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奔驰危险,下一个倒下的车企将是谁?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26978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奔驰危险,下一个倒下的车企将是谁?

微信公众号:君临财富。全球投资大趋势。

喜欢车的朋友大都知道“BBA”,它们分别代表奔驰、宝马和奥迪三家高端品牌。

但以后,可能只有“BA”了。

因为奔驰已然不愿与其他两家为伍,他要更加豪华。

v2-61b63c89e1fb1c0055a1136a746f0ca3_720w.jpg

▲图:梅赛德斯-奔驰战略升级方向|资料来源:网络

在10月举行的“梅赛德斯-奔驰战略升级”在线投资者及分析师大会上,奔驰表示要强化自身的豪华定位。

短期砍掉单车利润较低的走量市场,并用更多的资源投入电动化、数字化。

所谓战略聚焦,实际上是战略收缩的代名词。

在新能源汽车的大潮下,作为汽车始祖的奔驰都要壮士断腕来谋求一线生机,其他的车厂做好了应对准备吗?

毕竟时代的列车在驶过时,可不管你在车里还是在车底。

新能源大潮的真相

经常关注君临的伙伴肯定知道,油车改成电车不是把发动机、变速箱、油箱换成电动机和电池就了事的。

它需要从头开发一个电动车平台,并通过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驾驶等功能,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大潮包含了2个方面的变化:能源和信息。

前者很好理解,从化石能源变成电驱,实际上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一百多年前,电动车是先于内燃机汽车被发明出来的,然而在当时,电动车的实用性低还贵,不久之后就被使用内燃机的燃油车斩落马下,如今可谓风水轮流转。

▲图:1895年爱迪生和他的电动车|资料来源:网络

后者理解起来也不难,从传统的机械产品变成智能化产品,从一个冷冰冰的机械变成可以互动、自己决策的“机器人”,它的最直接的特征就是智能驾驶。

不难发现,这波新能源大潮中,智能化才是要命的点,驱动能源的变化只是外在的表象而已。

要实现智能化,就需要汽车像人一样,能够感知外界、自主决策并迅速作出反应,它要求汽车拥有集中式的架构,并能够通过软件的升级提供新的功能。

然而传统燃油车是分布式的架构,各个部分之间的信息互通还很慢,其本质就是一个机械产品,想要新功能就要增加新的零部件进去,然后再对整个车辆的设计进行微调。

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可以说难上加难。

除了汽车架构的差别外,电动车天生比燃油车适合智能化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控制电动机只需要控制其电压和电流即可,其反应速度很快;

而控制内燃机、变速箱则需要非常精密稳定的动力系统,而且其反应速度也比电动机慢上一个数量级。

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如果遇到意外情况,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这波新能源大潮实际上是披着新能源外衣的智能化大潮,打败燃油车的也不是电池和电动机,而是自动驾驶和OTA升级。

传统车企的困局

既然知道了目标,那么传统车企为何不风雨兼程去干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其实传统车企很早就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宝马甚至在2008年成立了“Project i”,专门研发电动车。

这个时间点几乎和特斯拉处于同一起跑线,而后日产和通用也公布了自己的电动车计划,但这些车企都没有打造出如特斯拉Model S一般的产品,可以说全都失败了。

为什么呢?

君临拿最先投入电动车的宝马来举例。

在成立“Project i”后,宝马先通过改装中低端老款车型来实现电驱,并使用和特斯拉一样的18650电池模组进行改装。

改装完成后发现电池太重,导致新车的续航里程短、可承载重量也低,实用性很差。

要想电动车跑得远,电池容量得大,但电池重量也会随之上升,从而降低续航里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宝马选择在汽车轻量化上下功夫,大力押注碳纤维材质,但碳纤维价格高昂,因此得在其他地方省成本。

另外宝马也重新设计了产品的电子电气架构,让其有了一点集中式架构的影子,但是它仍是基于传统汽车供应链的工艺,难以实现OTA和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为了平衡功能、成本和续航,宝马细致地研究了消费者的需求,发现他们长途行驶的需求不多,而仅应付城市通勤则对续航里程的要求很低。

最终宝马发布了“入门”轿车宝马I3和豪华跑车I8。

▲宝马I3|资料来源:网络

这两款车,后者是混动车型不谈,前者作为入门级纯电产品,售价高达4.2万美元(国内要40万),续航里程只有约160公里。

该车型毫不意外地在市场遇冷,这让整个“Project i”陷入尴尬的境地。

2015年上任的新CEO发现I3成本高企且销量低于预期,因此在不久之后就停止了电动车的研发,直到2017年才再次开启。

到这时,宝马电动车已经被特斯拉甩开不止一个身位。

宝马“Project i”计划耗费数十亿欧元,但最后却走向了失败,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一是使用研发传统车的思路去研发新能源汽车,想着造电动车而不是智能车,这就像用齿轮和发条去造电子表一般。

它可以通过非常精密的结构实现部分电子表的功能,但是它永远不会是一块电子表;

二是基于传统的供应链模式进行研发和生产,传统的汽车产业链是分工专业化的体系,由汽车厂确定功能并负责整合,然后供应链负责研发实现,这个方式适合技术进步缓慢的时代。

产品的更新类似于在原有的积木上增加新的积木,积木本身的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新能源汽车属于技术变革比较快的产品,需要由汽车厂确定方向并主导研发,实行垂直整合模式,相较燃油车相当于把积木重新拼了一次;

三是产品战略的失误,新产品初期产品力不强是正常的,因此应该面向对产品力要求较低、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高端技术人群。

