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与张小龙和微信核心团队聊了半年,伦敦商学院有如下洞察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rAbMfu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文 | 邱晓芬

编辑 | 杨轩

张小龙要接受访谈,微信创始期成员要接受访谈,微信现在从产品、研发到HR的管理者都要接受访谈——这是伦敦商学院想把微信作为研究案例,向腾讯提的三个要求。

腾讯全都答应了。然后伦敦商学院3名学者进行了对微信访谈记录约20万字、历时近一年的研究。这最终成为了一个名为“腾讯微信的创新与敏捷”的商业案例,正式进入伦敦商学院“战略与创新”课程,在本周第一次上课。

6rAVZnV.jpg!web

伦敦商学院关于微信案例的第一次课程课程现场。

36氪旁听了这次由伦敦商学院副院长Julian Birkinshaw讲授的课程,并采访了这次研究团队成员之一柯良鸿( Dickie Liang-Hong Ke )教授。关于微信,他们有几项观察:

关键人物张小龙

课堂上,大家讨论了微信最初在产品力本身上能崛起的原因:发语音、语音电话、朋友圈……但一位参与了微信“小黑屋”时期的创始团队成员在课堂上坦陈:其实头半年团队也不知道做什么能成,只好两周一迭代,试验了无数功能。产品开发期间,与其说靠民主决策,不如说微信的决策更多是“自上而下”的,所有的关键决策都由小龙负责,而这避免了妥协对产品带来的影响。

因此,课堂讨论中不少学生拿张小龙类比乔布斯,讨论一个关键人物自上而下推动产品开发的模式。柯良鸿教授则在与张小龙的访谈中感到,张小龙首先把微信视作“艺术品”,其次才是“商品”。比如有很多微信同事提建议说一般App底部都有5个功能,其实微信可以加一个功能,但张小龙定了一个规矩,微信界面底部永远都只有4个功能。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没有增加一个。

但微信对于做“艺术品”的追求也极大限制了它的广告量,如何在兼顾长期利益和获得即刻利益之间,微信作出了可能难以复制的选择。

商业模式:从应用,到平台,再到标准

案例认为微信是一个“应用-平台-标准”演进的经典故事: 微信一开始只是一个社交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用户;但是很快微信通过开放策略,建立公众号和微信支付生态,变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平台;到了2017年推出小程序,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标准,为微信在to B领域打下基础。

过程中保持“去中心化”的决策非常关键: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大团队创新:从十人到两千人

微信已经从最初的10人增长到2000人,怎么管理? 张小龙将微信2000人的团队细分成50-150人不等的小团队,保持敏捷的团队文化。上述微信创始团队成员说,微信甚至在有意控制团队规模。

微信的很多管理者是跟着张小龙一路成长起来的,很清楚也能传承张小龙的思考模式。张小龙也会让更多的年轻员工参与项目讨论,学习自己和其他高级经理制定决策的过程。一位微信高管认为,共享价值观越强,对正式流程的需求就越少。这个过程中,张小龙会把握一些关键决策和标准,放手一些给团队成员决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App,微信的整体一致性是其成功的另一个关键。

不过,在用户增长到10亿规模时,微信也要考虑怎么打破天花板。做国际化?做得更深、提供更多服务?以及,什么新技术可能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以下是36氪对研究团队的作者、伦敦商学院斯隆学者柯良鸿的访谈节选:(由数家媒体共同采访,内容经36氪编辑整理)

对张小龙聊完之后,他有什么特质或者做过的什么事情令你非常印象深刻?

柯良鸿:分聊前跟聊后。聊前,我会觉得他是个技术人。聊后,确实这几点都不用印证,他很喜欢产品,他很内向,跟他讲商务,他也会跟你讲。但我没想到他对艺术是很有追求的,不断得说把微信看成一个艺术品,不是一个商品,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听说他高尔夫球打得很好,游戏也玩得很好。所以我认为他很“专注”,学习能力很强。他对微信产品全面性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喜欢艺术跟做产品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柯良鸿:做艺术人肯定要追求极致的。他把对艺术的喜好用到对科技的追求里面去,所以追求极致说不定就是共通的。

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曲折,其中让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些?为什么?

柯良鸿:当时推出微信支付,钱包要跟银行绑定连接,就像鸡跟鸡蛋先有哪一个,这个问题挺难的。他们(团队)创新了很多方向,“红包”的出现,不经过一次次探讨也不会出现,其中有自上而下的成分,也有自下而上的成分。一个产品开发出来,其实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红包”这个创新,可能微信支付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被大量使用。

当时张小龙先跟外界公布说要推出小程序,但其实内部还没准备好,所以这个压力是很大的。小程序即用即走,开发成本只是应用的20%,现在已经慢慢普及起来了。小程序对微信走入B2B,甚至对腾讯未来的走向,意义重大。

在管理理念上,很多人说张小龙决定一切。每个人都有想法,如果都放一点想法进去,那这个产品肯定比较烂。一个产品、一种创新,需要一个人从技术角度、管理角度、产品开发角度来拍板。

在一个创新项目中,领导者之间比较好互的动关系是什么样的?

柯良鸿:腾讯已经有了那么多的产品,公司也上市了,突然有个创新出来,应该哪个部门去做?

