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基因修饰作物遭遇重大挫折,欧盟视其为转基因严加监管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751/201807/269134242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对基因修饰生物的监管,欧盟的做法与美国截然不同,图片来自europa.eu


文 | 纪十 (科普作者,生命健康领域观察者)

令人遗憾的裁定,“这是倒退,不是进步”


7月25日,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裁定,经基因修饰过的生物(一类通过这两年风头正旺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即可非常方便地进行基因改良)将在在欧洲要当作转基因作物来进行监管。不少科学家和企业家抱怨到,“这一决定对我们来说犹如当头一棒”、“这是倒退,不是进步”。


目前,欧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监管最为严格的地区,仅批准了两个转基因作物:孟山都的MON810玉米和巴斯夫的Amflora土豆。欧洲法院坐落于卢森堡,于1952年创立,是欧盟的最高法院,负责解释欧盟法律以及确保其平等地在欧盟成员国使用。


此次,欧洲法院的裁定将会令欧洲整个基因修饰作物产业化受阻,不少企业即使能生产出品质更佳的基因修饰作物,但如果要进入欧盟的市场,需要走一段非常漫长的申请过程,同时它也将会严重打击科学家对基因修饰生物研究的热情,因为企业和公众对基因修饰生物失去兴趣,他们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或商业化,科研经费的来源也变得前途未卜。

在美国,基因修饰生物不会被严苛监管


与欧盟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是,美国农业部对基因修饰生物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早在今年3月底,美国农业部(USDA)部长索尼·普度(Sonny Perdue)就表示,我们“将不会限制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对农作物品种的改造”。这是因为“这些生物技术不仅能精确地改造作物的性状和品质,而且还能极大地缩短品种的育种时间。”


正如普度所言,相比传统的生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有很多优势。事实上,早在两年前,美国农业部就表态过,将不会对基因修饰的作物进行严苛监管。


基因修饰的蘑菇,没有引入外来基因,在美国没有以转基因的形式来进行监管,图片来自AAAS.org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农业科学学院的华人学者杨亦农(Yinong Yang)教授,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饰蘑菇,改良蘑菇的品种,使其在受损氧化不会变成棕色,以此可以保鲜更长的时间。杨亦农亦表示,“我们在蘑菇的基因组中,删除了一小段特殊的基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引入外来的基因。它符合美国农业部对基因修饰作物的规定。”


言下之意,基因修饰的蘑菇不是转基因作物,不会受到美国农业部以转基因作物形式进行监管。它们将如同正常的作物品种一样,可方便地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基因修饰的蘑菇一旦进入市场,将会释放积极的信号:在美国任何作物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改造后,只要是安全的,都不会接受美国农业部的监管。这些被改造的作物也将极大地满足我们对食物品质的需求。


但与美国的做法相反的是,欧盟将对任何利用新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修饰的食物,都必须由其指导性文件Directive 2001/18/EC来进行监管,该文件同样也是转基因作物的指导性文件。基因修饰生物如果想上市,进入寻常百姓家,就需要经历漫长的申请、审批过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欧洲对转基因的监管并不比美国严格,但随后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欧盟对转基因的态度:1996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中混有2%的转基因大豆,但事先并未说明,欧洲商会要求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分开;另外一件事是,欧洲玉米螟对孟山都的Bt转基因玉米有抗性,这种由于人类行为带来的人为选择压力对物种进化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警惕,它们让欧洲成为世界上对转基因作物监管最为严格的地区之一。

基因修饰生物与转基因作物有哪些不同?


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简单来说,通过向基因组里,混合有含有特殊片段的基因编辑酶,这些酶就能够在这些特殊片段的引导下,将目的基因剪断或敲除,由于形成对基因的修饰。对于很多作物来说,对特定位点的基因修饰,即可达到对其品系的改变。


传统育种(左)、转基因(中)以及基因编辑(右)三种不同的育种方式,与转基因不同的是,传统育种和基因修饰育种的方法非常类似,即将让作物通过杂交或基因修饰的方式,拥有目的基因片段,图片来自mpg.de


事实上,在自然状态下,这些基因位点的突变(修饰)也可自然形成,但发现它们非常困难,犹如大海捞针。即使找到这样的突变株,也需要将其突变株和天然的野生株通过反复杂交育种等手段,才能够将其性状遗传到下一代。有了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只需要对相关位点进行编辑,即可达到改变性状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引入新的基因。而目前,转基因作物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目的的基因片段,植入到作物的基因组中,这些基因往往能够让作物获得新的、优良的形状,如抗虫、抗旱、抗伏倒,或者令其果实的口感更佳,产量更高。通过大量的事实和实验证明,通过监管部门审批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对环境也是友好的。


此次欧盟法院对基因修饰生物的态度,对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该技术最早诞生于欧洲,2007年,丹麦哥本哈根一家酸奶公司研究者发现细菌中有抵御病毒的特殊防御机制,201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杜德纳以及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研究中心的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率先发明这一技术。随后被来自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华人科学家张锋进行改进,如今它如同分子生物实验中的PCR技术一样,席卷了全球每一个分子生物实验室,成为他们必备的常用工具。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数次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指摘诺贝尔奖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它不仅可用来修改人类的基因突变,同样也可用来修饰作物的基因,改良作物的品种。

美国、欧盟的做法,对中国有何启示


在中国,基因修饰生物如何监管?目前尚不得知,如果像欧盟那样以转基因作物来监管,同样需要漫长的申请和审批过程,即使获批上市,转基因作物也已被严重地妖魔化,被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在民间有一股强大的反转基因舆论。


由此可见,这一做法对基因修饰作物会十分不利,舆论的压力会通过转基因转嫁给基因修饰作物,这会对中国的基因编辑领域形成巨大的阻力,没有应用和使用的需求,基础研究就很难得到支持。


如果像美国那样,不以转基因作物的形式来监管基因修饰生物,这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国在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以及技术应用的发展。目前,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有非常不错的基础,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高彩霞研究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制出具有抗病的小麦,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植物,使其具有抗盐碱、抗旱等性状。这些研究都发表在顶尖的学术期刊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2018年上半年,朱健康教授已经与山东省政府建立合作,共同推进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的产业化,打造一流的精准育种、精准营养的分子育种产业,从而实现该技术的经济价值。高彩霞研究团队也将他们的基因修饰小麦授权给国外的一家生物公司,促其商业化。


我们也期待国家尽早出台有关基因修饰生物的监管法案,同时也能够参照美国等地区的做法,在确保食用安全、品质更佳的前提下,对基因修饰的生物打开绿灯。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