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哥哥29岁牺牲,弟弟26岁牺牲……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E5MzQzMA%3D%3D&mid=2655713394&idx=1&sn=c2a3d3be5a4940d67e07c6c9db32b666&scene=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哥哥29岁牺牲,弟弟26岁牺牲……

收录于话题
#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
640?wx_fmt=gif
如果说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那么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最好剖面,因为这里有忠魂,有牺牲,更有信仰。在这里,国民党反动派的淞沪警备司令部杀了我们多少英烈呢?地下党上海市委书记张承宗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个说法: “自建党以来,仅国民党警备司令部内关押和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就达9000多人。”龙华烈士陵园里,草木葱郁的烈士墓地中,静卧着一对同胞兄弟的墓碑,就是陈延年、陈乔年烈士。自1927年7月到1928年6月,不到一年时间里,兄弟烈士之血,流淌在了一起。延年、乔年的青春来得特别早,安徽督军倪嗣冲作为袁世凯的爪牙、反动军阀,抄了陈独秀在安庆的老家,15岁的延年,11岁的乔年,不得不到上海投奔父亲。“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教子之法与众不同,不让儿子们住在自家寓所,享受家庭的温暖,只给很少的生活费,安排到亚东图书馆《新青年》杂志发行所勤工俭学。
640?wx_fmt=jpeg
兄弟俩的生活十分清苦,白天半工半读,晚上以地板为床,吃烧饼,饮自来水,夏天无蚊帐,冬天无棉衣,一件夹衣一年四季不离身。连陈独秀的朋友们都看不过去,说延年、乔年兄弟“颜色憔枯”,都要冻饿而死了,你管不管?但陈独秀却回答:“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叫他自创前途可也。”而延年也真不愧是调教出来的独立人格。五四运动中,陈独秀被京师警察厅抓捕,消息传到上海,延年的老师,也是陈独秀的好友潘赞化曾问延年:“你爸被捕这事,你知道吗?觉得恐怖吗?”延年回答说:“既作不怕,怕则不作。况这次学潮,含有无产阶级斗争之意义,千古未有。空前复杂的情况下,危险乃意中事,亦份内事。志士仁人,求此机会作光荣牺牲而不可得,有何恐怖之可言?”这位潘赞化老师,您也许没听说,但他的妻子您有可能听说过,这就是一代“画魂”潘玉良,他们的证婚人则是陈独秀。在上海,延年、乔年为准备赴法勤工俭学,认真学习法语,生活虽然艰苦,又是半工半读的学习方式,但这并没有让两兄弟荒废学业,他们相继考入震旦大学,法语水平也相当不错,著名学者吴虞曾经在日记里赞誉之:“法文极佳!”1919年12月25日,延年、乔年登上邮轮,远赴法国,次年2月,来到巴黎,又转里昂。在一家工厂当翻砂工,一面做工,一面学习。这是一家大型机械工厂,翻砂工在熔铁炉旁工作,面对着炽热的铁水,经常搬动百多斤重的铸件和工具,同来的中国勤工俭学生说这个工种极其辛苦,“工作一天汗流一斗。”法国招收中国勤工俭学生的企业,所提供的工种,劳动强度大,工伤事故多,而工资仅仅略高于学徒工,每天只有十多个法郎,除掉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的生活费,就所剩无几了。而且更为可恶的是法国资本家,还经经常以无法销售的彩色明信片之类的东西发给工人,充抵部分工资。说白了,就是欺负你中国人。为了生活下去,这些明信片怎么处理呢?延年、乔年就想到亚东图书馆的老朋友汪原放,就是经理汪孟邹的侄子,请他帮忙,我们寄给你,你帮我们在亚东图书馆推销,总比我们砸在手里强吧?真到了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资本主义就彻底教育了对资本主义还存有幻想的年轻人,当然没心没肺的除外。延年和乔年也由此改变了无政府思想,转向共产主义,并加入了法国共产党。您知道他们的入党介绍人是谁吗?熟悉历史的朋友都认识,这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胡志明,越南人民的“胡伯伯”,当时他叫“阮爱国”,以中文笔谈、加法语、广东话跟中国勤工俭学生进行交流。教育延年、乔年兄弟的,除了法国资本家,还有他们曾经的人生导师吴稚晖。以勤工俭学生名义募捐筹建的里昂中法大学,等建成招生了,校长吴稚晖却过河拆桥,说学校跟勤工俭学生毫无关系,不准勤工俭学学生入学,却专门从国内招收有钱有势人物的子弟入学。并伙同北洋政府外交人员和法国警方,残酷迫害勤工俭学生。由此延年、乔年看穿了吴稚晖的真面目,不惜放弃官费,与之决裂。延年、乔年向来是行动派,为筹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们在巴黎街头开办了间小书店,既面向大批进步的工读学生和华工,出售宣传共产主义的书刊,其中就有他们父亲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同时还是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的聚会场所。