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一基一石,代餐的成长与内卷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67959.html?s=8&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基一石,代餐的成长与内卷

摘要:现在年轻人的减肥现状:“筑基”未成,却已“辟谷”。

14ccd23b-9025-7fed-cabf-40dd1d044958.jpg

筑基和辟谷是小说中对境界的划分,筑基是修炼的根本,而辟谷是修炼到一定境界之后的身体状态。在古时,人们为了养生,不吃五谷杂粮,而以药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时间内断食。现如今,人们为了养生,吃起了谷类代餐粉,只为有饱腹之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饮食健康问题,随着轻断食瘦身的流行,像代餐粉,代餐饼干,代餐奶昔等等一系列,打着“热量低、饱腹感强”的代餐食品备受年轻人追捧,甚至成为潮流。

同时,越来越多的非健身场景对代餐也有了需求,在代餐之前,薯片,炸鸡等热量极高的食品是人们在聚会,休闲或工作时的主要需求,现如今,为了更健康的饮食习惯,代餐成为了更好的替代品。但是关于代餐的讨论也是络绎不绝,靠减肥如何减出个代餐这样的千亿市场,而但代餐究竟是减肥路上的垫脚石还是拦路虎?

铸就代餐的长城:减肥为基,潮流为石

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走进了新消费的发展周期,而国内更多的新兴品牌也逐渐成长起来,但也正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生活的便捷,造就了新时代的“懒人青年”,就连身体健康也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由此可食性的代餐食品被投放到各个场景中,代餐早已不是减肥人士的专属,而代餐企业也正在向即食、健康、精准营养的产品需求方向,并试图在它们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经营范围包含“代餐、膳食纤维”或品牌名称包含“代餐”,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共563家。

在没有引入中国之前,代餐都可能没想到会成为减肥工具,更是不会想到竟然如此火爆。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代餐市场份额高达661.6亿美元。其中仅中国代餐市场的份额就能达到571.1亿人民币,预计2022年将会达到1200亿人民币。

从这个千亿数字来看,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最早的代餐,其实是医院为了干预肥胖病人,而这些代餐也往往是医院或正规的食品企业或制药厂家调配的。但是代餐传到瘦身圈之后,掀起了一股潮流,各种主打着“低卡、减肥、扛饿”的代餐食品层出不穷,凭借“美味+躺瘦”的营销理念,对于许多没时间运动,没空吃饭又“过劳肥”的白领人群,简直是正中下怀。

根据丁香医生数据显示,随着代餐消费日常化,线上代餐消费者中,新客及购买频次增加的老客占比超过75%,而30天内复购的人数占比最高,代餐消费正在日常化。其中,近70%的代餐消费者为女性,85后和90后消费者贡献了40%的消费,新崛起的Z世代潜力不容忽视。而购买代餐有61%的消费者是为了减肥,增肌,塑形。

b223ef73-98a3-49c2-5b35-5e17c755551a.jpg

但是代餐市场火热的背后,透露的是消费者的焦虑。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肥胖人数超过6.5亿人,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胖死”的人至少280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体重超重人群或已经达到 2亿名,其中肥胖人群数量接近9000万名。而肥胖男性有 4320多万名,肥胖女性约有 4640多万名。

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与国民收入不断增长,按目前情况来看,在未来十年间我国肥胖人数将会超过2.5亿。在此前,全球肥胖人口国家排名当中,美国长期居首位,而如今我国肥胖人口数量已经超越美国,跃升至全球首位。

减肥瘦身已迫在眉睫,由于利润丰厚,目前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涉足代餐食品行业,相关广告往往说得天花乱坠,给消费者的选择辨别增加了难度。面对现在鱼龙混杂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焦虑,一边纠结该怎么选择,一边在做新的尝试。

如果说减肥是引起代餐行业和消费者之间发生反应的条件,那么互联网可以说是催化剂,使其发生强烈反应。

在如今的新消费时代,随着网红经济的崛起,代餐品牌借助互联网也开始潮流起来。网红的互联网世界里,从不缺少流量。就比如“网红第一股”如涵,尽管已经退市,但也遮挡不了曾经的辉煌,还有今年成功破圈的完美日记和泡泡玛特,在互联网世界里,见证了诸多网红品牌的诞生,也见证了诸多网红品牌的落幕。

