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来顶级圈子,雷军“抱团造车”?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95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拉来顶级圈子,雷军“抱团造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张丽娟,原文标题:《雷军拉着有头有脸的企业家们为了造车“抱团了”》

在雷军官宣小米造车之后,4月2日,雷军与汽车企业家与投资人的合影在网上流出。

照片中,除了雷军之外,还有李斌、李想、何小鹏、王传福、王兴、沈南鹏、程维、余凯、鲁伟鼎等人。此次是由雷军发起的华夏同学会的聚会,尚不确定小米是否会跟蔚来、理想、小鹏或比亚迪有造车方面的合作。

虽然聚会内容没有公布,但这场聚会几乎集齐了中国智能电动车半壁江山,很难让人不将这场智能电动车大咖盛宴与小米造车联系起来:是要搞事情的节奏!

华夏同学会号称“中国最神秘”的四个顶级圈子之一,成员都是国内商业大佬。同学会一年聚会两次,每次的聚会都会有一个主题,大家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探讨,分享经验、解决困惑。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曾说,坐在华夏同学会的聚会现场,探讨的问题比所有媒体、商学院讲得都要深。

这次聚会释放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新能源车的第二波战事,也是十分务实地从“抱团”出发。而抱团的意义之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太过重大。首先,重量级的参与者远远比首波战事更多;其次,这是一个不确定性极强的赛道,电池技术、补贴政策、经营模式都随时可能会发生颠覆性变化;第三,刚刚过去的共享经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资本效率极低,在造车这条天然更加困难的赛道上,抱团、协同是中国企业跑出来的唯一一条出路了。

照片背后的造车半壁江山

85

细看下来,与会的这些企业家与投资人参与抱团,每个人都有十分充分的理由,也与彼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逐个谈,先是王兴。

王兴去年曾在社交媒体表示,现在中国的车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两轮,包括3家央企(一汽、东风、长安),3家地方国企(上汽、广汽、北汽),3家传统民企(吉利、长城、比亚迪),3家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他目前也是理想汽车的大股东。

照片里的李斌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想是理想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为小鹏汽车创始人,王传福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包括王兴本人都在现场。

而造车新势力三家的“抱团”则由来已久。

理想汽车的李想曾说,“我和何小鹏李斌的关系,远比大家想的好。”

李想曾在微博表态:“如果新造车企业最后只能活下来三家,我们肯定努力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家,而我们希望身边的战友是蔚来和小鹏。”

何小鹏也曾在社交网络上同时贴两张配图,一张是漫威三个超级英雄合影,另一张是“三英战吕布”图。

至于比亚迪,算是国内传统主机厂中,一直在坚定走新能源路线,且获得成功的。比亚迪能够自主完成从造电池到造车的几乎全部生产链,除了自产新能源车之外,2020年3月,比亚迪宣布正式推出采用磷酸铁锂技术的“刀片电池”,且同年5-6月进行市场化战略部署,将半导体分拆上市,而这两者也正是新能源车所急需的。

比如小米与比亚迪其实已有不少合作,包括手机零件以及投资比亚迪半导体等。

值得一提的是,4月1日,据内部人士爆料,雷军在北京小米科技园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从曝光的照片来看,雷军与王传福并排而行,红杉中国的沈南鹏跟随其后。

虽然并不在华夏同学会的名单之上,但沈南鹏的出现毫不令人意外。

2021年1月比亚迪近300亿港元的配售融资中,就有红杉的身影,作为比亚迪半导体拆分领投方,红杉中国又以大额资金参与此次认购。

当然,因为红杉投资素来有“选赛道”习惯,除了比亚迪之外,红杉至少投资了蔚来、小鹏、威马、恒大、零跑、凌云智能6家企业。现如今,蔚来、小鹏已上市,威马、恒大进入上市辅导期。

比如红杉就连续投资了蔚来的A轮、B轮、D轮,前后投资总计4500万美元,以及在小鹏C+轮的时候投资7000万美元参与了进去。

小鹏另一个重要投资人就是雷军了。

2019年11月13日,小鹏在官微上宣布获得小米集团领投的4亿美元战略投资,且IPO时也投资5000万美元。除此之外,顺为资本在小鹏汽车A轮、C轮融资时,大约投资450万美元,后来获益不菲。

