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这次,硅谷会出卖人民吗?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yzone.cn/article/58231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作者Nino Z.,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美国的疫情,至今没有减缓的迹象。

抗疫之战加速升级,美联邦政府不得不向各行各业寻求助力,硅谷科技巨头更首当其冲。

但不论是先进的科技还是宝贵的数据,这些措施在让白宫看到一丝希望的同时,又引发了巨大的隐私争议。

紧锣密鼓的信息合作

3月11日,美国白宫。

总统办公桌的案头,摆放着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突破1000例关口的简报。人们注意到,对疫情向来“乐观”的特朗普,从这天起悄然改口。除了号召病人“在家待着”,还颁布了一项对欧洲公民前往美国旅行的禁令。

但在“欧洲”后面,特朗普匪夷所思加上了一个括弧——(英国除外)。

这使得禁令的作用变得相当有限,不过,美国政府好歹开始重视新冠疫情了。

毕竟,美国白宫的科技政策办公室首席技术官、总统副助理迈克尔·克拉西奥斯(Michael Kratsios),脑子不糊涂。

从3月11日开始,他接连召集谷歌、微软、苹果、脸书等硅谷巨头,共商抗疫大计。从消除新冠病毒谣言、缓解民众恐慌情绪,到支持远程办公、远程医疗,乃至调动16台超级计算机,加快对疾病传播预测和药物建模的工作速率……

这让美国抗疫,多少展现出科技大国的风范。

硅谷巨头们开始纷纷行动:

脸书禁止发布可“治愈”病毒的广告,并给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免费的广告位;

谷歌、苹果,则将应用商店中非官方和政府健康机构发布的相关应用全部下架;

谷歌在新冠病毒搜索页面将预警信息置顶,与美国政府合作建立的疾病预防与教育网站,也在3月21日上线。

vUNVBbV.png!web

……

但“311”会议的真实目的,很快浮出水面,并演变成一场“罗生门”。

据政治意见网站Politico消息,联邦政府对科技巨头们隐秘的要求是:分享数据,以帮助政府追踪病毒,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比如,通过分析手机定位数据,就能确定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方法是否有效。

这个消息,立刻遭到白宫的否认。

但谷歌一位发言人则回应称,公司正“探索有助于对抗COVID-19的汇总匿名位置信息的方式,该项目将遵循严格的隐私协议,并且不会涉及共享任何有关个人位置、行动或联系方式的数据”。

这反而证明了传言确有其事。

实际上,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已经推出了“500城市”项目。它通过追踪美国500多个大城市的地理位置信息,以确定人们是否遵守居家隔离的规定。

比如,研究人员发现大量人群聚集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展望公园里,随即把情况通报给了地方当局。

苹果的声明则义正辞严:公司参加了白宫新冠病毒工作会议不假,但重点在远程医疗、远程学习提供支持领域。苹果甚至保证,绝不会跟踪并暴露用户的隐私信息。

但美国政府没有轻言放弃,一直试图说服相关企业。

《华盛顿邮报》就爆料称,“311”会议前一天,美国政府已经在跟电信巨头谈判,以获取对匿名手机汇总数据的访问权限。

除了谷歌、脸书、苹果等企业巨头,白宫试图说服合作利用位置数据的公司,多达60家。

白宫科技办某官员的说法则恰恰相反:政府是“受到了美国科技公司的游说”,他们希望能利用匿名大数据,为新冠病毒建模提供关键信息,以便追踪新冠病毒传播的踪迹和模式。

首席技术官克拉西奥斯则言辞恳切:美国科技公司的快速行动,对防治新冠病毒的进程已是至关重要。

但是,人们的隐私怎么办?

由来已久的分歧与博弈

在中国,隐私泄露不是难以容忍的问题;但在美国,对隐私的重视深入骨髓,产生的争议也由来已久。

美国《宪法》第一、第四修正案中,通过保护言论、宗教信仰自由,禁止不合理搜查、扣押的方式,构建起保护隐私权的法理壁垒。

1974年出台的《隐私法》,则是美国个人信息保护最重要的联邦法律,并对政府搜集、存储、处理个人信息做了详细规定。

此后,美国细分领域的隐私措施,更是不厌其烦。从《电子通讯隐私法》、《金融隐私权法案》、《有线通讯隐私权法案》、《电视隐私保护法案》等国家、联邦立法,到“在线隐私联盟”、“个人隐私选择平台”等行业自律协会,乃至“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这类非盈利组织等,无所不包。

美国构建的,是一个纵横交错的隐私保护体系。

但震撼世界的“911事件”,改变了一切。

2001年10月,小布什总统签署了由共和党议员吉姆·森森布伦纳作为主要起草人的《爱国者法案》(以下简称“爱国法”)。法案规定:美国国家安全机关可以在全球范围搜集电话、邮件、医疗、财务、金融等各类记录,允许从美国互联网公司提取音频、视频、图片、邮件和文档记录;甚至允许使用“黑客”手段,入侵、破坏、窃取国外的数据情报。