这间小书店还直接改变了邓小平的人生之路,初抵法国的小平同志,因为四川老乡聂荣臻的关系,常来这里蹭书读,结识了陈延年和陈乔年。以此为平台,又结识了周恩来、赵世炎等未来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批青年领袖,并被这些先进青年的理想和精神深深吸引,从此走上了共产主义之路。小平同志后来引以为傲的刻蜡板绝活,就是延年亲授的。后者作为少共的宣传部长,负责编辑少共机关报《少年》,不但写稿、组稿,还要写蜡纸、搞油印,少共创建者之一的郑超麟曾回忆说:“延年、乔年俩人同睡一张床铺,我比乔年大一岁,延年比我大两岁。在法国时,我住在远离巴黎约三小时半火车的蒙达尔,每去巴黎,必到延年他们的住处,总是看见延年在刻写蜡纸。乔年多不在家,出去做工了。”1922年底,陈独秀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时,给赵世炎写信,建议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即实际上的“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随后延年、乔年赴苏,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延年因为生活简朴和学习踏实,被同志们戏称“小列宁”。而乔年与同学萧三共同翻译了《国际歌》。与此同时,北京的李大钊,广州的瞿秋白也不约而同地翻译了《国际歌》,他们四人也就成为《国际歌》的第一批中文翻译者。萧三是延年、乔年的留法、留苏同学,他们共同创办了旅欧少共。而在赴法勤工俭学前,萧三在国内还有位湖南一师的同学,他们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这就是毛泽东。1924年7月,延年学成归国,奔赴中国革命中心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秘书、组织部兼宜传委员会负责人,后接替参加“东征”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担任广东区委书记。这一阶段,陈延年和周恩来携手做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一件是建立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第二件是协助胡志明,成立了“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为越南共产党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奠定了第一代领导班底。此外,延年还积极支持毛泽东同志在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亲自担任农讲所的兼职教员,还提议要特别开设军事知识课,使学员文武兼备,才能担负起创建和领导农民革命武装的重任。在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崛起之际,陈延年和周恩来、毛泽东组成了铁三角,坚决反对陈独秀、张国焘的妥协退让政策。“中山舰事件”中,毛泽东主张坚决反击,一拳打得百拳开,才能以斗争促团结,陈延年与周恩来完全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并立即向中央请示报告,同时与苏联顾问进行磋商。然而党中央的陈独秀和苏联顾问,都不同意他们的意见。陈独秀又派张国焘赴粤,强令广东区委和陈延年执行退让政策,结果坐失良机。气得陈延年拍桌子,说:“老头子不相信工农群众的力量,我们共产党如果不依靠组织和发展工农群众的力量,不仅不能团结更多的革命左派,而且会使现有的革命左派不敢跟共产党走,不敢同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并且强调:“我和老头子是父子关系,但我是共产党员,我坚决反对妥协退让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真是神预言啊!一年后的上海“四·一二”、广州“四·一五”,武汉“七·一五”,国民党反动派杀得革命者人头滚滚,标志着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总破产。如果要给陈延年同志的广东工作,做个总结,淞沪警备司令部有段话最合适:“劳工为其诱惑,听其指挥者达数万人,势力极大、事机极危,幸为粤当局事先探得,防患未然,悬赏四万元,下令通缉!”这是1927年的悬赏标准,要知道当时陈延年的父亲,当时我们党的总书记陈独秀,蒋介石不过开价三万块,即便是周恩来同志的“市价”,也只有两万五千元,1935年长征途中才“涨价”到五万,而毛泽东同志“价值”十万。大革命失败后,陈延年来到上海,担任江苏省委书记,这是我党第一任江苏省委书记。他面对的是满地尸骸的危机四伏,大批共产党员惨遭杀害,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许多基层组织荡然无存。陈延年毫不畏惧,勇敢地承担起重整旗鼓的重任,淞沪警备司令部给予了“高度评价”,说他:“图谋不轨,举动极其秘密,连日挥金如土,四处活动,积极进行,将大不利于党国。”然而地下斗争充满了危险,不可控因素太多。