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gmw.cn/2021-02/25/content_34643624.ht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

来源:人民网2021-02-25 17:40

  人民网评: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已于1月1日启动。尽管属于惯例性工作,但是在建设科技强国、加强创新引领的大背景下,两院院士增选依然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

  大家之所以对院士评选如此关注,并对候选人的职务身份、所处行业、学术贡献等进行讨论,既是出于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目标的殷切期待,也体现了维护院士评选严肃性、专业性、权威性的朴素愿望。

  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从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到让满天星斗璀璨的孙家栋;从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的钱三强,到隐身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黄旭华;从发现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李四光,到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袁隆平……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增选院士,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更是为了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围绕院士选拔,我国建立了一套严谨、细致、科学、公平的评审流程。特别是在2014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了修订,包括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退出机制等,并强调坚持和突出院士增选的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扰,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定位。

  从现行的院士评选办法来看,候选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大小是首要评价标准。至于如何界定成就和贡献的大小,两院的相关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是指“候选人在某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等等。

  一直以来,院士评选的方向都是明确的,标准都是具体的,过程都是严格的。把尊重科学放在第一位,把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大小作为首要评价标准,按照流程和标准严格评选,院士增选工作就能经得起检验。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围绕“卡脖子”技术展开科研攻关。从这个角度来说,院士不仅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期待院士增选工作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创新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而且在整个社会领域对构建风清气正的氛围、激发攀登科技高峰的志气和勇气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人民网评)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