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外包”人生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6471.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ryIrIb7.jpg!web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 ,作者:朱悦,标题图来自Unsplash

当前,隐私问题在各国均是热门题目。不过,各国话语中,对“隐私保护”的愿景的描绘未必相同。比如,在欧美,隐私常与“个人自主”密切相关,在部分纲领性文件中,欧盟还反复提及诸如“人类中心的立场”等概念。所谓“个人自主”“人类中心”,此类概念的定义究竟是什么?保护隐私又如何促进以上目标的实现?技术进步面前,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乎个人福祉。在各国隐私法规政策交汇日益频繁的今天,探讨这些问题,自有其现实意义。

对此最为鞭辟入里的回答之一,来自201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新书《重塑人性》 Re-Engineering Humanity) 。在这本荣获2018年《卫报》“最佳图书”的作品中,法学家Frischmann和哲学家Sellinger联袂,探讨了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在一个已然如此复杂、分工如此精密,以致我们需要“外包”诸多日常事务的世界中,我们如何保证承接“外包”者不会反过来伤害我们的利益?其次,如果我们将太多事务假手他人,我们会不会因此越过了一个特别危险的界限?

aEvEnu7.jpg!web

Brett Frischmann/Evan Selinger/著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

2018年4月

以上两点例子并非理论家的空想。以第一个问题为例,原书援引了这样一则报道:伴随导航技术的日益进步及设备的快速推广,无论是初至陌生地域,还是驾行相对熟悉的路途,大家都习惯开着导航、顺着推荐的线路开行。然而,“设计最短路线”“避开交通拥堵”之外,部分提供导航服务的企业,在安排线路时还掺入了其他考量,比如他们会让用户绕行一些企业暂时缺乏数据的路线,以协助收集信息。如此安排,对用户是否公平呢?

第二个问题则更加微妙。比如,根据原书的叙述,许多人开始依赖记录生理周期的软件来管理情绪,当亲近之人的情绪因周期来临而“波澜起伏”时,他们可以据此反应,安慰她或者干脆少和她说话,技术因而愈发深刻地塑造情感的表达。另一个例子是“站在代码之中呼唤爱”,有人利用自行编写的聊天脚本,在速配平台搭讪、聊天、索要进一步联系方式,当允诺约见一方,发现之前相谈甚欢的不过一段代码时,又该如何反应呢?

两个抽象的问题对应的并非两座“空中楼阁”,而是生活中确实可能遇见的困扰。《重塑人生》作者写作的主旨,即是在类似实例与深入思辨间“往返顾盼”,希求最终为“人类自主”等概念给出一个清晰的解答。本文接下来将述评原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探讨“外包”的可能影响;深究“外包”的界限;探究“人类自主”的内涵。

反思“技术中立”

从稍微严肃的作品到略显轻松的讨论,以下“原则”近年来愈发常见: 技术是中立的 。类似的说法还包括“刀不杀人,人杀人”,更进一步的说法,还包括“技术无罪,有罪的是人心”……尽管这一“原则”常用于为新技术辩护,“原则”本身的可靠性却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即使我们可以假设我们很清楚地了解什么属于“技术”,“中立”的含义也需要仔细检视。

《重塑人性》提供的以下视角,对“捋顺”以上命题当有帮助。首先,少有人质疑以下命题:人类思考,思考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次,许多情境中,毋须外物,人也可以思考。然而,受制于问题的复杂程度、人的认知能力、外界的期待及压力等因素,人常常需要借助工具来思考。比如,慢悠悠地算简单的式子,结果自然可以在脑海里倒腾出来,面临速度及准确性要求的场合,心算难以胜任,便需要借助工具。