就如特斯拉同期推出的Model S一般,在技术成熟后再推出产品力高、价格低的产品进军入门市场。

三个原因中,前两个原因是基础性的,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传统车企需要革自己的命,重构管理、研发和供应链体系。

这些问题也不止在宝马身上存在。

最近搞出EQC的奔驰、做e-tron的奥迪实际上也是走了宝马的老路,做出的产品价格昂贵、产品力低下,而其他传统车企在未来依旧可能重蹈覆辙。

因此,传统车企引以为傲的供应链体系、造车经验的积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可能并不是他们转型新能源的优势,反而可能拖慢他们转型的进程。

但留给传统车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特斯拉几乎已经大势已成。

造势的特斯拉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而特斯拉就是那个能造势的英雄。

在燃油车当道、新能源技术不成熟的时候,特斯拉先推出高科技富豪喜欢的电动超跑——Roadster,这一产品向世界证明电动车能在机械性能上超越燃油车;

在技术相对成熟后,特斯拉推出了Model S豪华轿车,它的目标客户大都是硅谷的科技新贵,这款产品宣布电动车在日常领域也能拥有很强的实用性,由此电动车走入了许多富裕家庭;

在技术较为成熟时,特斯拉推出Model 3中级轿车,它的售价仅为Model S的一半,但能够提供电动车优秀的驾驶体验。

这款产品说明电动车可以拥有较强的性价比,能够在主流市场与燃油车同台PK,从此电动车的渗透率飞速提升。

从机械性能到日常实用性,再到性价比,特斯拉一步一步向世人证明电动车的优越性以及自己道路的正确性。

而其他的传统车厂商却好像视若罔闻,看着特斯拉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直到势不可挡。

除了产品战略外,另一个被市场忽视的点是:特斯拉是带着使命在造车的,它要造出人人开得起的电动车,帮助实现马斯克去火星的计划。

为了实现这个使命,特斯拉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自动驾驶,二是降成本。

要做自动驾驶,就要重构汽车架构,用造手机的思路去造车,由这种思路造出的产品更类似于电子产品而不是机械产品。

为了造出这从未出现的“电子车”,特斯拉采用垂直整合的产业模式,主导研发方向,并集合全球优秀供应商联合研发和制造。

要降成本,一是在设计和原材料环节省成本,二是在制造环节通过规模效应省成本。

特斯拉在不断改进产品设计,从Model S到Model 3,车内的零件越来越少,线束越来越短,相应成本也在降低;

特斯拉喜欢建大规模的超级工厂,就是为了提升产品的规模效应,特别在上海工厂开工后,特斯拉拥有了全球规模效应最强的工厂,支持其产品在国内迅速放量。

二者结合,国产化的Model 3有望在25万的售价仍保持25%以上的毛利率,而这一毛利率也预示未来Model 3仍有降价的空间。

不考虑未来的降价,25万的Model 3拥有基础的辅助驾驶和468公里的续航,以及充满科技感的外观和细节设置,国产化后整体做工还有了进一步提升。

当然20万以上的Model 3仍然不是人人都开得起的,马斯克也为之苦恼,并在投资者会议上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人们买得起汽车,现在最大的困扰就是:我们的汽车还不够便宜,必须得解决这个问题。”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可能推出Model 2两厢车,预计其售价将下探到15万左右,如果该产品真的能推出,传统汽车厂的黄昏就不远了。

▲图:网传Model 2 概念图|资料来源:网络

下一个倒下的将是谁?

新能源汽车大潮已来,特斯拉还在不断降价以实现自身的使命,传统车企不可能坐以待毙,那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呢?

目前的传统车企在2个方面是有能力和特斯拉们叫板的,分别是品牌和工厂。

先说品牌。

传统车企中的高端品牌和豪华品牌是能够占领客户心智的,因此缩减产品线、充分聚焦自身的品牌,然后与现有的电动车品牌进行错位竞争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奔驰的思路。

但与此对应的,那些传统车企中的大众品牌就面临着与电动车正面竞争的风险,他们的处境更为危险。

然后是工厂。

大型传统车企拥有较多优质的产能,比如奔驰年产超过200万辆汽车,这是目前所有电动车厂商难以达到的。

如果能设计出好的产品,优质的产能可以迅速地帮助其产生规模效应,增强其产品的优势。

而那些产能较低、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车企,未来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在传统车企中(在新能源领域耕耘已久的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国内车厂除外),在新能源领域走得最远的当属大众。

目前大众投入了70亿美元研发MEB平台,在2019年还宣布要投入90亿美元整合软件部门,决心不可谓不大。

这些投入能再造几家新势力了,但是在大众那里只是造出了ID.3和ID.4两款产品。

前者的软件问题需要通过返厂解决,对比新势力的OTA升级解决相去甚远;

后者刚刚上市,并无市场反馈数据,但根据国内披露的信息,减配和车机交互的问题似乎难以解决。

也许需要再投入百亿级别的资金和数年的时间,大众才能造出产品力足够的产品与特斯拉们PK,而这已经是传统车企中走得最快、最远的了。

而那些在品牌和产能上没有优势,投入和转型没有大众和奔驰坚决的传统车企呢?

比如法国、意大利、日本的那些二线汽车品牌,在未来会有几家有机会进入下一个十年呢?

君临的态度比较保守。

中国的传统车企里,大量的二三四线车厂也是注定没有出路的,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浪潮袭来后,十万大军的山寨机就销声匿迹了。

只有OV在死人堆里爬了出来。

投资充满着风险,我们不能拍拍脑袋就能轻易做出的决定。

除了基本面的机会分析,还需要对财务风险、业绩确定性、业务竞争格局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作者:君临团队。

更多成长股分析、行业解读尽在“中国新一代投资研究服务机构”——君临财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