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双十一笔记: 被消费主义驱动的「及时行乐」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130494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如果要找出一个词形容双十一的话, 我觉得「狂欢」就非常合适, 毕竟也正如宣传的那样:「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双十一从一个「节」, 被套上了「购物」, 这也能理解, 毕竟每个节都有都有个购物的由头, 但问题是双十一的由头恐怕就是那个「狂欢」了.

可问题是「何乐之有」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 在双十一捡了便宜就是最大的「乐」的心态. 这在本质上和朝三暮四的猴子没有区别, 因为商家要做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所以要让你觉得这个东西在双十一 , 你为此可能就买了并不需要的功能或者数量, 本质是一种「消费主义」.

所谓的「性价比」「打折促销」看上去都是理性消费体现, 但是内核上隐藏着消费主义给人带来的刺激感. 有的时候给减几百块钱的券带来的快感, 会超过产品本身带来的体验.

The Verge 的 Dieter Bohn 说, 「Don't buy a phone just because it has 5G, at least not yet」. 很多人对 Apple 用户的意见是:「今天他们说这个「不需要」,「感知不强」, 最后 iPhone 还是有了这个功能...」. 其实如果把 Dieter 这句话放完整来看, 「at least not yet」的意义就在这里.

即便说一款手机带来的 Feature 可能小于预期, 但是 iPhone 本身的 iOS 提供的升级周期和「Years ahead」的性能也为未来的表现提供了保障.

我无法认同很多人说「我不想一只手机用五年」, 但是如果仔细考虑, 就像五年前推出的手机是 iPhone 6S, 提供了 A9 处理器和翻倍的 2GB 内存, 可以运行最新的 iOS 14 系统. 我想至今来看 6S 仍然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级别的性能, 包括支持基于 NFC 的公交卡和闪付功能.

让我们再讨论一个最近争议很大的问题, 就是 iPhone 的充电功率问题. 我提出的观点无非在于:

  • 「不提供充电器」是环保的手段不是目的; 提供 USB-C to Lightning 线和 并不只基于假设你有 USB-C 充电头 , 而是同时假设你有曾经的 USB-A 充电器和对应线缆
  • 5W 充电, 无论有线还是无线, 都可以照顾到最常见的过夜充电的场景. 「可以不过夜充电」听上去很美好, 但是这样的事情永远不是事情的全貌.
    • 首先是时间的概念. 抛开所谓的瓦数, 直接谈「十五分钟充多少电」, 也许说, 现在有些手机支持大功率的充电可以在这个时间充到 50%, iPhone 可能只有 25%(按照半小时50%估算), 但是问题在于没, 对于急着临行出门的人来说, 50% 的电量完全解决不了出门用一整天的需求, 更何况是需要分秒必争的情况.
    • 另外一点, iPhone 以较小的电池做到了更好的续航水平. 但是不论是哪款手机, 我认为出门一整天如果屏幕保持常亮级别的重度使用, 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都是坚持不住的(白天屏幕最高亮度的功耗极大), 也许今天你忘记充电, 在这种情况下, 我认为带一个移动电源出门并没有大不了的, 更何况 Apple 之前的设备都有非常不错的官方 Battery Case 解决方案, 告别尿袋.
    •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 好习惯很重要. 先说好习惯, 正如回家先洗手一样, 我回家会先洗手, 然后视情况摘下手表充电, 把手机放到无线充电板. 然后洗漱完会戴上手表用于监测睡眠, 并且戴上 AirPods, 在 iPhone 播放睡眠专用播放列表, 并且设置倒计时停止播放(这个功能和播放列表早在 iPod 时代就有). 养成一套好的习惯, 可以形成规律, 有助于健康和整体状态, 特别是利用 GTD 工具, 能够帮助更有效的完成工作. 借助有益的习惯, 长此以往无论对生活、健康还是工作都有很积极的影响.
    • 顺带还有一点, Digital Wellbeing 很重要. 我之前指出过我不认同「回家之后还拿着手机不放」, 这一点是建立在回家之后有电脑电视等大屏幕上的, 对于有的人来说又点「何不食肉糜」, 但问题是我使用的工具保证在手机上用的功能, 在电脑上也能找到, 所以我能够在电脑上继续完成工作(所以我现在主力使用 macOS 搭配 iPadOS/iOS, 甚至 watchOS 都是工作流的一部分, 帮我 check GTD). 我只是觉得凡事应该有度, 像刷抖音和刷推刷 TG 看 YT 虽然没有本质区别, 但是对自己在这些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 尽了多少功效有个数还是有必要的.
  • 回来再看无线充电这回事, 哪怕只是 5W 的无线充电, 他对于有线充电的改进在于降低了养成有机会就给手机充电的门槛. 所以做超大功率无线充电其实有点本末倒置: 我手机就是放这边好几个钟头, 为什么要更快充电?
    • 进一步的看, iOS 甚至还提供了自适应充电功能, 估算你什么时候要用, 只有到那个时候才会差不多充满, 这样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另外 iOS 的系统级备份, iCloud 照片库同步和系统更新, 都是发生在半夜. 所以我说, 过夜充电并不只是充电那么简单.
    • MagSafe 无法稳定 15W 功率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体积这么小, 兼顾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优点(当然这不是触点充电, 虽然 iPad 有这玩意, 但是几乎所有厂商都会碰到灰尘引发的电弧打黑触点的问题, 所以 iPad Pro 的新键盘的触点充电走的是 USB-C 口连接)

总结一下, 大功率有线充电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需求, 甚至追求大功率本身都是一个问题. 为了抛弃一个习惯而使用大功率充电是荒谬的没, 至少这不是一个坏习惯, 那他将有助于形成一个规律的生活节奏.

在现代社会, 我觉得一个比较简易的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有三点: 生活质量, 财富自由和(人的)价值实现 . 很显然很多消费主义的论述里面都说「好物如何改进生活质量」, 哪怕把干掉一个好习惯都能够算一个, 这等于是往人的价值观上砍一刀.

消费主义更无助个人财富自由, 因为能够贯彻把消费的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料需要一定程度的人的价值实现 , 显然这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 更多时候就像最近某个互联网金融公司上市招股书里面透露的, 通过消费主义拉动借贷和生产 , 把人拖进债务陷阱收利息是这些公司营收的一大部分 , 这就是资本游戏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