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市值一日大涨400亿,美团财报出炉:外卖真的涨价了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pedaily.cn/202005/455387.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167亿元,这是美团点评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今日傍晚,美团点评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司营收同比减少12.6%至167.54亿元,经营亏损为17.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2.163亿元。

财报透露出一个用户关心的信息: 外卖涨价了——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14.4%。 美团坦承,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具体是餐饮外卖及到店、酒旅业务两大主体业务。虽然美团闪购及小额贷款业务收入有所增加,但被网约车服务、B2B餐饮供应链服务收入减少所抵消。

值得玩味的是,在财报发布前夕,美团点评股价迎来一波上涨。截止今日收盘,美团涨幅6.16%,报125.8港元,最新市值7330亿港元。相比昨日118.5港元收盘价, 美团一天之内大涨近400亿元人民币。

美团一季度财报出炉:

遭受疫情重创,每笔外卖涨价14%

虽然亏损,但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份好于预期的财报。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6%至167.54亿元,经营亏损为17.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2.163亿元。 美团承认,受今年1月下旬以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团所在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都遭遇了严峻挑战。

QVNR73J.jpg!web

具体来看,美团的两大主体业务餐饮外卖及到店、酒旅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餐饮外卖一季度收入同比减少11.4%至95亿元,交易金额同比减少5.4%至715亿元。日均订单量同比下跌18.2%至1510万笔。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14.4%。到店、酒旅业务受影响收入同比下降31.1%至人民币31亿元,经营利润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

而佣金收入的减少是造成美团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餐饮外卖分部一季度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3.7%,为86亿元。美团称,疫情期间交易用户的购买频率下降,导致订单量同比减少17.3%;加上临时佣金返还和豁免政策、订单组合的变化等,导致变现率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 疫情同样对美团的新业务造成影响 。包含共享单车、网约车及B2B餐饮供应链在内的新业务及其他分部同比增长4.9%至42亿元,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美团表示,美团闪购及小额贷款业务收入有所增加,但被网约车服务、B2B餐饮供应链服务收入减少所抵消。

美团还有钱吗?根据财报,公司经营现金流也从2019年Q4的31亿元,降至负值50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美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亿元,短期投资424亿元。

早在发布2019年财报时,美团方面就预估,2020年一季度业务会因疫情承压。不过,美团CEO王兴在5月25日表示, “疫情也让线上服务、在线运营被消费者和商户更广泛地接受和使用,这些将大大加快供给侧数字化的进程,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上市20个月股价翻倍, 市值破7000亿港元

或许,比财务报表更让人受关注的,是美团不断刷新纪录的“造富”神话。

回想10年前, 美团网 诞生。彼时,腾讯市值首次突破400亿美金,阿里估值才200多亿美金。美团拿到 红杉资本 的1200万美金A轮投资,投后估值仅在1亿美金上下。这意味着, 2010年的美团与腾讯、阿里两大巨头的体量差距是几百倍。

2018年9月,美团点评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市值为3992亿港元。之后股价持续高涨,截止2019全年市值涨幅达140%,BAT三巨头格局被打破,百度掉队, 美团成继阿里、腾讯之后中国第三大上市互联网公司。

2020年至今,美团股价继续震荡上行,再次刷新纪录。截止今日收盘,美团涨幅6.16%,报125.8港元,最新市值7330亿港元。 这比IPO当天,市值翻了近一倍 。用了十年时间,美团与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差距从几百倍缩小至5倍。

zAjuuqJ.jpg!web

自上市以来美团的股价走向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王兴最新持股5.73亿股,按照今日收盘计算,王兴持股市值高达720亿港元(约662亿元)。根据福布斯实时数据,王兴个人财富为96亿美元(约人民币672亿元),为中国第25大富豪,世界富豪榜排名167位。

不过, 目前拼多多成为美团最大威胁 。就在前几天,中概股齐跌,拼多多却一枝独秀,逆势上涨15.35%,收涨14.5%,昨日美股收盘市值已超822亿美元(6378亿港元),一夜之间,拼多多市值暴涨104亿美元,较上市当天暴涨超500亿美元,狠狠甩开京东90亿美元,并且直逼美团。