技术常充任“思考之桥梁”。比如,同样是近来相当常见的说法,互联网时代“储存”知识的能力重要性愈发下降,搜寻、整合知识的重要性相应上升。这一说法隐含了以下相应前提,尽管人力的记忆有限,但互联网技术可以补足这一方面,个体无需再花那么多时间做抄记工作,可以将更多时间投入创新。此时,技术扩展了我们的认知,之前提到的导航发挥了类似的功效,花费在记路及寻路之上的精力,现在完全可以投诸其他更重要的任务。

这便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外包”。确实,如果单纯只是充任一项扩展的工具,称其为“中立”,认可其“无罪”,看起来并无不妥。然而,这一看似“顺滑”的推理过程,其中蕴含了诸多陷阱。《重塑人生》前半部分对这一看法提出了诸多批评,这些批评大致可以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承包”这部分认知过程的人,行事方式未必合乎我们的利益 其次, “外包”哪些、“外包”多少,可能并不由我们说了算; 最后,“外包”繁重任务的过程,亦是能力退化的过程。

强求技术所有者的目的与用户的利益完全一致,可能已超出合理的限度。不过,要求前者在决策时将后者利益纳入考量,这是应有之义。然而,许多手握技术者有意无意忽略这一点。为写作本书,作者曾与许多书写隐私协议或设计隐私界面的专业人士交流,询问他们书写或设计时的指导原则。结果,“让用户知情”或“保护用户权益”的排序是靠前,而实际操作时最为靠前的,多数情况下都是提高用户在网站中的留存率、延长他们的浏览时间。

第一点与第二点彼此交织,放大了可能带来的隐忧。或许人总比自己想象的更易偷懒、更常轻信。如近年来火热的“助推”思想所主张,通过简单地更易设计或叙述等方面的细节,政府或企业很容易将大众“牵着走”。比如,在界面加把锁,大家会因此相信这个界面很安全,或将默认选项调成“分享数据”,保护隐私的比例会因此下降很多。此时,对技术所有者而言,牵动用户向不合用户自身利益的方向走,并不那么费力。

以上“歧路”可能出于所有者的有意引导,也可能是出于所有者的疏失。仍以前面提到的锁为例,阐释这一点最佳的例子,来自Hartzog的《隐私蓝图》,“阅后即焚”的社交软件在页面加锁,给用户留下“这软件很安全”的印象,实际并非如此,容易获取的第三方软件可以轻易抓取保存其中内容。

当我们将思考“外包”给别人时,我们也部分放弃了锻炼这项能力的机会。比如,曾经的农村社会,钓鱼可能是人人皆会的手艺,捕鱼技艺发展、渔业分工细化以后,个体没有必要自己钓鱼补充伙食,钓鱼也因此成了一项越来越稀少的技艺,甚至有变成小众娱乐的趋势。类似的、更加贴近思考的例子是口算以及珠算等辅助的技巧,便携计算器推广之后,保留这些能力已无必要。这些与思考隐约相关的部分,或以爱好、传统之名得以保留,或就消失。

这衍生出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依赖工具愈多,则个体在失去工具时显得愈脆弱。 对此类问题,通常有两类解答:一是开发更加稳健可靠的技术,二是要求个体保留相关的能力。尽管《重塑人生》的两位作者偏向第二种解答,但提供的根据似乎不够多。不过,更为有趣的则是第二个问题, 我们会不会因“外包”而失去一些至关重要的能力? 思考,或者说思考中蕴含的某些关键,是人区分于其他存在的重要特征。我们或许无法容忍将其彻底外包的代价。

人之何以为人

作为人,我们无法容忍失去部分至关重要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究竟是什么?有没有比较一般的方法来界定,我们是不是已经越过了那条至关重要的界限呢?这是本书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亦是其中法学、哲学与技术碰撞最为激烈的部分。这一部分的结论可能看似颇为新奇,亦注定将充满争议,然而不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能很难为开头的疑惑: “个人自主”“人类中心”究竟是什么? 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仍从前面已提到的、记录生理周期的软件说起,这也是两位作者颇为重视、反复提到的例子。此类软件初始的用途并非用来管理“情感”,用其中记录管控沟通频率及方式或许只是少数人信手为之。然而,无论是学者还是从业者,都在努力丰富此类技术的类型、扩大其适用范围。比如,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常简称PNAS) 2018年刊出的一篇研究中,来自心理学及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以社交媒体内容准确预测了个体的焦虑状况。

