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现货没有出路,想靠合约致富?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henliancaijing.com/a/11870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现货没有出路,想靠合约致富?

2021-07-07 16:15:18

现在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

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一些人认为,当下的低迷只不过是加密货币长久上涨过程中的间歇,但也有一些人当下行情,是实打实的熊市,原因就在于,这个阶段,在社群里,各种亏损、赔钱送外卖之类的梗开始逐渐广泛传播起来。

玩梗,是熊市的主要特征之一。

而认定熊市到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合约玩法再度的兴起......

事实上,当市场趋冷,现货收益难以令人满足的时候,具有赌博性质的合约就成为广大玩家的选择之一。

1.当前行情之下,合约之风开始兴起

小元最近又在玩合约了。

自从去年DeFi兴起,比特币一涨再涨的创造历史,小元已经很久没碰过合约了。

直到现在,确切的说是从6月份开始,小元又一头扎进了合约里,每天谨慎的开几单。

合约账户永远放着5万块钱左右的USDT,然后时不时的刷一下比特币合约的15分线或者1小时线,如果听到确切的消息,就及时地开一单合约。

事实上,就在昨天下午,当央行营管部“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活动的风险提示”公布后,嗅觉灵敏的小元立马开空比特币。

从34888美元,开了75倍的空,最终于34100美元平单。

两个小时,净赚2000美元,已经不算少数。

“市场低迷,买现货或者去流动性挖矿挖矿,都赚不到太多钱。”

在小元看来,当下最好的做法就是开开合约或者去买欧洲杯的彩票。

其实,小元的做法并不是个例,近段时间,随着行情的走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合约交易之中。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先是各种各样的流动性挖矿搅弄风云,再是IDO、MEME、NFT等概念的争先恐后,最终,在比特币价格达到65000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之后,行情便一路急转之下,特别是5月和6月两次监管的声音的释放,让比特币的反弹一波比一波薄弱,关于加密货币进入熊市的论调也越发甚嚣尘上。

相当一部分币圈玩家们认为,新的加密货币周期开始了。

币圈迎接低迷的礼物,就是杠杆、合约以及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

有数据表示,CME比特币期货和期权日均交易量在第二季度创历史新高,达到26575份。此前在6月底,CME于5月初推出的微型比特币期货日成交量突破了100万份。

无独有偶,甚至高盛也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提供以太坊期货和期权交易服务。

此外,据CryptoQuant数据,当前各大交易所比特币的平均杠杆率回归至了519暴跌前的水平。

而作为全球合约成交量最大的币安交易所,其比特币杠杆率甚至已经达到了近三个月以来的高位。

种种数据都表明,加密货币行情的趋冷,似乎并未对合约产生过多影响,反而如梅花般,迎来盛开的季节。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今年6月,整个加密货币在合法中心化交易所的现货交易量相较于5月下降了56%。

这其中,既有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发展壮大的原因,但同时,也和整个行情低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既然是熊市,那就是下跌为主基调。做空基本就是捡钱。”这是小元的合约策略,除了打听消息以外,小元还时时刻刻的关注着比特币的合约15分线以及1小时线的走势。

“每当看到五到六个上涨的蜡烛图时,就可以放手开空了,大概率能中。” 

然而,真的有这么简单嘛?

2.合约,真的能让你赚到钱吗?

“其实并不简单。”某合约交易所合伙人孙淼告诉深链财经,“人性固有的恐惧和贪婪,最终都会让合约玩家把自己赚到的钱再亏出去。”

哪怕孙淼也不可避免。

和小元一样,当孙淼看到央行的相关公告之后,也是第一时间选择了开空,然后,在比特币第一次下跌探底之后,孙淼在比特币34100美元左右选择了止盈,当时他赚了1万多美元。

此后,孙淼听同事说,这个公告的市场情绪还没发酵呢,还会下跌,于是便在比特币34105美元继续开空,但后面比特币一度涨回34400美元左右,难以接受盈利全部回吐的孙淼,及时选择了止损。