一个超级大平台崛起

正如王兴曾说,美团什么都可以做

创业十年,一个问题始终围绕着王兴: 美团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时至今日,或许已经无法用单一维度来打量它了。

表面上看,美团涉足的业务很多,由团购到外卖、从电影票到酒旅,还进入了打车、支付、物流、供应链等多个赛道,甚至开起了线下零售店。 可以说,在美团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强敌。

但事实上,美团的扩张逻辑又非常清晰。王兴曾在2012年提出 “T型”战略,即在“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级平台,支撑吃喝玩乐多个品类。 这是美团的第一大战略方向,对准的是需求侧。

七年过去,美团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2019年,美团全年营收975.29亿元,同比增长49.5%,且首次实现全年盈利。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两项主体业务表现亮眼:相比2016年外卖业务收入仅为53亿,2019年这一数据为548亿增长10倍;酒旅业务2019年贡献毛利润197.5亿,毛利润率高达88.6%,成为美团扭亏为盈的关键。

然而,过去几个月, 也正是外卖这项业务,直接将美团这家市值超7000亿港元的巨头推向风口浪尖 ,餐饮业者与平台之间存在已久的“积怨”也被彻底点燃。

4月10日,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公开发布了致美团外卖的联名交涉函,指责美团外卖涉嫌垄断、高额佣金、不公平竞争;呼吁美团外卖取消垄断条款,减免高额佣金。4月13日,美团回应称2019年八成以上商户佣金在10%-20%,而佣金收入的八成用来支付骑手工资。

4月18日,双方联合发出声明,公布若干帮扶措施帮助餐饮经济复苏。关于佣金,美团表态,对广东地区优质餐饮外卖商户加大返佣比例至3%-6%,扩大覆盖范围,返佣时间至少延长2个月;但更长远时间范围的日常佣金,并未涉及。

这一事件仍未熄火。两会期间,甚至有从事餐饮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建议平台降低佣金写进提案,呼吁对疫情中受伤的产业进行精准扶持,解决房租、资金紧缺等难题,足见商家对于外卖平台的强硬态度,天下餐饮业苦美团久矣。

即便质疑声四起,美团的战线仍在悄悄扩张。疫情之下,美团买菜、快驴进货等诸多新业务反而迎来窗口期, 生鲜电商、供应链都是发力方向。

美团在生鲜零售上的布局,分美团买菜、菜大全、闪购三种商业模式同时进行。据媒体报道,美团买菜从小象生鲜孵化而来,年后小象事业部开始计划扩张,并招募团队。在此之前,买菜业务只是美团一项新业务,并不一定是重点业务。对美团而言,疫情助推了买菜业务的发展,但市场分散未出现龙头,美团对这项业务的展开是顺势而为。

而快驴进货则是美团针对餐饮产业链上游推出的餐饮供应链平台,2016年就已上线,2018年美团组织架构调整后,独立为快驴事业部,开始规模化运作,但也是在疫情期间爆出了潜力。因传统食配商的供应商受到冲击,快驴的订单量倍增,根据商户反馈,使用快驴进货给商户降低成本的比例在5%-10%之间。

梳理美团近两年开拓的新业务会发现, 美团的第二个战略对准的正是“供给侧” 。如果将美团旗下的业务按战略方向进行划分,那么美团闪购、生鲜零售、网约车、共享单车、交通票务、支付和金融服务于超级平台战略,快驴、ERP、聚合支付、商户小贷等都是服务于供给侧战略。

从早期团购业务到逐步扩展到本地生活服务相关领域,美团的毛细血管已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还杀入共享充电宝这一盘小小生意。

当年,美团只是一家团购网站,时至今日其市值超过7000亿港元,成为阿里、腾讯之后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而撑起这天价市值的正是那一个个如毛细血管的业务。或许正如王兴所言:美团目前是一家无界平台,美团什么都可以做。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