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港股首秀破发,理想汽车的下一站是A股?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mtpost.com/556839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1400x948&ext=.jpeg

45天内,国内两家造车新势力齐聚港股。

继7月7日小鹏汽车赴港上市后,8月12日,理想汽车(02015.HK)正式在港交所开始上市交易,成为第二家在港双重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不排除回归A股的可能

作为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回归港股的速度比预料的快了很多。此前,网上有传言,理想汽车在5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将以双重上市的方式回归港股。

不过,据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在上市敲钟仪式结束之后,接受钛媒体等媒体采访时透露,实际上,理想汽车早在去年7月30日在美股上市之后,就已经启动了港股上市的计划。

!1400x924&ext=.jpeg

之所以在此时选择赴港上市,沈亚楠表示,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投资人的多元化、市场深度非常好;第二,理想汽车希望能够更多地吸引亚太地区投资人,特别是本土的投资人;第三,港股和美股同时上市,能够抵御一些不确定性。

作为理想汽车早期的投资方之一,蓝驰创投曾连续5轮投资,是理想汽车的A2轮、A3轮、B1轮、B3轮、C轮投资方。

对于此次理想汽车港股上市,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认为,这将使理想汽车在全球资本市场获得双重流动性,为理想落地“2025战略”,并拿到自动驾驶入场券获得更多资本筹码。

可以说,回归港股上市后,理想汽车也顺利拉近了与国内投资者的距离。至于下一步是否有回归A股的计划,沈亚楠表示,理想汽车美股、港股、A股都是其整盘扩展资金渠道的规划,所以不排除回归A股的可能。

目前理想汽车在售车型只有一款,从财报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款车型的营利性,沈亚楠坦言,根据之前的预估,今年整体的毛利会达到19-20%。而关于净利润,由于理想汽车把更多的钱投入到了研发,所以会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处于没有盈利的状态。

造车是一件长期高投入的马拉松长跑,需要重资金投入,这也是为何会有人调侃谈“理想”需要钱了。

可以看到,短期之内,自身难以实现自我造血,就需要外部源源不断地供血,而上市是快速获取融资的一种途径,这或许是理想汽车未来有可能在A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港股首秀破发

此次港股上市,根据公告显示,理想汽车本次总计发行1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约5.5倍超额认购,最终发行数目为1000万股占全球发售股票10%;国际发售部分获约7.9倍超额认购,最终发行数目为9000万股。

按发售价每股118港元计算,理想汽车此次港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约为115.519亿港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一个多月之前小鹏汽车14.73倍的认购倍数,公开发售阶段的理想汽车,只获得了5.5倍认购。由此来看,资本市场对于理想汽车并不太热情。

这种不热情更是直接反应在了股价上。8月12日,理想汽车港股首秀市场反应略显平淡,当日破发收报117港元/股,较发行价118港元下跌0.85%,成交额约6.73亿港元,市值为2400.66亿港元。

至于股价的波动,沈亚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短期内理想汽车不会特别关心股价,公司目前的融资核心是为了储备弹药,为下一步的竞争奠定基础。

对于此次港股上市的115.5亿港元的募资用途,理想汽车此前表示,将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为研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及未来车型,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及未来增程式电动汽车车型提供资金;为扩大基础设施、市场营销及宣传提供资金;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其中,45%将于未来12至36个月分配至研发用途;45%预期将用于为未来12至36个月扩大基础设施、市场营销及宣传提供资金。

在研发投入上,沈亚楠表示,理想汽车会聚焦三个层面:第一是电驱动技术,包括正在研发的下一代的增程技术,以及400kW高速充电技术;第二是自动驾驶技术,理想汽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自动驾驶,2021款理想ONE已经实现全栈自研的L2+ ADAS功能,并且即将实现NOA功能;第三是智能座舱,希望带给客户更加创新的座舱智能方案。

不放弃增程技术路线

作为国内少有的选择增程式电动汽车为切入点的“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只有一款在售车型。

理想汽车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理想ONE,并于2021年5月 25日推出2021款理想ONE。截至2021年6月30日,理想汽车已交付超过63,000辆理想ONE。

根据理想汽车近期公布的7月交付数据,其在7月交付8,589辆理想ONE,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八千辆。

!1400x759&ext=.jpeg

沈亚楠透露,目前新款理想ONE的订单已经破万,按照预期,将在9月实现交付过万。

即便能够实现单月销量过万,但只有一款车型,理想汽车也难以实现其20%市场份额的宏大目标。

今年2月份,理想汽车对外宣布,2025年的战略目标是取得20%的市场份额。针对这一目标,沈亚楠表示,理想汽车准备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关于产品的保障,一方面在研发方面,2022年推出第二代增程平台,即X平台;另一方面,纯电方面会有两个平台,一个是Whale平台,一个是Shark平台,这两个平台会从2023年开始推出产品。

关于产能的保障,理想汽车也在符合国家政策条件之下,在尽力去解决更多的产能。理想汽车的北京工厂将会2023年量产纯电车型。

而供应链方面,要达到20%的市场份额,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供应能力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创新的、核心的和智能电动相关的部件,理想汽车也正在和合作伙伴一起布局。

因此,在拿到融资之后,理想汽车将会加快研发速度,根据其规划,将在2022年推出一款增程式电动SUV,并于2023年推出另外两款SUV车型。自2023年起,理想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关于纯电和增程的技术路线,沈亚楠强调依然会采取双轮驱动路线,简而言之就是不放弃增程式车型,同时加大纯电产品研发。

“理想汽车对于市场的看法,并非是简单地在纯电车市场竞争,我们更在意整个乘用车市场。无论是增程,还是纯电,目的都是更多地替代燃油车。”沈亚楠说。

在他看来,当前增程和纯电汽车替代燃油车的瓶颈,主要还是充电体验。因此,理想汽车2023年纯电产品的专注点,是在怎么能够解决用户充电体验的问题。之所以理想汽车要研发400KW的高速充电,就是想让用户在补能体验上基本等同于燃油车,和加油一样方便快捷。

小结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接下来还要继续“过关升级”,正如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港股上市敲钟仪式前所说,“回归香港市场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新一轮跨界造车玩家的入局,智能电动汽车这条赛道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双重上市后的理想汽车,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造车可谓是吞金兽,对于资金的需求之大,让任何一家造车新势力都不敢放慢融资的脚步。也许,过不了多久,A股市场就会看到理想汽车的身影。

毕竟,谈“理想”要钱!(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张敏)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