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杨笠代言英特尔翻车,后续操作把我看呆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2407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就是微博速度,发完就上第一,绝对没有买的成分。

1616503773695065.jpg

从广告视角来看,不得不说英特尔这波是步子迈大——扯着裆了

英特尔找杨笠拍广告,踩进风险区却不自知

2021年3月18日,英特尔官方微博@英特尔芯品汇放出了脱口秀演员杨笠的代言宣传片,宣传片中杨笠说道:“英特尔的眼光太高了,比我挑对象的眼光都高。

—————————高能分割线,酌情阅读(我尺度真的很小了)—————————

选了杨笠 品牌哭泣?

这锅杨笠不背,品牌自己背。

英特尔在3.18日放出杨笠的条片子后,官微立马沦陷。

我不相信代理商没有预判这支片子的风险,我也不愿意相信品牌方不知道这个项目的风险。

有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翻车在前,又有品牌不考虑消费者画像和品牌标签只管迈步向前,英特尔这波被“理智网友”怼到自闭不亏。

求求了,品牌市场部都长点心吧,夺笋啊,就拿着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在这可劲造。

英特尔找杨笠拍广告,踩进风险区却不自知

但面对一定能上热搜的杨笠,尤其是项目文案还和性别话题相关,这是在挑动互联网神经,是在互联网雷区里载歌载舞啊。

tommy我冲上吃瓜第一线的时候还不算晚,我觉得自己都够快的了,没想到英特尔比我还快......

删博装傻 危机不公关

英特尔:我选择闭麦。

24小时不到,全网下架视频,只剩寥寥几张截图,英特尔的后撤速度不可谓不快。

微博哑掉,官方店删除海报,品牌只当杨笠没来过。

英特尔找杨笠拍广告,踩进风险区却不自知
英特尔官方旗舰店前后对比图

危机公关呢?

即便广告是有时效性的,但也请别忘记,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况且总不能指望一波舆论能在删掉博文后立马平息吧。

你们可以学茶颜悦色啊,三小时内两次危机公关,热搜榜就是人家的试炼场,化危机为转机,声量有了,错也认了,即便有许多网友依旧不依不饶,但至少是认可道歉行为的。

英特尔找杨笠拍广告,踩进风险区却不自知

再不济可以学Ubras和李诞,至少对于品牌形象的损失能挽回一点是一点,承认个错误先。

1616504222584157.jpg

但我好奇的是,你们又没做错,怕什么?删什么?

传播学有个著名理论“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个理论在上世纪40年代末被打破,但在我看来不是的,只是被不断修正了。

以英特尔为例:英特尔就是魔弹枪手,是传播者,但在枪响之后,这颗魔弹击中受传者所带来的影响就不是枪手可以左右的了,枪手只能依靠受传者反应,调整后续还未击发的魔弹以达到影响受传者的可能。

但这次英特尔只开了一枪,并且立马丢掉了枪,受传者如脱缰野马,肆意狂奔。

英特尔找杨笠拍广告,踩进风险区却不自知

网友泄愤 怼你没商量

丢掉了枪,你就是众矢之的。

不删微博,还能危机公关,删完跑路两边都得罪。

网友明显是对立的,广告的对错在你发出这条微博的时候应该就已经清楚了,认输删博显然是背弃了支持者

英特尔找杨笠拍广告,踩进风险区却不自知

叫嚣者只会气焰高涨,支持者更是愤恨不已,两边都不讨好,根本逃不掉。

承担责任比掀桌走人更重要,既然选择开拓消费群体,就要对被选择的消费者负责。

品牌需要对自身形象拥有强大的掌控力,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品牌策略是没错的,但至少认清哪些是可以采纳的,哪些是不能苟同的。

杨笠身上明显的“性别认知”&“脱口秀”标签就要求品牌在选择她的时候做好面对舆论的准备。

英特尔找杨笠拍广告,踩进风险区却不自知

我们都理解,一句话是要结合语境来看的,但时代太快了,表面是“沟通成本不断被降低”,实际上则是“沟通者双方都没有花费该有的成本去解释和理解”,杨笠的脱口秀就是这样的困境,当下被扭曲的“女性认知”更是这样的困境。

更可笑的是,英特尔没有做出道歉,却发布了事件“回应”。

3.jpg

到底是我语文没学好,还是他们打错字了?