200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国土安全法》,允许对美国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挖掘”。

“两法”让美国公民隐私权几乎荡然无存,在朝野引发巨大争议。像美国公民自由联盟,针对“两法”发起了50多起诉讼;包括纽约在内的3个州、246座城市也通过决议,明确反对“爱国法”。

反对者中最著名的人物,正是昔日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来的美国国务卿克里。

当年,克里曾投票支持“爱国法”。但他随后发现,FBI除了对美国公民实施窃听、查看私人邮件和上网记录,甚至还监察图书馆借阅记录,以判断读者是否受恐怖主义影响。

这些荒诞举动,让克里转而成为最激烈的抨击者:“布什对‘爱国法’的运用,无意涉及、也没有涉及与反恐有关的方面去。”

尽管有诸多不满,但出于国家安全和基于“政府授权”的前提,美国公众在隐私问题上,做出了事实上的让步。

2011年,美国成功击毙本拉登,让“爱国法”丧失了继续存在的合理性。

但此时,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正尽情品尝着权力的滋味。尽管饱受争议,他们极力为“爱国法”续命。

结果2013年,“棱镜门”爆发,“爱国法”的底裤终于兜不住了。

在美国政府看来,“两法”足以让全球信息尽在掌握;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知道,恐怖分子经常会换手机号,NSA就要重新布控、撒网、走程序。等拿到“政府授权”再去窥探信息,黄花菜都凉了。

怎样才能将下一个“911事件”扼杀于无形?NSA决定铤而走险:绕开一切授权,利用美国根服务器的独霸优势和“爱国法”中的“时间弹性”,大搞先斩后奏。

yqUZR3Q.png!web

先斩后奏搞多了,就成了先斩不奏、乱斩乱奏。

于是,连斯诺登这样的“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棱镜门”曝光后,NSA的恶行公之于众,不仅全球哗然,美国内部更是舆情汹汹。NSA成众矢之的,起诉其违反《宪法》第四修正案的个人和组织不计其数。

奥巴马明白,“爱国法”可能保不住了。

2014年,美国政府启动对NSA的监控改革;国会也顺应民心,制定了《美国自由法案》(以下简称“自由法”),以便为NSA勒上“自由”枷锁。

“自由法”规定,NSA只有在获得秘密法庭的许可,才能向通信企业索要记录。否则,再也不允许大规模收集美国公民的隐私数据(但监控全球不受约束)。

有趣的是,“自由法”的提案者之一,还是共和党议员吉姆•森森布伦纳——当年“爱国法”的主要起草者。

美国隐私权斗争史,由此经历了一场奇异的循环。

6nENNnV.gif

政客与硅谷的另类搏斗

出人意料的是,“自由法”出台,没能消弭纷争,反而成为更大纷争的起点。

2015年5月20日,美国国会山。

号称“美利坚头号嘴炮”的兰德·保罗,开始了他惊世骇俗的表演:从下午1点到凌晨12点的10个半小时里,他滔滔不绝,连珠炮般谴责NSA对公民隐私的肆意侵犯。

参议员们见状抱头鼠窜,可哪怕参议院里空无一人,也阻挡不了保罗的口若悬河。

这犹如疯人院般的表演,却深藏着这位共和党参议员的计谋。2014年11月,在众议院众望所归的“自由法”,却在参议院惨遭否决。为今之计,只能趁“爱国法”2015年6月1日到期时,拖过投票期,让法案自动终止。

靠着保罗“无耻”的拖延战术,6月1日,“爱国法”寿终正寝;6月2日,“自由法”正式生效。

奥巴马表示,“自由法”既保护了自由,又维护了安全;以起诉为能事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也盛赞这是隐私权的“里程碑”。

但硅谷大佬们知道,“自由法”只是白宫、国会和情报部门政治妥协的产物。早在2013年,苹果、脸书、谷歌、微软等硅谷企业就成立了“改革政府监控联盟”,希望对政府收集隐私信息行为加以约束。

而今,“自由法”把“公民自由联盟”这种技术废柴糊弄过去了,但硅谷大佬们不糊涂,称其存在“令人无法接受的漏洞”。思科CEO钱伯斯更直言不讳,如果NSA依然监听全世界,新兴国家客户会对美国高科技制造避之不及,最终损害美国利益。

美国政府,选择了装聋作哑。而硅谷大佬的所作所为,其实也各不相同。

2018年,“剑桥分析事件”揭示出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的深度困境。

2014年,“剑桥分析”公司通过一个性格测试应用,开始在脸书上搜集用户数据。尽管只有27万人下载这个应用,但通过数据爬虫,剑桥分析逆向溯源,最终窃取了8700万脸书用户的数据。

而它功成名就的“战绩”,就是通过分析建模、大数据操纵,帮特朗普赢得了2016年大选;此外,英国脱欧公投、非洲国家选举,背后都隐匿着剑桥分析的身影。

脸书对此心知肚明,但在商业利益面前,选择了默不作声。

这显示出,在“自由法”与大数据捆绑的年代,美国隐私保护走向了更大的困境:在大数据公司看来,它不需要知道你姓字名谁,却深知你的脾气秉性、职业偏好、心理选择,进而潜移默化地干预你的想法,操纵你的行为。

