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柳比歇夫 Vs 康德和村上春树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ednoter.com/Kant-vs-Lyubishchev.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柳比歇夫 Vs 康德和村上春树

柳比歇夫是理科生,康德是哲学大师,村上春树是小说家,他们三个怎么会凑到一块?

其是我想聊的是他们的作息规律和时间分配。

《奇特的一生》的主人公柳比歇夫是个成就非凡的人,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还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生物分类学。

此人有个令人称奇的习惯:记录生活中所有事情的时间支出,统计分析,并坚持了一生。《奇特的一生》其实是对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的介绍。

  1. 记录每天每件事情的时间支出(原始数据)。

  2. 统计分析原始数据,制作每周、每月、每年的时间报表。

  3. 分析报表
    • 哪些地方浪费时间严重
    • 哪些地方实际支出时间远远超过了预估
    • 哪些领域的时间被过度压榨
  4. 根据报表做调整,指导下一步时间安排计划。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时间分配方案,并且柳比歇夫已经用一生的践行证明了其可行性。于是我也开始践行起来,当第一次整理出月度报表时,面对赤裸裸的数字,相当震撼。这个方法在人生成长的前期给我很大的帮助,朋友们都值的试一下。

浪费时间的事情因着各种理由被庇护,安安静静的躲在感性的港湾。我委身的教会小组中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弟兄姐妹,最常听到的借口是「今天工作好累啊,脑子变成一团浆糊了,下班实在不想看书了。不如去看看《冰与火之歌》《奇葩说》《绝命毒师》,刷刷京东和美丽说。」,其实你本可以去跑步和健身的,这是更好的减压方式。

突然有一天,当你拿着时间统计报表分析自己的每天、每周、每月、每年时,才发现游戏机、肥皂剧、过量的社交生活、垃圾电影等等在业余生活中比例如此之高,不仅憎恨自己。

A time logger

遇到的问题

在践行了4个月的时间统计法,我放弃了,太难操作了。

  1. 记录原始数据非常的花费时间和精力。如果你的工作能保证大段的心流时间,每天记录几次就可以了。如果你是沟通型的岗位,比如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每天在各种 context 之间切换,碎片时间特别多,记录时间支出就特别麻烦。每天都在想,如果有个秘书(智能机器人)帮我记录时间支出该有多好啊。

  2. 原始数据都是垃圾数据。收集原始数据的意义完全在于「统计分析,并指导下一步行动」,别无他用。

    当然不排除一种情况,过了20年你发达了,这些可以作为回忆录素材。

在柳比歇夫那个年代还没有智能手机和 Excel,记录要用纸和笔,统计必须用计算器,这本身是一件多么不容易事情。现在是 App 的时代,下载一个 aTimeLogger2。记录方便,还可以智能生成报表。

「通过时间统计来指导下一步的时间分配」本身就是花费时间和消耗精力的事情,如果节省的时间不能远远大于节省时间的受益,这种行为就是瞎折腾。

更高效且无趣的方法

我常常想,有没有方法即可以让我知道每周的时间支出,又不用记录一堆恼人的原始数据?

它确实存在,就是规律的作息。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罗列了每日作息,非常的规律。如果你不是国家领导人、CEO 等大人物,每日工作内容都是差不多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先级预先制定一份 time schedule,然后每天循规蹈矩的去执行就可以。既保证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又不用记录每一项时间支出。

比如周一到周五,我的作息是这样的:

1. 早晨

    06:40 - 07:05  洗漱、给刘小坤准备早餐

    07:05 - 08:10 Travel (Anki/Pray)

    08:10 -  08:30 Eating/Cafe/toilet

    08:30 - 10:00 Learn (Flow Time), 1h30m

    10:00 - 10:20 Meeting

    10:20 - 11:40 Learn (Work related)  1h20m


2. 中午

    11:40 - 12:10  Eating

    12:10 - 12:40 Reading?/琐事?

    12:40 - 13:10 Nap


3. 下午

    13:10 - 17:00 Work (4 hours)

    17:00 - 18:00 Jogging


4. 晚上

    18:20 - 19:30 Travel ( Anki/Reading)

    19:30 - 20:00 Dinner

    20:00 - 20:45 洗碗、处理杂事、洗澡

    20:45 - 22:00 Learn (Flow Time), 1h15m

    22:00 - 22:10 爱的行动(给孕妇按摩、唱胎教音乐)

    22:10 - 22:30 Study Bible/ Pray

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时刻表循规蹈矩的生活,工作日的时间分布统计应该是这样。

1. God (与神亲近)

    祷告读圣经  0.5 - 1 hours


2. Self (身心健康)
    * Sleep ( 8 hours)
    * Eating (1 hour 10 mins)
    * Sport 1 hours

3. Family (家庭责任)

    为妻子做事情 10-20 min

4. Learning(自我成长)

    3-4 hours flow time

    1 hour 碎片时间

5. Working(工作)

    4 hours flow time

6. Others(琐事)
    * 洗碗、处理杂事、洗澡 (45min)
    * Travel (2 hours 20 min)

既不用向柳比歇夫一样记录一堆繁琐的 time log,又可以保证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合理的。

康德的作息

有些人会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像一台机器,很无趣。

还是那句老话:如果你还年轻,当然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而立之年的大叔却蹉跎不起,若不合理安排时间,必定被生活淹没。

此外,这种形式上的呆板让人清醒的认识到生活的优先级[1]。此图是康德的作息,堪称呆板中的极致。

Kant

  1. Schedule your Priority, and don’t Prioritize Schedule. 我在《The top of my todo list》中讨论过怎么排优先级的问题。很多人每天接受一堆的任务,根据优先级处理任务,这是短视的表现。你其是应该想好人生的优先级,然后再根据优先级去安排今天的任务。
吕小荣
20 July 2015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