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顾明远: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470/201807/2653385920/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导读: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这种变革的时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大大不同于上一代人。因此,对他们的培养方式也必须改变。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的任务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变革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变革。


互联网最大特点是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全球性。它改变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


这种变革是非常深刻的,颠覆了整个传统教育的观念。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这种变革,迎接新的挑战。




01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教育


变革之一:教育的概念变化了,学习的渠道拓宽了


以往的学习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在学校进行。现在可以在网上学习,在虚拟世界学习。


正如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所说的:“我们生活中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并非有意为之,这种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会化经验的必然体验。”


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处处可学,时时可学。



变革之二: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反思教育》提出,要重新定义教育、知识和学习。教育应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


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学习方法,发挥自身潜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他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使他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要将人类生存的多方面融合起来,将受到歧视的那些人包容起来,包括妇女、土著人、残疾人、移民、老人等。


应该把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强调人人参与教育过程,只是必然成为人类共同遗产。这意味着知识的创造、控制、获得、习得和运用向所有人开放,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


知识是人类共同财富,应该人类共享;个人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是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进程中发展的。



变革之三:教育培养的目标转变了


以往教育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且只重记忆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今天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变化。因此培养目标要改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


思维改变一切。教育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改变人的思维。


变革之四:课程内容的变化


未来课程不仅要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而且要把课程内容整合起来,使学习者认识事物的整体。许多科学家认为,未来科技发展是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的综合点上。


当下正在流行SETAM教育,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把科学、技术、工程、美学、数学等结合起来。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学习的方式。如果说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体力,那么信息革命使电脑代替了个人的部分脑力。互联网则把个人的脑力联系起来,扩大了人类的大脑,变成了人类共有的大脑。


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各种知识,讨论各种问题,共享人类的智慧。



变革之五: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条件


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将促进课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


变革之六:互联网改变了师生关系


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知识的权威。学生已经不是只依靠课堂上老师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信息和知识。


教师主要是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合适的环境,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02 互联网时代,教育有哪些是不变的?


不变之一:教育的本质不会变


互联网使教育发生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


正如《反思教育》里所说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化、国际团结和胃可持续的未来共同承担责任。”教育的这个性质不会变。



不变之二: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


有人认为,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可以不需要学校了,也用不着教师了。这种观念已经被多教学者所否定。


正如《反思教育》里所说,学校是人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与交往。


教师也不会消失。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但是不能迷信信息技术,要认识到他的局限,并且运用恰当,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人是要靠人来培养的,是所有机器代替不了的。教育活动蕴含着人的情感、人文精神、师生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教师在未来教育中发挥作用,就要不断学习,充分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技术进步给教育带来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


关于作者:顾明远,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素材来源:根据2017年12月12日“eduTECH 2017今日头条教育行业未来峰会”现场顾老师制作PPT内容,由漫谈教与育(ID:mtjyy66)整理编辑后发布。



更多精彩


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输入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PPT | 读书 | 高考 | 世界杯

Python | 干货 | 揭秘 | 福利


推荐阅读




Q: 关于教育的改革,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觉得不错,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转载 / 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请在后台点击“历史文章”查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