《重塑人性》启发我们进一步想象以下思想实验,用想象进行。不妨假定,技术已发达到通过检测特定的生理指标的程度,一只可随身携带的手环,即足以较高准确率测定佩戴者当时的情绪状况。如此,对一家人而言,只需安装一个共享以上所有数据的应用,即可了解所有家庭成员近来的情绪状况。根据这些数据,家人之间的互动及沟通将变得更有针对性,或更“有效率”。这虽然是一项思想实验,但现有技术距离做到这一步并不遥远。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项技术呢?初看之下,这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对饱受沟通欠缺之苦的父母子女夫妻,能了解到对方的情绪大致如何,不失为一个打开话题的契机。或许,还有部分人会庆幸,终于不用再费尽心思,猜测对方如“海底针”般的心理想法了,对方高兴就上去多聊几句,对方生气自己正好避开,对方有点“丧”正是送上体贴的好时机。如果将人际中的摩擦看作效率的损耗,如此发明无疑是相当“划算”的。

然而,细想之下,如此软件的存在,似乎显得有些“怪怪的”。如果这些“摩擦”“磨合”的过程逐渐“干涸”,亲密的人之间的交往逐渐指向“最大化”特定的情绪指标,这还是我们期待中的情感交往吗?人之所以为人,情之所以至深,至少部分依赖于猜测、试探、改变这一过程,以及其中伴随的更为微妙的心绪游曳,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期待结果本身,而是期待对方开启这一过程。以技术来“偷懒”,则打一开始就失却了“情”的意义。

当然,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外包情感”之时,我们是否也因此失却了体验及表达情感的能力? 同理,当导航“外包”时,熟识路途的能力将类似神迹;当知识颇便利于查阅检索时,积累及调动“常识”或许也变得十分奢侈。伴随技术的进步,我们在突破许多可能的同时,亦因此失落了许多能耐。其中一些和钓鱼一样,失去这些并不会导致我们因此忧虑“人”的边界。然而,如果失去的是共情呢?如果失去的是常识呢?

自汤普森所称的“时间”诞生而起,由泰勒制等旨在规训的技术而加速,再到以上“失能”趋势越发明显的今天,确定一条不可容忍逾越、或逾越需要十分谨慎的边界,因此变得十分重要。当越过这条线之后,人与器具的界限不再分明,开篇所称的“自主”也已受到了显著的侵害。越过这条线,不仅意味着我们无比依赖于一些自己无法掌控的力量,也意味着我们部分失去了那些作为“人”而言至关重要的属性。

或许,我们需要一种改进版的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人工智能的标杆,如果机器可以在远程交流中“瞒天过海”,使对面的聊天者无法区别机器与人,这便意味着机器达到了图灵的“智能”标准。当然,以“交流”作为是否智能的标杆,本身就在强调“人”的独特性中的某个侧面。比如,原版的图灵测试并不强调机器与人外表上相似,也没有选择下棋、打砖块等作为智能的标准。变动标准,可以构造不同版本的测试。

这一测试自然可以反过来用。“人”的行为会不会因技术而日趋简单,以至无法与机器相区分?如果在某些情境中,以上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就越过了两位作者主张的“红线”。当然,这一测试的有效性同样随测试的内容而变。如果以生成随机数、口算大数字等作如此“反图灵测试”的准绳,那人很可能永远也比不上机器。如果人事先知晓以上测试,这一预期及接踵预期而来的策略行为可能扭曲结果。因此,测试的具体细节很重要。