第一,腾讯采用了赛马机制。以前微软的比尔·盖茨也挺喜欢这种做法,就是一个东西有几个团队在做。据媒体说法,马化腾之前也挺喜欢这种做法。他本身的管理风格是百花齐放式,所以张小龙就有了这个机会。

第二,整个开发过程中,马化腾没有给张小龙太多的KPI,给了团队很多的自由度。 如果没有内部竞争,小龙就不会去开发微信了,就可能是另一个部门用另一种方法去做的,那应该就很不一样。因为 任何新技术的出现最怕创新最怕legacy。

赛马机制在未来适合腾讯和微信吗?

柯良鸿:这种方法代价高昂,并可能重复完成。如果未来不明朗,科技发展又十分迅速,在有可能出现“赢家通吃”局面时,“赛马”还是很有帮助的。

微信内部是没有赛马机制的,他们觉得微信不适合、不需要。每个公司发展过程中,根据领导人的风格会有不一样的做法。张小龙是得益于赛马机制才能有那么好的产品,但他的部门里没有赛马机制。

赛马机制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吗?

柯良鸿:不完全是,它是兼容的。新产品、重大产品是有上有下的创新。张小龙也说了,有些部门的小创新可以独立完成,不用过他这一关。我们的案例里面也建议要找到平衡,一方面是看产品开发的阶段和规模,另一方面要看那是什么样的产品。有些产品是必须有上有下的,有些东西自由一点更好。所以中间没有定论,关于怎么找尺度,可能每年的答案都不一样,这就需要高超的管理能力。

比如我以前服务过的爱立信和诺基亚更多是协商机制,一天到晚开会,开完以后没有共识,然后下周再开,最终开了很多次。在互联网时代,特别B2C环境下,快速决定是比较重要的。

苹果的史帝夫·乔布斯在设计苹果产品是就是自上而下的。但像微软,它有很多B2B的产品,这种情况下不一定所有的产品都能由一个人拍板。微信目前更多是B2C产品,有上有下会更有效一点,但随着更多B2B产品的出现,说不定有些东西就要让下面的团队独立拍板。

微信对商业化这块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柯良鸿:一般的公司都有KPI的压力,上市之后还有华尔街压力。 很多公司就毁在太着急。 很多公司内部定了很多KPI,在那种氛围里面,很多极致的东西没有精力去做。比如开发软件,我们什么都能做出来,问题是先做哪个。在KPI压力下,部门可能就专门开发那种能赶快赚到钱的,比如多弄点广告,但广告多了客户会很烦的,最后客户会流失。所以永远都要找一个短期内商业化创新和长期愿景的平衡。

不过,微信毕竟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跟其他的公司没有可比性。微信在整个公司里不是一个很快要有财务回报的定位。微信一直承担的使命就是把基础做好,把用户留下。在这个基础之下,微信支付发展起来了,支付现在的商业支付收入已经开始出现在财报里面了。

张小龙现在更专注哪些方面?

柯良鸿:一贯以来他的专注点都一样的,很爱花时间去研究产品和他的团队,有时候甚至研究到凌晨3、4点,而且他开会的时候经常会找到应届毕业生一起来参与。但管理方面他就不想耗太多时间,比如人事、财务方面。

微信用户不断扩大,微信为何还是停留在2000多人的规模?

柯良鸿:张小龙把2000人分成20个团队,每个团队里面有各种各样独立的人,包括产品设计、项目管理、研发、编程和测试。2000人怎么维持这个敏捷性?在管理角度来说要有个平衡,不能无限度的加人,再加人反而效率会降。

张小龙跟他的团队相信,用人多的方法、扫街这种方法,不是他们要做的。他们是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张小龙下面有个VP负责微信支付在全国所有的业务,团队最开始也就只有几十个人。他们一开始就重点的找几个地方把它给推出去,打影响力,后面是人家找他了。我发现他们很多东西都这样做,不是硬去推,先弄一些有能长远影响的点,后面就变成大家都互相传播了。

比如像小程序这种,如果是他们硬自己做,别人没有动力了,这个事情也做不起来。所以更好的是养一个生态,养了生态以后自然发展。

微信在做B2B的时候,所需要的创新和敏捷跟之前B2C时代有什么不一样?

柯良鸿:做to B的时候,多了每个行业的参与,所以你必须有能力去理解每个行业里面的东西。很可能以后微信团队会有专业对口的人,比如说这个团队专门对金融行业了解很深,这个对保险行业了解很深。像甲骨文或者微软这种公司,他们在行业里面是做得挺深的,所以这里也有新的需求会出来,而且那么多行业不可能一个人是每个行业的专家,横向的通用性的比较容易由一个人去把控,但纵向的应该是有具体的团队懂那个行业的人。

当时为什么仅仅挑微信这个案例,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柯良鸿:第一,因为微信是一个创新产品,是不断的有新的重大创新,这是很不容易的;第二,它的用户量足够大,10亿。我们认为是最有意思的,它怎么长到10亿。再有是领导力。我们是怎么想的?要写就写一个像比尔·盖茨、史帝夫·乔布斯这个level的人,如果要从中国的圈子里面挑,也不一定能挑很多出来的。

微信如何参与腾讯的产业互联网?

柯良鸿:我觉得他们配合挺好的。我看媒体写的,说马化腾和张小龙是中国第1号和第2号产品经理,所以他们理解对方是比较容易的。人如果有同样的背景,沟通成本要低很多。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