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为什么学了很多知识,仍然没有什么用?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FJNvYjQ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FFJbYbZ.jpg!web

本文共有 6400 字

希望能对你有启发

放心,不会太难读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

认识一位很有名气的经济学教授,当年买了上海一个小区的房子,价格大概才 30 万一套。教授有钱,一买买了两套。后来突然对房子不满意,动用了许多社会关系把房子退了,然后把钱投入了股市,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作者感慨道:真是知识改变命运啊。

这个故事当然未必可信,也未必有什么代表性,但类似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

我们总觉得,那些「看上去什么都懂」的人,总是能审时度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明智的决策,但实际上呢?他们犯的错误、做的「蠢事」,却一点都不少。

所以才会有这么一个问题: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 单纯积累知识并没有什么用,它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能做到这一点的,是思维方式。

什么意思呢?

你一定还记得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的 「DIKW模型」, 它把学习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和智慧(Wisdom)。

这其中,知识的定义是什么呢?是 「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信息」 —— 它是对你脑海中已有碎片信息的联结和整合。

而智慧的定义是什么呢?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 处理和应对新问题 的能力。

举个例子:

  • 「DIKW模型」这6个字符,就是「数据」;

  • 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含义,这是「信息」;

  • 你知道这个模型的背景,应用范围,学术界对其的讨论、态度等,这是「知识」;

  • 而当你遇到问题时,懂得如何应用这个模型去思考、去应对新的情境,这才是「智慧」—— 也就是我提到的「思维方式」。

简而言之,知识是静态的,它聚焦的是「过去」。而思维方式是动态的,它聚焦的是「未来」。

知识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它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空谈智慧和思维方式,无异于空中楼阁。

但如果单纯积累知识,而忽略了思维方式的构建和完善,那么,你就只是一个知识的「仓库」而已。

你所做的,只不过是在「复读」别人的观点。

这恰恰是许多人常犯的毛病。

在这个信息焦虑的时代,「学习」,成了一个被追捧的热词。我们害怕错过什么,害怕失去机遇、被时代淘汰,于是,我们开始买大量的书,下各种知识APP,利用碎片时间听音频课、听书,间或参加各种线上线下课程……

生怕在这场你追我赶的竞赛中,被别人抛在后面。

这当然不是坏事,学习永远都是好的。然而,许多人的学习,往往是盲目的,也是低效的。

他们只是把知识「囤积」起来, 却从来没有真正利用过它。

什么叫「囤积」呢?它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追求「收集」。想一想,你有多少书摆在书架上,却从来没有翻过一页?报了多少课程,下了多少音频,从来没有听过?

这样的人,只是把「拥有」当成消化,满足的是「我在学习」的幻觉。

第二层,是追求「数量」。我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用各种课程和训练把自己的日程排满,整天忙着计算「我又读了多少本书」。他们一直奔跑在路上,仿佛稍微停下来就会被别人超过。

但在这些数量的背后,真正被吸收、内化、应用的,又有多少呢?

第三层,是追求「记忆」。

这样的人,会有自己的一整套学习、笔记体系,会有一沓厚厚的笔记本(数码或是实体),会有分门别类、整齐有序的知识集合……跟他们聊天时,你经常能听到「某本书提到过」「某某人讲过」「这个知识点来自……」这样的话。

到这个层次已经很不错了,达到这一步的人并不多 —— 但仅仅停留在这里,仍然还不够好。

为什么呢?很简单。单单只是知识的积累, 只能说明,你永远停留在「过去」 —— 任何一个知识,当它被记录下来,被你所接收到,它就已经是「过去」的事物了。

但我们要面对的,永远是全新的、陌生的情境和问题。

所以,更重要的是什么呢?让这些停留在「过去」的记忆,成为你的根基,在它们之上生长出新的萌芽:一些针对全新情境的假设,猜想,推论和判断。再依据它们,去做出行动,修正行动,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你的行动。

这就是我所强调的:不要囤积知识,而是要让知识流动起来。

跨越从「已知」到「未知」的界限,打破从「旧」到「新」的屏障。

么,什么是「流动」?

举几个我自己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当我学到一个知识点时,我不会单纯把它复制粘贴下来,而一定会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去找到:哪些是这个知识点的要点,哪些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的信息。

同样,我会立即思考:它对我有什么意义?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可以跟哪些其他的知识点建立联系、产生新的价值?

与此同时,我会记录下对它的思考和评论,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行动,去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理解和吃透这个知识点。

以及,我会做一个训练,叫做情境联想:把学到的内容跟可能面对的情境进行联想,去思考:我在什么场合下可能用到它?当我面对这些情境时,我可能会用到哪些知识点?

