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把共和党当纳粹?谷歌:这个锅我们不背!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10tiao.com/html/768/201806/265194686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这两周硅谷最不受人待见奖估计要颁给谷歌了。上周早些时候,如果使用谷歌搜索 "California Republican Party" (加州共和党),跳出来的搜寻结果在思想倾向一栏的第一位赫然写着 “纳粹主义”。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对,你没看错,就是在谷歌搜索结果的首页右侧的“知识栏”(Google’s Knowledge Graph),美国共和党被冠上了“纳粹思想倾向”的帽子。这一下就惹毛了美国共和党的7000多万选民。


本周还要颁出的“最佳冤大头”奖,也花落谷歌。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谷歌:我比窦娥还冤呀! 这是有人在维基百科捣的鬼!我们不过是把维基百科的信息呈献给大家。我们也是受害者!


谷歌立即删除了网站上相关不实内容。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后,谷歌又被爆出在其搜索页面发现了一张被恶搞的照片。照片中,加州共和党参议员、川普支持者Trudy Wade的头像下方被加入了红色粗体字BIGOT(“一家之长”)字样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真的是谷歌自己的搜索算法失灵?还是其中另有阴谋?美国加州大选正热火朝天地进行,谷歌给共和党闹的各种幺蛾子到底缘何?咱们今天就去探探究竟!


故事的来龙去脉


在谷歌搜索把共和党标注了“纳粹主义”后,美国共和党人不淡定了!


谷歌你这么做实在“太丢脸”了!加州共和党党魁Kevin MaCarthy 首先跳出来。



紧接着川普总统的儿子发推特谴责谷歌歧视保守派,比Instagram还不要脸!据说当年Instagram给太子爷的照片加了个“此人有害,可能致死”的标签。一直怀恨在心的小唐纳德这下终于可以一石二鸟把俩公司都给怼了!


(川普儿子:停止歧视保守派!)


谷歌赶紧回应Kevin MaCarthy的推特,表示自己真是冤啊!我们网站顶多是抓取了维基百科的条目信息!是有人在维基百科上故意做了手脚,导致我们即时获取的信息出现了“纳粹”的字样。


那么谷歌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呢?


我们都知道谷歌的搜索机制分三步。第一步,抓取其他网站的信息。第二步,谷歌内部检查机制快速检查内容。第三步,利用谷歌自己的算法,把最为相关的信息展现给使用者。


而此次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谷歌搜索第二步检查机制的疏漏。


谷歌回应,谷歌在整个事件中对于网站信息并没有任何手动更改。这是一起“借刀杀人”事件 —有人蓄意破坏维基百科内容从而导致谷歌搜索结果出问题。


但谷歌也有错。由于谷歌系统中错误检测机制的疏漏,没有及时报告并删除错误信息。


(谷歌:我们没有人为改内容,是错误检测机制出了错。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发生。)


而同时,维基百科与维基百科基金会( Wikimedia Foundation )也在谷歌发声后,回复:


“虽然维基百科上大多数的内容是详实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够准确。有时候,一些信息或者已经过时,或者没有来源,当然人为蓄意恶搞也是有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鼓励用户随时去检查我们的引用链接。”


为何谷歌要抓取维基?为何要将结果显示在页面上最突出的位置?这就要从谷歌的发家史说起了。


小探曾采访过Wikipedia的创始人之一Larry Sanger(回看密探独家采访文章《创立了维基百科的人,竟然要维基百科?》)。Larry讲述了维基百科刚成立不久,在同一时间兴起的谷歌就开始“勾搭”维基了。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当时谷歌在搭建自己的搜索引擎时,常常直接把维基百科的词条信息用于自己的内容中,并附上链接。当时谷歌有专门负责“跟踪”维基平台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把维基的文章更新到谷歌自己的系统中。据 Larry 回忆,当年这段谷歌抓取维基百科信息的故事曾传为笑谈。


“很多人都说是维基百科造就了谷歌”,作为创始人之一的Larry如是说到。


谷歌吃水不忘挖井人,它为维基百科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从2015年起,谷歌将自身的搜索算法更新,将维基百科信息的排名前置。这导致了两个结果:首先,维基百科的地位被提高;其次,其他网站想要被前置也要学维基百科的信息呈现模式。


维基百科的另一位创始人Jimmy Wales 曾提到,平均每年,维基百科60-70% 的信息流量(traffic)来自谷歌。维基百科一直都是谷歌搜索结果的前三名,并且通常都是首位。搜索结果首位就意味着会有36.4%的点击量,而前三则会有58.4%的点击量。


可以说,维基百科也会受益于谷歌的“抓取”。并且,虽然维基百科是非营利性质的,但是谷歌公司,以及其两位创始人,每年都会向维基百科基金捐助数百万美金来支持其运转。


但事实上,二者合作的真正赢家还是谷歌。大家看到的谷歌搜索结果页面右侧的“知识栏”,实际上就是谷歌获得广告收益的渠道之一。



这个占据了20%页面内容的大“豆腐块”,通常来自维基百科的内容抓取。但实际上其潜在价值要超乎你的想象。


据小探的一位在谷歌做广告销售的朋友透露,一般来说,当你点击进入一个普通商业词条时,谷歌通常会有5 - 20美金(约合人民币30 - 120多元)的收益;而当你每点击一次律师事物所词条时,谷歌则会收到来自合作方高达100美金(约合人民币600多元)的收益!