东窗事发后,剑桥分析破产,脸书市值狂跌,扎克伯格更在媒体刊登整版道歉信:“我们有责任保护您的信息。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不配为您服务。”

而与脸书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苹果。

2015年12月,美国加州发生一起14死21伤的枪击惨案,警方希望解锁嫌疑犯的iPhone5c获取线索。但苹果有项“变态”设定:连续10次输错密码,数据就会被删除。无奈之下,FBI要求苹果解锁,结果遭到拒绝。

于是,FBI向苹果发起诉讼,并要求其开发软件“后门”。但苹果CEO库克不但正面硬刚,还表示会继续升级系统,以应对更频繁复杂的数据攻击。

最终,FBI无计可施,在以色列第三方公司的协作下才成功解锁。

2020年初,相似的剧情再度上演。针对2019年底发生在佛罗里达某海军航空基地的枪击案,美国司法部长巴尔公开施压,要苹果解锁iPhone。这一次,苹果提供了凶手的iCloud账户资料,但解锁iPhone——办不到。

不仅如此,库克甚至希望,政府出台一项明确公共安全与技术安全界线的法律。

这一坚持和倡议,赢得了包括推特、脸书等一众高科技巨头的应援。更有硅谷企业表示,虽然很多公司保持沉默,但全行业坚定站在苹果一边。

非常时期,是行非常之举,还是搞《全民公敌》

大疫当前,究竟救人要紧,还是隐私重要?在美国,一度引发争议。

3月3日,纽约市长白思豪在推特上,公布了纽约第二例病人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单位、地址,以及儿女所在学校。由于患者就职于一家7人小律所,媒体很快确认了患者的真实姓名。

这位“超级传播者”,导致千人隔离,并惨遭“人肉”。3月10日,患者妻子在脸书上发声:“我希望丈夫的名字不是与新冠病毒相关联,而是与遏制病毒相关。”

这样的状况,让美国人对隐私再度担忧。参议员埃德•马基,就对政府与大型科技公司合作追踪新冠病毒的行为保持谨慎:“我们需要保证,收集和处理这些类型的信息,即使是聚合和匿名的,也不会对个人构成安全和隐私风险。”

为此,他要求政府详细说明:数据将如何被收集、保持匿名和存储,谁将有权访问这些数据,以及哪些公司参与了相关项目。

但隐私研究人员则承认:对位置数据进行真正的匿名化,几乎不可能;有些数据,本身就是企业秘密或非法收集的。所以,必须要有强力的法律保障措施。

因为曾失去公众信任,脸书在疫情中的表现极为谨慎。当传出将与政府共享个人数据的消息后,脸书发言人立即加以否定。此前,脸书曾透露他们正利用用户位置数据来制作预防疾病的地图,但这次又再度说明,“这些数据将会提供给研究人员,而不是政府”。

当然也有人认为,把匿名的位置数据移交给政府或专业机构,让专家分析了解人们的活动方式、预测病毒的传播途径,将大大有利于疫情防控。

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副总裁丹尼尔·卡斯特罗(Daniel Castro)就力挺表示:“仅关注隐私而忽视公共卫生,将是一个错误。”

如今,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即将突破60万,对隐私数据的应用正越发急迫。

4月初,苹果和谷歌破天荒宣布一项合作计划,将在Android和iOS系统底层构建一项新功能,即:通过设备的身份识别功能,就能判断自己的手机在14天内,是否与新冠检测呈阳性的人的设备接近过。

据悉,该平台可能监控大约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

苹果表示,这个解决方案相当强大,如果人们都参与进来,将实现应用程序和卫生部门的生态互动。但即便如此,苹果依然强调:隐私、透明度和用户同意,才是这个项目的核心要素。

而处于弱势的民众,其实并不吝惜贡献自己的数据。他们只是关心,有多少数据是真正被需要的,能发挥多大效用?而当疫情过去,这些隐私数据又会不会被继续滥用?

相对来说,拥有欧洲最严格数据隐私保护措施的德国,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范例。

RJBfyqb.png!web

▲欧盟“数据保护条例”,号称欧洲史上最严隐私保护法

2020年3月,德国卫生部起草了一部《感染保护法》,以追踪与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的人群。有学者表示,对个人进行不加选择的大规模追踪,在此前缺乏法律依据。而最新的法律,正是要对数据收集的人群、时间和目的,做出规定。

这样的效率和对个人隐私尊重并举的方式,值得借鉴。

1998年,当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全民公敌》全球上映,有人便预见到,数字时代的“一九八四”,或许不可避免。

但在国家和生命都陷入生死存亡的时刻,如何设定好边界,阻止疫情持续扩散,并让大数据真正发挥效用、挽救生命,这已经成为疫情第一大国美国,必须做出抉择的问题。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