代餐作为新晋网红,在中国目前还是个新兴行业,自然吸引了很多玩家入场,国内代餐品牌不断涌现,比如在去年,中粮发布具有减肥代餐功效的饼干新品,Keep推出Keeplite轻食系列产品,旺旺推出健康零食品牌FixBody,还有ffit8、超级零、WonderLab、乐纯、良品铺子、喜茶、网易严选等等都发布了相关的代餐产品。

不仅如此,一些品牌甚至是融合了国潮风来吸引消费者,比如以Wonderlab为代表的代餐奶昔,以ffit8为代表的代餐棒等产品。

“国潮”的出现,让年轻一代发自内心的认可自己所追求的中国元素,尤其是90后和00后,对国货的意识更为强烈,在态度和行为上也更偏好国货。60.7%的00后认为,许多国货品牌的质量并不比国外品牌差。他们以买国货感到自豪。

而一些代餐品牌正是借着国潮热,在代餐领域异军突起。

造成代餐的内卷:同质化为基,留存为石

代餐行业的突起,不是偶然,但是代餐背后隐藏的问题是决然的。

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15分钟的名人或许不难,难的是当更长时间的名人。

代餐凭借着互联网,成为网红大品牌之后,被快速效仿。但是代餐如果想要长期坚守网红的名头,目前看来,还需要各大品牌的代餐生产商一起努力。

数据显示,2019年市场上的代餐品牌数量是2837个,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3540个。

市场愈发火热,背后的问题才能愈发凸显。网红经济下,因为行业壁垒较低,很容易就会被复制,造成的同质化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市场上的品牌方只要看到哪一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就会一窝蜂的将聚集到此类产品之上,再加上小众品牌的效仿,好的代餐食品配方通常是营养系统全面的,但现在市面上很多产品并不符合这个标准,品质良莠不齐;一些代餐食品营养单一,如长期食用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不仅如此,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摄入的营养量也有一定差异。但是市场上的代餐都以同样的营养配比销售给不同的人群,这也是问题所在。

产品同质化隐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客户留存问题。太多的消费者因为吃了没有效果,或者不能减肥而放弃该品牌甚至是放弃代餐。而消费者也慢慢的回归理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升级已经逐渐走向消费分级中,而大品牌的“护城河”也正在持续消解。新生代消费者作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从小就在优渥的互联网环境中成长,接触着多元化的信息,不像老一辈一样,容易形成固定思维,新生代消费者容易被种草,他们也愿意尝新,天生对新品牌有着更强的偏好,这也就会导致,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在同一品类消费中,年轻消费者更愿意尝试不同的品牌,这也为品牌客户留存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如今,流量碎片化和国产品牌是两个主要红利。当下的趋势是,流量越来越零散,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人群的喜好差异巨大,大型快消品公司短期内难以做到精细化运营,就给创业公司留出了一个时间窗口。

尽管一些品牌靠着直播带货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但是对于品牌知名度来说,就是信任度,一个品牌的忠诚客户很多时候是因为品牌价值而付费,但带货是低价促销,对于一些没有听过这个品牌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不会成为新用户,也不会为此品牌留存。因为它的客户是因低价而来,无法形成忠诚度,也就无法塑造品牌。

在品牌加持、大力广告投放之下,还是要回到代餐本质,回归到产品,从同质化突破到差异化。

但是话说回来,同质化并不可怕,它本就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表面现象,万千事物不可能都迥然有异,亦不可能完全雷同。从同质化到差异化的过程,需要品牌深谋远虑,从中剥丝抽茧,深入挖掘事物的内涵,赋予其价值,并且拓其外延,就可以打破表面的同质化,在市场的角逐中取得胜券。

从同质化到差异化之间有万千条道路,“同质化”并非“绝境”,也隐藏着“劫材”,关键是聚焦品牌核心定位与价值优势,揭开同质化的面纱,从研发生产、策划包装到推广渠道、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深入挖掘差异化的特征,不断重复放大传播,提升消费者的体验与认知,实现销售与品牌效应的同步提升。

代餐不一定减肥,坚持锻炼才是硬道理。没有达到“辟谷期”,就先不要“辟谷”。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https://www.pintu360.com)投稿作者:翟菜花 的原创作品,责编:lucky。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pintu360.com/a67959.html?s=8&o=0。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