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延迟满足感”的好处,可能仅限于多得一个棉花糖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208/201806/2650005327/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18年6月在日本下关,背景是连接九州与本州的大桥。

“延迟满足感”已经成了神话。人人都知道,“延迟满足感”和“成功”密不可分。但是最近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延迟满足感”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棉花糖”实验也没有那么传奇。

关于“延迟满足感”的著名实验是这样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实验,从斯坦福大学幼儿园里找来数十名儿童,然后研究人员离开,让孩子们单独呆着,在他们面前摆上棉花糖,让孩子们选择:或者当即吃掉一颗,或者一直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大概15分钟),这时候会可以享受两个棉花糖。

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持续调查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们的情况。他发现,之前“没忍住”的孩子,成年后普遍暴露出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维持与他人稳定关系的表现。35岁以后,更是表现出更高的体重指数和吸毒几率。

由此诞生了那个著名的论式:能克制自己,延迟满足感的人,更容易成功。

然而就在前几周,纽约大学的泰勒(Tyler Watts)、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格雷格(Greg Duncan)和浩南(Hoanan Quan)发文说,他们重复了棉花糖实验,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棉花糖实验的意义是存疑的。

按照文章的说法,泰勒等人一开始就对棉花糖实验存疑。比如原实验只包含了90名儿童,而且都是从斯坦佛大学幼儿园选出来的。所以他们对实验做了修改,比如包含了来自各种家庭的超过900名儿童,也严格控制了某些因素,比如儿童所在家庭的收入。毕竟,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儿童推迟满足感的习惯,或者他们的长期成功。

从泰勒等人的结果来看,“能延迟按足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的结论得到的支持相当有限。相反,“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社会经济背景,正是这种背景,而不是“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决定了孩子的长期成功。研究进一步发现,如果孩子的母亲念过大学,那么从标准测试分数和母亲对孩子行为的评价来看,选择“延迟满足感”的孩子并没有区别。如果孩子的母亲念过大学,那么考虑家里可见藏书的数量,以及研究人员在场时母亲对孩子的反应等因素,选择“延迟满足感”的孩子也没有表现得更好。

这样看来,所谓“延迟满足感”的种种重要意义,或许并不如之前想象的那么大,它无非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比较好的孩子所具备的诸多特性之一。在实验中选择“延迟满足感”的孩子真正能得到的好处,或许仅仅限于能多吃一个棉花糖而已。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不错,那么即便不选择“延迟满足感”,而是立刻吃掉眼前的棉花糖,成功的概率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新的实验不但否定了之前的结论,也对“穷人家的孩子更不愿意延迟满足感”提出了其它可能的解释。比如穷人家的孩子对未来的预期是不稳定的,他们无法判断“承诺的第二个棉花糖”会不会兑现,所以干脆选择当下吃掉已有的棉花糖。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里,孩子对未来的预期是稳定的,他们相信食品柜里总会有吃的,所以不着急立即享用。即便未来没有棉花糖了,他们也相信父母会带他们去吃冰激凌之类。

还有些定性研究也提供了这方面的参考。比如穷人家的父母更愿意迁就孩子,更愿意“尽其所能”买甜品、染发剂等东西给孩子,而经济条件更好的父母更愿意让孩子等待更长远、更大的回报,而不是在甜点等问题上迁就。

关于“棉花糖实验”,我看到的报道主要是以上内容,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批判思维是认识真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看整篇报道,我比较好奇的一点是,Watts等人是从怀疑“棉花糖实验”的有效性——比如样本太小、变量控制不够等等——开始的。我们常说,要有批判思维,要懂得质疑,但是放眼望去,有无数自媒体在讲述“棉花糖实验”,在解释“延迟满足感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却很难看到真正的质疑。

当下流行的许多文章都是刻意按照“讲个生动的故事,打个形象的比方,就此揭示一个深奥的道理”来展开。初看上去,确实可以给读者“恍然大悟”的快感,但看多了就不得不警觉:按照原文一二三下来似乎顺理成章,但设身处地去想,有了一,未必选二,有了二,未必有三。

如果做数学题,看过答案懂得推理,没看答案却怎么也推理不出来,当然不叫“会做”。同样道理,看过许多这类文章,或许可以复述不少动听的故事,还能把许多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不见得真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如何区分“杠精”和“批判思维”(质疑)?我觉得大致有两点区别:第一,杠精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批判思维则会设身处地,进入被批判对象所在的问题领域来思考、辨析;第二,杠精以“挑错、驳倒对方”为目的,享受“你看我又指出你错了”的乐趣,批判思维以深化认知、解决问题为目的,追求的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更加完善了”的收获。

