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世界上最奇葩的乐器:你可以弹,但不要碰我 | 设计癖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shejipi.com/28955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世界上最奇葩的乐器:你可以弹,但不要碰我

乐器

时间:2019-10-27 01:57 | 阅读: 2417

现如今,电子音乐可谓无处不在。人们的日常调侃道,一些艺人不“带电”都不会唱歌了。

文章转载自:手望Sowarm 

ID:sowarm2016

原创:手望Sowarm 

有一件电子乐器,演奏的时候不用产生肢体接触,一挥一舞,音量、音调就随之摆动。一百年以前诞生的它,被广泛认为是第一个取得成功的电子乐器。

它曾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在,它又重新出现在电子乐的作品中,尤其是在神秘、诡异色彩较浓的影视配乐中——侦探剧、悬疑剧,需要恐怖气氛的地方。

wxsync-5024453055dac700a8700a1571581962.jpeg

● 特雷门琴的演奏者

特雷门琴,这就是它的名字,也影响着其发明者的名字流传至百年之后,至今响亮。

wxsync-7774322335dac700acd8b91571581962.png

偶然造就的乐器

特雷门琴活像是一个右上角长了根超长天线的小霸王游戏机,“游戏机”的左手边还有一个环形圈,使得整个乐器看起来特别有科技范儿。

它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需要身体接触就能演奏的乐器。哪怕是熟知诸多乐器的音乐人,第一次演奏特雷门琴都有新奇的体验。

演奏时,琴被台子架在半空。演奏者站在乐器前,右手在天线附近控制音高,左手在环形圈旁控制音量。双手就像是凭空拉二胡一样,随着变化的音准舞动。

wxsync-11408348925dac700b607621571581963.jpeg

● 演奏时,演奏者面对的特雷门琴

该如何描述这件乐器的声音特质呢?

在特雷门琴表演的视频下,有这么一条高亮评论感叹道:“这是我见过情感最丰富的蚊子了。”这句话完美比喻出了特雷门琴那嗡嗡的悠悠琴声。

电子乐器的起源和科学家们息息相关。发明特雷门琴的也是一位苏联物理学家,他名叫特尔门。就像很多科学上的进步源自于意外一样,特尔门也是在一次意外中,发现了可以应用在乐器之上的科学现象。

wxsync-8013161975dac700c052a11571581964.jpeg

● 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也表演了一把特雷门琴

1918年,特尔门在苏军中担任无线电工程师,他打算发明一个用来测试气体密度的仪器。结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仪器发出的声音不仅在随着气体密度变化而不同,也随着手的位置变化而起伏。

他不过是在空气中挥了挥手,声音的音高就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一种崭新的音色——一种不停颤抖的诡异声音。人们好奇地聚集过来,特雷门意识到自己面前的仪器可以摇身一变,变成一种新乐器。

简而言之,特雷门琴演奏的原理是靠演奏者的手和天线来构成电容器,手的位置变化,电容大小就变化,从而改变感应到这一变化的振荡器产生的频率和大小——进而改变声音的音高、大小。

wxsync-4713213485dac700c85b591571581964.png

● 特雷门琴的工作原理

其实,其他无线电工程师们肯定也都撞见过这个现象,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特尔门这种情调——俄罗斯人太爱搞艺术了,他本人又擅长拉大提琴,在物理现象中凭空找音准,成了他职业和爱好之间的完美平衡。

wxsync-20639216135dac700cda42d1571581964.png

公开亮相后名声大噪

当时的俄罗斯正处在十月革命的风暴之后,充满爱国热情的特尔门希望通过这个崭新的声音,一种象征着“现代的、进步的音乐之声”,以歌颂这一崭新的时代。

1920年,特雷门琴在圣彼得堡的物理技术研究所公开亮相了。

特尔门在一众教授、学生面前展示了他的新发明。他用特雷门琴演奏了自己最喜爱的大提琴曲——当然,最麻烦的是找音准,他自己都找得困难。

在一架设计良好的特雷门琴上,演奏者可以表演五个八度左右的音域范围。要在一根天线凭空把握这五个八度,整个演奏的过程充满想象力,不了解的人绝对以为你在变戏法。可想而知,这门乐器的演奏难度有多高。

wxsync-16530572935dac700d30b2e1571581965.jpeg

● 近些年,出现在我国电视荧幕上的特雷门琴

演奏方式如此玄幻的乐器引起了苏联政府的注意力。

试想,有谁见过碰都不用碰一下,就能发出声音的乐器呢?特尔门就此获得了在列宁面前表演的机会。他对列宁满怀一颗敬仰之心,这个机会既让他激动不已,又让他紧张得不行。他演奏了平时练习的大提琴曲——圣桑的《天鹅》。幸运的是,年轻的爱国者表现得很不错。

