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超级人类的诞生:我们会变得更聪明、更强壮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35396863986957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超级人类的诞生:我们会变得更聪明、更强壮吗?

混沌学园8小时前
超级人类的诞生:我们会变得更聪明、更强壮吗?

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有860多亿个神经元,如果通过高新技术将纳米纤维驱动的纳米机器人植入大脑之后,增加或重建脑神经递质的传递,帮助人类进行更快速的信息收集,超级大脑是否可以成为现实?

胶囊机器人、柔性电路技术、人体外骨骼、边缘计算......这些在我们听起来或许还稍显陌生的硬核科技名词,在本周六推出的混沌前沿课《硅谷创新生态:如何让创新更好、更快发生?》上,不时冲击着我们的大脑。硅谷的知名投资人张璐女士,用自己近十年的实战经验告诉我们,智能时代来临,每个人都被深深包裹其间。

一项技术进入市场的真正成本是什么?

传统行业如何拥抱新兴技术?

科技领域的数据监管,对于企业来说是敌是友?

人可以利用科技变得更加聪明吗?

伟大的企业为何总是在经济低潮期的时候建立?

为什么硅谷可以多年持续地成为每一次科技创新潮的始发点?

如何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π型人才?

......

这些问题在课上被讨论,被思考,也带来更多新的启发。

以下内容选自张璐女士首播课。

授课老师 |张璐Fusion Fund 创始合伙人,硅谷投资人

编辑 |混沌商业研究团队

支持 |混沌前沿课

v2_658498e9c52a4a6fa3ccc2b7e116e6f5_img_000

v2_da3ea5236b024e2f8fde848805c415ac_img_000

智能时代来临:

个人和企业如何拥抱新兴科技?

在过去的这一年,社会管理架构、全球经济形态等都受到了疫情的大规模冲击。但我们也看到危机的发生,进一步加速了产业对于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转型的接受度。不仅仅是科技领域,很多传统产业也开始考虑更好地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整合。

数字化转型趋势如火如荼,传统意义上的深科技,也正在高速商业化。比如2020年,我们早年投资的公司之一Space X载人航天成功发射,打消了企业是否有能力进入高度被政府控制的领域并成为主导玩家的疑惑,更多新型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正在快速崛起。

v2_ef4b0cb812f941e78094e6e563410125_img_000

千禧年以来,新技术层出不穷

1、技术创新何以实现可持续?

科技vs技术:什么是科学?科学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探索未知,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对世界、对生物、对人本身,还存在很多我们认识不到的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去提出问题和探索。

什么是技术?技术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形成方案,提升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并非所有的科学创新都会变成商业化的技术,只有一部分科学创新能形成技术创新,最终与产业、企业、生活形成深入整合。

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依靠基础科学创新。

世界知名的斯坦福大学每年招聘新教授的时候,为什么都会专门明确一定的名额留给做基础科学研究的教授?其实就是在保证科学与技术创新的平衡发展。明确了科学创新的重要性,我们才会在未来明确地把对的资源、对的网络和对的资本投入到正确的方向去,进一步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

2、新兴技术如何与市场结合?

新兴技术加速进入市场,需要底层动力推动,与经济周期的变化相关联。如今全球范围内可能都在经历或者即将面临一个经济放缓期,在这样一个周期变化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技术创新,去提升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是否适合进入市场,需要3个评判因素:看它是否更好、更快、更便宜,以此衡量技术本身的商业成熟度。

这体现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大的不同,前者追求的是最好,它不需要最便宜,但技术创新强调“更”,有时候并不需要最好的技术,但一定需要更低的成本。更便宜不仅指技术本身的成本,还有就是技术的整合成本。

v2_b14e7a1735f341bcb94e059f73866a87_img_000

随着传感器整合成本的降低,

无线工业传感器的占比逐年增加。

产业需要以一种更加舒适的方式去接受新技术,而不是像大家以前想的,把整个产业去变革掉,这样的成本太大,反而会减速新技术进入产业的时机。我们需要用新技术去拥抱现有产业的领军玩家,将整合成本控制到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3、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生态闭环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就在于应用软硬件技术,挖掘数据作为一类资产的价值及其生产力。这在数字化转型的生态闭环中非常关键。

v2_c08ed663ffbd44579d534d58ed41ad73_img_000

要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生态闭环,涉及到几个步骤:

1)数据的收集。为什么说数字化转型的过程跟我们息息相关,因为最核心的数据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生产的。低成本、日趋小型化的传感器,正在以一种更加潜移默化的方式遍布在日常生活、产业之中,以增加数据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使得数据收集更加低成本、更加持续性。

2)数据的传输、安全及存储。当我们上传海量数据到云端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带宽的问题、延迟性的问题、以及重要的能耗问题。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边缘计算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边缘计算就是把以前需要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打散,把计算挪到边缘,然后赋予进行数据收集的低成本的传感器计算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再需要把所有的数据都传到云端,就可以进行当地的信息处理和及时反馈。

3)数据的处理。这是大家作为终端用户最熟悉的一部分,数据资产价值的最终体现也在于此。通过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各种各样个性化的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定向推送,进行个性化服务等。

从2C端到很多智能工业、无人驾驶、医疗层面,都在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式的生态闭环。数字化转型让传统的制造、生产行业也变得智能和自动化,从而更加高效能。

举个例子,无人驾驶,它需要一个整体智能化的交通系统,保证最大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在智能交通的领域中,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数据量,开车时1秒的延迟就可能导致车祸,怎么快速地应用边缘计算技术,帮助无人车在海量数据中将部分计算挪到边缘,降低延迟或者消灭延迟,实现及时的反馈,至关重要。

对于科技领域的监管,根本在于数据监管。数据垄断会伤害整个创新生态,影响企业公司的未来发展。所以在监管过程中,需要囊括更多无论是大企业方还是创业者,甚至说投资人等各个环节,和政府部门一起合作,进行监管政策的制定,通过正确的监管政策加速数字化转型,而不是成为减速障碍。

数据是流动的,数据资产的监管和限定,是一个全球化的举措。2020年的CCPA(加州消费者隐私保护法案,被认为是美国国内当前最严格的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立法),提出数据监管的核心在于,保证用户可以拥有、控制、保护自己个人的信息,让大公司更加明确地区分到底谁具有拥有权、存储权,以及需要付出合适的代价去使用用户的数据。

v2_383bce52ff2941ce8e955fe8605d70a6_img_000

v2_0b18cfc55d9a446086a041590c4fb887_img_000

超级人类的诞生:

我们会因科技而更聪明、更强壮吗?

1、当高科技进入医疗领域

v2_ecaef7283ef74670a43b5852e86bd605_img_000

科技巨头在医疗领域的布局

数字化转型作用于各个领域,医疗领域可以说是其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在过去的这几年,尤其是去年受疫情的影响,医疗领域VC资本的投资大幅增加,也让大家意识到医疗领域创新的重要性。

医疗领域因其自身具有海量的高质量数据,而且很多数据已经具有标签化,所以这里是新兴数字化转型技术早期应用最合适的试验田,也是一个最能体现技术优越性的产业。

v2_0281578d95b24a72a63d02cdda7a44e0_img_000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成为社会负担,中产可支配收入增加,监管部门更加开放,是医疗深科技背后的四大推动力。

在新的一代,人们对于更好的医疗技术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对于医疗健康的定义,已经不简单是过去的看病、吃药,而是怎么样可以让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在一个优质状态。如何以高质量的生命体征活到120岁,去更好地享受生活,这种对于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对新一代的医疗创新提出了更多要求,从而促进整个医疗生态的变化。

v2_5b3abdaad579417db5ce29f34a865d67_img_000

美国医疗费用增速超过GDP

2、医疗领域的颠覆式创新:“软硬结合”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结合(胶囊机器人、纳米机器人、柔性电路技术、人体外骨骼等),边缘计算的应用,通过这些软硬件整合的解决方案之后,我们可以把散落的点——从早期的监控,到诊断,再到治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套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从而为数据挖掘和应用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如果我们可以不停地推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早期监控的技术发展,在早期就发现病症的源头,这样我们得以在身体还没有受到很大损害之前,进行早期的个性化诊断,把病害扼杀在萌芽阶段。

3、悖论:未来科技,是助力还是炸弹?

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一方面令人兴奋,但确实也会带来一些社会悖论:先进的医疗技术如果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聪明,让身体变得更强壮,那么是否可以保证这样的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每一个个体?事实上,由于认知、态度、渠道、资本等影响因素,只有少数派可以获取机会优先成为“超级人类”。

与其担心和人工智能的竞争,我们是不是要先去担心人类内部产生的这种新物种——超级人类,和普通人的竞争?