作为回报,小米集团2018年7月9日上市当天,何小鹏直接身体力行,从二级市场买入价值8000万美元的股票,7月10日再买入2000万美元股票,累计1亿美元。

而对于理想而言,白衣骑士则换成了王兴。2019年8月,理想拿到王兴领投的C轮5亿美元融资;之后的 2020年6月,理想D轮融资5.5亿美元,美团领投5亿美元。正因为王兴出手,理想C轮和D轮共融资10.8亿美元,使得上市前总融资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雷军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2013年就对电动车产业有了巨大的兴趣。在过去的七八年的时间里面,投资了近十家智能电动车领域各种各样的公司,比如早在2015年和2016年就投资过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小米造车将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作为入局者,小米一方面,有着很强的跨界品牌感召力,小米从手机做到家电,再到笔记本电脑,可谓势如破竹,且用户粘性非常高,再加之小米在各行业各领域的用户数以亿计;另一方面,基于智能物联网所搭建的产品生态链是公认的小米核心优势,这个ALoT平台截至2020年年底已经连接了3.25亿设备,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

与会的其他人,则直接跟汽车产业链发生强链接。

首先是程维,最新消息,据彭博社近日报道,滴滴自动驾驶计划筹资至多5亿美元,“筹得的款项将帮助滴滴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并投资于人工智能芯片等技术”。

至于余凯,他的地平线刚刚拿到9亿美元融资,已实现超过16万片的芯片前装出货。近期还宣布和上汽乘用车合作,双方一起研发智能化、网联化汽车产品。

鲁伟鼎的万向钱潮,则是专业生产底盘及悬架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汽车传动系统、汽车燃油排气系统、轮毂单元、轴承、精密件、工程机械零部件等汽车系统零部件及总成,在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中名列前茅。

也由此看来,煮酒论英雄倒是其次,抱团合作则为上策。

造车天团的抱团策略

越来越多的玩家继续入场,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博弈阶段,未来格局也将变得扑朔迷离。

比如,阿里与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将联合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智己;华为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联合打造智能汽车新品牌;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汽车与腾讯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等。

尤其是华为,对整个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未来国内汽车产业的市场格局和势力划分,很可能不再是3+3+3+3,而是另一番面貌。

汽车电气化进程的提速,也让汽车行业淘汰赛进入全新阶段,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从而加快行业的优胜劣汰。

除此之外,其他产业链上的巨头也在加强投入:传统豪强宝马集团已经连续五年在研发投入超过50亿欧元,戴姆勒集团2020年的研发投入也达到了86亿欧元,大众集团一年的研发费用就已超过百亿欧元;苹果在电动汽领域的累积投入也早已超过了百亿美元。

花旗在其研报中点明,“造车远比制造智能手机要复杂得多,供应链也更长,但小米貌似还没有搭建起这样的供应链。而且,造车属于重资产业务,将会消耗大量资源,同时带给公司长期的财政负担,对当前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带来影响。”

就连刚刚加入造车的雷军,也曾在何小鹏创立小鹏汽车时就对何小鹏说过:“造车和互联网创业不同,智能汽车的产业链长且复杂,需要有思想准备打六年的地基和积累,同时需要足够的资金,吸引智能汽车市场中最棒的人才有可能成事。”

比如,早在2013年,长江汽车背靠着港股上市公司五龙电动车的光环,就已躬身入局,背后更是有大佬李嘉诚撑腰,长江汽车不仅拥有自己的电动车品牌,而且是北汽新能源后,第2家手握双资质的车企。但自2016年4月就发布车型“逸酷”,迟迟没量产交付,苦撑几年,烧光了51亿后,在2020年迎来破产清算。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全年累计汽车销售2,531万辆,同比下降2%。而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137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按照国家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0%以上,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有望超过600万辆。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快速提升,新能源车型也将正式步入汽车市场中。

这其中,2019年9月,特斯拉建设(上海)有限公司成立,2020年,随着上海工厂的产能释放,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节节攀升,市场的预期迅速改观,一同飞升的还有股价。

目前,特斯拉预计到2022年,在中国市场销量有望占其总销量的40%。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下饺子”的Model 3,以及即将引入的Model Y,比不过性价比的国产造车新势力,也要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竞争。

而对于另外一个强势入局者恒大来说,除了豪气冲天地斥资数百亿收购汽车上下游公司,许家印视察上海恒大汽车全球研究总院的时候,也表示“我们一定能实现到2025年产销100万辆、2035年产销500万辆的宏伟目标。”

再加之这是一个不确定性极强的赛道,电池技术的进步、补贴政策的变更、经营模式创新都随时可能会发生颠覆性变化,进而影响到行业格局。

尤其是已经有过前车之鉴:共享经济的鼻祖早已经卖身于互联网大鳄,剩下白骨累累的共享战场,继续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最明显的失败者就是ofo,曾经与摩拜并驾齐驱,号称中国物联网经济新领军人物的商业领袖,曾经拿过超15亿美元的融资,如今已经成为名正言顺的“老赖”。共享过后的一地鸡毛,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所以怎么提高自身的资本效率,抱团取暖,用合作换时间,就势在必行。

“我愿意压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集结了众多互联网投资大佬和国内造车势力的半壁江山,雷军似乎正在下一盘大棋。或者中国版的复仇者联盟更有利于其后续进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张丽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