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爱优腾“舌战”字节跳动背后:长短视频“流量之争”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voao.com/a/207579.aspx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爱优腾“舌战”字节跳动背后:长短视频“流量之争”

导语: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崛起,长视频平台发展受挫。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面对共同“威胁”,原本竞争激烈的三家长视频平台站到了同一队列,集体“声讨”短视频。角力间,这场平台间的对抗不断升级。

      剑指短视频,爱优腾又一次“并肩作战”。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俨然成为“大型互殴”现场。爱奇艺、优酷、腾讯等长视频平台,集体炮轰短视频平台涉嫌“盗版”“侵权”——“打击侵权就是鼓励原创”、“希望B站能一直把原创短视频当成自己的主要发展的目标”……

  当天,短视频平台的代表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发文“回怼”:腾讯自己大力发展短视频的同时,一直在攻击短视频行业。此后,字节跳动在官方公众号发布长文,历数三年来腾讯对于字节跳动的屏蔽和封禁。

  面对共同“威胁”,原本竞争激烈的三家长视频平台站到了同一队列。这已不是长视频平台第一次集体“声讨”短视频。

  4月9日,包括爱优腾在内的5家视频平台、53家影视公司以及15家影视行业协会发布关于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对相关影视作品实施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侵权行为。

  20天后,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联合发布声明谴责B站,表示在《老友记重聚特辑》上线后几小时内,B站就出现了大量侵权盗版视频。而三家平台是这一特辑的国内版权方。

  角力间,这场平台间的对抗再次升级。

  抢食:利益之争——短视频狂吸粉,长视频平台巨亏

  无论是三家长视频平台对于B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原创希冀”“牢骚”以及“谴责”,还是腾讯和字节跳动之间的新一轮“声讨”“口水战”,本质上都是现有视频行业格局背后的利益之争。

  6月3日,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网民使用率95.4%,2020年泛网络视听产业规模破6000亿元,较2019年增长32.3%。面对这一稳健发展的市场,各大视频平台持续角逐,但各方力量以及整体格局已经显现。

  《报告》称,在6000亿的市场规模中,短视频领域的市场规模最大,达2051.3亿元,同比增长57.5%;综合视频以1190.3亿元规模位列第二,同比增长16.3%;网络直播领域增长迅速,同比增长34.5%,市场规模达1134.4亿元。

  短视频领域的市场规模已经是综合视频的近两倍。而从用户规模角度来看,截至2020年12月,用户达8.73亿,网民使用率持续走高,目前接近90%,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底层应用。此外,短视频也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第二大因素。

  短视频蓬勃发展,主打长视频的平台却集体显得力不从心,盈利也变得愈加遥遥无期。

  以爱奇艺为例,今年一季度,爱奇艺订阅会员数为1.053亿,而早在2019年的二季度,爱奇艺的会员数就已经超过了1亿。两年过去,会员数始终没有进一步的突破性增长。事实上,去年一季度疫情期间,平台订阅用户数达到1.19 亿,是其历史最高点。

  伴随用户增长尴尬处境的,还有最根本的盈利指标。根据财报,从2015年到2020年,爱奇艺已经连续六年亏损,净亏损分别为25.75亿元、30.74亿元、37.37亿元、90.61亿元、102.77亿元和70.07亿元,六年累计亏损超过350亿元。

  背靠腾讯的腾讯视频以及背靠阿里的优酷情况也不乐观。2019年,腾讯视频拥有付费会员1.06亿,全年亏损接近30亿。相比之下,优酷土豆营收267亿元,亏损106亿元。

  “难,长视频行业太难了。这个行业是有盈利的企业,但是我们三家(优酷、爱奇艺、腾讯)什么时候能盈利?按照现在的生存环境,盈利指日可待那是痴心妄想。”阿里文娱总裁兼优酷总裁樊路远在这次网络视听大会现场感叹。

  追击:腾讯、爱奇艺加码,杀入短视频求出位

  面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长视频平台也一直在投入资源,寻求突破。其中包括继续在长视频内容上发力,比如持续投入自制综艺和自制剧,试图以独家优质内容来吸引被短视频占据注意力的用户。