随后,他指导着列宁,演奏起了特雷门琴——右手改变音高,左手改变音量,列宁也尝试了一把它的魅力。

wxsync-5337864315dac700dba8391571581965.jpeg

● 列宁曾经倾听过这一电子乐器的演奏

作为资深的音乐爱好者,列宁深深被吸引住了。领导人的视野与常人不同,列宁想借特雷门琴推动电气化。在他的设想中,当一个穷苦的村民看见这么神奇的乐器时,一定特别想给家里通上电。这样,苏联遍地都可加快电气化的过程了。

于是,特尔门就此开始了全苏联的巡演。他的演出经常吸引来一大批观众,大家都觉得他在变戏法,个个看得入迷,巡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wxsync-21255937345dac700e6be281571581966.jpeg

1927年,巡演中的特尔门

wxsync-2515041185dac700ec77fc1571581966.png

充满疑云的传奇乐器

这个乐器诡异的音质,也是现实当中谍战片的绝佳背景声。因为特雷门琴的声音实在是出世——我的意思是现代、进步——谁不会就此声音联想到苏联的科学技术,好奇它们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呢?因此苏联将特雷门琴视为一个向其他国家展现苏联文化、科学、技术等全方位实力的绝佳载体,到了1927年,在苏联政府出资支持下,特尔门开始了他的欧洲巡演。这同时也是一个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科学、技术实力的绝佳机会——苏联政府要求特尔门汇报其他国家的情况,他也乐意为之。在他看来,这是他为祖国效劳的职责。

wxsync-8195686155dac700f2f1911571581967.jpeg

● 过去,特雷门琴是配合传统乐器一起演奏的1927年12月,特尔门抵达美国纽约,在卡内基厅同纽约爱乐乐团一起进行了演出。据当时《纽约太阳报》报道,特雷门琴在大都会歌剧院的首次亮相让观众“很愉悦,同时也被吸引住了,甚至还有点儿敬畏之心”。好不容易来一趟美国,特尔门还顺道开始大力推广自己的发明。这个宛如外星来的乐器卖起了高价,一架售价175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600美元左右。据说,美国汽车大亨亨利福特的家里就有一架特雷门琴。

wxsync-18140292035dac701003e631571581968.jpeg

● 当时购置了特雷门琴的美国人可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这名苏联人一声不吭,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时疑云密布、流言四起。有人说他搞间谍活动太过明目张胆,被苏联政府直接给带回去了;有人说他思家心切,不辞而别。总而言之,没了最擅长、最得力的演奏家推广,特雷门琴迅速退出了主流市场。事实上,一切没有这么玄乎。由于特雷门琴卖得这么贵,弹奏起来这么困难,销路并不好。特尔门刚开始推销没多久,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萧条”就来了,他本人也陷入了税务和债务的双重危机,不得不灰溜溜地潜回苏联。虽说人不在美国了,他的乐器可是留在了那儿。渐渐地,特雷门琴凭借其诡异的声音特质混进了美国人的恐怖片、科幻片中。在齐柏林飞船、海滩男孩的单曲中,你都可以听到特雷门琴的声音——不再被“间谍疑云”笼罩的特雷门琴重新激起了新一代音乐人的兴趣。

wxsync-13816040475dac7010acf911571581968.jpeg

● 现在,人们通过控制机器人来演奏这一乐器

后记

我们对电子乐的存在习以为常,却很少会回望乐器诞生的初期。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美丽的意外”总会发生。而当新奇事物激起喧嚣之后,时间总会平复一切,替我们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音乐,保存下去。

91571581704_.pic_.jp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