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意识到很多生物医疗的相关技术,未来发展可能是一个“黑盒子”,在我们对技术工具使用之后产生的潜在结果还没有太多的信息和十足的把握之前,其实不要贸然地去使用它。是助力,还是炸弹,尚未可知。

技术是中性的,我们无法去责备一个工具,或者说去限制工具本身,我们需要去思考、去监管的是使用工具的主体,也就是我们人本身。只有正确地认识、监管技术,才可以推动技术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而我们作为投资方,也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投资哪类技术,投资怎样的技术应用方向,释放什么信号给整个市场,至关重要。

v2_7692b1e8ae684016a9fb9b255d6d614c_img_000

举例:纳米机器人

v2_293a0fdd226b4fae8adc8161a526006d_img_000

繁荣or 消亡?

下一个创新周期在哪里?

1、“做蛋糕”:我们处在创新的哪个周期?

创新不是一条线往上走,我们会看到效能的提升越来越快,但如果真的去定义创新的本质,你会发现,它总是以基础创新为开始,再到技术应用创新,再到商业模式创新。

就像做蛋糕,基础技术创新做了一个蛋糕的基底,技术应用创新是把蛋糕做起来,去让它变得更加丰富,在各个产业产生效果。而商业模式创新是通过重新切割这个蛋糕去定义新的玩家。从前两个阶段开辟新的市场,到商业模式创新实际上是在抢夺、重新定义已有市场。

v2_1204af56e33640a595091adff7a4caa0_img_000

创新周期图:基础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当这个蛋糕切无可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下一代的基础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去推动新一批的效能提升和发展。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硅谷在经历上一批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瓶颈期后,再展开智能时代的基础和应用创新的新开始。在这个周期变化过程中,每一轮都会有新的主题,也会通过新的主题去不停地驱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2、最好的时机是何时?

v2_4091183a754e43bbb52a58914a1480c1_img_000

大家曾经常讨论中国的创新模式、美国的创新模式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两个不同的创新生态正好处在不同的创新周期阶段。所以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要从周期的角度去选择最好的时机,进行创业的探索。

作为投资人,我发现很多有着成熟创业经验、对市场周期变化有着深刻理解的连续成功创业者,在去年进入市场进行新机会的探索。从经济周期、创新周期的变化,可以看到一个新的章节正在打开,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机让他们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下一代的创新公司的探索。

很多时候在最合适的时机进入市场会比技术本身更重要。有一句话说,伟大的企业总是在经济低潮期时建立。经济低潮期有一个先天选择性的作用,会让市场自然淘汰掉很多竞争对手,让资本和资源更加集中,更多地向头部企业去集中,这也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可以更快地成长为下一代的领军机构。

3、硅谷的秘密:如何让创新更好、更快发生?

如何搭建一个更利于创新诞生的生态,让创新更好、更快发生?以硅谷为例,全世界40%以上成功退出的初创企业,都在此创立和退出,这里有全美超过50%以上的VC资本,能够多年持续成为每一次科技创新潮的始发点,持续作为全世界创新活动最密集、创新成功率最高的中心,硅谷的奥秘到底是什么?

v2_b1c13339814e4a3e9429d00c6c84417a_img_000

1)高浓度的风险投资

资本就像一个催化剂,具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果。美国的VC总量大概占到美国GDP的2‰ ,但是这2‰ 的VC投资却造就了美国20%以上的GDP。

在VC资本出现之前,美国科技市场要成就一家百亿千亿级别的企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通过VC资本的参与之后,如今成就同级别的公司,可能只需要10年时间。在这里,资本的高效率性被大规模提升,刺激了创业者的积极性。资本的高速流通,帮助硅谷成为资本的集中地,吸引全美甚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企业来此进行下一步的探索。

2)海量的人才:从T型人才到π型人才

在我还是学生时,我的导师工学院的院长跟我讲到斯坦福要培养T型人才:一横是有思维的广度,有学科的广度,一竖是有学科的深度。后来亲身经历了从科研到创业,再到投资,我意识到π型人才的重要性。除了这一横一竖的广度和深度之外,还有一撇,即跨界思维

