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个思考方法,让你更有条理地提升工作关键指标KPI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product-operation/64711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当你在接到一项运营任务时,你会如何思考来提升最终的关键指标?可以停留几分钟,结合自己当下或者过往的工作经历,想一想你是如何行动的?先有一个模糊的答案,再来看下面的分享,可能会更有碰撞产生更多想法。

O8JwJuNl75FPH6MyY0Jg.jpg

讲讲我的思考:

01 理解目标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理解这个目标,理解清楚这项任务的最终目的,任务安排人的期望。

最好的情况下,把自己的理解与任务安排人进行复述确认,或者是产出很粗略的实施计划,保证自己的理解和行动,能与安排人达成一致

注意这里是达成一致,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单向的接受(当然这是交流的基础)。你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输出自己的想法,双方形成互动,最后良好地达成一致。

理解了目标之后,确定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北极星指标。你的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着提升北极星指标来的。

别偷懒,没数字,很容易自己打动(pian)自己。

02 运营设计

在这一步,就需要思考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我该如何做运营的设计,该怎么一步步地落地。

也就是让想法,变成一份可执行的运营方案。它包含了目的目标、想法简述、运营策略设计(具体的方式方法)、分工安排、资源支持(人事物)、补充等。

而在策略设计中,整个的流程是至关重要的,它既影响着外部用户的体验,也关系到了内部同事的协作。

我们以一场微信体系的直播活动为例,用户的基本使用流程便是这样的:

1.宣传触达用户

2.用户被吸引

3.进入社群

4.进入直播间

5.直播间内转化

6.社群内转化

7.社群内运营维系(长期转化时可采用)

03 拆解目标

根据运营流程,公式化一步步地拆解北极星指标。让一个总的指标,由各个环节的分支指标组成。

目标的拆解细分,有很多的好处,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实现精细化的运营。

关注每一个重点环节,针对重点环节进行更深地研究和操作,提升各个环节的指标,最终达到提升整个北极星指标的目的。

还是上面的例子。

如果以最终的转化人数作为北极星指标,那可以拆解为:

转化人数 = 宣传触达用户数 * 入群率 * (直播观看率 * 直播间转化率 + 社群转化率)

04 穷举影响因素

拆解好了目标,这一步做起来就很简单了,就是想,各种的想。

想出对于拆解指标会有影响的因素,先别管作用大小,先想了记下来。是穷举,不是筛选。

当然除了自己想,还可以让同事帮你想,让竞品帮你想(竞品研究),让专业的运营网站帮你想(优秀案例)。

但有的时候,大家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收集去想的,所以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平时做项目总结、竞品研究、优秀案例学习的重要性。

平时做好收集和分析,真到用时才觉轻松。

多学多看多记录,总是不会错滴~

这里也依旧是举上面的例子,要提升入群率,怎么做?

我的理论经验:

1.频繁的提醒

多频次地提醒,让你的宣传曝光在足够多的人群中,同时有足够多地次数进行曝光。

只有一两次的曝光,有的人可能之前没看到就错过了,有的人可能第一次想参与但忘了,有的人可能第一次没想法后面又有了参与的想法。

可能的“漏网之鱼”很多,频繁的提醒便是多重下网,拒绝遗漏。

2.低门槛的动作

大多人都是懒的,且没有足够耐心的。

所以把流程设计得足够简短,没必要的步骤坚决砍掉。把行动指引讲明白,让小白都能操作的会。

3.奖励的促动刺激

奖励我会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到用户的软价值,一类是硬价值。

软价值,是我们期望用户参与后能收获的最重要的价值,比如意识的唤醒、知识的科普、解决方案的提供、情感的慰藉。

硬价值,则是依附于软价值之上的,虚拟类、实物类福利。

把奖励做强,也是一条很好地刺激用户参与的办法。

05 优先级排序

穷举各环节,各个影响因素后,要做的便是做两个优先级的排序。

第一是环节优先级的排序,哪些环节重要,要先优化落地?

第二是影响因素的排序,重要的环节,哪些影响因素重要,要先优化落地?

一步步地细分,找到重要的变量,在这个变量上投入有限的资源,提升达成目标的概率。

06 逐个优化

最后便是执行落地 – 反馈循环

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完成执行落地,拿出“成品v1”,内部做一轮意见反馈,再根据反馈调整出“成品v2”,在限定的时间下,做充分的内部反馈和优化。

在有条件时,更好的情况下,可以把“成品v1”触达给部分用户,观察用户参与数据、反馈。或者是多个“成品v1”“成品v2”“成品v3”做AB测试,得到最好的用户体验版本。

不过如果用户反馈暂时做不到,先做好内部的反馈优化,对于结果而言,也是会有帮助的。

毕竟,专业人士的建议,大多偏不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大的反馈,那便是每次项目迭代之间的反馈,项目v1的经验,反馈到v2上进行优化,如此循环。

所以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平时做项目总结,很重要。

当你在接到一项运营任务时,你会如何思考来提升最终的关键指标?

我的答案是:

  • 穷举影响因素
  • 优先级排序
  • 逐个优化反馈

喜欢的朋友,求个关注,谢谢嘞!

作者:每天赚杯快乐水(个人微信:kelebb996),运营 + 理财投资双buff加成的人儿,喜欢分享自己的运营心得,与你一同成长,求关注~、

本文由@每天赚杯快乐水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