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什么情况下你该毫不犹豫的辞职?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0334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什么情况下你该毫不犹豫的辞职?

阿秀·2017-11-17 00:11
趁自己还有能力离开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作者阿秀,一个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梦想家,一个热爱码字的个人管理专家。插坐学院专栏作家,百度学术主笔,脉脉特约专栏作者。36氪经授权发布。

自从开始做个人成长类的自媒体,我认识了许多不同收入阶层的朋友,下到月薪三五千的普通工薪族,上到年薪百万+的世界五百强高管。

但是不管是我等屌丝,还是彼等精英,大家都有一个很相似的特点,那就是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太看得上,内心多多少少都有点辞职的冲动。

但是据我观察,绝大多数的不满意其实是可以调和的,只有以下三种情况,你应该毫不犹豫的离职。

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不匹配;

你不再愿意把产品推荐给别人;

公司落后于时代。

format,jpg

-  01  -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不匹配

个人发展与公司的发展不匹配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速度不匹配,一个是发展规划不匹配。

这就好比自行车的前后轮,如果两个轮子行进的方向不一致,或者是两个轮子转动的速度不一致,这辆自行车跑的一定会又累又慢,这个时候你要么是大修自行车,要么是赶紧换一辆自行车。

发展速度不匹配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是乔布斯跟八十年代中期的苹果。

19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的消息震撼了整个科技业界。虽然表面上的原因是乔布斯1984年主导推出的Macintosh电脑销量远低于预期,甚至到了最后从7500美元一台降到2000美元一台,销量都没达到预期的三分之一。

但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乔布斯的眼光以及产品策略远远的超出了苹果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也超出了当时市场的接受能力。

尽管这款电脑是超出时代之作,后来微软等企业甚至苹果自己都屡屡复制Macintosh的种种闪光点,但是1985年乔布斯就因为这款超凡绝伦的电脑被赶出苹果了。甚至当20年后《时代》周刊想要找到当年Macintosh发布会的视频,都找不到。

不是乔布斯不好,也不是苹果公司不好,只是乔帮主确实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这一点是不能被时人所理解和接受的。

如果你有幸走到了时代或者公司的前面,那你早晚有一天会被看作是英雄凯旋。但是如果你走到了公司发展的后面,那你就很可能会被看作是公司发展的累赘,即便是不离职,你早晚也会被扫地出门。

其次是如果你的个人发展规划跟公司发展规划不匹配,那也应该尽早离职。 

据小道消息,当年马化腾决意开发微信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最先找到张小龙,而是找到了一手把移动QQ做起来的移动互联网事业部的L姓大佬。

但L大佬既出于维护部门利益的需要,也出于规避个人职业风险的需要,不仅拒绝团队研发微信,还拒绝从手机QQ导流资源。

最后小马哥选择了五支队伍同时开发,而当时在腾讯郁郁不得志的张小龙最终开发出了微信,替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VIP门票。

而L大佬的移动互联网事业群被拆分,只剩下QQ浏览器等不特别重要的产品,他本人也黯然离职,后来在西湖边专心开自己的酒庄、茶庄去了。

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规划不匹配的时候,就像是两匹马在向不同的方向拉一辆车,差异越大,马的负担就越重,车子反而跑得更慢。

而且很可惜的是,现实情况往往是个人发展速度低于企业需要,或者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而员工甚至还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format,jpg

-  02  -你不再愿意把自己产品推荐给别人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经说过:“绝对不要制作不愿意让自己的太太、儿子看的广告。”

我以前是做微博运营出身,在带新人做选题的时候,我总是会问一个问题:“你自己是不是认可这条内容?这条内容对你是不是有启迪呢?”

如果对方说没有,那对不起,这个选题就要被毙掉。你当读者傻的么?连你自己都打动不了的内容,你还妄想去打动别人?

同理,如果说你家的产品连你自己公司的人都不愿意用,你觉得会有多少用户愿意追随你们?这样的企业是注定没有前途的。

你想想,莆田系的医护人员和他们的家人生了病,他们会去自家医院看病么?肯定不会!

这种医院尽管年盈利几百个亿,但是赚的都是黑心钱,而且注定不会长久。里面的医护人员早晚要换一张皮吃饭的。

如果你们公司和产品已经不再值得你想别人推荐了,那你应当迅速离职,大家就不要互相耽误了。

format,jpg

-  03  -公司落后于时代

雷军最经常被拿出来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顺流而下的人总归是走得快一点,但是绝大多数人根本没办法判断风在往哪里吹,考虑工作的时候只会看薪资待遇、年假,以及是不是稳定这些东西。

但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一个行业即将没落,那么不管这家企业如何稳定、待遇有多好,那你都应该及早离开。

那该如何判断行业风向呢?举个例子说我为什么对传统媒体已经丧失了信心。

今年夏天我常常在十号线看到一位大叔卖某京报,每走个七八步就给地铁上的乘客下一次跪,嘴里还念叨着;“大哥大姐,帮帮忙吧。”

但是往往他要把整个车厢全跪下来一遍,才会卖出一份报纸。有一次我遇到了这个大叔,我就买了一份报纸,翻来翻去,发现上面的内容和观点早在前一天我就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都看到了,完全没有任何新颖的地方。我只坐了两站地铁,就把厚厚的一沓报纸全看完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行业内最优秀的产品都忙于应对滞销,推销人员磕头下跪都没办法卖出去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处于下坡路了,这个行业里的所有企业也都属于应该尽早离开的企业。

说白了,当这个行业在衰落的时候,不论如何你都没有办法化鱼成龙的,还不如趁自己还有“离开的能力”,尽早离开。

format,jpg

-  04  -几点小建议

1)要时刻保持离开的能力

2015年有一条消息现在看来都让人很吃惊,曾在农业部、国家科委、科技部等部门任职多年,后担任山东济宁市长的梅永红辞去公职,到了华大基因任职CEO。

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位时年50岁的正厅级的干部可以说前途无量,辞去这么有吸引力的公职到一家企业任职让好多人难以接受。

当时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的一席话也让我深受启发:梅永红时刻保持可以离开的工作状态,公务员也好、产业发展也好、科学研究也好,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一种职业。

可是绝大多数人却做不到这一点,往往因为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消磨了志气,忽略了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当等到自己真的需要离开的时候,发现自己只会做这一件事,而且也没有胆量离开了。

所以,永远不要懈怠,做一把被生活磨钝地刀。

2)不要情绪性离职

好多人认为脾气是一件天大的事儿,但是问题在于成年人的世界里需要互相妥协,磕头下跪的事儿多了去了好么,哪有那么多人包容你的小脾气?

所以当你在因为被老板责骂,跟同事拌嘴的时候,一定不要一耍性子就离职。这样既不专业,也显得你格局不大。

3)不一定要相信那个你最信任的人

大家都有经验,如果你要买房,不管你咨询了多少个行业人士、专家,你最后相信的往往是自己的父母、闺蜜,尽管他们对行业的认知水平往往不及专家。

这是人的认知惰性所决定的,你往往会在潜意识里相信那个你亲近的人,一方面你认为他不会骗你,另一方面你一直以来都听他们的话,习惯成自然。

所以在离职这件事上,建议你去听一听专业人士,或者是你朋友圈里最有智慧的人的说法,而不是只听自己身边人的说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