通过技术商业化转化,更好地打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帮助斯坦福形成一个具有多样性,既在基础科学研究具有前沿性发展,同时在技术商业化创新具有领军地位的人才聚集地。而这种创新文化也由斯坦福作为基地带给了整个硅谷生态。

硅谷特殊的创新文化是,大家并不会去崇拜那些资产最多或者说财富最多的人,真正被欣赏的,是那些具有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技术,愿意通过技术的发展去改变世界,进行这方面求索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你要有创新的思维,跨界的思维,思考如何将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应用到现有的工作、生活和产业中,而创新不一定就要去创业,你也可以去就业,可以在商业公司,也可以在公益平台去进行各方面的探索。核心在于一种探索精神,离开你的舒适圈去探索未知。

3)多元的退出途径

在硅谷整个创新生态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比如谷歌、Facebook等),从最初的创业公司变成了产业内的大龙头企业,它们的公司文化改变也形成了硅谷另外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多元的创新生态的构建。

多元的退出途径也很关键。在硅谷,可能80%以上的科技企业的退出途径是收并购,这种巨大的、快速的收并购可以驱动创新资本更加有效率地进入到下一轮的投资中,而更高的收并购成功率也给创业者更大的动力去探索下一个创新公司。

v2_7f6d24bdc30e4ad9b5e6f3b6485647d4_img_000

2009年至2020年,美国医疗和生命科学行业并购交易的价值总额超过2.4万亿美元。

4)原谅背叛的文化

所谓原谅“背叛”,其实是允许内部创新的尝试。如今很多大型公司都开始改变思维,纷纷成立自己的战略投资部门,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甚至进行在职的创新,进行创业项目。

如果我有员工要去创新,我会作为他的第一个投资人,当他的公司做起来之后,我再把他的公司收购回来,公司收购回来进行业务整合之后,可能这个员工会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尝试。

这样的动态合作,形成了非常良性的大企业和小企业配合的机制,也帮助大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创新活力。正是这样多元化的创新生态,给硅谷整体带来了更多的贡献者和力量。

v2_0210dd25c82b4ec99f4b8bd28334ce78_img_000

v2_52fd031b14e84108b2af2d2b703d3654_img_000

拥抱or批判?

从技术创新到科技伦理的思考:

科技创新的边界在哪里?

快速的技术创新发展,带来了很多社会上的讨论,大家对技术创新有各种各样或乐观或悲观的态度。以下是三种比较常见的担忧。

担忧一:创新会消失殆尽吗?

答:创新并没有减少,只是形式变了,或许不像几十年前突然出现了基因测序技术,或者几百年前出现了蒸汽机、电灯等这样变革性的技术发现,创新如今是以一种更加潜移默化,更加易整合的方式在发生着。

在产业层面上,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智能生产、自动化已经在快速发展,都是一批新型的数字化转型技术、前沿技术的推动。新兴的技术创新,导致了一些产业结构的变化,所以你很难用原始的定义去定义一些新的公司。比如以前我们讲诺基亚是一个手机公司,今天可以说苹果是一个手机公司吗?它是一个单纯的手机公司吗?或者单纯的电脑公司吗?都不是,它已经是一个产业生态和服务的整合。当各种各样的产业整合于一起的时候,价值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会形成乘法效应。

担忧二:创新太快会增加失业吗?

答:这样的论调在每一轮技术创新时都会出现。有一份研究表明,确实在短时间内,人工智能会替代掉7000多万的工作,但人工智能也会创造1.3亿多个新的工作岗位。这也是技术创新的魅力所在——在创造新的机会的同时,也在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对于我们所有的从业者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你是否对于技术发展的速度和周期有足够的了解,而且可以跟着它的变化去将自己装备成一个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担忧三:创新对社会架构会产生什么影响?会加剧社会分裂吗?

答:作为行业从业者,无论是资本投资还是创新创业,都是要去改变世界的同时创造财富,但最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虽然技术是中性的,但是我们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去考虑怎么样可以让技术去助力更多人的生活,去发掘出一条更好的、推进技术创新快速大规模应用的道路。

对于每个个体来讲,与其害怕技术带来的分裂,不如贡献一部分力量去拥抱技术,去主动认识多样的技术发展。只有全社会范围内技术整合应用意识的提升,包括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普遍教育,这样才可以更大程度地从另外一个层面去保证更多人对于技术的接纳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作者:混沌学园,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