  此外,推出自家的短视频产品,和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同质化竞争。为了在短视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腾讯曾先后推出过十几款短视频产品,包括微视、企鹅看看、闪咖、MOKA魔咔、猫饼等,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在市场上激起水花。

  至今,独立短视频产品中只剩一个微视还在支撑,并且虽然被腾讯“举集团之力”扶持,依然没能成为爆款。

  唯一显现转机迹象的是内置于微信的视频号。依托于微信自身超10亿的日活以及紧密的社交关系链,视频号发展速度和潜力超过腾讯以往所有短视频产品。去年6月,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朋友圈透露,视频号日活已超2亿,当时距视频号推出仅5个月。尽管如此,视频号与抖音仍然还有很大差距,腾讯对视频号也在持续加码。

  爱奇艺同样开启短视频试水。去年4月,爱奇艺推出短视频兴趣社区“随刻”,紧接着又推出一款名为“随刻创作”的短视频制作App。

  “随刻”被寄予厚望。上个月,爱奇艺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后,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首次对外发出一封致股东信,他表示,爱奇艺App专注于娱乐视频,随刻App主要专注于兴趣视频。“兴趣内容的特点是主题非常分散,内容和对应的用户都非常长尾。用户进入门槛高,但用户黏性更强。目前这个模式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爱奇艺在利用已有资源来开拓这一新市场上很有机会。”

  实际上,2018年以来,爱奇艺推出过多款短视频,包括姜饼、吃鲸、纳豆、晃呗等,最终都没有引起过多关注。

  2020年,短视频平台的行业地位首次超过所有综合视频平台。QuestMobil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月活跃用户规模TOP5的短视频应用为抖音、快手、快手极速版、西瓜视频、抖音极速版。在这几款产品面前,微视和随刻依然属于“弱势力”。

  混战:用户时间“争夺战”将继续,优质内容决胜负

  面对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背靠BAT的“爱优腾”为何始终难以有质的突破?

  业内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抖音、快手、B站已经抢占先机并且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调性。有人认为抖音、快手、B站太强大,用户已经养成习惯,很难切换阵地,马太效应在这个领域也再次应验。

  对于爱奇艺面临的窘境,龚宇致股东信中表示,根源上还是缺乏优质内容。

  互联网世界对于流量的争夺是永恒的,视频行业的战火硝烟不会停止,长视频平台已经在为竞争做准备。

  4月15日,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将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整合成在线视频BU,这是PCG自2018年9月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预示着腾讯在视频领域内新的探索和尝试。

  5月14日,随刻&爱奇艺号伙伴大会上,随刻发布了全新的创作者扶持策略“追光计划”,探讨智能终端下多场景内容分发及多样化商业化方式,从内容创作、分发、变现三方面深度赋能创作者和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长视频平台继续在短视频领域探索的同时,短视频平台也没有掩饰其对于长视频的野心。

  去年疫情期间,字节跳动旗下西瓜视频大手笔买下《囧妈》《大赢家》等影视作品独播权,与BBC Studio达成内容合作协议,上线《文明》等上百部BBC纪录片。此外,字节跳动还投资了吾里文化、秀闻科技、鼎甜文化、塔读文学、九库文学网5家网文平台,加快在影视相关项目领域的布局。

  B站在长视频领域的布局也一直动作不断,自制综艺《说唱新世代》,采购老片,以5.13亿港元战略投资欢喜传媒,首部独播网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既为满足已有用户不断拓展的内容消费需求,也是为了进一步破圈。

  而快手也于今年3月份测试了“今视频”,据悉,这款App涉足中长视频。

  内容形态上互相延伸、战略计划上不断加码、资金投入上持续大手笔,视频行业的未来趋势如何?

  国家版权局6月1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移动网民每日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在使用短视频应用,短视频已成为图文和语音之外的移动互联网“第三语言”。

  而本次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发布报告则指出,未来一年在网络视听领域,优质内容仍是行业“兵家必争之地”。平台会员增长趋势放缓不可逆已成为行业共识,增强用户黏性及活跃度成为现阶段各平台的主要发展目标。短视频和网络直播让“视听+”成为现实,短视频与综合视频将展开更激烈的用户时间“争夺战”。

  长短视频的混战还将继续,包括长视频之间、短视频之间以及长短视频之间。与此同时,各大平台的内容形态也会继续相互延伸、融合与演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