是滑坡,但不是谬误

《重塑人生》的后半部分是针对各候选指标的“无穷无尽”的思辨讨论,情感、理性、创造力、意志力、理解语言、使用语言,规划未来,等等。两位作者的落脚点主要放在“理性”与“常识”之上。对前者,人类似乎总有“行为不理性”的趋势,人仅在极贫乏时理性,却常在丰裕时“沉溺于无用之物”;对后者,作者强调人能够“娴熟地运用常识”。尽管始终没有下定论,但 “理性”方面的不确定性及对“常识”的信手拈来,似乎是原书相信的、能够为“人”立下界碑的位置。

两位作者所取的思路注定充满争议。当分析链条过于冗长、从现实一步步上升至哲学思辨时,所谓的“滑坡谬误”很难避免,仅仅是其中少数几个链条的不甚可信,便足以将整个推理的强度削至谷底。实际上,这也是许多反思互联网、技术、隐私等领域的书籍面临的共同批评,许多批判或者需要类似“极端情况”的假设,或者需要诸多前提的共同作用。如此思考手法,可能忽略了个体实际具备的“弹性”与“韧性”,有“杞人忧天”之感。

两位作者对此相应的回答颇为有趣:确实,“滑坡谬误”颇为频繁。然而,如果作者能够指明,“人从坡上滑下”的具体路径,并且说明为何踏上这些路径确有可能,那即使链条漫长、远景宏大,相应的推论仍有迹可循、并非谬误。纵观全书,他们的心愿,确实也大体上实现了,技术的趋势确实蕴含着危险,我们用以扩展认知的工具,可能因循多种路径,反导向我们不乐意看到的结果。为避免这些结果,我们需要一条边界。借助已有众多先行探究的图灵测试,他们为这条边界,描绘了一幅可能稍显模糊、但依稀可认的剪影。

结语与简评

反思互联网变革的书籍很多,但既熟稔企业状况,又了解稍微抽象的法律,还通高度抽象的哲学的作者组合并不多。如此“跨界”,赋予了《重塑人生》别致而难以替代的魅力。即使最后得出的更多是哲学层面的结论,本书也不无实际意义。 一方面,两位作者的理论,确实是解读“个体自主”“人类中心”等大词时一条可行的进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承认,技术正以超越大多数人想象的速度及限度塑造人,部分植根于“意思自治”的合同法,或许需因此修订。为争议所萦绕的隐私协议,即是一个典例。

尽管如此,原书仍有许多可讨论之处。

首先,就论说本身而言,对“理性”及“常识”的解读,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如何定义“不理性”?这确实是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的问题,要求答案尽善尽美,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然而,如果缺乏明确标准,这一点恐怕很难胜任所谓标准的作用。此外,原文还列举了许多可能性,比如情感、创造力等。以这些为界限,是否可以让作者主张的测试更加清晰?抑或,这些指标中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导致其不是最优的选择?如此权衡似可进一步精炼。

其次,技术如何改变人,既是一个思辨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证层面的问题。两位作者举出青少年过度分享隐私方面的文献,以此强调人的被动一面,以及采取行动的紧迫性。然而,这一点可能低估了新世代。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的Hoofnagle等学者,以及来自牛津大学的Blank等学者,都曾分别做过类似题目上的实证。青少年并没有因为浸泡在社交媒体中而对隐私“漠不关心”,他们反而更加频繁、灵活地运用软件的隐私设置,且清晰地知晓隐私管理的意义。面对新的文化及偏好,许多结论似乎下得略有些早。

当然,以上讨论,都不会减损一本思辨如此深厚的著作的价值。实际上,在技术及商业协同迅速演进、相关研究如泉喷涌的当下,任何在这一领域写作的学人,都难以摒尽以上诘问。社会的风潮可能转向,实证的结果可能修订,理论思辨的结晶,却极少会因风尚的流转而失却其光芒。技术仍将是“双刃剑”,对“人如何自处”的疑惑及迷茫仍将存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 ,作者:朱悦,标题图来自Unsplash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授权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647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虎嗅App猛嗅创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