前前后后,孙淼的最终盈利只在200美元左右。

更有甚者,据孙淼透露,今年早期,行业内有一个项目方通过发行流动性挖矿仿盘,一夜之间豪赚200个以太坊,然而,这200个以太坊还没在手里拿24个小时,就被创始人借走去补他个人的以太坊空单,结果最终仍然爆仓。

不可否认,合约赚大钱的人绝对有,但是绝对不会很多,每个投资者都应该认清现实:不要奢望自己也有可能跟他们一样赚大钱。现实是甚至只是赚钱都可能是奢望。

这还不是所有,合约最危险的地方并不是赚钱很难,我相信这个圈子里高手还是有的,胜率很高的人也不少,然而他们几乎最后都逃不过爆仓的的命运。

电影《大空头》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最胆大妄为的投机也具有明显的投资特点,而哪怕最稳健的投资也有着一定的赌博性质。

更遑论合约。想让一个赌徒收手,实在太难了。

早在2019年6月,加密货币交易所比特易创始人惠轶被传自杀。 一时间引发人们对交易所非法侵占投资者资产的质疑。 在此之前,网上已有消息称比特易涉嫌利用客户资产去开合约,并被爆仓。

事实上,期货合约的疯狂,不止币圈,金钱的游戏,没有不贪婪的。 2017年9月29日,中国橡胶圈资深人士付晓军因橡胶爆仓跳楼身亡。 

更早的2015年7月24日,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瑞林嘉驰对冲基金操盘手刘强在北京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 据知情人士透露说,压垮刘强的直接原因是6月15日开始的股票暴跌。当6月中下旬大盘跌破60日均线之后,刘强竟然一反其一贯的投资理念,高位重仓抄底做多股指期货,甚至还配资抄底购入股票,最终爆仓破产。

“太依赖一件事一个人,他一定会成为你最大软肋。”自杀前,刘强博客上写下这句话。 

种种案例,不胜枚举。

从股票到币圈。有了这么多前车之鉴,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无非“利益”二字。 

只要利益足够大,市场上就不乏以身犯险的“赌徒”。 在一些合约平台上,“高手实盘”是必备的内容。匿名的合约高手们,按照收益率高低排成一列,一周收益率可以达到几百。 而疯狂的币圈玩家们总有一个错觉,认为自己可以像列表中的高手一样,用微小的本金,踩对一次周期,一夜暴富。

但事实上,赌桌上从来不会有永远的赢家,或许笑到最后的,只有开设赌局的交易所们。

3.合约凶险,还望三思

澳门毒王何鸿燊曾经说过,赌场不怕有人赢,就怕没人来。事实上,只要一直在赌桌,那么赢家早晚也会变成输家,但赌场却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原因就在于,每场赌局,赌桌都会抽水。

这一行为,映射到币圈,就是交易所收取的手续费。

或许相较于赌场,还处于行业早期,野蛮生长的交易所们,其赚钱手段更加激进。

背后和玩家对赌,带单吃客损、恶意插针,拔网线......每一个字,背后都是许多人的家破人亡,而你永远都不知道火热的合约市场背后到底藏了多少把刀。 

看到合约门道如此多,或许有人会认为,合约凶猛,应该敬而远之。 但也有人认为,不论你玩不玩,合约它就在那里。

事实上,任何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发展到最后,期货交易一定会变得非常发达。加密货币行业也不例外。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当下的合约市场,普通合约用户对于大盘、K线等金融专业知识的认知率还很低。

合约不同于现货,牛市期间,随着上涨大趋势的出现,行业内大部分的加密货币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涨幅。

作为普通用户,事实上,只要踩准时间点,就很难亏钱。

但合约却不一样。如果说牛市买现货,是增量资金之间的博弈,那么熊市做合约,则是存量资金之间的斗争,更加残酷,更加零和。因此,也更需要合约玩家拥有更多的合约素质:分析行情,打听消息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抑制......

或许就如何鸿燊所言,不赌,就是最大赢家。

本文由深链财经原创,旨在传递行业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