你敢说自己“多元、包容”却不敢直面舆论争议,这可不就是既要那啥,又要那啥。

21.jpg

来去之间 只有被“夹”

夏之禹是真的勇啊。

3月22日凌晨5点08分,咱们的16线说唱rapper,夏之禹老师出击了。

1616490268699975.jpg

夏老师在微博用一条4秒视频配合简介明晰的文案发起话题#我是男人,我挺杨笠#,很快啊,这个话题就冲上了热搜。

1616490354191561.jpg

但更快的是这个热搜和话题说没就没了。

1616490404513828.jpg

我又开始挠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

哦~原来是在这场互联网一来一去的辩论之间,夏老师的话题被夹没了。

一瞬间我悟了,这是挑动“性别对立”被举报了。

上次杨笠被举报的事件还历历在目。

1616490457659430.jpg

然而被夹的不止这些,还有“吐槽大会”。

15.jpg

“夹总”虽迟但到,yyds!

言归正传,这一连续的操作,英特尔和微博都把我搞迷糊了,难道这就是“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话题”

1616490569131741.jpg

代言人和消费者画像读懂了吗?

读懂了却不敢坚持。

单从这条广告来看,抛开杨笠,抛开脱口秀、抛开性别话题,还是可圈可点的。

可为什么品牌只看到了代言人的话题性和流量却没看到内在属性

杨笠是符合英特尔需要的女性形象的,有流量、独立、有成就、有态度、能出圈,但品牌忽视了她身上的敏感标签和自身品牌的刻板印象带来的风险,或者说,没有做好接受“网暴”的准备

当下社会是对女性有偏见的,我们要承认,杨笠一场脱口秀,仅仅是一场脱口秀就已经被堵着网线骂了。

于谦于大爷家的女性在"下九流场所"被各种无底线的调侃,大家为何就能理性对待说一句“那是在说相声”呢?

1616490712949941.jpg

我相信品牌一定看懂了消费者画像,才在广告策略方面不断向女性群体倾斜,这是市场所趋,但不可否认的是,刻板偏见是一堵南墙,撞碎它必然会受伤,品牌是否为这次受伤做好了充足准备。

答案是没有,如果做好风险预判就不会出现删博跑路这样的事情了。

1616490801436467.png

说实话英特尔把目标受众定在职场女性是很正确的。

很大一部分职场女性不需要电脑拥有过高的性能配置,价格适中、运作流畅、体型轻薄才是最需要的,英特尔和AMD是完全可以杀出一条血路的。

但英特尔刚流血就怕了,反倒便宜了AMD。

1616491186590376.jpg

女性营销不止要考虑女性

选择流量就要做好被流量冲击的准备,选择女性更要考虑两性消费者的舆论辩驳。

性别营销就是在刀尖上起舞,3.8刚过去,翻车的品牌还历历在目。

做得好的声名鹊起,做不好的声名狼藉。

广告目标受众可以细分,但看广告的观众可不止那一撮。

市场是残酷的,市场也是快速反应的,这要求品牌在策略规划上慎之又慎。

珀莱雅妇女节的切入思路就两头讨彩。

1616505353521857.jpeg

女性营销不是简单的四个字,这需要更多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预判广告战略的市场反馈,并做好应对措施。

切不可一步跨进品牌的风险区,摸着石头过河最适用。

1616491554769958.jpg

直面危机才叫危机公关

品牌应该挺直腰杆,视频如果有误导积极道歉,声明视频是脱口秀的形式烘托产品,无歧义。身正不怕影子斜。

删博跑路的意思不就是怕了,不敢继续为女性发声了嘛!危机公关要迎难而上而不是急流勇退。

1616491628660291.jpg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都不算一次危机,是品牌自己硬是个玩成危机了。

平权原本就是场战争,而互联网作为社会问题的畸变场,无疑会让战场局势更加复杂遍布“危机”。

将来会有更多的品牌下场分蛋糕,而妥善处理这里面的“危机”才能彰显品牌态度与担当。

英国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针曾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品牌更要不惧舆论,直面危机,理性表达,危机公关要处理危机,而不是逃避危机。

女性意识觉醒是时代趋势,但这仍是营销风险区。

品牌走进风险区只是开始,走过风险区才是本事。

希望更多品牌能够走在风险区的前列,扳正社会态度,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不需刻意从“女权”中掘金,只需要平等对待即可互利。

杨笠英特尔事件会以什么方式结束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只是众多品牌投石问路的一次尝试。

19.jpg

ps:笔者是男的,听得了相声,看得了脱口秀,看不下去我会换台,但不会摔遥控器。
再ps:文中有一个文学彩蛋,但猜对没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