心理学是门科学

坦白说,我觉得在我们这里,“心理学”都快被玩坏了,各种五迷三道的说法都要和心理学拉上关系。

看看我们周围典型的“心理学”文章,或者是精神分析那一套,动不动从欲望、童年说起,殊不知这办法害人不浅。因为无法通过实验证实或者证伪,这套说法在很长时间内误导了对抽动性秽语症等精神疾病的认识,严重耽误了治疗进程。面对抽动性秽语症,无数心理学家穷极心力去挖各种欲望不满、性快感的根源(且大家的假设互不相同),最后才发现,原来靠药物就可以有效治疗。

还有些“心理学”文章仍然保守行为主义那一套,相信单纯靠奖励-惩罚就可以搞定一切,完全忽略了人和动物的差别,也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我在之前的《游戏是不是洪水猛兽?》里批判过这种论调,这几天又在书里看到,已经有实验证明,如果孩子对画画的热情来自奖励,一旦奖励停止,他们的画画也就停止了,反倒是“不在乎奖励,一直画画”的孩子最终能坚持画下去。

心理学是门科学。在我看来它起码意味着三点:第一,不同的结论和理论可以公开争辩,大家有公认的衡量标准——事实证明你对了,我就必须服气;第二,实验的结果必须可以重复,有太多“心理学”靠的是讲故事来完成了,而且实验的设计一定会更花心思,对各种因素、变量的控制会更加精确——确证或者否证的结论才有说服力;第三,这门学科的进步,就要不断进步,不断修正、否定甚至是推翻之前的结论,学科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价值不断提升,无论精神分析学派还是行为主义学派,都是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历史价值当然不容否定,但局限性也很明显。

《大西洋月刊》在2016年4月有一篇文章谈“重复心理学经典实验的危机“,讲的也是这些问题:心理学的不少经典实验,无法被后人重复证实。这个问题不简单,既牵涉到实验的设计方案,也牵涉到大家对相同现象和数据的理解,更牵涉到心理学家的名誉、收入、职业等诸多因素。不过,仍然有许多心理学家在努力解决问题,让心理学变得更好,更科学。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把心理学原理当成统御世事的物理规律,不把心理学简单结论当成支配人心的神奇符咒,而是把心理学视为理解世界的有益参考和独特视角,或许是比较好的态度。

做称职的父母,是艰巨的挑战

身为父母,在孩子要求得到他们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是否要去满足?我知道许多父母愿意用给予,尤其是力所能及的给予,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关于实验的报道里说的,穷人家的父母,大概只能负担糖果、染发剂等价格比较便宜的物品,也只能通过它们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有点无奈,但也可以理解。

那么,这种“给予”是不是“迁就”?如果不是,它和“迁就”之间的边界在哪里?我仍然坚持之前在《奶爸的独白》中的观点:父母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探索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定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到的果子”,保持孩子在自身成长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持续获得健康的成就感。即便你的家庭条件不富裕,同样有办法训练孩子控制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也应当这么做。

此外,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感也是相当重要的。我见过一些父母,在对待孩子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突出表现就是说话不算数。比如为了引导孩子吃饭,就许愿说“吃过饭爸爸带你出去玩”,然而其实“爸爸带你出去玩”只是为了让孩子吃饭的空头支票。父母可能以为孩子小,许多事情分不清真假,或者记不住那么多事情,所以把开空头指标当成常用的哄孩子的手段。

久而久之,孩子不相信承诺可以兑现,不相信甜品会一直在柜子里,不相信研究人员回来了可以多吃一个棉花糖,“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当然大打折扣,日常做事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机会主义倾向。但是别忘了,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保持耐心投入长远目标,才是长期成功的重要保障。

P.S. 新的实验论文发表之后,国内也有不少文章提到。我判断,许多国内报道和我的信息源相同,都来自今年6月1日《大西洋月刊》发表的文章Why Rich Kids Are So Good at the Marshmallow Test。所以我把原文地址一并附上,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抵达。

如果你对本文有兴趣,我之前写过的育儿、教育类文章,没准你也有兴趣看看。

程序员奶爸的音乐感悟

游戏是不是洪水猛兽?

奶爸的独白


本次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这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豆瓣评分高达7.1,中亚有Kindle版本(Kindle版没有原生广告,我就不放了)。

虽然行文有些啰嗦,但不难阅读。全书给出了不少例子和辨析,“批判”了众多流行学说,得到了自己的结论:父母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仅限于家庭,孩子的成长更多取决于同伴、同学、学校、社区等外部环境。

不过,家长仍然可以通过选择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间接”帮助孩子成长。

本次的阅读福利是图灵教育赞助的温伯格的《系统化思维导论》,虽然成书年代很老,但豆瓣评分高达8.6。在如今这个技术把一切化简,让人只要生活在“信息茧”的年代,读读这本书会得到很多启发的。

还是老规矩:欢迎参与抽奖,更欢迎先转发再抽奖,最欢迎先赞赏再转发最后抽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