简而言之:我不会把一个知识点「复制」下来,再存放到仓库里,囤积起来,等待可能哪一天的使用;而是会通过一套流程,从思考到联想、提问、行动、记录,等等,让这个知识点在流动中创造价值,最终落地。

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做法,但它们能有效地帮助你,把重心从囤积转移到流动,让知识流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两点。

1)抽象储存

如同我所说: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我不会去记录知识点的细节和结构,甚至,如果你问我某个领域的问题,我也不一定能给你巨细靡遗地讲清楚。

但我能够知道,它在我的知识网络里大致位于哪个位置,跟其他哪些节点有联系,它们合起来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我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归纳、整理出什么,它能应用到什么样的新问题里面。

2)问题导向

如前面所说:任何一个知识点,最终都是要落地,跟「问题」建立联系的 —— 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试着用你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塑造你看待事物的视角,思考问题的框架,分析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利用这些「旧」知识作为依据,不断去补充、完善、修正,乃至于推翻和重构自己的观点 —— 这才是学习的要义。

也是让知识「流动起来」的核心。

心理学对智力有一种分类方法,即分为 「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什么意思呢?晶体智力,指的是我们储存、建构和应用「经验和知识」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量和有序程度。知识越丰富,结构越有序,晶体智力越高。

而流体智力,指的是在混乱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亦即针对新异环境进行思考、推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一般认为,晶体智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提升,到60岁前后到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亦即开始遗忘)。

而流体智力会在成年后几年内达到峰值。随后,如果你勤于锻炼,它会保持平稳的水平,直到老年才开始下降;但如果你疏于锻炼,它会保持稳步的回落。

当然,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流体智力解决的问题,会成为我们的经验,亦即晶体智力的一部分。而晶体智力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和刺激流体智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帮你理解这两者:在我们学生时期,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不费吹灰之力解出数学题呢?他们这种能力,或者说「数学天赋」,到底来源于什么?

实际上,这种能力需要两步:第一步是熟记各种定理和类型题;第二步,是需要培养 「将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 的能力。

也就是说,数学天赋好的人,其实都有一个共性:他们能够一眼就分辨出,这道题目可以转化为哪一种「基本类型」,跟哪几种定理能够产生联系。

这种将「未知」和「已知」结合起来,去探索全新情境的能力,正是我们许多人,慢慢疏于练习、任其荒废掉的能力。

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本质上是需要秩序去维系的。它并不需要你不断地去面对新异环境,去锤炼头脑和智力 —— 它只需要你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做好该做的事。

用一个拟人的说法来讲:这个世界不希望太多人去思考,因为 思考是一种熵 —— 一思考,就会产生许多麻烦。

那么,它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产生更多的无序和代谢产物,去抹平这些麻烦。

一切都有安排,外在的力量会逼迫你服从「圈层」的规训和安排,不越界。

你会希望构成你身体的细胞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思想吗?肯定不会,对吧?

这是宏观角度。

而从微观角度出发,也是一样的。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和诱惑:一种叫做「求新」,亦即涉足新领域,尝试新的挑战,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一种叫做「守旧」,亦即遵循过往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性价比更高的收益。

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后者。原因很简单: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是风险规避和损失厌恶者。

我们不愿意舍弃已有的收益,不愿意面对充满未知和不确定的风险,不愿意让自己成为「越界者」。

这就导致了,我们最终都会走到同一个「最舒适」的点上面,停下不动。

成为同质化的人。

说得有点远了,宕回来。

那么,如何让知识从「囤积」到「流动」,培养这种应对新情境的迁移能力呢?

我将它分成三个层级,分别对应知识的储存、识别和调用。

1)储存

「囤积者」的知识储存方式,是树状结构,采用的方法是分类和层级:知识点 A 可以分成 A1,A2,A3 三个部分,A1 又进一步可以分成 A1.1,A1.2……诸如此类。

他们所追求的,是「有序」,每个知识点都有其位置,严丝合缝,一丝不苟。

「流动者」的知识储存方式,则是网络结构。他们不会去储存知识的细节,而是会对其进行「抽象」,提炼出一些关键的特征和要素,并通过这些特征和要素,把它跟其他知识点「联系」起来。

这就是我一直所说的「知识网络」:它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组织方式,更是对信息的理解、储存和提取。它不追求「分类」,而是追求「联想」和「相关」。

2)识别

囤积者发现一个新问题时,往往会对其「贴标签」,将其归类为已知的某一类问题。亦即,试图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到一个最接近、最相似的元素,将其「套用」到新问题上面。

而流动者发现一个新问题时,会注意到其新异之处和不同点,并聚焦于:它跟旧的问题有哪些不同?从旧的问题可以如何延伸、变换出这个新问题?这其中有哪些特点,是不能用以往的方式去对待的?