而很多时候,用户都是误打误撞从右侧的“知识栏”点击进入了一些商业用途的网站。


可以说,谷歌与维基百科已经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维基百科自诞生以来就是以内容“人人可改”而受广大用户欢迎。但是,改是改得容易,改得对不对可就不能保证了。由于维基百科是非营利项目,没有官方审查人员,审核、编辑等工作靠的都是志愿者们。因此,出现错误也很常见。这也是为什么维基百科在回应此次谷歌“纳粹门”事件时所说的那样 - 没办法呀。


还有媒体表示,维基百科的公信力实际上是被谷歌高估了。维基百科实际上就是一个社区论坛网站(Community Conversation),很多内容的确切性有待商榷。


比如,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关于心脏病的信息,谷歌不会引导你去关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医学内容,而会让你先看到维基百科上的信息。一旦维基百科上有确切的内容不,这对一个病人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而此次“纳粹门”事件中,恶搞者正是发现了维基百科的这条软肋,以及谷歌错误检测机制不完备的这个漏洞,从而得以成功下手。


屋漏偏逢连夜雨


对于此次信息错误,维基百科还表示:“感恩错误,因为这给我们一个可以更正事实的机会!


估计谷歌就没那么感恩这次错误了,因为人家接下来又犯了一个类似的错误。


谷歌搜索结果中,共和党参议员Trudy Wade的照片中被加入了红色粗体字BIGOT(“一家之长”)字样。这再一次激怒了共和党民众。


这一次,谷歌的解释还是:此时真的跟我们无关!这张图片源自一个学生的博客,但是上传人的信息未知。


随后,谷歌立即删除了此图片。


(谷歌:我们道歉,但是图真的不是我们改的。不知道哪个人把一张学生博客里的图片放了进来。)


同时,谷歌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谷歌官方验证身份后再上传图片,从而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谷歌:请先验明正身再上传图片)


但是,小探好奇,这类事件真的可以避免吗?为此,小探采访了一位搜索引擎方面的工程师老S。


根据老S的理解,谷歌在两次事件中,并没有技术层面的错误。虽然在第一次Bug中,谷歌表示自己的错误检测机制出现了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想要做到机器识别所有恶意、不正确信息,根本不太可能。这是因为,谷歌在抓取维基百科的信息时,要随时抓随时用,目前还没有一种算法能够即时识别不正确信息并提醒管理员更正。


目前,很多错误检测机制还需要人工的辅助。换句话说,人工举报是最好的避免犯错的方法


那就靠人力呗?小探表示好奇。


“除非能雇佣200万个人来每天逐一检查”,老S一脸无奈地表示。


这样看来,谷歌真是冤啊!


不过,谷歌搜索引擎出的bug真不是第一次了。大约十年前,2009年1月31日晚上,谷歌搜索的搜索引擎的结果全部出现一条警告语。“该网站可能含有恶意软件,有可能会危害您的电脑”(This site may harm your computer)。其间,Google的网站管理员中心无法访问,并显示“服务器故障”(Server Error)。整个系统故障持续了40多分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之后,谷歌在官方博客中证实,这是一次人为失误。谷歌当时一直在和一家非营利组织StopBadware.org合作。这个组织会对各个网址进行是否存在恶意软件的信息标注,并制成一份“恶意网站”名单。由于这个名单是人工审核并添加的,而员工不小心把名单上的恶意网站多添加了一个地址“/”,从而导致所有包含“/”的网址皆被认为包含可能伤害计算机的软件。


看来,谷歌你以后只能自求多福了!


真相真的只有一个?


虽然谷歌已经多次道歉并删除了不实信息内容及图片,但是共和党人们对于谷歌依旧不依不饶。


最主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目前正是加州大选如火如荼的季节。而加州,作为美国第三大州,世界第五大经济独立体,在美国的政治影响力举足轻重。而此次谷歌出的两个Bug,恰好就在加州大选初选开始的前一周。共和党人的愤怒,自然不足为奇。


6月5日,加州大选初选开始。从此次初选结果来看,民主党的票数虽然领先,但和共和党的差距并不大。目前来看,我们并不知道谷歌的这两个乌龙事件是否影响了此次选举。


(共和党竞选人获得约125万张选票,民主党候选人获得约160万张选票;途中红色为共和党选取,蓝色为民主党选区)


传统上,加州一直是蓝营民主党的天下。尤其是在硅谷,左翼势力十分强大,而“政治正确”的倾向愈演愈烈。这也是支持川普的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 搬离硅谷的原因之一。


在科技大公司,政治正确近年来也成为了人们诟病的对象。谷歌去年由于开除了一名言论不当的员工,公司内许多右翼势力员工就准备发起示威游行 。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即使是科技公司,也不能和政治完全撇清关系。


希望此次谷歌闹的乌龙事件,不会是又一场政治风波的序曲


不过,反正我们吃瓜群众也用不了谷歌,有啥风波我们也不用怕……




推荐阅读

区块链报告 | 脑机接口报告 

硅谷人工智能 | 斯坦福校长

卫哲 | 姚劲波 | 胡海泉 

垂直种植 | 无人车

王者荣耀 | 返老还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