会成为一个全新的市场热点,再次引爆这个秋天。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火星财经官方立场无关。鉴于中国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请中国大陆用户谨慎进行数字货币投资。
语音技术由科大讯飞提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