1927年6月1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北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今山阴路69弄90号)开会。由于叛徒出卖,大批反动军警突然冲进来,省委书记陈延年操起板凳迎上去,与敌搏斗,为掩护同志们尽量逃走,被捕入狱。好在叛徒不认识陈延年,最初敌人也不知道陈延年的真实身份,关键的是他当时一身短打扮,素来衣着俭朴,而且长期跟体力劳动的工人师傅们在一起,体格健壮,脱了光膀子,一身腱子肉,晒得皮肤粗糙黑亮,说话也完全是相应口吻,怎么看都像个干粗活的苦力,因此他自称是受雇到这里做工的伙夫,名叫陈友生,敌人根本没有怀疑。要知道当时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往往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且你能相信老爹是中国学术界一流人物陈独秀,又留学生出身的省委书记,会是这个样子吗?于是敌人像对待普通的共产党员一样,把陈延年押往龙华看守所,准备判几年拉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始作俑者吴稚晖作为老冤家,从胡适那里得到消息,迅疾向淞沪警备司令杨虎“祝贺”:“今日闻尊处捕获陈独秀之子延年,‘其人发生额下,厥状极陋’,不觉称快。陈延年恃智肆恶,过于其父百倍。所有共产党之巨头,若李立三,若蔡和森,若罗亦农,皆陈延年在法国所造成。彼在中国之势力地位,恐与其父相埒。上海彼党失之,必如失一长城,足以寒通国共党之胆!”就是说,别耽误时间,赶紧杀了陈延年,天下就太平啦!掌握了确凿“证据”的敌人,威逼利诱,妄图迫使陈延年交出所知道的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上海党中央的具体信息。敌人好话说尽,酷刑用尽,打得他体无完肤,始终也没能撬开陈延年的铁嘴钢牙。1927年7月4日,即陈延年被捕后的第九天晚上,敌人将他秘密押赴刑场。面对敌人的屠刀,陈延年昂首挺胸,镇定自若,视死如归。敌人行刑时,喝令陈延年跪下,他却傲然挺立,根本不理会国民党反动派的暗夜嚎叫。几个刽子手扑上去,强行将人按下,然而刚一松手,要挥刀劈砍时,陈延年却突然乘势跃起,使刽子手的屠刀扑了个空。敌人恼羞成怒,狂叫着一拥而上,再一次将陈延年强按在地,以乱刀将他砍死,谓之“五马分尸”。蒋介石惟恐舆论谴责,又气急败坏,亲自下令不准收尸。此时陈延年烈士29岁,不到一年,1928年6月6日,陈延年烈士的弟弟、陈乔年也在上海龙华就义。
640?wx_fmt=jpeg
莫斯科一别,延年先行回国,乔年则服从组织安排继续学习,1925年初奉命回国赴北京,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长,协助李大钊同志领导北方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兄弟俩从此分身南北,聚少离多,直到为了共同理想,血洒龙华,才相会于地下。哥哥牺牲后,乔年受命于危难之间,从湖北省委组织部长调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秘密深入工厂、学校,联络同志,召开会议,部署工作,进一步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完成延年未尽的工作,使得革命力量得以迅速巩固和发展。然而还是由于叛徒的出卖,陈乔年同志被捕了。面对生死考验,他非常坦然,转告党组织,不要再为自己费心,他随时准备牺牲。1928年6月6日,陈乔年同志走出牢房,走向刑场,还不忘笑着跟狱友们告别:“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弟弟的一生比哥哥还要短暂,乔年牺牲时只有26岁。虽然陈乔年烈士希望全中国人民的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他们兄弟以牺牲换来的幸福。然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子孙后代,延年没有结过婚,他太忙了,忙得恋爱都顾不得谈,而乔年的一儿一女,一个贫病交加而夭折,一个被送到孤儿院,不知所踪。延年、乔年的朋友汪原放,多少年后还记得初见时,这对兄弟的样子:“穿着蓝粗布衫,颜色都已洗得发白,延年长得粗壮,似有拘束,不再多说话;乔年瘦削,活泼开朗,喜欢说话。”而在国民党南京第一模范监狱中,已经沦为“托派”的陈独秀,也惦记着延年、乔年,他曾问一名新进来的共产党员政治犯施亚夫:“你知道延年和乔年的结论是什么吗?”施亚夫告诉他:“当然是烈士啦,他们是为革命而英勇牺牲的!”以青春之我,耀青春之光

5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以青春之我 耀信仰之光”全网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启动。

启动仪式上,党史专家、烈士后人、《觉醒年代》演职人员等通过情景剧、时空对话等方式进行互动分享,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工作、活动信息和青年关注的热点信息
435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编  辑丨石洪基校  对丨李 桐校  审丨肖 健、刘婉婷值班编委丨吕通义
640?wx_fmt=gif
点亮“在”,以青春之我,耀青春之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