3)调用

囤积者调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时,会追求「还原」和「准确」,执着于通过既定的路径去检索和复述信息。故而,他们会重视记忆力,会追求「博闻强识」、不出错,追求信息的完全匹配。

而流动者的思维方式,则是通过提炼要点,为已有的知识建构一个个高维度的、不同的「模式」。再通过对「模式」和「特征」的匹配,在节点之间进行跳跃,来检索和提取信息。

这些模式和特征,其实就是「思维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后者一定会遇到错讹、偏差,但这没有关系 —— 如果过度追求「不出错」,那就没有办法创造任何新的东西。我们要追求的,是「满意解」。

这三点,是流动者与囤积者的不同,其实也是大脑的优势所在。

大脑之所以比现在的电脑更高级,并不在于运算速度、储存空间和精确性 —— 这几个指标,电脑的效率千万倍于大脑 —— 而在于两点:大脑能进行 模糊处理, 以及 高并发计算。

模糊处理可以帮助我们,「抹掉」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凸显」那些重要的、关键的信息;高并发则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脑力,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匹配,高效地调用资源。

因此,面对一个飞来的网球,我们不需要计算风速、角度、速度,也能大概作出反击;面对一个复杂的棋局,我们无需像 AlphaGo 一样,对每个落子点进行胜率计算,也能依据过往千百局对局的经验,知道落在哪里会更好。

(当然,这些技巧正在被人工智能科学家们应用到电脑上面。未来,科学家能否用电脑模拟出人脑?很难说 —— 这是题外话了)

后,提几个建议,帮助你锻炼「流动」和「迁移」的能力。

1. 拆解信息的逻辑

小时候,我们往往喜欢通过拆东西,去了解一样事物的构造 —— 男生应该很有共鸣。

但这种习惯慢慢地消失了。如今,我们更倾向的是什么呢?是接受别人告知我们的信息,按照作者的思路和脉络走,接受「作者在说什么」而非「我想要什么」。

所以,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拆解,去分析信息背后的逻辑 —— 它是如何构成的?每一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每一个结论和断言背后的支撑是什么?整体的结构是否稳固?

不妨去试着问这么几句话:

  • 它可以分成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 它的关键特征是什么?是什么使得它跟别的事物区分开来?

  • 它的每一部分为什么成立?是否有足够的论据和说服力?

  • 我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它对我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你的思维能力,帮助你提取信息的要点,以及提升面对新问题的分析能力。

2. 不断尝试新事物

前面讲过,知识的「流动」,是对新问题的迁移解决。但前提是什么?你总得有「新问题」,对吧?

为什么说好奇心很重要?就是因为,好奇心可以帮助我们尝试和探索新事物,在已知中创造出未知,推动我们面对新情境和不确定性。

所以,我有一个心态:无论多困难的挑战,只要是没有接触过的,我都会很乐意去尝试一下。很可能做不好,也可能付出一些成本,但这可以迫使我去面对新情境,放弃以往的固有思路和路径依赖,更有效地调用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被迫去找到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 这才是你能力的体现和提升的机会。

尝试新事物,从新事物中发现问题,调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攻克问题,获得反馈完善自己,拥有更大的自信去探索新事物 —— 这就构成了一个正反馈的回路。

3. 锻炼网络思维

我一直笃信一点:万事万物,都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所以,无论是积累知识,还是分析问题,永远都不要孤立地去看待事物 —— 不妨试着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用网络的视角去思考。

这里有一个重点:我们并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知识完整无误地记录下来,关键在于,我们通过某一个节点,能够联想和激活其他哪些节点,它们整合起来,能够「涌现」出怎样的系统性 —— 这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平时在生活中,不妨多做做联想练习,这会有助于思维的活跃和创造力。

4. 理性行动

前面讲的这些,都属于认知和思维的内容。但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执行。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窘况,以及「我当时就应该怎样怎样」的懊悔,其实问题往往就出在执行的心态上 —— 我们难以主宰自己的大脑,反过来被情绪所控制,从而作出种种不理性的行为。

相关的内容,我在旧文中讲过很多。非理性的思维模式,比如启发式,损失厌恶,锚定…… 情绪相关的内容,包括如何与情绪和解,夺回大脑的掌控权,等等。可以阅读以前的文章,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一个小小的建议是:平时多做复盘,思考并记录「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当时的心态是什么?」这样,可以有效地帮你监测自己的思维过程,更好地控制它。

也希望每一个人,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我分享过的免费资源

也可以读读近期这些文章:

—— 相关文章:

raAveuA.jpg!web

—— 热门文章:

太舒服的事情,是危险的

提高自己的警觉性,更好地面对未来

当你需要决策时,请参考这份全指南

决策常犯的错误,帮你一网打尽

一套摆脱疲劳的自救指南

每天都疲惫不堪?这篇文章给你充电

THE END

-  晚  安  -

Jr2m6f3.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