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发布四年时间,Kubernetes把容器带入了新时代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217/201806/2649697945/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Kubernetes于2014年6月6日首次发布。当时,显然没人能够预测之后发生的一切——即该项目在四年之后能够成为容器化编排的实际标准,甚至得到全球各大科技巨头的支持。
回想起2014年6月,容器化才刚刚崭露头角,这主要得益于Docker——向开发人员推广容器化概念的功臣。但在当时,由于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尚不存在标准的容器管理方法。
Google多年来一直使用容器作为交付应用程序的一种重要方式,且运行有一款名为Borg的编排工具。之所以被称为协调器,是因为它很像一套调度系统的指挥,负责决定何时启动容器并确保在容器完成工作将其关闭。
当时有两位谷歌工程师,Craig McLuckie与Joe Beda,他们随后着手开创了Heptio。他们当时在寻找像Borg这样的调度工具,从而为那些可能没有Google一样深厚工程人才积累的公司服务。他们希望将自己开发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方式与思路共享给其他开发人员。


Kubernetes的面世 在第一个版本发布之前,Beda和McLuckie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Kubernetes在编排层究竟应该发展成什么样子?他们都曾参与Google Compute Engine(谷歌的基础架构即服务产品)市场推广工作,但他们觉得在这些工具中仍缺少某些能够弥补基础设施与平台服务产品间差距的关键要素。

“我们一直在尝试找到一种能够在生产环境中更加顺畅地运行应用程序的编排方式。基于我们自己在Google Compute Engine的经验,我们清晰意识到企业在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时面临的各类挑战“,McLuckie解释道。
他表示他们也非常了解基于虚拟机类工作负载的一些相关限制,他们也正在考虑利用工具以帮助解决此类问题。“所以我们有了启动新项目的想法,而这最终成为了Kubernetes。”


推动Kubernetes走向开源 当谷歌于2014年3月开始开发Kubernetes时,原本是希望将容器化编排管理能力带到大众手中。这是一个很大的目标,McLuckie,Beda和队友Brendan Burns相信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将技术开源并围绕其建立一个社区。事实证明他们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但在当时没人能够100%确定。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们决定开源Kubernetes的速度远高于传统习惯,而且专注于以开放及参与的方式真正建立起相关社区——这意味着Kubernetes将成为一个面向社区的项目。而正是这一点为Kubernetes加速并有效成为容器化编排的标准带来了切实帮助。“McLuckie说。
他们接下来做的就是创建了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CNCF),负责管理Kubernetes项目。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项目拥有着多元的发展方向——现任CNCF主管Dan Kohn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云原生 Kohn表示,Kubernetes在以下几个方面堪称独一无二。首先,它基于谷歌多年来开发的现有技术。“尽管Kubernetes的代码是新的,但它背后的概念、工程和技术都是基于谷歌15年来建立Borg的经验(还有一款被Borg替代,名为Omega的失败品)”,Kohn说。其次就是,Kubernetes从一开始就是为开源而设计的。

他指出,谷歌在Kubernetes这个项目上有多个潜在的发展方向,包括将其发展为一款商业产品并通过Google Cloud销售;也可能是将它开源,从而像Go那样将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本可以接洽Linux基金会,要求自行建立独立的Kubernetes基金会。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McLuckie表示他们决定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包括将其置于Linux基金会的管理之下,但并非以独立Kubernetes项目的形式存在。相反,他们想为云原生计算本身创建一套新的框架,于是CNCF由此诞生。“CNCF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它不仅适用于Kubernetes,而且适用于那些需要彼此结合以真正实现预期效能的技术,最终让Kubernetes成为一套更为全面的框架,”McLuckie解释。


指明方向,携手并进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看到Kubernetes已经发展成为容器编排领域的标准方案。去年夏天,随着AWS、甲骨文、微软、VMware以及Pivotal等众多大型企业加入CNCF,再加上红帽、英特尔、IBM、思科以及其他原有成员,CNCF的阵营已经相当强大。

毫无疑问,每位加入CNCF的成员都希望控制编排层。但当他们意识到Kubernetes发展如此迅猛时,他们别无选择,而只能与其共同进退。Kohn开玩笑说,将所有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集合在一起并对其发号施令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正相反,他们的目标是将这些巨头引入进来。而这项目标的实现速度已经远超他的原本预期。
在最近一次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David Aronchick(现任谷歌Kubeflow Kubernetes机器学习开源项目负责人,此前曾负责Kubernetes)表示他对Kubernetes的成长速度感到震惊。“我绝对想不到它会发展得这么快。我于2015年1月加入并负责Google Kubernetes的项目管理。我对市场因长期压抑所迸发出的旺盛需求感到震惊,“他告诉TechCrunch。
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McLuckie的思路明显是对的,那就是建立云原生框架而非独立的Kubernetes基金会。现在已有 数十个相对成熟的项目存在于其中,而且组织本身也在蓬勃发展。
没有人比McLuckie本人对这样的成功更有感触。自从Kubernetes首次发布以来,他和他的团队都非常惊讶于Kubernetes所达成的这些里程碑。“这只是Kubernetes在获得领先地位过程中的一系列精彩时刻。真正令我们兴奋的,是看到整个社区真正凝聚在一起。”
原文链接:https://techcrunch.com/2018/06/06/four-years-after-release-of-kubernetes-1-0-it-has-come-long-way/


Kubernetes入门与进阶实战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Docker基础、容器技术、Docker镜像、数据共享与持久化、Docker三驾马车、Docker实践、Kubernetes基础、Pod基础与进阶、常用对象操作、服务发现、Helm、Kubernetes核心组件原理分析、Kubernetes服务质量保证、调度详解与应用场景、网络、基于Kubernetes的CI/CD、基于Kubernetes的配置管理等, 点击了解具体培训内容
6月22日正式上课,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